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实用类文本 > 实用类文本常见类型 > 报告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108 题号:1469926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航天文化贯穿于航天事业的各个历史进程及各个领域,是几代航天人经过探索和总结,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系列影响深远的优良传统和文化理念,同时,中国航天文化是一种优秀的社会文化,它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根基,将科学精神、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融合在一起。

中国航天文化的起源可追溯到远古时期中华民族对于太空的向往,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等美丽的传说故事与浪漫的飞天情结为航天事业与文化的开创奠定了文化基础,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沿革与发展,真正意义上的航天文化跟从航天事业的诞生而来。航天文化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除了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与历史性特征之外,又有着显著的时代色彩。伴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航天文化吸收了许多先进元素,成为新时期重要的先进文化代表。

中国航天文化有独特的文化符号,文化符号是指具有某种特殊内涵或者特殊意义的标示。中国航天事业从导弹仿制起步,运载火箭的研制与发展轨迹与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轨迹基本重合,因此火箭文化在中国航天文化中起到了重要的象征作用,它是中国航天的关键文化符号之一,此外,航天文化的物质载体也是中国航天文化的文化符号。

以使命为灵魂、以品质为追求、以创新为动力构成了中国航天文化的显著特征。航天工程是一项规模庞大、系统复杂、技术专业的特殊事业,需要高投入,又具有高风险。每一项成果不仅关系到航天事业的进程,还影响到国家的声誉与安危。质量是我国航天事业的生命。20世纪60年代,针对航天工程技术复杂、质量要求高的特点,周总理提出了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十六字方针,从而树立了零缺陷质量意识的理念。新时代,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中国航天的零缺陷质量意识又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质量是政治,质量是生命,质量是效益的理念铭刻在每一位航天人的思想中,贯穿于航天事业的每一项任务每一个环节里。

中国航天文化的内涵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三大构成要素。航天精神文化是指航天人所特有的哲学和其他具体科学精神、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等,它是航天文化的核心,影响和指导着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航天物质文化是指经过航天人改造的自然环境和航天人创造出来的一切物品,即航天产品。制度文化是航天精神文化的行为体现,也是物质文化不断丰富的重要保证。随着航天科技转化与应用的加速,航天文化的深度和广度也要得到更深层次的拓展,社会各界大力弘扬和广泛学习航天文化,可以确保航天文化在提升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等方面承担重要使命。

(摘编自张春颖《中国航天文化的特色及内涵研究》)

材料二:

中国在外太空领域取得的成就不断成为全球各地的头条新闻,当所有目光都集中在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上时,一个被忽视的重要领域是不断高涨的中国独特的航天文化热潮。

按照中国航天事业主要参与者的说法,有三种重要精神或历史影响使得这种新兴的航天文化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这就是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这些精神全都与中国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有关,也是航天事业取得成功的基础。

几年之前,中国航天文化产品的版图还远没有今天这样广阔。现在很常见的是,中国品牌与中国国有航天机构合作,打造出大量独特的有中国特色的航天主题产品。2019年10月,中国知名设计师品牌卡宾在上海时装周期间举办了一场航天主题时装秀。据卡宾说,时装秀是为了宣传中国航天文化,致敬中国航天事业。中国体育用品企业安踏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联名发布主题系列服饰。今年,森宝积木公司推出了中国长征火箭、卫星、月球车和航天员的系列模型,这个系列是与中国航天文创联名推出的,中国航天文创致力于通过教育活动、文化产品甚至是旅游向青少年宣传中国的航天事业。

中国航天活动和商业产品新热潮正逐年高涨,巩固了国家航天事业。虽然这些产品仍以面向国内市场为主,但以将中国置于太空探索前沿为主题的传媒产品已经开始渗入国际意识,比如翻译成其他语言的《三体》小说三部曲和能够在奈飞频道上观看的电影《流浪地球》。此类产品有助于使中国是太空活动重要参与者的观念在国际上正常化。正如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已经成为美国国民冒险精神的传承者一样,中国将自身历史融入其中的航天产品也能够强化以下说法:中国的航天事业也是其文明的自然延续——中国也应该属于太空。

(摘编自[英]莫莉,西尔克《中国正在形成一种独特的航天文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远古时期中华民族对于太空的向往可算作中国航天文化的起源,但此时还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航天文化。
B.在中国航天文化中,火箭文化起到了重要的象征作用,因此它成为了中国航天的关键文化符号之一。
C.从上世纪60年代的“十六字方针”到新时代有关“质量”的理念,可以看出我国航天事业始终把质量当作生命。
D.在中国航天技术不断发展、受人关注的同时,另一个重要的领域——中国独特的“航天文化”却被人们忽视了。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航天文化的深度和广度要得到更深层次拓展,关键在于建设航天精神文化,因为它是航天文化的核心。
B.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是航天事业取得成功的基础,它们也使新兴的航天文化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
C.几年之前,中国品牌未能与中国国有航天机构合作,使得中国航天文化产品的版图远没有今天这样广阔。
D.中国航天商业产品热潮逐年高涨,巩固了国家航天事业,也使中国是太空活动重要参与者的观念深入人心。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航天文化的显著特征”的一项是(     
A.神舟系列飞船发射任务中心,开展“我的工作无差错,我的岗位请放心”活动。
B.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再到深空探测,航天人始终肩负着航天强国的使命。
C.目前我国已有13名航天员进入太空,但还有一些航天员默默训练数年,无缘太空。
D.我国探月工程实现了世界上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创造了新的历史。
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介绍了中国航天文化,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概括其不同之处。
5.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开展航天活动、推广航天产品能对中国航天事业起到什么作用。
21-22高三上·湖北武汉·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2]
【知识点】 报告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事关国运民生。作为人口大国,我们必须增强风险意识,持之以恒地抓好和保障粮食安全,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做到两个就是要让

就是要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巩固粮食生产根基的举措,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建设高标准农田、落实粮食种植面积等举措。现在我国小麦和稻谷两大口粮自给率超过100%,主粮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80%,让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加牢固。

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2021年,中央对粮食安全的重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由原来对行政首长进行责任制考核变为党政同责考核,强化了党委对粮食安全的责任,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制。在保持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体制机制稳定的前提下,将党委责任事项纳入考核,做到问责有度、奖励有方,确保粮食的种植面积和产量。

夯实农田基础设施。坚定不移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截至2021年底,全国已完成9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2022年将继续建设1亿亩高标准农田。《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显示,到2030年将建成12亿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2.8亿亩高标准农田,以此稳定保障1.2万亿斤以上的粮食产能。通过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巩固和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还针对黑土耕地出现的薄、瘦、硬问题,实施土壤侵蚀治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肥沃耕作层培育等措施,到2030年将实施黑土耕地保护2.5亿亩。

严守耕地保护红线。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我国耕地资源紧张,人均耕地面积不及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14亿人口主要靠19亿亩耕地养活,要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

就是要让种粮农民有钱挣、得实惠,日子越过越好

十八大以来,中央围绕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农民种粮收益,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粮食生产、保障种粮收益的政策举措,为粮食领域提供了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支持,让农民种粮有钱赚、得实惠,这是实现粮食安全的根本动力。

强化种粮农民市场预期。关键在于强化粮价,以最低收购价为代表的价格支持政策是国家兜底粮价、保护农民合理收益的有效举措。最近几年国家适度提高最低收购价格,对小麦、稻谷市场价格形成利好支撑,兼顾了种粮收益与后续市场平稳运行的双重目标。要强化种粮农民市场预期,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此外,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引领粮食节本增效。通过测土配方、统防统治等手段降低生产成本,通过水肥一体化、智能化装备等先进技术提高生产能力,通过农机与农艺融合提高生产效率,多措并举推动技术集成、人工替代、集约经营,最终实现节本增效,强化种粮收益预期。

加大种粮补贴力度。我国已建成了包含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生产者补贴、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补贴等在内的系统补贴体系。为推动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将粮食生产薄弱环节、丘陵山区特色农业生产急需的机具以及高端、复式、智能农机产品的补贴比例提高至35%,将粮食烘干成套设施装备等纳入农机新产品补贴范围。2021年,在耕地地力保护补贴1204.85亿元的基础上,中央对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200亿元,相当于补贴幅度提高16.6%。2022年,中央再次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农资补贴300亿元,有效缓解因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种粮增支影响,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根据《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测算,2012-2020年种植粮食为粮农带来净利润共计3121.3亿元。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是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地抓好粮食安全。

(摘编自钟钰《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做到两个就是要让》)

材料二:

民以食为天,保障粮食安全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保障,任何时候都不能松劲。

保障粮食安全,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是保障粮食产量的根本之策,也是端稳中国饭碗的长远之计。一直以来,我国将大量的资金以及人力智力投入农业科技当中。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到中国数以万计的农业科研工作者,他们都在默默用自己的辛勤付出让中国农业科技走向世界前沿,不被卡脖子。如今,有了世界领先的技术,还要善于利用市场无形的手,借力乡村振兴大势,做大做强农产品科技优势,大力发展科技农业、高效农业,只有这样,才能激发粮食安全的内生动力。

保障粮食安全,要不断深化农业改革。改革是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泉,也是粮食安全的催化剂。当今世界,全球粮食总产量平均到每个人是足够的,但仍然有10亿人口处于饥饿状态,归根到底是区域性缺粮造成的,也就是说某些国家和地区是缺乏配套粮食安全的农业机制的。那么,摆在中国面前的,是在总结推广以往好经验、好做法的同时,必须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勇做新时代农业改革的探路者、城乡融合的先行者、乡村振兴的排头兵。如此才能于世界粮食安全的大变局中开辟发展的新天地,在创新中谋求高质量发展。

保障粮食安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但是现实中总会有不良商贩为获取非法利益,挖空心思侵害粮农利益,打击粮农生产积极性,从而伤害粮食安全的最根本基石,这些不良商贩必须得到依法惩治。在推动乡村振兴的战略全局中,必须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尽可能降低粮农种植的各种风险,保障农民粮丰收、钱到账,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真正做到乡村振兴为了人民、乡村振兴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摘编自王万国《保障粮食安全绝不能松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的一系列巩固粮食生产根基的举措有助于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B.截至2021年底,全国已建设了9亿亩高标准农田,未来还将继续改造提升部分高标准农田。
C.最近几年国家适度提高最低收购价格,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还多措并举,强化种粮收益预期。
D.我国数以万计的农业科研工作者的辛勤付出让中国农业科技全面领先世界,不被“卡脖子”。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央对粮食安全非常重视,由原来对行政首长进行责任制考核变为对党委责任事项的考核。
B.必须严守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必须做到实至名归,所以耕地是我们保障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C.当今世界很多区域缺粮,仍有10亿人口处于饥饿状态,目前全球粮食总产量也是不够吃的。
D.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尽可能降低粮农种植的各种风险,依法惩治损害粮农利益的商贩。
3.下列选项,不属于我国抓好和保障粮食安全举措的一项是(     
A.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真正实现高产稳产。
B.进行种植结构调整,种植收益更高的经济作物,提高农民收入。
C.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将大量的资金以及人力投入农业科技中去。
D.尽可能降低粮农种植的各种风险,保障农民“粮丰收、钱到账”。
4.我国为什么必须持之以恒地抓好和保障粮食安全?请根据两则材料简要分析。
5.就如何抓好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问题,两则材料阐述的举措有共同之处。请简要说明。
2022-09-28更新 | 11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1月10日上午,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就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接受了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和经济日报记者的联合采访。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加快5G商用步伐.5G将带来什么?如何推动?

苗圩: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作用日益凸显,5G具备更高速率、更低时廷、更大连接的特点,将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深度融合,进一步深入到各行各业,加快生产活动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演进升级,激发出如智能网联汽车、远程医疗手术等各类创新应用,改变我们的社会。5G将构筑万物互联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成为社会数字经济和各行各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新引擎.我们不仅要建好5G,更要想方设法解决好5G应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挑战。加快促进5G终端成熟;5G芯片、终端的研发进程正在全力加速,力争5G终端尽快与用户见面,部分企业有望2019年中推出供用户测试使用的手机,加快网络建设进程;2018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向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发放了5G试验频率使用许可,下一步将开展5G规模试验,着力打造城市级的高质量5G精品网络。加快培育5G融合应用;不断深化基于C—V2X的车联网标准体系、产业协同和示范应用,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和5G的融合应用,进一步推动5G与农业、交通、医疗、教育等各领域的协同创新,集各方力量共促5G应用发展。

(摘自《中央发布未来动向城市级5G网络成为发展重点》,《人民日报》2019年1月11日)


材料二:

中国、美国、欧盟、日本、韩国5G商用时间表和路线图

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以后
中国5G技术研
发试验
5G产品研发
试验
★5G商用
美国Verizon固定
宽带无线接入
★5G商用
欧盟5G技术试
★5G商用
日本5G技术试验★5G商用
韩国KT应用演示★5G商用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材料三:

美国《华尔街日报》援引政府知情人士的消息报道,美国三大政府机构司法部、财政部和商务部正对华为展开调查,调查后者是否违反了美国的制裁令,向伊朗出口含有美国技术的产品;华为已经收到来自美国商务部和司法部的行政传票。如果找到华为违法出口的证据,美国政府可能会对华为进行行政处罚和商业制裁。继制裁中兴之后,美国对中国科技行业巨头华为不断进行打压,可一直拿不出证据。

美国为什么要在科技领域制裁中国?无非就是因为中国在科技领域追赶美国的速度越来越快,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经济规模在快速增长,用不了10年就将超过美国,这让美国意识到按这种速度发展,中国在科技领域超越美国是早晚的事。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开始借贸易战打击中国的科技产业,与过去相比,中国在5G技术中已经获得国际领先地位,和美国已经可以分庭抗礼.然而,美国的制裁没有让中国停步。据媒体报道,我国有关部门已批准联通、电信、移动在北京等部分城市试点建设5G网络。从我国三大运营商的实验情况可以看出,我国在5G网络的商业布局已经展开,现在已经开始进行网络布网测试。

(摘自《美国制裁也没用,中国的5G即将到来!》,2018年4月网络新闻)


材料四:

5G的未来很美好,但在具体应用时遇到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在网络实施方面,4G从标准提出到完成经历了4到5年的时间,而5G标准的完成到真正商用只有一年左右的时间。从时间上看,网络实施任务艰巨,需要大家一起携手克服困难,投资效益也是摆在运营商面前的重要挑战。5G投资需要大规模投资,未来5G基站量将是4G基站量的2倍,5G网络建设对运营商的投资要求至少是4G的1.5倍。如此巨大的投资如何获得回报,是运营商面临的挑战。在行业融通方面,5G要赋能各行各业也是难题。5G的发展实现了从移动互联网扩展到物联网的阶段,但是垂直行业和2G市场完全不一样,怎样去洞察行业需求?我们的解决方案需要完全定制化,用户认同也需要一定的周期,尤其是我们需要跟行业本身共同投入、联合创新。这和4G以及过去的3G完全不一样。范式变革也是面临的挑战之一,目前通信行业技术体系在变革,而技术的变革也要求价值体系和管理体系做出相应变革去适配。无论是运营商公司内部,还是合作伙伴的公司内部,管理体系、价值体系可能都需要发生变革,不发生变革就难以应对5G的发展。要应对这些挑战,相关行政部门的统筹协调功能不可缺失。

(摘自《5G商用四重门:美好的未来和前所未有的挑战》,2019年1月3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5G以其更高速率、更低时延、更大连接的优点,能加快生产活动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演进升级,激发各类创新应用,从而改变社会。
B.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已向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发放了5G试验频率使用许可,5G精品网络打造、5G终端使用、5G融合发展都处于大规模试验阶段。
C.继制裁中兴之后,美国政府机构司法部、财政部和商务部对中国科技行业巨头华为开展调查,企图进行行政处罚和商业制裁,可一直拿不出证据。
D.从材料二可知,所列国家和欧盟在启动5G商用的时间安排上比较接近,在全球运营商加快5G布局的情况下,中国5G商用在2019年已经正式启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5G的未来很美好,但在具体应用时遇到的挑战也前所未有,特别是美国对中国科技行业巨头华为不断打压,极大地影响了5G的发展。
B.通过对材料二的分析就能发现,中国5G发展路线图为技术研发试验、产品研发试验和商用三个阶段,而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均没有产品研发试验阶段。
C.中国的经济规模在快速增长的同时,科技领域追赶美国的速度越来越快,在5G技术方面更是取得了国际领先地位,已经可以和美国分庭抗礼。
D.5G若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深度融合,深入到各行各业,构筑起万物互联,必将成为数字经济和各行各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新引擎。
3.5G在具体应用时将遇到哪些挑战?运营商和政府部门怎样应对这些挑战?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19-11-25更新 | 7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17年5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指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纳米技术、量子计算机等前沿领域合作,推动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建设,连接成21世纪的数字丝绸之路。这是中国领导人首次正式提出这一概念。

作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抓手,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将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在交通、商贸、金融、文化科技和医疗卫生等领域合作的便利化,推动人口红利快速迈向信息红利,共同分享数字经济的发展成果。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从周边国家开始,以沿线国家为重点,通过共同推进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来提高各国通信互联互通水平;通过与有条件、有合作意愿的国家开展更为广泛的互联网业务,来促进和加深彼此间的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通过加强与沿线各国的经贸往来,发展跨境电商业务,推动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进程。

共建数字丝绸之路尚处于起步阶段,中国希望通过数字丝绸之路建设这一契机,与沿线国家一起,共同消除数字鸿沟,加强沟通、共商共计、积极合作、协调推进。

(摘编自高韵、王喜文《数字丝绸之路的内涵与价值》)

材料二: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更显重要。一方面,欧洲和美国企业受疫情影响,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大幅减少,因此从客观需求来讲,发展中国家对中国投资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加深,对共建一带一路的期望值更高。不少正处于疫情最困难时刻的国家,提出了更加积极、更加有深度地参与和扩展共建内容的迫切愿望。另一方面,中国由于国内疫情控制得相对较好,再加上通过前几年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国际投资经营经验,因此2020年的对外投资仍然十分活跃,尤其是对东盟国家的投资和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分别表现出大幅增长和继续增长的积极态势。

(摘编自王启慧《后疫情时代,一带一路建设启发——专家:重点合作共建数字丝绸之路》)

材料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初期,世界贸易组织于2020年4月初做出预测,认为2020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将下降12.9%—31.9%。但根据6月份以来全球贸易发展的实际情况,特别是9月以来出现的增长反弹的情况,世贸组织于10月初对4月份的预测进行了更新,认为2020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只会下降9.2%。

2020年,全球贸易发展的实际情况之所以比预计的要好,除了因为疫情防控取得一定成效外,还因为电商对促进疫情中的贸易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由于电商贸易的发展,特别是跨境电商的发展,贸易的韧性得以体现。以中国为例,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0年1-9月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5.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4.3%。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业态,在此次疫情期间得到了快速发展,对促进各国贸易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跨境电商则对促进国际贸易产生了很大的积极影响。近年来,中国在数字经济方面的发展速度很快,发展成就十分显著。东盟国家从疫情中得到这方面的启示,正加大与中国在数字经济方面的合作。

(摘编自王启慧《后疫情时代,一带一路建设启发—专家:重点合作共建数字丝绸之路》)

1.下列关于“数字丝绸之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7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正式提出“数字丝绸之路”这一概念。
B.建设数字丝绸之路需要加强沿线国家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C.建设数字丝绸之路可以促进和加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
D.建设数字丝绸之路的目的是加强沿线各国经贸往来,推动各国企业的全球化进程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倡导建设数字丝绸之路,以期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共同消除“数字鸿沟”,积极合作,协调推进经济发展。
B.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发展有较大影响,世界贸易组织对全球货物贸易量持悲观态度并做出其会下降的预测。
C.2020年,我国经济在疫情冲击下仍然逆势发展,我国倡导的建设数字丝绸之路的方案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D.电子商务在疫情期间得到快速发展,推动了各国贸易进程,一定程度上使得全球贸易发展的实际情况比最初预计的要好。
3.请结合材料分析,现阶段东盟国家为什么加大了与中国在数字经济方面合作的力度。
2021-10-01更新 | 7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