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实用类文本 > 实用类文本常见类型 > 科普-自然科学类
题型: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80 题号:1486538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阿根廷“海洋世界基金会”救援队用挖掘机、牵引绳,“对抗”着鲸鱼身体的庞大重力。

此前,我国台州居民同样是人、机器出动,挖坑蓄水、运送冰块,救助了12头搁浅的鲸……

早已能将载人航天器发射到太空的人类,却常常在这些搁浅的深海精灵面前显得手足无措。

为什么鲸鱼在海洋生活得好好的,非要冲到陆地上,且大多数时候都是集体搁浅?人们会称这种行为是“集体自杀”:海洋生物一定要冲向陆地,且每次搁浅的数量都不唯一,看起来仿佛就是在奔赴一场策划好的“死亡之约”,但并非如此。

和人类用眼睛来探看生活环境不同,深海能见度低、几乎没有光照,所以鲸鱼是靠自己的回声定位系统做“眼睛”,辨识身处的环境、判断前进的方向。

回声定位系统的正常运作,仰赖鲸鱼身体机能的健康。如果因为生病等原因影响了回声定位系统所需器官的性能,鲸鱼的“眼睛”就会失效,作出一些错误的判断。一项美国海洋研究所的数据证实,很多搁浅的抹香鲸骨骼出现过坏死的现象。这可能源于它们在捕食过程中突然上浮,气压差压迫到神经、阻塞毛细血管,进而使肌肉缺氧,伤害到骨头。一旦其身体内部产生了如此剧烈的动荡,回声定位自然也会失灵,它们就会冲到岸边引发搁浅。

在深海,没有足够明亮的参照物做地标,鲸鱼及许多海洋生物判断方向的方法是依据地球磁场。而一旦磁场发生某些异动或变化,鲸鱼来不及反应,定位系统也会失灵。

“大部队”的行程要依靠领头鲸确定。一旦领头鲸受到影响发生了导航错误,整个鲸鱼部队就会跟着一起搁浅。领头鲸受损后,人类即使先解救了其余鲸鱼,也不敢将它们贸然放归海洋——放归的鲸鱼可能还会循着领头鲸所在的方向,再次冲上海岸。

鲸是从陆地生物演变而来的,而从能够在陆地上生活,到完全隐于深海,是极漫长的演化过程。在进化过程中,有漫长的时光是“中间形态”:鲸鱼可以同时在陆地和水中生活,陆地上有风险就逃到海里,海洋中有天敌就游回岸边。这种推演有一定的理论依据,但很难获得证实。一个显而易见的结局是:鲸鱼早已不是曾经的陆生动物或处于“中间形态”的“两面手”,搁浅,对鲸鱼来说是致命的。

但是到了岸上,如果不能快速返回海中,鲸鱼只会呼吸越来越困难。最终窒息死亡;贴着地的骨骼,还会在重压中被折断,扎破内脏,导致鲸鱼死亡。即便是重量较轻的幼鲸,骨骼内脏不会受到自体重量的威胁,但长久的贴地和依旧不算轻便的自体重量,会让它们因体液循环无法正常进行,只能缓慢走向器官衰竭致死的痛苦结局。

最后庞大的体重有产生爆炸的可能:死亡让它们体内的器官停止运作,残留的各种气体会在鲸鱼体内极速膨胀,最后在承受力较弱的腹部发生爆炸。这种爆炸既是模样惨烈的“血腥现场”,也是对陆地自然环境的巨大威胁。

人类的军用声呐,大多以超声波进行回声定位,鲸鱼接收到这类信号,会认为是它们的天敌虎鲸,就会中止正在进行的捕食等动作,快速逃离,一不小心就会冲到海岸上。军用声呐日夜无休,在一些常年有军用船只出没的海域,鲸鱼的内耳甚至普遍产生出血现象,严重损害了鲸鱼的回声定位平衡,鲸群会完全丧失辨别方向的能力。

此外,在一些搁浅致死的鲸鱼身上,科学家曾提取出高浓度的有机锡毒物——它们是海洋船只船底的涂料。溶于水中的有机锡涂料,是侵蚀鲸鱼神经系统和内脏的毒药,让鲸鱼无法辨别方向,直到搁浅。2018年,一头领航鲸搁浅。临死前,它吐出了 5个塑料袋。它离世后,人们在它的胃里发现了重达8公斤的、纠结在一起的80个塑料袋。2017年,一头抹香鲸在我国深圳搁浅并死亡,它的体内有30多个塑料袋……

(摘自《鲸鱼为何“集体自杀”?》,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鲸鱼通过自己的回声定位系统来辨识环境、判断方向,这说明鲸鱼“眼睛”和人类眼睛的功能有所不同。
B.鲸鱼上浮过程中,气压变化直接影响鲸鱼身体,甚至会导致身体内部的变化,从而影响到声呐系统。
C.鲸鱼搁浅后如果得不到及时救助,会呼吸困难,窒息而亡,可见鲸鱼不再是陆生动物或“两面手”。
D.无论是成年鲸鱼还是幼鲸,一旦搁浅,自体重量是导致他们走上死亡以及死后产生爆炸的主要原因。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把救助搁浅鲸鱼的事例与人类成功发射航天器作比较,旨在让读者认识到,救助搁浅鲸鱼的难度极大。
B.领头鲸声呐系统受损后会引发偏航,导致搁浅的“集体自杀”现象,这会给人类救援工作增加新的困难。
C.军事活动大量、长时、广泛使用超声波回声定位,不但影响鲸鱼捕食活动,而且损害了鲸鱼的声呐系统。
D.文章最后例举具体的事例,摆出触目惊心的数据,说明人类的活动影响甚至破坏了鲸鱼的生存环境。
3.哪些因素会影响鲸鱼回声系统的正常工作?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知识点】 科普-自然科学类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根据《国际湿地公约》,湿地是指自然的或人工的,长久的或暂时的沼泽地、湿源、泥炭地或水域地,拥有静止或流动的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滨海水域。湿地通常具备三个要素:水成土、临时或长期的水淹条件、耐湿生物或水生生物(尤其是植物)。这就将人们惯常理解的,仅指水域与陆地之间过渡地带的湿地概念,扩大至在空间上与之紧密相连的河流、湖泊等水体,使其形成整体,这有利于湿地生态的综合保护。滨海湿地和由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构成的内陆湿地,属于自然湿地;为满足人类需要而建成的水库、渠道、水田、塘堰等,属于人工湿地。我国湿地资源丰富,占世界湿地资源的十分之一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与人类生存发展休戚相关。湿地是许多野生动植物(包括许多濒危物种)的“家园”,是全球生态系统中的巨大基因库。湿地也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能保持大于其土壤自身质量39倍甚至更高的蓄水量,能在短时间内蓄积洪水,然后慢慢将水排出。湿地还是有毒物质的降解容器。当人类活动造成的各种有毒物质进入湿地时,许多湿地植物和湿地中的微生物群落,能对其进行降解和转化,净化环境。这是湿地享有“地球之肾”美誉的重要原因

湿地资源丰富,是人类的“衣食父母”。湿地提供的动物产品,如鱼虾等,是人类重要的蛋白质来源。产自湿地的谷物养活了全球50%的人口。取自湿地的芦苇是重要的造纸原料。湿地的水资源不仅为人类提供用水保障,也提供了“舟楫便利”。湿地资源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转换能量,如水力或泥炭发电。另外,湿地景观独特,是人们理想的旅游、休闲场所

但长期以来,人类对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多功能性认识不足,为了眼前或局部利益而透支湿地资源。例如,将大量湿地排水后改作他用,导致湿地面积锐减;过度捕捞、采挖湿地动植物,破坏了湿地生态平衡;上游湿地的林木砍伐造成水土保持功能退化,使中下游泥沙淤积,湿地蓄洪功能下降;工农业和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严重污染湿地水体。现在人们已经意识到保护湿地的紧迫性,并积极探索科学的方法。美国密西西比河沿岸农业带产生的大量硝酸盐和其他化学物质,不仅导致流域质恶化,刺激藻类泛滥,还在入海处的墨西哥湾形成一个面积2000平方千米的无氧区。专家们认为,流域内湿地的大量丧失导致入海径流氮负荷过重,是造成无氧区的主要原因。有专家提出,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是在全流域进行大规模湿地生态重建,全面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功能。这个建议已得到认可

由于湿地类型多样,其功能和价值不尽相同,因此湿地生态的恢复和重建要有具体目标.因“地”制宜。例如,用于控制污染的人工湿地可大量种植芦苇、香蒲、莎草等植物,通过收割再利用或沉积的方式去除水体中大部分的营养盐,这是分散和净化工农业及生活污水的有效办法。作为鸟类或鱼类栖息地的湿地,其生态保护要特别注意保持自然状态下的“原型”状貌。以水文调节为目的的湿地建设,重在加强湿地的滞水能力。为人们提供旅游休闲场所的湿地建设,则更应重视优美环境的营造。当然,各类湿地生态的构建在承担主要功能的同时,完全可以实现多种功能的有机融合

1.下列对“湿地”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湿地指长期被静止或流动的水体覆盖的地域,如沼泽地、湿源、泥炭地或水域地。
B.湿地中的人工湿地有水库、渠道、水田、塘堰等,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
C.湿地通常被认为是指水域与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这只是对湿地的一种狭义理解。
D.湿地中的水体与湿地的其他组成部分难以分割,共同构成了湿地整体的生态系统。
2.下列对“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与人类生存发展休戚相关”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自然环境独特的湿地,为许多野生动植物提供了“家园”,也为人们提供了理想的旅游、休闲场所。
B.自然资源丰富的湿地,是人类的“衣食父母”,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了所有物资,如食物、饮水、能源等。
C.生态系统完善的湿地,就像一块天然“海绵”,既有很大的蓄水量和很快的蓄水速度,又能将水慢慢排出。
D.生物构成多样的湿地,可以利用生物自身的功能有效降解和转化有毒物质,因而有“地球之肾”的美誉。
3.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湿地面积的锐减,将会对与之相关的生态系统安全构成威胁,带来严重的后果。
B.捕捞和采挖湿地动植物破坏了湿地的生态平衡,从而导致湿地生态功能的减弱。
C.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整体性,上游湿地生态的破坏必然带来下游湿地水质的污染。
D.各类湿地生态功能完全不同,因此湿地生态的恢复和重建必须要有具体的目标。
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湿地资源丰富,占世界湿地资源的十分之一,因此我国淡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也很高。
B.人类应当汲取为了眼前或局部利益而牺牲湿地的教训,不要再为自身利益去利用湿地资源
C.只要大量种植芦苇、香蒲、莎草等植物,就能充分保持湿地在自然状态下的“原型”状貌。
D.只有着眼于全面地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对各类湿地生态的恢复和重建才会真正有效。
2016-11-17更新 | 111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陶诗的自然美


        ①陶诗的美在于真,也就是自然。这同他的思想、生活和为人是完全一致的。他作诗不存祈誉之心,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既无矫情,也不矫饰,一切如实说来,真率而又自然。《五柳先生传》说:“尝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这表明了他的创作态度。他写诗只是自娱而非娱人,更不是为了迁就人。他的诗都是示志之作,不为时论所拘,没有得失的考虑。陶渊明爱的是自然,求的是自然,自然就是他最高的美学理想。朱熹说:“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这正道出了陶诗的风格特点。
        ②陶渊明的诗和生活完全打成一片,正如宋代施德操所说:“渊明随其所见,指点成诗,见花即道花,遇竹即说竹,更无一毫作为。”他似乎无意写诗,只是从生活中领悟到一点道理,产 生了一种感情,蕴含在心灵深处,一旦受到外力的诱发,便采取了诗的形式,像泉水一样流溢出来。
        ③陶诗纯以自然本色取胜,它的美是朴素美。我们在陶诗里很难找到奇特的意象、夸张的手法和华丽的词藻。如“种豆南山下”“今日天气佳”“秋菊有佳色”“日暮天无云”,全都明白如话,好像绘画中的白描,另有一种使人赏心悦目的韵味。然而,如果仅仅是朴素平淡,不会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陶诗的好处是朴素中见豪华,平淡中有瑰奇。“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是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陶诗完美地统一了朴素与豪华、平淡与瑰奇这些对立的审美范畴,达到了自然化的境地,陶诗独特的艺术成就即在于此。
        ④陶诗所描写的往往是最平常的事物,如村舍、鸡犬、豆苗、桑麻,这些在别人看来平平淡淡的东西,一经诗人笔触,就给人以新鲜的感觉。例如:“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和郭主簿二首》)写夏日闲居的恬适心情,“贮”字用得多么有趣,好像凉爽都贮存在林下,随时可以汲取一样。南风也体贴人意,为人撩开衣襟送来凉意。
        ⑤陶诗的语言不是未经锤炼和雕凿的,只是不露痕迹,自然得很。例如《杂诗》十二首屡次写时光的流逝,一日“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二日“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三日“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四日“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五日“去去转欲速,此生岂再值”,六日“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七日“素标插人头,前途渐就窄”。同一个意思用不同的语句表达,都锤炼得十分精粹。掷人而去的日月,不肯待人的岁月,催人老的四时,都被赋予了生命。那“待”字、“掷”字、“催”字下得何等有力!“去去转欲速”,是说越到老年时间过得越快;“前途渐就窄”,是说越到老年人生的道路越窄,都是体验深、容量大、言简意赅的诗句。“壑舟”二句用《庄子•大宗师》的典故,也极其自然。如果没有高度的驾驭语言的技巧,怎么能将诗写到这样纯熟自然的地步!
        ⑥陶诗富有哲理,但不是抽象枯燥的哲学说教。他的诗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如“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些朴素自然的诗句,都像格言一样,言浅意深,发人深思。清人潘德舆《养一斋诗话》说陶渊明“任举一境一物,皆能曲肖神理”,是很中肯的评论。
          ⑦在中国古代的诗人里,陶渊明应该享有崇高的地位。他的思想和为人确有令人不能不钦佩的地方。他的自然、朴素和淳真所带来的艺术魅力,决非那些“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的时髦作品所能比拟的。

                                                                        (节选自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诗的自然美既同他的思想、生活和为人完全一致,也是英国诗人济慈“美即是真,真即是美”艺术观的生动体现。
B.元好问在《论诗》中“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的评价是对陶渊明自然精粹的语言特点的很好诠释。
C.陶渊明《杂诗》中的“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等诗句体现了其作品哲理性的特点。
D.本文从美学、哲学、宗教、文论等方面对陶诗自然美的精微处进行解读,引用诗句、诗论议理,深以披露,晓以众人。
2.关于陶诗的自然美,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陶渊明的诗和生活完全打成一片,他从来无意写诗,只是从生活中领悟道理,产生感情,受外力诱发便写出了诗。
B.陶诗纯以自然本色取胜,它的美是朴素美,他的诗里并没有什么奇特的意象、夸张的手法和华丽的词藻。
C.陶诗所描写的往往是最平常的事物,故清人潘德舆评价陶渊明“任举一境一物,皆能曲肖神理”。
D.陶诗的自然美,在语言上表现为不露痕迹,自然精粹,这更见其对语言锤炼和雕凿的高深之功。
3.下列关于陶诗“朴素美”和“语言美”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菊有佳色”“日暮天无云”等诗句都运用了白描手法,另有一种使人赏心悦目的韵味。
B.朴素与豪华、平淡与瑰奇这些对立的审美范畴在陶诗中完美统一,使陶诗达到了自然化的境地。
C.陶诗“去去转欲速”“前途渐就窄”两句借道路来表达老年人生的深度体验,言简意赅。
D.陶渊明运用炼字、比拟、用典等技巧驾驭语言,将语言锤炼得十分精粹,诗歌纯熟自然。
2017-04-21更新 | 5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多数动物在出生后不久就能独立,因为它们的大脑基本上是按照预设程序接线的。这种预设,使它们只能在生态系统中某一特定的生态位下生存,一旦离开这个生态位,它蓬勃发展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而人类大脑不是这样,人类大脑要经历漫长的时期来适应环境、自我塑造。这种能力让人类这个物种接管了地球上的每一种生态系统,并开始朝着太阳系进军。

一般来说,到了25岁,大脑童年期和青春期的转化基本结束。人的身份认同和人格的结构性转变完成,大脑至此似乎发育完全了。但是大脑仍会进行重新配置,你的出身、文化、朋友、工作、看过的每一部电影、进行的每一场谈话,甚至一些疾病或损伤……每一件事都参与其中,不断重塑着我们的神经网络,改变着我们的身份定义。

那么,你到底是谁呢?

单从物理层面来说,我们每个人的大脑和身体都在不停地翻新,经过7年左右,每个人都是一个全新的自己。幸运的是,或许有一个恒定的元素连接着所有这些不同版本的你:记忆。记忆说不定能担此重任,成为编织起你身份形象的线索,令你成为你。理论上讲,它是你身份的核心,提供了连续的、独一无二的自我意识。

但是记忆并不是一段视频,不能准确地记录你人生的每一个瞬间;而是来自往昔时光的一种脆弱的大脑状态,你要回想,它才浮现。即使是各个年龄阶段的你相遇,你们也只是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目标。你记忆中15岁的自己,跟你真正15岁时不同;而且,对同一件事,你会有着不同的记忆。

记忆会褪色。为什么?因为你的神经元数量有限,而且它们都需要从事多重任务。每个神经元参与不同时间的不同集群。你的神经元在关系不断变化的动态矩阵中运作,繁重的需求不断要求它们跟其他神经元连接。随着这些神经元协同参与到其他记忆神经网络里,你关于某些事的记忆就会变得模糊起来。记忆的敌人不是时间,而是其他记忆。每一件新的事情都需要在数量有限的神经元里建立新的关系。然而,褪色的记忆在你看来似乎并未褪色。你感觉,或至少以为,完整的画面始终存在。

记忆具有可塑性。你对某件事的记忆更是值得怀疑。比方说,聚会之后的某一年,你的两位朋友分手了。回想起那次聚会,你现在或许会错误地记起两人的关系当时就亮了红灯。那天晚上,他是不是比平常更安静?两人之间好像有些尴尬的沉默?这些细节很难说得准,因为你神经网络里的相应知识改变了相关的记忆。你情不自禁地用现在涂改过去。因此,对同一件事的感知,在你人生的不同阶段很可能有很大差异。

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的伊丽莎白·洛夫特斯教授进行了一项开创性的研究,她展示了记忆有多么容易受到影响,为记忆研究领域带来了巨大变革。

洛夫特斯设计了一项实验,请志愿者们观看车祸的影片,接着问他们一系列问题,测试他们记住了哪些内容。她所问的问题,影响了志愿者们的答案。她解释说:我使用了两种问法:一是,两车相碰时,车速有多快;二是,两车相撞时,车速有多快。志愿者们对速度做出了不同的估计。我用‘撞’字的时候,他们认为车速更快。诱导性问题可以干扰记忆,这令她大感好奇,于是她决定再做进一步的探究。

人的大脑有没有可能被植入完全虚假的记忆呢?为了寻找答案,她招募了一群参与者,让团队接触这些参与者的家人,了解这些参与者从前的生活点滴。掌握了这些信息之后,研究人员针对每一名参与者准备了4段童年故事,其中有3段是真实的,另外1段故事包含了若干似是而非的信息,这个故事完全是编出来的。它讲的是小时候在购物中心迷路,在一位和善的老人的帮助下,最终跟家人团聚的事。

研究人员通过一系列的访谈,把这4段故事讲给参与者听。至少有1/4的人声称自己还记得商场迷路事件,尽管它从未发生过。不止如此,洛夫特斯解释说:他们一开始也许只‘回想’起一点儿。一个星期之后,他们回忆起来的内容更多了。他们还会说起帮助了自己的老妇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细节被悄悄填入虚构的记忆里:老妇人戴着一顶很夸张的帽子”“我抱着自己最心爱的玩具”“妈妈着急得都快疯了……

我们的过去并非一段忠实的记录。相反,它是一次次重构,有时几乎是编故事。我们回顾自己的人生记忆时,应该带着这样的认识:不是所有的细节都准确无误。一些细节是别人讲给我们的,另一些是我们自己补充的,我们认为当时肯定就是那样。所以,如果你完全根据自己的记忆来回答你是什么人,你的身份就变成了一段奇异的、不断变化的、不定的故事。

(摘编自大卫·伊格曼《大脑的故事》)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的大脑和大多数动物的大脑不一样,人类大脑要经历漫长的时期来接线预设程序,进行自我塑造。
B.记忆或许能成为你不停翻新的身份形象的线索,但从理论上说,记忆为你提供了连续的、独一无二的自我意识。
C.作者认为,即使是不同年龄段的你相遇,但这些不同时期的你也很难对同一件事情保持相同的记忆。
D.我们的大脑会在外界的暗示下,编造出细节丰富、印象深刻却从未发生过的记忆,因此我们的记忆有时并不靠谱。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大脑到了25岁似乎发育完全,但它仍能在很多生态环境下蓬勃发展,不断重塑我们的神经网络,改变我们的身份定义。
B.记忆这个恒定的元素或许可以连接起所有不同版本的我们,但我们仍不能按照记忆来回答自己究竟是什么人。
C.“购物中心迷路事件”表明:不仅大脑会被植入虚构的记忆,人们还会不知不觉地把幻想编织到自己的身份认同里。
D.其他记忆干扰正常记忆,导致我们无法记住过去,那么关于“我是谁”的回答,就变成了一段奇异的、不断变化的故事。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A.研究人员对20世纪最著名的大脑——爱因斯坦的大脑进行了检查,发现他的大脑并没有异于常人之处,并未透露出他成为天才的奥秘。
B.乐乐,2012年出生,他的母亲在怀孕期间药物中毒,导致他重度智力障碍,将来也无法正常与人沟通交流。
C.出租车司机从业时间越久,他们大脑的海马后部(关系空间记忆力的关键区域)越会明显变大,这与他们经常穿梭于城市道路有关。
D.研究发现,在数学函数和数据等相结合的复杂问题上,惯常使用左手的人解析速度远远超过经常使用右手的人。
4.有人认为即使是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回忆起来也未必真实可靠。请结合材料概括其这样认为的依据。
5.伊丽莎白·洛夫特斯具有哪些科学素养?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3-12-06更新 | 1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