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欧阳修(1007-1072)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94 题号:1479104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赢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风翔上谒,拜右拾遗。与房璃为布衣交,馆时败陈涛斜,又以客董延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亲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

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采橡栗自给。流落剑南,结庐成都西郭。召补京兆功曹参军,不至。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一日欲杀前及梓州刺史章彝。武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独杀彝。武卒,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

大历中,出瞿唐,下江陵,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

(节选自《新唐书》)


【注】三川:古代称三川郡,今河南洛阳地区。西周时期的三川指关陇地区的泾河、渭河和洛河。一是指天子所在的地方,二是专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陈涛斜:今陕西省咸阳市东。
1.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各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秦人开关                                及孝文王、庄襄王
B.①东割膏腴之地,收要害之地        ②骊山构而西折
C.①遣吏存问                                ②鲁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殷勤之意
D.①匈奴七百余里                            ②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
2.下列句子加点词活用情况和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赢粮而B.位卑则足C.道之不传也久矣D.其圣人也亦远矣
3.从文言句式特点方面来看,和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沛公安在?
A.为天下笑者,何也?B.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中山之君也
C.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D.筑以为金人十二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B.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C.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D.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宝十三载:天宝,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这是古代纪年法之一;十三载,是指唐玄宗在位一共十三年。
B.唐代三司指的是御史台、刑部、大理寺。三司推事,是唐朝审理大案时的一种审判制度。
C.禄山乱:指唐朝藩镇节度使安禄山与史思明一同作乱,史称“安史之乱”。
D.工部员外郎:唐朝中央政府“六部”中的工部中的官职,杜甫曾任并无实权的“检校工部员外郎”,所以后人也称之为“杜工部”。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才华得到了皇帝的认可。唐玄宗亲自到太清宫祭祀之际,杜甫因所呈献的三篇赋令皇帝称奇,于是有机会在集贤院任职。
B.杜甫能够为朋友直言相谏。房琯因在陈涛斜打了败仗,又被他人牵连,所以被罢免了宰相一职。与房琯有贫贱之交的杜甫便向皇帝求情,也遭到罢官,从此失去了在朝廷任职的机会。
C.杜甫一家的生活遭遇困窘。杜甫家人寄居在鄜州,在艰难困苦中度过,身体虚弱的小儿子最后饿死。
D.杜甫有时性情狂放不加检点。在颠沛流离中得到严武的善待,可有时候杜甫拜见他却不戴头巾,而且还曾经醉后踏上严武的床又怒斥严武,这都显得很不礼貌。
7.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武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
(2)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站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白,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题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沈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沈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责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敕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遣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白晚好黄老,度牛渚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七》)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
B.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
C.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
D.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对人称字,以表尊敬。
B.纵横术,战国至秦汉之际的善于外交辩解的纵横家,所使用的谋术都统称为纵横术。
C.天宝,唐玄宗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与当代日本国用来纪年的一种方式。
D.翰林,隋朝创立的官名,专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极端机密的文件,如任免宰相等。
3.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天资聪颗,爱好广泛。他十岁时通晓诗书,喜欢纵横术,击剑,喜好喝酒,想当游侠之士,轻视财产而乐于施舍。
B.李白才思敏捷,富有才华。他醉酒稍醒时,为玄宗撰制乐章,挥笔成文,词章婉转华丽而意精旨切,毫不停留思索。
C.李白为人傲慢,放荡不羁。玄宗喜爱他的才华,多次宴请他。他侍奉玄宗,喝醉酒,甚至让高力士为他脱靴子。
D.李白仕途坎坷,人生不顺。他虽受玄宗赏识,但未得重用。李阳冰起兵失败后,他被贬夜郎,大赦后又受到牵连入狱。
4.把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2)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5.李白虽然受到玄宗赏识,但一直不被重用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
2022-01-03更新 | 7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李皋,字子兰,曹王明玄孙。少补左司御率府兵曹参军。天宝十一载嗣封,授都水使者,三迁至秘书少监,皆同正。多智数,善因事以自便。奉太妃郑氏以孝闻。

上元初,京师旱,米斗直数千,死者甚多。皋度俸不足养,亟请外官,不允,乃故抵微法,贬温州长史。无几,摄行州事。岁俭,州有官粟数十万斛,皋欲行赈救,掾史叩头乞候上旨,皋曰: “夫人日不再食,当死,安暇禀命!若杀我一身,活数千人命,利莫大焉。”于是开仓尽散之,以擅贷之罪,飞章自劾。天子闻而嘉之,答以优诏,就加少府监。皋行县,见一媪垂白而泣,哀而问之,对曰:“李氏之妇,有二子:钧、锷。宦游二十年不归,贫无以自给。 ”时钧为殿中侍御史,锷为京兆府法曹,俱以文艺登科,名重于时。皋曰:“‘入则孝,出则悌,行有余力,然后可以学文。’若二子者,岂可备于列位!”由是举奏,并除名勿齿。改处州别驾,行州事,以良政闻。征至京,未召见,因上书言理道,拜衡州刺史。坐小法,贬潮州刺史。时杨炎谪官道州,知皋事直,乃为相,复拜衡州。

初,皋为御史覆讯① ,惧贻太妃忧,竟出则素服,入则公服,言貌如平常,太妃竟不知。及为潮州,诡词谓迁,至是复位,方泣以白,且言非疾不敢有闻。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米斗数千                      直:通“值”,价值
B.请外官                         亟:屡次
C.乃故微法                      抵:抵制
D.小法,贬潮州刺使        坐:犯法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天子闻嘉之                       有如此之势,为秦人之所劫
B.奉太妃郑氏孝闻                 还矢先王,而告成功
C.俱以文艺登科,名重       赵尝五战
D.以擅贷罪,飞章自劾            辛苦,非独蜀之人士…明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皋多智谋,上元年初京师干旱,他因供奉不足,申请调任外官,朝廷未准,后来他通过被贬职温州,达到调任外官的目的。
B.李皋代理温州知州时,为赈救灾民,不听下属官吏劝告,私放官米,先行后奏,但皇上不仅没有批评,还嘉奖他的做法,并加授少府监之衔。
C.李皋是个孝子,他不仅孝敬自己的母亲太妃郑氏,而且对那些不孝敬母亲的人极为痛恨,李钧、李锷两个为人所不齿的逆子就是被李皋弹劾,贬为处州别驾后,才有所悔改的。
D.李皋被征召到京师,没有被召见,就上书论述为政之道,于是被授予衡州刺史。后因触犯小法被贬到潮州任刺史,多亏后来当了宰相的杨炎知道他的情况,又把他调到衡州。
4.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1)若杀我一身,活数千人命,利莫大焉。
(2)由是举奏,并除名勿齿。
2018-12-06更新 | 2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课外选段,回答文后各题。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耶?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回顾乳者抱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耶!呜呼!其心厚于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修泣而志之,不敢忘。

(节选自欧阳修《泷冈阡表》)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于成人                                        俾:使
B.其心于仁者邪                                 厚:注重,重视
C.此死也,我求其生不得尔                 狱:案件
D.则死者与我皆无                           恨:仇恨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吾恃而能自守耶?                    不然,籍以至此?
B.太夫人告                            不知将军宽至此也
C.岁时祭祀,必涕泣曰               刘病日笃
D.汝勉之                                   路曼曼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3.品读全文,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生动的叙写了作者年幼丧父、家境贫寒、依靠母亲抚育的情况,以及其父为官清廉、宅心仁厚、表里如一的品德。
B.这段文字运用直接描写的笔法,正面表现出人物的思想性格。如从太夫人语中传述一二,其父盛德遗训可闻,其母之贤达自现。
C.文中两次说到“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她这样充满自信的理由是丈夫宅心仁厚,家风良好,儿子必将受到熏陶和教育,长大成人。
D.作者运用多种艺术手法着力描绘人物,使其父的清廉仁厚与其母的仁爱贤达交相辉映,互相映衬。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
(2)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
2018-01-13更新 | 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