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咏物言志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345 题号:1473909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凌云寺

司空曙

春山古寺绕沧波,石磴盘空鸟道过。

百丈金身开翠壁,万龛灯焰隔烟萝。

云生客到侵衣湿,花落僧禅覆地多。

不与方袍同结社,下归尘世竟如何?


【注】①凌云寺,在乐山凌云山。司空曙作此诗时,在剑南西川节度使韦泉幕府任职。②方袍,僧人所穿的袈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起笔交待凌云寺的地理环境,描绘出春山古寺被江流环绕的阔大景象。
B.第二句用“盘空”写出了上山之路的陡峭,“鸟道”一词凸显了山势之险峻。
C.“百丈金身“与“万龛灯焰”两句,写出佛像高大庄严、灯火缥缈如烟的特点。
D.第三联描写凌云寺中的情景;山高云起,湿客衣襟;僧人参禅,落花满地。
2.本诗最后两句耐人咀嚼,请简要分析其意味。
【知识点】 咏物言志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晓行巴峡

(王维)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注释:树杪:树梢。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巴峡乡邑旭日东升,众鸡鸣唱,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
B.水国乡民在舟中行商,山上有桥,行人走在桥上,如在书树颠。
C.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过,分外澄明。
D.诗人在初春时节来到巴峡,感受浓浓的山水之趣。
2.本诗中诗人选取了哪些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2020-02-25更新 | 6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

侵阶藓拆春芽迸,绕径莎微夏荫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题画

【清】郑燮

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

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竹》诗首联勾勒竹子近水、荫蔽村舍、松竹间杂且烟雨迷蒙等特点。
B.《题画》诗首句传神地写出画中竹子似被大风吹卷而枝叶向上的姿态。
C.《竹》诗通篇不着一“竹”字,而又处处紧扣“竹”的特点写竹咏竹。
D.《题画》诗三个“扫”形成对比,表现了作者轻视普通劳动者的态度。
2.简要概括这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2020-05-04更新 | 10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苏秀道中①

(宋)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注)①苏秀道中:从苏州到秀州(今浙江嘉兴)的路上。诗人时为浙西提刑。
1.下列对该诗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从夜感霖雨突降写起,人们盼望久己的甘霖突降,仿佛将诗人的心田也滋润了。“润”字不仅有生理上的清凉感,而且有心理上的喜悦感,由实而虚。
B.颔联不顾房漏、床湿,见溪流岸深,旱情缓解,为民而喜,从正反两个方面写出了诗人对久旱喜雨的兴奋之情。其中“喜”是诗眼,贯穿始终,表明情感。
C.尾联用对比衬托手法,直抒胸臆,写无田尚且欣舞,况有田者乎,将喜渲染到极致。进一步表现诗人与农民同喜悦之心。
D.这首诗语言诙谐风趣,轻巧明快,体现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关心。一位不事农桑的文人士大夫能拥有这样的情怀,实在难能可贵。
2.这首诗写出秋雨怎样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2019-12-31更新 | 6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