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实用类文本 > 实用类文本常见类型 > 科普-社会科学类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66 题号:1470313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红色经典之所以在当下受到追捧,是因为它提供了另外一种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是挫折面前的顽强不屈,是追求真理的视死如归,是集体主义的责任担当。以此为精神内涵,红色经典建立起了一种进取、阳刚、开阔的美学风格。而这种精神力量和美学风格,正是今天这个时代所需要和稀缺的。

红色经典是“工农兵文艺”,作为共和国前期,以描写人民革命斗争历史为主,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文艺作品,它们以几千年来一直被忽略、被蔑视的底层普通平民为主人公,把他们塑造成英雄。我们可以认为,它传导的也是一种地道的平民精神。它的平民精神不同于“五四”时的俯视平民、怜悯平民,而是平视加仰视。近距离的平视,使得平民特别是农民的日常生活以从未有过的细腻方式展现于读者面前。只有像梁斌、浩然这样真正熟悉农民、热爱乡村生活的作家,才能以那样的深情描绘出蛤蟆滩、千里堤、白洋淀、东山坞的自然景色,在渲染时代风云之时,也让读者感受到农民朴实的精神追求和世俗的喜怒哀乐。朱老忠、萧长春这些人物确实比实际生活中的农民更高大。但这些人物形象不乏可信性,因为他们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他们仍然让人感觉是活的人,而非提线木偶。

红色经典突出集体主义精神。“五四”对“个人”的发现,其积极意义巨大,个体权利被尊重是现代建设性的最重要成果之一。但是,关注个人、尊重个人并不等于个人利益至上、不讲团队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在如今的语境中也可转译为团队精神。人既是个体的人,又是社会的人。个体价值被重视是前提,集体主义、团队精神则是对个体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超越。

红色经典以革命浪漫主义为主导,它传导出一种非常独特的力量。《红岩》里的英雄超越普通人的地方,不是其非凡的武功或智谋,而是建立在信仰基础上的超强意志力。红色经典符合毛泽东关于文艺“高于生活”的美学思想,它的超越精神不仅体现于主人公精神气质的方面也表现在作品营造的艺术氛围、美学境界的超越性:读者即便知道了林道静不等于杨沫,或江华不同于马建民,知道了真实的威虎山并不像小说里写得那样险峻,琼海的“南府”有别于电影或舞剧里的境况,也还是喜欢陶醉于作品的艺术氛围之中,因为作品将大家导入了一种更美好的彼岸世界。

(摘编自张江《红色经典是精神的传导》)

材料二

海涅说:“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再到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觉醒年代》的叙事线索,而其内在核心则在于思想的力量、觉醒的过程。这也是该剧能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

一是思想的觉醒,主要体现在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从引领新文化运动、领导五四运动、探寻救亡之道,到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如果说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那么马克思主义道路其实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经过艰辛探索、严肃思考之后的必然选择。思想启蒙犹如冲破重重黑暗的亮光,给古老的中国带来新生的希望。今天,对国家命运的严肃性思考、对知识分子应该承担的思想性责任,是我们这一代中国人的思考题和必答题。

二是新人的觉醒。新文化运动主要目的在于启发民智,这一目的的实现首先体现在青年学生的觉醒与成长上。赵世炎、毛泽东、周恩来等青年学生在新文化运动和《新青年》的启蒙感召下,认识到中国与世界的差距,感受到民族救亡的危机,并逐步走上了马克思主义道路。这种觉醒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反复的思考比较、甚至是实验实践的。陈延年、陈乔年兄弟因信奉克鲁泡特金的互助理论,联合13人成立北京工读互助社实验小组,最终失败;而毛泽东也曾倾向于无政府主义的温和改良,后来发现终是走不通,最终坚定了革命道路的选择。因为一代新人的觉醒,马克思主义的道路才成为了中国的道路。

三是普罗大众的觉醒。五四运动过程中,李大钊和陈独秀意识到,“必须要让民众直接出来解决问题,光靠学生不行,必须要发动群众,让他们参与到改造整个社会的斗争中来,中国才有希望”。后来在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的压力下,北洋政府才没有命令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约上签字。由于李大钊等人的宣传启发,以长辛店工人为代表的普通民众正在觉醒,这个觉醒是五四爱国运动的重要成果,必将在未来产生惊天动地的影响。

《觉醒年代》还塑造了一群个性鲜明的人物,不仅正面呈现了陈独秀的革命先锋形象,更还原了他作为“父亲”“同事”的立体性与丰富性。这样的“人设”拉近了领袖型、名流型人物与普通观众的距离,也更为可信可亲。

(摘编自曹巧兰《火出圈的<觉醒年代>,为什么这么好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时代和受众所欢迎的红色经典,拥有和当下许多文艺作品不同的精神力量,并由此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学风格。
B.红色经典所倡导的集体主义,和五四运动所倡导的个人主义并不矛盾,前者在今天也能近似地作为“团队精神”而被我们理解。
C.红色经典虽然在人物形象、环境等方面有所虚构,但是在革命浪漫主义的主导下,依然吸引着广大读者,魅力十足。
D.五四爱国运动最终推动了广大民众的觉醒,李大钊和陈独秀二人思想意识的逐步转变,就是这种觉醒的典型例子。
2.下列各项中,最符合“红色经典”特征的一项是(     
A.鲁迅1918年创作的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自述,揭示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B.1959年柳青的《创业史》,以梁生宝互助组为线索,表现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中的历史风貌和农民思想情感的转变。
C.叶圣陶1924年创作的小说《潘先生在难中》,讲述了小学校长潘先生因军阀混战而举家逃难时种种可笑又可鄙的行径。
D.2009年播出的电视剧《潜伏》,讲述1945年国民党情报人员余则成弃暗投明,成为潜伏在敌人军统机关的地下党的故事。
3.请从论证的角度,分析材料二中划线句子的作用。
【知识点】 科普-社会科学类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年,汉民族最后的口头传说
红 苇
①为什么说年是“汉民族最后的口头传说”呢?从年的深远的影响上来说,对于过年,几乎每个中国人都会说出一大堆感受、感想和故事。过年是最能牵动民族情绪、民族心理、民族文化的事情了,进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年文化,而以年文化为代表的节日文化又是构成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年,之所以称之为“最后”,是说其对我们的重要意义。这个传说对汉民族生活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能与之相匹敌的口头传说,几乎没有。从这个意义上说,年的传说又可说成是汉民族“最后”的口头传说。
②就是这样一个有着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却一直保持在民间口头传说的状态,这不能不说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要揭示年的真相,最为直接的依据只有一个,那就是关于年的口头传说,这是华夏民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口头传说,就其被忽视的程度而言,我把它叫做“最后”的口头传说。
③把年的口头传说当成一个文化问题,就会面对这样的现实,这个现实呈现的景象是:一条细弱的藤上却结出了一个巨大的果子。细弱的藤蔓就是年传说,关于其内涵我们知之甚少,相关的研究也相对较少。巨大的果子是指年传说的直接后果——过年,过年是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至今依然是社会生活中的一大盛事,两者真是反差强烈。
④透视年传说,首先面对的就是资料、史料特别匮乏的现实。但对于民俗学来说,既有的资料、史料并不是第一位的,民俗学更注重民俗后果的现在性与现场性,也就是说,民俗学更为看重那些活生生的在民俗生活中起作用的事物。正如民俗学家钟敬文所说的,民俗学是一种“现在的”学问,而不是“历史的”学问,这两者的不同,正像“生物学”与“古生物学”的不同一样。这样看来,年传说就完全没有必要为自己的“口头传说”出身而自卑。
⑤以文字为中心的史料观,是社会历史逐渐发展的结果。在这种状态下,口头传说如果不能纳入文字的视野,被文字收编,就难以得到保存,更难以得到知识阶层的青睐。这样看来,年传说真是命悬一线。史学家傅斯年在史料观上却别有见地,他认为“史学即史料学”,并特别看重包括口头传说在内的所谓直接的史料。顾炎武做学问的一个特点,就是搜求直接的史料以修订史文,阎若璩也是以实在地理来订定古记载。傅斯年对他们的做法都特别推崇,他认为“地方上求材料,刻文上抄材料,档库中出材料,传说中辨材料”,花费真工夫,搜求真材料,这样才能做得出真学问。
⑥其实,传说有其独特的意义。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传说又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类学家泰勒通过对前文明状态中南太平洋岛民历史记忆的研究,形成了这样的认识:在文字出现之前,民族历史的传承或多或少是要依靠传说来完成的。传说中可能有后人不能理解之处,但传说的内容并不是无中生有的。这正如李学勤先生在《走出疑古时代》中所说,不能单纯地把传说看成是神话故事,而否认其中所包含的历史的“素质、核心”。
⑦从民俗学的角度看,作为“汉民族最后的口头传说”,年传说的重要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口头传说应该说与资料、史料的地位一样重要,甚至有其不可替代的鲜活性与丰富性。它们之间并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从历史上看有许多资料、史料就是由口头传说而来的,有价值的口头传说完全有资格变成资料、史料。据认为,《国语》的来源即是口说的史料,《左传》的一部分材料也来源于口头史料,还有战国诸子在其论说中所记的故事也多是如此。司马迁的《史记》,也采纳了相当多的口头传说。即使是被奉为圭臬的《旧约》,在其成为经典以前,也只不过是流传于祭司、土师和民间的口头传说而已。所以,口头传说自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
⑧由此可见,作为口头状态的年传说,其在史料上的意义,是不输于任何所谓以文字状态记载下来的材料的。
(选自《年的三幅面孔,中国时间文化的前世今生》,有删改)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
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A.过年牵动着民族情绪、民族心理、民族文化,形成独具特色的年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B.对于民俗学来说,重要的是民俗后果的现在性与现场性,已有的资料、史料并不是最重要的。
C.口头传说没有被纳入文字的视野,没有被文字收编,所以难以得到保存,更难以得到知识阶层的青睐。
D.在文字出现之前,民族历史的传承主要依靠传说来完成,传说中可能有后人不能理解之处,但传说内容不是无中生有的。
E.从民俗学的角度看,口头传说与资料、史料的地位一样重要,甚至有其不可替代的鲜活性与丰富性。
2.根据文意,下列现象不属于“民俗学”研究范畴的一项是(   
A.学者不仅从历代各种书籍中找出记载孟姜女的材料,还关注从民间收集的关于孟姜女的传说、歌谣、戏曲等等。
B.《红楼梦》中为贾宝玉出生后抓周,身上带护身符,订婚“吃茶”,结婚下聘,端午贴符、中秋赏菊等等的叙述。
C.研究“盛唐时期的广东”时,学者主要通过现存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去构建盛唐时期广东的发展状况与历史进程。
D.这里的苗族山寨前竖着一根柱子,上面挂着苗族人演傩戏(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戏曲)的面具。
3.3.作者为什么认为年的口头传说是“最后的”口头传说?
4.从全文看,传说有何价值?
2016-11-17更新 | 8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作为古代边防军事的重要通信手段,烽火台有接收、传递军政信息的重要作用。那么,当自然界中出现危险时,动植物该如何传递信息呢?动物一般通过摇尾、奔跑、排泄尿粪和鸣叫等方式来传递信息。植物虽然不能逃跑、鸣叫,但它们也不是完全没有防御能力。科学家多年的研究让人们对植物防御机制和信号传导有了更多了解。

中国是茶的故乡。“东方美人茶”又名椪风茶,主要产于我国台湾地区。关于椪风茶的来历,有一个传说。一天,一位茶农发现本应嫩绿舒展的茶树嫩叶上出现了很多褐色的斑点,有些还卷了起来。显然,这些茶树遭了虫害。不甘心没有收成的茶农动起了心思:他将这些被虫咬过的“劣质”茶叶采摘下来,再以重发酵的方式将其制成茶并拿到茶行售卖。没想到,茶行的人试喝之后,发现这种“劣质茶”的茶汤更黄澄清透,而且散发着特殊的蜜香和果香。大赚一笔的茶农高兴地向邻居们炫耀,但大家都不相信,觉得他是在吹牛。由于客家话管吹牛叫“椪风”,于是“椪风茶”的名声便不胫而走。后来,英国商人将椪风茶献给了维多利亚女王。女王看到冲泡在水晶杯里的茶叶上下翻飞,仿佛婀娜的美人在翩翩起舞,于是称它为“东方美人茶”。

“东方美人茶”之所以有着独特的香气和醇厚甘甜的口感,与一种小虫密不可分。这种小虫名叫茶小绿叶蝉。它们专吃茶树的嫩芽,被危害的茶叶嫩芽因为无法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叶片颜色会逐渐变得褐黄。此时,茶树的自我防御系统会迅速做出响应,调集全身力量合成并释放出一系列抗虫物质,保护叶片。正是这些抗虫物质和茶小绿叶蝉的唾液“阴差阳错”地混合在一起才成就了醇香可口的“东方美人茶”。

在植物分泌的众多抗虫物质中,功能最强大的非茉莉酸莫属。茉莉酸是一种主要和植物防御反应相关的植物激素,因为最早是从大花茉莉的精油中提取而来的,故名茉莉酸。

1962年,科学家们发现,往健康的植物中添加茉莉酸后,植物叶片会加快衰老甚至脱落。1990年,科学家法默通过对番茄的研究发现,茉莉酸对于虫害这类生物性刺激存在响应。1992年,科学家科拉曼在研究中发现,在胚轴组织受损后,大豆体内会迅速积累茉莉酸,同时启动三个与损伤反应有关的基因表达。这是茉莉酸第一次展露它作为信号分子的功能。从此以后,茉莉酸开始被科学家视为植物应对不良环境的“防御首领”。

茉莉酸有抑制植物生长、促进叶片老化、气孔关闭等生理作用。更重要的是,茉莉酸还与抵抗病原侵染有关,是植物对外界伤害(如机械伤害、动物伤害)和病原菌侵染做出反应、诱导抗性基因表达的信号分子。可以说,茉莉酸就是植物受到威胁时点起的“烽火台”。当植物的生存受到环境胁迫时,茉莉酸会首先做出响应,然后,植物的各种生理活动会根据茉莉酸浓度的变化进行调整,从而让植物能够更好地应对外界不良环境。

为了更好地了解茉莉酸,我们再来认识一种神奇的植物——南非茅膏莱茅膏菜虽为植物,但它可不是“吃素的”。它的叶子会分泌出多糖黏液,一旦有昆虫被香甜的黏液吸引而爬上叶片与黏腺接触,整个叶片就会弯曲起来将昆虫完全包住。在牢牢被困的昆虫无处逃生之时,茅膏菜会分泌消化酶以分解猎物,最后摄取其中的营养物质供自己食用。

究竟是什么物质诱导茅膏菜叶片弯曲的呢?科学家推断,和植物防御息息相关的茉莉酸很可能参与了此过程。他们做了以下实验:将果蝇作为猎物以模拟茅膏菜的捕食过程,记录并发现茅膏菜叶片的弯曲度和其中茉莉酸含量变化的关系。实验显示,在捕到猎物3小时后,茅膏莱叶片中的茉莉酸含量就大幅增加,而且这种现象仅存在于叶片卷曲的中段。进一步的实验显示,在没有猎物的情况下,仅外源施加茉莉酸,同样会触发茅青菜叶片弯曲。以上实验证明,捕猎时,茅膏菜叶片的弯曲源于其内部茉莉酸积累触发的化学运动。

外源施加茉莉酸能显著提高植物的耐低温能力;相反,阻断植物内源茉莉酸信号转导会导致植物对冻害敏感。所以,研究茉莉酸调控植物叶片衰老和抗冷性的信号网络,可以为培育抗逆优质作物新品种提供理论基础。不过,目前关于茉莉酸与其他激素交互调控的研究还较少。

当遭遇虫害时,植物所做的防御反应主要有三种:直接防御、间接防御、不防御。当虫害不太严重且植物认为依靠自身力量足以防御时,便会“以攻为守”,采取主动进攻的方式——制造烟碱等天然化学物质以驱虫。当虫害比较严重且植物觉得仅靠自身力量难以自保时,植物会合成、释放挥发性物质,使昆虫的天敌来吃掉它们。无论是直接防御还是间接防御,都会消耗植物大量的能量,所以当受侵害部分的生长状态很差,“奄奄一息”时,植物干脆选择不防御,它会将所有能量用在维持自身生长上,其他的就听天由命了。

(摘编自房裕东《茉莉酸——植物防御的“烽火台”》)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植物自身分泌出的一种功能强大的激素,茉莉酸这一名称与大花茉莉的精油提取物有着密切的关系。
B.南非茅膏菜通过分泌多糖黏液吸引昆虫,并分泌消化酶以分解猎物,这些都是在茉莉酸的作用下完成的。
C.目前对茉莉酸的研究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茉莉酸与其他激素交互调控的研究还比较少,这或许能成为以后研究的一个方向。
D.由末段可知,植物在遭受虫害时,所做出的三种防御反应都是植物依据自身客观环境做出的选择,并无优劣之分。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受人类及自然界中动物遇到危险时传递信息的方式的影响,科学家在研究植物防御机制和信号传递方面取得了重大发现。
B.从表面看,“东方美人茶”发现、问世的过程好似一次偶然事件,实则蕴藏着植物生长、防御危机的普遍规律。
C.从茉莉酸被发现,到发现茉莉酸在大豆胚轴组织受损后发挥的作用,前后跨越30年之久,可见任何科学研究都不会一蹴而就。
D.科学家在验证茉莉酸在茅膏菜叶片弯曲中发挥的作用时,按猜想假设、提出问题、实验验证、分析、得出结论的逻辑顺序展开研究。
3.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4.下列有关文章的相关特色及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读者熟知的古代边防军事中的重要通信手段烽火台写起,然后列举动物传递信息的常见方式,再顺势引出文章的写作话题,层次清晰。
B.文章用大段文字叙述“东方美人茶”的故事之后,才进一步提出“茉莉酸”这一概念,既吸引了阅读者的兴趣,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科普文贴近生活的特点。
C.作者在文中赋予植物人的特征,如“植物会合成、释放挥发性物质,使昆虫的天敌来吃掉它们”运用拟人的手法,使文章语言更加生动。
D.作者在深入浅出地介绍茉莉酸这一陌生事物的过程中,使用“虽然……但”“不是完全没有”“进一步”等词语和短语,使文章更加科学而严谨。
5.茉莉酸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请简要概括。
2024-05-17更新 | 7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熟人社会存在的合理性

刘少杰

①有人说,中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迁,重亲情关系和地缘关系的熟人社会即将终结,陌生社会已经到来;也有人说,熟人社会正在以新的形式展开,应当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努力去瓦解它。

②时下人们谈及熟人社会存在的根源,通常仅仅想起费孝通先生“以土为本”的观点,而忽视了他关于差序格局对熟人社会规范作用的论述。如果仅仅关注熟人社会的乡土文明根源,那么不难得出熟人社会正在消退、陌生社会即将到来的结论。因为,市场经济扩大了人们的交往空间,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同时,城市化进程和农村人口流动,又大规模地把熟人社会变成了陌生社会。但相对于差序格局而言,这仅仅是一种表层的外在性变化。判断熟人社会的变化,更重要的应当考察那些制约人们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制度结构的变迁。

③事实上,当费孝通先生论述熟人社会同乡土文明关系时,揭示了熟人社会的发生根源;而当他论述由亲情原则而形成的差序格局时,实质是在讨论熟人社会形成后稳定持续的存在根源。二者密切联系又不能等同。一种社会现象可以因为某种因素而生成,但一旦生成并持续存在,就意味着其中形成了某种制度结构,制约社会行为并稳定社会秩序,使社会持续运行。同土地连在一起的发生根源可以随着人们远离土地而失去作用,而作为制度结构的存在根源却可持续地运行下去。

④一种制度能够形成且长期稳定地发挥作用,一定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注重亲情的行为规则同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熟悉关系是分不开的,而这些关系又是社会生活中永远存在的,只要繁衍不息、交往不止、社会延续,就永远不可祛除,并且,正是这些关系中蕴含了人类的原初品质和真实本性,人们无论怎样紧张疲惫,一旦回到亲朋好友之中,便会感到轻松与安全。

⑤肯定了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熟悉关系,也就肯定了熟人社会存在的合理性,然而,这种肯定又不是无限制的,在专业化领域或组织化领域应当受到限制。具体说,不应当把在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熟人关系中合理发挥作用的亲情原则扩展到专业化领域和组织化领域。如果坚持了这一点,就意味着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划分出熟人社会和陌生社会。

⑥由于中国社会生活的分化程度较低,人们常常淡化各种生活领域的界限与区别,本来在日常生活领域中有效的熟人社会的原则,往往被推及其他专业化和组织化的领域之中,其结果不仅导致在不同领域中才能有效的制度发生冲突,而且严重影响社会生活的效率。马克斯·韦伯以社会生活和社会行动有不同类型并遵循不同制度原则为前提, 强调在组织中实行严格排斥亲情的科层制度,其主旨便是限制日常生活领域中的感性制度在组织中同理性化制度发生冲突,并以此保证组织效率的实现。

⑦熟人社会的消极性不在于它的存在,而在于它同那些专业化领域和组织化领域之间的界限不清。熟人社会的原则或制度源于生活,因此是人们最熟悉且最能有效利用的,它可以轻松地被人们扩展到日常生活之外的领域,可以无孔不入地侵袭、弱化甚或取代专业规矩和组织制度,以致私与公、情与理都被一股脑地搅在了一起,社会公正和社会效率在界线不清、是非不辨中被冲击、抑制和抵消。

⑧但是,从日常生活的立场看,熟人社会又有其不可否认的存在根据和适合范围, 所以不应彻底否定甚至主张瓦解熟人社会。它在社会生活中也有整合社会、维系人际感情、保持社会稳定的积极意义。相反,一个六亲不认的社会,才是真正可怕的消极社会。

⑨应当注意的问题不是熟人社会怎样被瓦解或取代,而是要明确认识熟人社会的存在根源和展开范围,既要肯定熟人社会的合理性,又要明确它不能超越日常生活领域而漫及各种专业化领域和组织化领域。

(选自《人民论坛》2006 年10期,有删改)

1.第③段中的“存在根源”是指     
2.下列表述与作者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市场经济、城市化进程和农村人口的流动使得熟人社会消退。
B.费孝通论述的熟人社会实际有发生根源和存在根源两个概念。
C.专业化领域或组织化领域是绝不能有血缘关系、地缘关系的。
D.熟人社会有其存在根据和适合范围,彻底否认它也是可怕的。
3.第⑥段转述马克斯·韦伯的观点有何作用?请加以分析。
4.梳理本文的行文思路。
2021-12-21更新 | 21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