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温庭筠(约812-866)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2 题号:14699075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列下题。

咸阳值雨

温庭筠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1.对作品前两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的“咸阳桥”“雨”都直陈景物,直接入题,用语平实。
B.首句写桥头所见雨景,“悬”字写出雨多且急,连绵不绝。
C.次句以“万点”与首句紧密衔接,写出空阔水面上的雨景。
D.次句写作者由眼前的雨景联想到远行的渔船,由实入虚。
2.这首作品的前后两部分用“还似”勾连,作者在另一首《宿城南亡友别墅》中,也用了“还似”一词,这两处“还似”所使用的手法相同吗?请简要分析它们在各自语境中的意蕴。

宿城南亡友别墅

水流花落叹浮生,又伴游人宿杜城。

还似昔年残梦里,透帘斜月独闻莺。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苏武庙

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释】①甲帐:《汉武故事》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居”。“非甲帐”意指汉武帝已死。②丁年:壮年。③茂陵:汉武帝的陵墓。④逝川:出自《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是(     
A.“魂销”即“销魂”,虽多形容悲伤愁苦,但此句表现出苏武骤见汉使时悲喜交加的激动心情。
B.颔联上句借“雁”“月”“胡天”等典型意象,形象地描绘出一幅望雁思归图。
C.颈联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表现了诗人对苏武出使塞外前后人事已非的沧桑与慨叹。
D.尾联对苏武归来后哭悼武帝的真切描写,高度赞颂了苏武的民族气节并抒发了对苏武的崇敬之情。
2.尾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2022-04-03更新 | 7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菩萨蛮

(唐)温庭筠

宝函钿雀金鸂鶒,沉香阁上吴山碧。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

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

[注释]①宝函:华美的梳妆盒。②钿雀:雀饰的金钗。③鸂(xī)鶒(chì):水鸟名,又称紫鸳鸯。这里是金钗上的装饰。④芳草江南岸:化用“王孙游兮不归,春草升生兮萋萋”(《楚辞·招隐士》)⑤鸾镜:背上镌刻有鸾凤图案的妆镜。

1.下面对这首晚唐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宝函钿雀金鸂鶒”触物生情,女子看到金钗上成双成对的“鸂鶒”时内心充满了一丝喜悦,表现了她内心与之相似的愿望。
B.“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两句实写窗外春景之繁盛、游子无信,反衬内心之思念愁苦之情。
C.“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虚实结合,由眼前回忆当年春雨潇潇时和情人驿桥边依依惜别的情景。
D.“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中“枝”与“知”谐音双关,女子感慨自己的相思之情无人理解,只有妆镜与花枝知道。
E.一个“又”字透露了女子内心的跃动,能传惊叹之神,现相别之久,相忆之深。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词的思想情感的主要流程。
2018-10-27更新 | 8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菩萨蛮

温庭筠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

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注】①画罗:有图案的丝织品,或指罗帐。金翡翠:画罗上成双的金色翡翠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玉楼明月长相忆”点明时间、地点和主人公身份,给全词笼上离情别绪的氛围。
B.“春无力”三字描写春柳柔媚,表现主人公相思之深,暗示思妇心神恍惚的情态。
C.萋萋的芳草、萧萧的马鸣,是当初送别情景在梦境中的再现,加重了凄凉的氛围。
D.“花落子规啼”以景铺叙,以残红飘落、子规啼血的凄迷景色,反衬人的痛苦情怀。
2.这首诗写景层次分明,叙梦脉络清晰。请分别简要分析。
2020-11-24更新 | 1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