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 曹雪芹(1715-1764)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8 题号:1460607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楼梦》的世界、人生与艺术

《红楼梦》中有三重世界,一是生活世界,一是艺术世界,一是哲学世界。

第一重世界是变化无常的世界,混杂酸甜苦辣,历经生老病死。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时代,佛学盛行。自王阳明之后的晚明直至清代的佛学传播,使得民众接受了这样的宗教观念:人生在世,必须相信净土、不断修行,才能超越轮回,达到清净世界。曹雪芹正是在此基础上设定了《红楼梦》的生死观。

这个介于儒道之间、变动不居的世界没有恒常,充满起伏跌宕,悲欢离合。宝玉和黛玉有前生的夙缘,他对她有甘露之惠,她对他怀报答之心,今生相逢本该天生一对。然而,无端忽来一宝钗,德容言工,无不胜之,又扶“金玉良缘”之势,使得黛玉在与宝玉交往中常感到不安,宝玉也常有“好景不长”的预感。不仅他们的爱情关系在变,周围人的福与祸也在变。“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荣宁两府就是如此。贾敬信奉道教,却因为吃了金丹烧胀而死。元春封妃省亲,富贵已极,“园内各处,帐舞蟠龙,帘飞彩凤,金银焕彩,珠宝争辉,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长春之蕊”,却也埋下了败落的种子。贾家鼎盛之时,“把天下所有的菜蔬用水牌写了,天天转着吃”。可到第七十五回,尤氏在贾母那里吃饭,饭不够吃时丫鬟却给她盛了下人吃的白粳米饭,荣国府已显窘态。最终,两大家族走向衰败与崩溃。

第二重世界是有情世界,它更接近于心理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衡量万事万物的价值标准,不是金钱,而是缘分和情谊。人在红尘中有情,这情是自然生发出来的。虽然世界无常,但情支撑着世界。宝玉“情不情”,对花、鸟、月亮、星星无往不情,甚至对父亲小书房里一轴美人图都想去探望抚慰一番。他怜香惜玉,爱袭人、晴雯、龄官、芳官等姑娘们,最后钟情于林黛玉。一位意大利汉学家说过,中国人有各种各样细腻的感情,这些情因远近不同而构成各种各样的关系。是情的出神入化构成了变化,构成了悲欢离合,构成了艺术美感。这就是变化中情的美。

第三重世界是虚空世界,既超越有情世界,又是隐藏其后的恒定的价值观。道家讲究清净无为。佛家讲究一方净土。它们都主张没有情感牵累和兴衰变化,超脱悲欢喜乐,追求悟性的化境。相对于有情和变化,这种价值观是一个恒定的真相。有情世界则是对虚空实境的偏离。从佛家来说,比如唯识宗,它的种子叫作染识,其变化就是从无染到有染,这么美好的净土还会变成无常的人生。从道家来说,原始为太和,打破太和才产生出人生的发展和困境,而人只有净化欲念,才能恢复平衡。因此,《红楼梦》中的太虚幻境是有情世界、无常世界的一个平衡。曹雪芹精心安排了太虚幻境这一原始点,使小说在演示了荣辱兴替后通过悟性来抵达虚空世界。

这个世界里没有落花,没有变化,没有忧愁,也不惧时间。一切圆满无缺,不必担心生老病死和飞来横祸,更不会有猜疑和背叛。然而,有深意的是,你必须舍弃了“实”的现实世界,舍弃了“情”的有情世界,才能抵达这个凭虚凌空、有大自在的虚空世界。但“实”与“情”是极难割舍的,只有很少的人才能做到,小说中真正了悟的可能只有宝玉一人。

(摘自《光明日报》张惠《〈红楼梦>》的世界、人生与艺术》)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中的生活世界是混杂酸甜苦辣,历经生老病死的变化无常的世界。
B.《红楼梦》中的人物都有着跌宕起伏的命运,演绎着人生的起起落落,悲欢离合。
C.贾家鼎盛之时,贾府的上层人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可最终走向衰败与崩溃。
D.《红楼梦》的世界里,缘分和情谊比金钱更重要,它是衡量万事万物的价值标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总分结构,开篇先亮出总论点,然后从三个方面分别加以论述,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B.文章以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事实基础,论证了《红楼梦》中变化无常的世界。
C.文章以宝玉对花、鸟,对美人图,对姑娘们,尤其对林黛玉的故事为依据,论证了宝玉的“情不情”。
D.文章在谈到《红楼梦》中的虚空世界时,以佛家和道家的理论为依据进行了有力的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重世界是有情世界,情支撑着这个世界,情的出神入化构成了悲欢离合,构成了艺术美感。
B.有情世界是对虚空实境的偏离,而《红楼梦》中的虚空世界,超越了有情世界。
C.从道家来说,《红楼梦》中的虚空世界其实就是有情世界和无常世界的一个平衡。
D.必须舍弃了“实”的现实世界和“情”的有情世界,才能抵达《红楼梦》中的虚空世界。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宝玉挨打

话说袭人见贾母王夫人等去后,便走来宝玉身边坐下,含泪问他:“怎么就打到这步田地?”宝玉叹气说道:“不过为那些事,问他做什么!只是下半截疼的很,你瞧瞧打坏了那里。”袭人听说,便轻轻的伸手进去,将中衣褪下,只见腿上半段青紫,都有四指宽的僵痕高了起来。袭人咬着牙说道:“我的娘,怎么下这般的狠手!。幸而没动筋骨,倘或打出个残疾来,可叫人怎么样呢!”

正说着,只听ㄚ鬟们说:“宝姑娘来了。”袭人听见,知道穿不及中衣,便拿了一床夹纱被替宝玉盖了。只见宝钗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向袭人说道:“晚上把这药用酒研开,替他敷上,把那淤血的热毒散开,可以就好了。”说毕,递与袭人,又问道:“这会子可好些?”宝玉一面道谢说:“好了。”又让坐。宝钗见他睁开眼说话,不像先时,心中也宽慰了好些,便点头叹道:“。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宝玉听得这话如此亲切稠密,大有深意,忽见他又咽住不往下说,红了脸,低下头只管弄衣带,那一种娇羞怯怯,非可形容得出者,不觉心中大畅,将疼痛早在九霄云外,心中自思:“我不过挨了几下打,他们一个个就有这些怜惜悲感之态露出,令人可玩可观,可怜可敬。假若我一时竟遭殃横死,他们还不知是何等悲感呢!既是他们这样,我便一时死了,得他们如此,一生事业纵然尽付东流,亦无足叹惜,冥冥之中若不怡然自得,亦可谓糊涂鬼祟矣。”想着,只听宝钗问袭人道:“怎么好好的动了气,就打起来了?”袭人便把宝玉小厮焙茗的话说了出来。

宝玉原来还不知道贾环搬弄是非的话,见袭人说出方才知道。因又拉上薛蟠,唯恐宝钗不快,忙又止住袭人道:“薛大哥哥从来不这样的,你们不可混猜度。”宝钗听说,便知道是怕他多心,用话相拦袭人,因心中暗暗想道:“打的这个形象,疼还顾不过来,还是这样细心,怕得罪了人,可见在我们身上也算是用心了。你既这样用心,何不在外头大事上做工夫,老爷也欢喜了,也不能吃这样亏。但你固然怕我沉心,所以拦袭人的话,难道我就不知我的哥哥素日恣心纵欲,毫无防范的那种心性。”想毕,因笑道:你们也不必怨这个,怨那个。据我想,到底宝兄弟素日不正,肯和那些人来往,老爷才生气。就是我哥哥一时说出宝兄弟来,也不是有心调唆:一则也是本来的实话,二则他原不在意这些小事。袭姑娘从小儿只见宝兄弟这么样细心的人,你何尝见过天不怕地不怕、心里有什么口里就说什么的人。”袭人因说出薛蟠来,见宝玉拦他的话,早已明白自己说造次了,恐宝钗没意思,听宝钗如此说,更觉羞愧无言。宝玉又听宝钗这番话,一半是堂皇正大,一半是去已疑心,更觉比先畅快了。方欲说话时,只见宝钗起身说道:“明儿再来看你,你好生养着罢。方才我拿了药来交给袭人,晚上敷上管就好了。”说着便走出门去,袭人赶着送出院外。

袭人抽身回来,心内着实感激宝钗。进来见宝玉沉思默默似睡非睡的模样,因而退出房外。那时天色将晚,因见袭人去了,却有两三个ㄚ鬟伺候,此时并无呼唤之事,众人也都退出。宝玉躺在床上,昏昏默默,半梦半醒。忽又觉有人推他,恍恍忽忽听得有人悲戚之声。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林黛玉。宝玉犹恐是梦,忙又将身子欠起来,向脸上细细一认,只见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不是黛玉,却是那个?宝玉还欲看时,怎奈下半截疼痛难忍,支持不住,便“嗳哟”一声,仍就倒下,叹了一声,说道:“你又做什么跑来!虽说太阳落下去,那地上的余热未散,走两趟又要受了暑。我虽然挨了打,并不觉疼痛。我这个样儿,只装出来哄他们,好在外头布散与老爷听,其实是假的。你不可认真。”此时林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得利害。听了宝玉这番话,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词,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宝玉听说,便长叹一声,道:“你放心,别说这样话。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

一句话未了,只见院外人说:“二奶奶来了。”林黛玉便知是凤姐来了,连忙立起身说道:“我从后院子去罢,回来再来。”宝玉一把拉住道:“这可奇了,好好的怎么怕起他来。”林黛玉急的跺脚,悄悄的说道:“你瞧瞧我的眼睛,又该他取笑开心呢。”宝玉听说赶忙的放手。黛玉三步两步转过床后,出后院而去。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宝玉挨打这一情节,突出表现了贾府中的各种矛盾。其中既有贾政与宝玉父子间的矛盾冲突,也显示了封建社会中嫡庶之争的残酷。
B.袭人精心服侍宝玉并向宝玉询问挨打的原委,能从侧面展现宝玉作为封建统治阶级却没有等级贵贱之分,反而追求平等的叛逆人格。
C.作者善于利用细节刻画人物形象。宝钗“托着一丸药进来”,与黛玉在众人散后的黄昏才登场,是能够展现两人性格差异的典型场景。
D.节选部分着力描写了宝玉见二人时不同的语言和心态,字里行间流露了此时的宝玉因尚未与黛玉定情,还更为亲近宝钗的感情倾向。
2.原文画处空缺的两句话是:
①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
②你但凡听我一句话,也不得到这步地位。
你认为宝钗说的是哪一句话?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后人读这一章节时,普遍认为黛玉比宝钗更显情深。请比较宝玉挨打后宝钗和黛玉的不同反应,说明这一点。
2020-07-28更新 | 7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红楼梦》二十二回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忽然人报,娘娘差人送出一个灯谜儿,命你们大家去猜,猜着了每人也作一个进去。四人听说忙出去,至贾母上房。只见一个小太监,拿了一盏四角平头白纱灯,专为灯谜而制,上面已有一个,众人都争看乱猜。小太监又下谕道:"众小姐猜着了,不要说出来,每人只暗暗的写在纸上,一齐封进宫去,娘娘自验是否。"宝钗等听了,近前一看,是一首七言绝句,并无甚新奇,口中少不得称赞,只说难猜,故意寻思,其实一见就猜着了。宝玉,黛玉,湘云,探春四个人也都解了,各自暗暗的写了半日。一并将贾环,贾兰等传来,一齐各揣机心都猜了,写在纸上。然后各人拈一物作成一谜,恭楷写了,挂在灯上。

太监去了,至晚出来传谕:"前娘娘所制,俱已猜着,惟二小姐与三爷猜的不是。小姐们作的也都猜了,不知是否。"说着,也将写的拿出来。也有猜着的,也有猜不着的,都胡乱说猜着了。太监又将颁赐之物送与猜着之人,每人一个宫制诗筒,一柄茶筅,独迎春,贾环二人未得。迎春自为玩笑小事,并不介意,贾环便觉得没趣。且又听太监说:"三爷说的这个不通,娘娘也没猜,叫我带回问三爷是个什么。"众人听了,都来看他作的什么,写道是:

“大哥有角只八个,二哥有角只两根。

大哥只在床上坐,二哥爱在房上蹲。”

众人看了,大发一笑。贾环只得告诉太监说:"一个枕头,一个兽头。"太监记了,领茶而去。

贾母见元春这般有兴,自己越发喜乐,便命速作一架小巧精致围屏灯来,设于当屋,命他姊妹各自暗暗的作了,写出来粘于屏上,然后预备下香茶细果以及各色玩物,为猜着之贺。贾政朝罢,见贾母高兴,况在节间,晚上也来承欢取乐。设了酒果,备了玩物,上房悬了彩灯,请贾母赏灯取乐。上面贾母,贾政,宝玉一席,下面王夫人,宝钗,黛玉,湘云又一席,迎,探,惜三个又一席。地下婆娘丫鬟站满。李宫裁,王熙凤二人在里间又一席。贾政因不见贾兰,便问:"怎么不见兰哥?"地下婆娘忙进里间问李氏,李氏起身笑着回道:"他说方才老爷并没去叫他,他不肯来。"婆娘回复了贾政。众人都笑说:"天生的牛心古怪。"贾政忙遣贾环与两个婆娘将贾兰唤来。贾母命他在身旁坐了,抓果品与他吃。大家说笑取乐。

往常间只有宝玉长谈阔论,今日贾政在这里,便惟有唯唯而已。余者湘云虽系闺阁弱女,却素喜谈论,今日贾政在席,也自缄口禁言。黛玉本性懒与人共,原不肯多语。宝钗原不妄言轻动,便此时亦是坦然自若。故此一席虽是家常取乐,反见拘束不乐。贾母亦知因贾政一人在此所致之故,酒过三巡,便撵贾政去歇息。贾政亦知贾母之意,撵了自己去后,好让他们姊妹兄弟取乐的。贾政忙陪笑道:"今日原听见老太太这里大设春灯雅谜,故也备了彩礼酒席,特来入会。何疼孙子孙女之心,便不略赐以儿子半点?"贾母笑道:"你在这里,他们都不敢说笑,没的倒叫我闷。你要猜谜时,我便说一个你猜,猜不着是要罚的。"贾政忙笑道:"自然要罚。若猜着了,也是要领赏的。"贾母道:"这个自然。"说着便念道:猴子身轻站树梢。----打一果名。

贾政已知是荔枝,便故意乱猜别的,罚了许多东西,然后方猜着,也得了贾母的东西。然后也念一个与贾母猜,念道: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打一用物。

说毕,便悄悄的说与宝玉。宝玉意会,又悄悄的告诉了贾母。贾母想了想,果然不差,便说:"是砚台。"贾政笑道:"到底是老太太,一猜就是。"回头说:"快把贺彩送上来。"地下妇女答应一声,大盘小盘一齐捧上。贾母逐件看去,都是灯节下所用所顽新巧之物,甚喜,遂命:"给你老爷斟酒。"宝玉执壶,迎春送酒。贾母因说:"你瞧瞧那屏上,都是他姊妹们做的,再猜一猜我听。"贾政答应,起身走至屏前,只见头一个写道是:

“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

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贾政道:"这是炮竹嗄。"宝玉答道:"是。"

贾政又看道: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

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同。贾政道:"是算盘。"迎春笑道:"是。"又往下看是: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贾政道:"这是风筝。"探春笑道:"是。"又看道是: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

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贾政道:"这是佛前海灯嗄。"惜春笑答道:"是海灯。"

贾政心内沉思道:"娘娘所作爆竹,此乃一响而散之物。迎春所作算盘,是打动乱如麻。探春所作风筝,乃飘飘浮荡之物。惜春所作海灯,一发清净孤独。今乃上元佳节,如何皆作此不祥之物为戏耶?"心内愈思愈闷,因在贾母之前,不敢形于色,只得仍勉强往下看去。只见后面写着七言律诗一首,却是宝钗所作,随念道:

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

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

贾政看完,心内自忖道:"此物还倒有限。只是小小之人作此词句,更觉不祥,皆非永远福寿之辈。"想到此处,愈觉烦闷,大有悲戚之状,因而将适才的精神减去十分之八九,只垂头沉思。

贾母见贾政如此光景,想到或是他身体劳乏亦未可定,又兼之恐拘束了众姊妹不得高兴顽耍,即对贾政云:"你竟不必猜了,去安歇罢。让我们再坐一会,也好散了。"贾政一闻此言,连忙答应几个"是"字,又勉强劝了贾母一回酒,方才退出去了。回至房中只是思索,翻来复去竟难成寐,不由伤悲感慨,不在话下。

且说贾母见贾政去了,便道:"你们可自在乐一乐罢。"一言未了,早见宝玉跑至围屏灯前,指手画脚,满口批评,这个这一句不好,那一个破的不恰当,如同开了锁的猴子一般。宝钗便道:"还象适才坐着,大家说说笑笑,岂不斯文些儿。"凤姐自里间忙出来插口道:"你这个人,就该老爷每日令你寸步不离方好。适才我忘了,为什么不当着老爷,撺掇叫你也作诗谜儿。若果如此,怕不得这会子正出汗呢。"说的宝玉急了,扯着凤姐儿,扭股儿糖似的只是厮缠。贾母又与李宫裁并众姊妹说笑了一会,也觉有些困倦起来。听了听已是漏下四鼓,命将食物撤去,赏散与众人,随起身道:"我们安歇罢。明日还是节下,该当早起。明日晚间再玩罢。"

1.本回的回目名是“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下列关于文段中出现的灯谜及其谜底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春所制灯谜谜底为爆竹,爆竹多在节日或喜庆日轰轰烈烈地燃放,暗示了她入宫为妃带来的无限荣光和家族荣耀
B.迎春所制灯谜的谜底为算盘,算盘打动乱如麻,纠葛不断,无法常享安乐,暗示了她“镇日纷纷乱”的悲惨命运
C.探春所制灯谜谜底为风筝,飘荡无依,漂泊不定,与中国人常有的安稳一世的追求相惇暗示了她日后远嫁的结局。
D.惜春所制灯谜谜底为海灯,海灯为佛家之物,弃世离家,与常人的理想相悖,暗示了她青灯古佛、孤寂终生的命运。
2.选文中各人所出灯谜都体现了其性格特点,下列与此相关的分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环的谜面被元春称作“不通”,表明贾环才学浅薄,行为顽劣。
B.贾政的谜面暗示了贾政恪守忠孝之道,符合其道学先生的形象身份。
C.贾政的谜底是文房四宝之一,凸显贾政对“读书上进”的重视。
D.贾母的谜面含蓄典雅,言简意丰,符合贾母大家闺秀的出身。
3.元宵佳节是阖家团圆的时刻,贾母带领众姐妹制猜灯谜,欢声笑语,其乐融融,贾政却“回翻来覆去,竟难成寐,不由伤悲感慨”请结合选段的内容分析贾政夜难成寐的原因。
4.这个选本认为选段中“朝罢谁携两袖烟”那则谜语系薛宝钗所作,其谜底是“更香”。“更香是古代用于计时而特制的一种香,即在香上标出刻度,根据燃点后的香的长短,来计算时的长短和迟早。其他版本则有认为此诗是黛玉所写。请你根据二人性格或命运,结合具体情节,谈一谈你认为该诗作者为谁更为恰当。
2020-01-15更新 | 19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话说,宝玉因说:咱们也该行个令才好。袭人道:斯文些的才好,别大呼小叫,惹人听见。二则我们不识字,可不要那些文的。麝月笑道:拿骰子咱们抢红罢。宝玉道:没趣,不好。咱们占花名儿好。

晴雯拿了一个竹雕的签筒来,里面装着象牙花名签子,摇了一摇,放在当中。又取过骰子来,盛在盒内,摇了一摇,揭开一看,里面是五点,数至宝钗。宝钗便笑道:我先抓,不知抓出个什么来。说着,将简摇了一摇,伸手掣出一根,大家一看,只见签上画着一支牡丹,题着艳冠群芳四字,下面又有镌的小字,一句唐诗,道是:任是无情也动人。又注着:在席共贺一杯,此为群芳之冠,随意命人,不拘诗词雅谑,道一则以侑酒。众人看了,都笑说:巧的很,你也原配牡丹花。说着,大家共贺了一杯。

宝玉却只管拿着那签,口内颠来倒去念任是无情也动人,听了这曲子,眼看着芳官不语。湘云忙一手夺了,掷与宝钗。宝钗又掷了一个十六点,数到探春,探春笑道:我还不知得个什么呢。伸手掣了一根出来,自己一瞧,便掷在地下,红了脸,笑道:这东西不好,不该行这令。这原是外头男人们行的令,许多混话在上头。众人不解,袭人等忙拾了起来,众人看上面是一枝杏花,那红字写着瑶池仙品四字,诗云:日边红杏倚云栽。注云:得此签者,必得贵婿,大家恭贺一杯,共同饮一杯。众人笑道:我说是什么呢。这签原是闺阁中取戏的,除了这两三根有这话的,并无杂话,这有何妨。我们家已有了个王妃,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大喜,大喜。

说着,大家来敬。探春那里肯饮,却被史湘云,香菱,李纨等三四个人强死强活灌了下去。探春只命蠲了这个,再行别的,众人断不肯依。湘云拿着他的手强掷了个十九点出来,便该李氏掣。李氏摇了一摇,掣出一根来一看,笑道:好极。你们瞧瞧,这劳什子竟有些意思。众人瞧那签上,画着一枝老梅,是写着霜晓寒姿四字,那一面旧诗是:竹篱茅舍自甘心。注云:自饮一杯,下家掷骰。李纨笑道:真有趣,你们掷去罢。我只自吃一杯,不问你们的废与兴。说着,便吃酒,将骰过与黛玉。黛玉一掷,是个十八点,便该湘云掣。

湘云笑着,揎拳掳袖的伸手掣了一根出来。大家看时,一面画着一枝海棠,题着香梦沉酣四字,那面诗道是:只恐夜深花睡去。黛玉笑道:‘夜深’两个字,改‘石凉’两个字。众人便知他趣白日间湘云醉卧的事,都笑了。湘云笑指那自行船与黛玉看,又说:快坐上那船家去罢,别多话了。众人都笑了。因看注云:既云‘香梦沉酣’,掣此签者不便饮酒,只令上下二家各饮一杯。湘云拍手笑道:阿弥陀佛,真真好签!

恰好黛玉是上家,宝玉是下家。二人斟了两杯只得要饮。宝玉先饮了半杯,瞅人不见,递与芳官,芳官即便端起来,一仰脖喝了。黛玉只管和人说话,将酒全折在漱孟内了。

湘云便抓起骰子来一掷个九点,数去该麝月。麝月便掣了一根出来。大家看时,这面上一枝荼蘼花,题着韶华胜极四字,那边写着一句旧诗,道是:开到荼糜花事了。注云:在席各饮三杯送春。麝月问:怎么讲?宝玉愁眉忙将签藏了说:咱们且喝酒。说着大家吃了三口,以充三杯之数。

黛玉默默地想道:不知还有什么好的被我掣着方好。一面伸手取了一根,只见上面画着一枝芙蓉,题着风露清愁四字,那面一句旧诗,道是:莫怨东风当自嗟。注云:自饮一杯,牡丹陪饮一杯。众人笑说:这个好极。除了他,别人不配作芙蓉。黛玉也自笑了。

(节选自《红楼梦》第六十三回,有删改)

材料二:

首先,《红楼梦》把女人当作与男人对应的一个性别群体来看待了,《红楼梦》中的女人,尤其年轻女人,不再是男人生命中的某种工具,不再是让男人受控受难的祸水,也不再是失意男人镜花水月般的自我补偿。其次,《红楼梦》作者认为,女人,尤其是年轻女人,是较诸男人精彩一点的人,是展现着较多的人性美、人情美的人,不着意打造三从四德的楷模。第三,尤为可贵的是,红楼女性世界是一个鲜活女人的世界,原汁原味的女人世界。鲜活的女性世界,首先是美的。红楼女性的形貌美、才智美、性情美以及不同年龄特有的风神美,都在绽放异彩。鲜活的女性世界,必定是不完善的。真正美人方有一陋处。这些陋处,在形貌、才智、性情诸方面,都被自然、本真、原汁原味地透露出来。鲜活的女人,又往往有着某种模糊性,红楼女子更多有模糊朦胧色彩。鲜活的女人,还各有各的不幸。

(摘编自刘敬圻《〈红楼梦〉的女性观与男性观》)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湘云会以自行船打趣林黛玉,是因为林黛玉曾病中说梦话,说要坐自行船回苏州。
B.众人道宝钗原也配牡丹花,是因为牡丹端庄典雅,而薛宝钗正似牡丹,是个大方端庄的大家闺秀。
C.节选内容描写的是众姐妹聚会行花令的欢乐场面,文中运用了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D.众姐妹会在深夜聚在怡红院行花令的原因是,正值宝玉生日,宝玉的丫鬟们盛情邀约。
2.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宝玉提到“行个令”,指的是行酒令,它是民间风俗之一,是酒席上的一种助兴游戏。游戏形式比较单一,只有划拳。
B.梅花,是古诗文常见的意象,其内涵丰富。在《红楼梦》中有梅花之喻的,除了李纨,还有自居“槛外人”的妙玉,妙玉的红梅是她看似超脱尘世却又无法超脱的欲望表达。
C.古人设宴,对座次安排十分讲究。宴会的座位中“东”是尊位,《红楼梦》中每次正式宴会的座次跟《鸿门宴》中宴会座次一样,都是严格遵守坐东朝西为尊的规则。
D.《乡土中国》“男女有别”一文指出,中国乡土社会是浮士德式的,认定男女间“不必求心理上的契洽”。宝钗对宝玉的感情也是一种相敬如宾的平淡感情,故而成为封建家长眼中的“金玉良缘”。
3.请简述文本一中提到的白日间湘云醉卧事件,并概括该事件所体现的人物性格特征。
4.学校文学社开展主题为“品评红楼女子”的读书分享会,请结合文本二,以文本一中的红楼女子为例,具体谈谈你对《红楼梦》女性观的认识。
2023-08-12更新 | 1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