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 张廷玉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6 题号:1476817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宋濂,字景濂,幼英敏强记,就学于闻人梦吉,通《五经》,复往从吴莱学。已,游柳贾、黄溍之门,两人皆亟逊濂,自谓弗如。元至正中,荐授翰林编修,以亲老辞不行,入龙门山著书。

逾十余年,太祖取婺州,召见濂。以李善长荐,与刘基、章溢、叶琛并征至应天,除江南儒学提举,命授太子经,寻改起居注。濂长基一岁,皆起东南,负重名。基雄迈有奇气,而濂自命儒者。太祖尝问以帝王之学,何书为要。濂举《大学衍义》。乃命大书揭之殿两庑壁。顷之御西庑,诸大臣皆在,帝指《衍义》中司马迁论黄老事,命濂讲析。讲毕,因曰:“汉武溺方技谬悠之学,改文、景恭俭之风,民力既敝,然后严刑督之。人主诚以礼义治心,则邪说不入,以学校治民,则祸乱不兴,刑罚非所先也。”濂之随事纳忠,皆此类也。

濂性诚谨,未尝讦人过。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潜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濂状貌丰伟美须髯视近而明一黍上能作数字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于学无所不通为文醇深演迤与古作者并。高丽、安南、日本至出兼金购文集。四方学者悉称为“太史公”,不以姓氏。虽白首侍从,其勋业爵位不逮基,而一代礼乐制作,濂所裁定者居多。

(节选自《明史·宋濂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濂状貌丰/伟美须髯/视近而明/一黍上能作数字/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于学/无所不通/为文醇深演迤/与古作者并/
B.濂状貌丰伟/美须髯/视近而明/一黍上能作数字/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于学/无所不通/为文醇深演迤与古作者并/
C.濂状貌丰伟/美须髯/视近而明/一黍上能作数字/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于学无所不通/为文醇深演迤/与古作者并/
D.濂状貌丰/伟美须髯/视近而明/一黍上能作数字/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于学无所不通/为文醇深演迤/与古作者并/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居注:指古代帝王的言行录,一般不外传,仅作为撰修国史的基本材料之一;也指负责记录起居注的职官名。文中“起居注”指前者。
B.两庑:是宫殿或祠庙的东西两廊。又特指文庙中先贤从祀之处,供奉孔子门人及历代大儒,如汉代董仲舒、唐代韩愈、宋代朱熹等。
C.黄老:也称黄老学说,古代一种思想流派。“黄”,指上古时的黄帝;“老”,指春秋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
D.姓氏: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三代(夏商周)以前,男子称氏,女子称姓。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濂,自幼聪颖过人,记忆力超强。他博通《五经》,转益多师。他的两位老师柳贯、黄溍甚至都觉得学问在他之下,自愧不如。
B.宋濂与刘基齐名,都兴起于东南。刘基豪迈,宋濂以儒者自命。宋濂虽才华横溢,却不能像刘基那样得到重用,无法获得显赫的官爵。
C.宋濂敢于直言,他认为茹太素上奏章是出于一片忠心,皇帝现在刚刚敞开言路,怎么能给他定大罪呢。
D.宋濂手不释卷,学问无所不通,文章醇厚精深。国外的崇拜者甚至出重金来求购他的文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笑曰:“诚然,卿不朕欺。”潜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
(2)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蔡懋德,字维立,昆山人。举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天启间,行取入都。同乡顾秉谦柄国,懋德不与通,秉谦怒,以故不得显擢。授礼部仪制主事,进祠祭员外郎。尚书率有司往谒魏忠贤生.祠., 懋德托疾不赴。

迁浙江右参政,分守嘉兴、湖州。剧盗屠阿丑有众千余,出没太湖。懋德曰:“此可计擒也。” 悉召濒湖豪家,把其罪,简壮士与同发,遂擒阿丑。皆曰:“懋德知兵。”丁母忧服除起井陉兵备旱懋德祷即雨他乡争迎以祷又辄雨。迁山东按察使、河南右布政使。田荒谷贵,民苦催科,贼复以 先服不输租相煽诱。懋德亟以檄.谕州县停征,上疏自劾,诏镌七级视事。十四年冬,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召.对.,赐酒馔、银币。明年春,讨平大盗王冕。十月,统兵入卫京师,诏扼守龙泉、固关二关。十六年冬,李自成据西安,尽有三秦。懋德师次平阳,以疲卒三千,当百万狂寇。贼攻平 阳,拔之。懋德还太原。

二月五日,贼至城下。遣部将王永魁出战,死之。调张雄守大南门,雄已缒城出降,语其党 曰:“城东南角楼,火器火药皆在,我下即焚楼。”夜中火起,风转烈,守者皆散。贼登城。懋德北面再拜,出遗表付友人贾士璋间道达京师,即自刭,麾下持之。时盛请下城巷战,顾懋德曰:“上 马。”懋德上马,时盛持矛突杀贼数十人。至炭市口,贼骑充斥,时盛呼曰:“出西门。”懋德遽 下马曰:“我当死封疆,诸君自去。”众复拥懋德上马,至水西门。懋德叱曰:“诸君欲陷我不忠 耶!”复下马,据地坐。时盛已出城,还顾不见,复斫门入,语懋德曰:“请与公俱死。”遂偕至 三立祠。懋德就缢未绝,时盛释甲加其肩,乃绝。时盛取弓弦自经。福王时,以懋德不守河为失策, 乃谥忠襄,赐祭葬而不予赠.荫.,余赐恤有差。

(节选自《明史》,有删改)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丁母忧/服除起/井陉兵备旱/懋德祷即雨/他乡争迎/以祷又辄雨/
B.丁母忧服/除起井陉兵/备旱/懋德祷/即雨/他乡争迎/以祷又辄雨/
C.丁母忧/服除/起井陉兵备/旱/懋德祷/即雨/他乡争迎以祷/又辄雨/
D.丁母忧/服除/起井陉兵备/旱/懋德祷/即雨他乡/争迎以祷/又辄雨/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祠,为活着的人建立祠庙,而加以奉祀。天启年间,魏忠贤把持朝政,权倾天下,许多谄媚者 抑或是畏惧其气焰者,为他立生祠。
B.檄,檄文,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晓谕、声讨的文书。
C.召对,君主召见臣下令其回答有关政事、经义等方面的问题。
D.赠荫,古代朝廷对已死有功人员授以官爵。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蔡懋德为人正直,不阿谀奉承。他不和掌握朝廷大权的同乡顾秉谦交往,秉谦对他很生气,因此 懋德得不到大的提升。礼部尚书带官员去魏忠贤的生祠参拜时,懋德推托生病不肯去。
B.蔡懋德关心百姓疾苦。当时田地荒芜,米价昂贵,农民苦于征收赋税,贼寇又用不交租的条件来 煽动农民。懋德传令各州县停止征收赋税,然后上书自己弹劾自己来承担责任。皇帝因此召见他, 并给他赏赐。
C.蔡懋德有军事才能。他曾平定了屠阿丑和大盗王冕,奉命率兵扼守龙泉、固关两座关口来保卫京师。
D.蔡懋德忠于朝廷,视死如归。他在寡不敌众情况下被打败,几次想要自杀。当其部下阻拦他为国而死时,他曾大声呵斥部下说:“你们想陷我于不忠吗?”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悉召濒湖豪家,把其罪,简壮士与同发,遂擒阿丑。
(2)懋德北面再拜,出遗表付友人贾士璋间道达京师,即自刭,麾下持之。
2018-02-08更新 | 4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徐渭,字文长,山阴人,为诸生,有盛名。总督胡宗宪招致幕府,宗宪得白鹿,将献诸朝,令渭草表,并他客草寄所善学士,择其尤上之。学士以渭表进,世宗大悦,益宠异宗宪,宗宪以是益重渭。督府势严重,将吏莫敢仰视。渭角巾布衣,长揖纵谈。幕中有急需,夜深开戟门以待。渭或醉不至,宗宪顾善之。

渭知兵,好奇计,宗宪擒徐海,诱王直,皆预其谋。藉宗宪势,颇横。及宗宪下狱,渭惧祸,遂发狂,引巨锥割耳,深数寸。已,又击杀继妻,死系狱,里人张元忭力救得免。乃游金陵,抵宣、辽,纵观诸边厄塞,善李成梁诸子。入京师,主元忭。元忭导以礼法,渭不能从,久之怒而去。后元忭卒,白衣往,抚棺恸哭,不告姓名去。

渭天才超轶,诗文绝出伦辈。善草书,工写花草竹石。当嘉靖时,王、李倡七子社,谢榛以布衣被摈。渭愤其以轩冕压韦布,誓不入二人党。后二十年,袁宏道游越中得渭残帙以示祭酒陶望龄相与激赏刻其集行世。

(节选自《明史·徐渭传》)

材料二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蘖,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云行、雨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其胸中又有蓬勃奋发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文有卓识,气沉而法严,不以摸拟损才,不以议论伤格,韩、曾之流亚也。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奴之,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欧阳公所谓妖韶女老,自有余态者也。间以其余,旁溢为花鸟,皆超逸有致。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石公曰: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虽然,胡公间世豪杰,永陵英主,幕中礼数异等,胡公知有先生矣;表上,人主悦,是人主知有先生矣,独身未贵耳。先生诗文崛起,一扫近代芜秽之习,百世而下,自有定论,胡为不哉?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悲夫!

(节选自《古文观止·徐文长传》)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袁A宏B道C游D越E中F得G渭H残I帙J以K示L祭M酒N陶O望P龄Q相R与S激T赏U刻V其W集X行Y世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死系狱”和“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苏武传》)中的“论”字的含义相同。
B.“白衣往吊,抚棺恸哭”和“茕茕孑立,形影相吊”(《陈情表》)中的“吊”字的含义相同。
C.“是胡公知有先生矣”和“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中的“是”字含义不相同。
D.“胡为不遇哉”和“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庖丁解牛》)中的“遇”字含义不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渭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喜好书法,擅长草书,绘画花草竹石,也都超逸有情致。
B.徐渭诗作格调高雅,匠心独运,有王者之气。他的文章有卓越的见解,气度沉静而且章法谨严。
C.徐渭性格狂放不羁,命途多舛,仍有胡宗宪这样百年难遇的豪杰、世宗这样英明的君主赏识他。
D.徐渭纵情山水,走遍齐鲁燕赵等地,饱览塞外大漠,一切令人惊讶的情状,他都一一化入诗中。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幕中有急需,夜深开戟门以待。渭或醉不至,宗宪顾善之。
(2)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奴之,故其名不出于越。
5.“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是对徐渭的高度推崇,请结合二则材料简要概括徐渭之“奇”。
2023-06-02更新 | 186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况钟,字伯律,靖安人。宣德五年,帝以郡守多不称职,会苏州等九府缺皆雄剧地命部院臣举其属之廉能者补之钟用尚书蹇义胡濙等荐擢知苏州,赐敕以遣之。

苏州赋役繁重,豪猾舞文为奸利,最号难治。钟乘传至府,初视事,群吏环立请判牒。钟佯不省,左右顾问,惟吏所欲行止。吏大喜,谓太守暗,易欺。越三日,召诘之曰: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若辈舞文久,罪当死。立捶杀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一府大震,皆奉法。钟乃蠲烦苛,立条教,事不便民者,立上书言之。

当是时,屡诏减苏、松重赋。钟与巡抚周忱悉心计画,奏免七十余万石。凡忱所行善政,钟皆协办成 之。所积济农仓粟岁数十万石,振荒之外,以代居间杂办及逋租。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

先是,中使织造采办及购花木禽鸟者踵至。郡佐以下,动遭笞缚。而卫所将卒,时凌虐小民。钟在,敛迹不敢肆,虽上官及他省过其地者,咸心惮之。

钟虽起刀笔,然重学校,礼文儒,单门寒士多见振赡。有邹亮者,献诗于钟。钟欲荐之,或为匿名书毁亮。钟曰:是欲我速成亮名耳。立奏之朝。召授吏、刑二部司务。

初,钟为吏时,吴江平思忠亦以吏起家,为吏部司务,遇钟有恩。至是钟数延见,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欲籍是报公耳。思忠家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人两贤之。

钟尝丁母忧,郡民诣阙乞留。诏起复。正统六年,秩满当迁,部民二万余人,走诉巡按御史张文昌,乞再任。诏进正三品俸,仍视府事。明年十二月卒于官。吏民聚哭,为立祠。

(节选自《明史》卷一六一)


【注】 ①织造:明代督管丝织染业的职官,常以宦官担此任。 ②卫所:明初的军队制度,这里指驻军。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会苏州等九府缺/皆雄剧地/命部院臣举其属之廉能者补之/钟用尚书蹇义胡濙等/荐擢知苏州
B.会苏州等九府缺皆雄/剧地命部院/臣举其属之/廉能者补之/钟用尚书蹇义胡濙等/荐擢知苏州
C.会苏州等九府缺皆雄/剧地命部院/臣举其属之/廉能者补之/钟用尚书蹇义胡濙等荐/擢知苏州
D.会苏州等九府缺/皆雄剧地/命部院臣举其属之廉能者补之/钟用尚书蹇义胡濙等荐/擢知苏州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乘传:文中指乘坐驿车。传:驿车,传达命令的马车,也引申为官府载人的车。
B.视事:观察事态发展,根据情势处理事务。
C.刀笔:文中指办理公文的小官吏。
D.秩满:意为官吏任期届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刚到苏州时,况钟假装对公务一窍不通,全听属下安排,群吏为所欲为,况钟于是痛下杀手。
B.况钟和巡抚周忱想方设法奏请减轻苏州百姓繁重赋税,所积累的济农仓存粟每年有几十万石。
C.奉使织造采办和购求花木禽鸟的太监接踵而至苏州,他们动不动便捆绑鞭打况钟手下的官吏。
D.平思忠有恩于况钟,尽管家境贫寒,从不因旧交情而对况钟有所求取。人们称赞他俩都是贤德之人。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立捶杀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一府大震,皆奉法。
(2)所积济农仓粟岁数十万石,振荒之外,以代民间杂办及逋租。
(3)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5.请概括况钟去世后“吏民聚哭,为立祠”的原因。
2022-05-13更新 | 6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