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春秋 > 左丘明(前556-前451) > 《左传》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21 题号:1486698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鲁宣公会晋侯、卫侯同盟于断道【1】。二年春,齐伐鲁北鄙,齐侯亲鼓,士陵城,三日,城破,齐师遂南侵。鲁遣使如晋乞师。夏四月丙戌,卫师及齐师战于新筑【2】,卫师败绩,亦如晋乞师。晋侯遣师八百乘,命郤克将中军,韩厥为司马,以救鲁卫。

六月癸酉,师陈于鞌。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晋解张御郤克,郑丘缓为右。齐侯曰:余姑剪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履,未绝鼓音,曰:余病矣!解张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郑丘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解张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披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辔,右援枹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3】。

前夜,韩厥梦其父谓己曰:旦辟左右。故中御而逐齐侯。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齐侯曰:谓之君子而射之,非礼也。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毙于车中。韩厥俯定其右。

逢丑父与公易位。将及华泉【4】,骖挂于木而止。前日,丑父寝于舆中,蛇出于其下,以肱击之,伤而匿之,故不能推车而及。韩厥执絷马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曰: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曰:‘无令舆师陷入君地’。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无所逃隐,且惧奔辟而辱两君。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会齐师至,载齐侯以免。

韩厥献丑父,郤克将戮之。丑父呼曰: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郤克曰: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乃免之。

(取材于《左传》)


注释:【1】断道,晋国地名。【2】新筑:古邑名。【3】华不注:山名,在今济南东北。【4】华泉:泉名,在华不注山下。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师于鞌   陈:摆开阵势
B.右枹而鼓   援:拿、执
C.将华泉   及:追赶上
D.以事君者   劝:鼓励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不介马驰之/伤匿之
B.卻克伤矢/丑父寝舆中
C.师耳目,在吾旗鼓/谓之君子而射
D.韩厥梦父谓己曰/射左,越于车下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必下推车
余下的人必定要下来推车
B.逐之,三周华不注
晋军追赶齐军,绕着华不注山追了很多圈
C.下臣不幸,属当戎行
臣下不走运,恰巧遇到您的军队
D.人不难以死免其君
人不把用自己的死来使他的国君免于祸患当作难事
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卫在新筑被齐军击败,分别派遣使者到晋国请求援军,晋国派遣军队救援两国。
B.两军交战时,晋军主帅郤克伤重,他希望解张和郑丘缓可以代替他击鼓,指挥军队。
C.齐侯坚守春秋战国时的礼仪,因此御者凭借“君子”的身份,没有成为被射击的目标。
D.韩厥表达了齐晋两国并无恩怨,并且晋侯为齐侯着想,这实际上是当时的外交辞令。
5.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披甲执兵,固即死也
6.文章最后两段用极具现场感的笔墨,刻画出逢丑父的智慧,请结合相关语句作简要分析。
【知识点】 《左传》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戴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己子。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庄姜恶之。石碏谏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将立州吁,乃定之矣,若犹未也,阶之为祸。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弗听。其子厚与州吁游,禁之,不可。桓公立,乃老。

(鲁隐公)四年春,卫州吁弑桓公而立。

宋殇公之即位也,公子冯出奔郑,郑人欲纳之。及卫州吁立,将先君之怨于郑,而求宠于诸侯以和其民,使告于宋曰:君若伐郑以除君害,君为主,敝邑以赋与陈、蔡从,则卫国之愿也。宋人许之。故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围其东门,五日而还。

公(鲁隐公)问于众仲曰:卫州吁其成乎?对曰: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夫州吁弑其君而虐用其民,于是乎不务令德,而欲以乱成,必不免矣。

秋,诸侯复伐郑,宋公使来乞师,公(鲁隐公)辞之。羽父请以师会之,公(鲁隐公)弗许,请而行。诸侯之师败郑徒兵,取其禾而还。

州吁未能和其民,厚问定君于石子。石子曰:王觐为可。曰:何以得觐?曰:陈桓公方有宠于王,陈、卫方睦,若朝陈使请,必可得也。厚从州吁如陈。石碏使告于陈曰:卫国褊小,老夫耄矣,无能为也。此二人者,实弑寡君,敢即图之。陈人执之而请莅于卫。九月,卫人使右宰丑莅杀州吁于濮,石碏使其宰獳羊肩莅杀石厚于陈。

君子曰: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卫人公子晋于邢。冬十二月,宣公即位。

(节选自《春秋左氏传》

【注】①石碏:卫国大夫。②羽父:鲁国公子翠的字。③《春秋左氏传》是按照鲁国十二公的顺序,记录当事各方的史实。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涂对一处得1分,超过三处不得分。
臣闻A以德B和C民D不闻E以F乱G以乱H犹I治J丝K而L棼之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修,整治,引申为从事某种活动,与屈原《离骚》中“又重之以修能”的“修”意思不同。
B.文中“(鲁隐公)四年春”,采用的是王公纪年法;《石钟山记》中“元丰七年”采用的是年号纪年法;《兰亭集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则兼用了年号纪年法和干支纪年法。
C.文中“公弗许,固请而行”中的“固”,与《种树郭橐驼传》中“名固我当”中的“固”,意思相同。
D.逆,与“顺”相对,文中指迎接,与《孔雀东南飞》中“逆以煎我怀”的“逆”意思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姜漂亮却没有生孩子,她把戴妫生的桓公当作自己的儿子抚养,而对嬖人生的儿子州吁却十分讨厌。
B.石碏劝卫庄公应以道义去教育州吁,而不要过分宠爱他,并禁止儿子与他交往,都没效果,就告老回家。
C.州吁即位后期望与宋、陈、蔡一道攻打郑国,以此报先君之仇,同时求得诸侯的尊崇,在百姓中树立威信。
D.石碏设计让州吁去朝见陈桓公,借此机会让陈国除掉州吁。陈国抓住州吁和石碏后随即先后将他们斩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
(2)诸侯复伐郑,宋公使来乞师,公辞之。
5.“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这段历史给你哪些启示?请从“父母、子女、君王、臣子”四种身份中任选三个,说说你的启示。
2023-06-21更新 | 10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蹇叔曰:劳师以袭运,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崤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及滑,郑商人弦高将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告于郑。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使皇武子辞焉,曰: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杞子奔齐,逢孙、杨孙奔宋。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

(节选自《左传·蹇叔哭师》)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晋人御/师必于崤/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B.晋人御师必于崤/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C.晋人御师必于崤/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D.晋人御/师必于崤/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叔,古人用伯、仲、叔、季表示排行,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此外还有“孟”,最初表示姐妹之长,如孟姜女,后用于指庶长子,以别于表示嫡长子的“伯”。
B.乘,兵车。春秋时,一乘不仅指一车四马,而且配有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春秋战国时代,按车乘多少区分国之大小,天子是万乘之国,诸侯是千乘之国。
C.免胄,指脱下头盔,这是古代人的行礼方式。如“左右免胄而下”即指战车上的左右卫士脱胄卷甲,以示对周天子的尊敬。
D.“市于周”中的“市”应解释为做买卖,动词;《木兰诗》中“愿为市鞍马”中的“市”应解释为“买”。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蹇叔是作者笔下的正面形象。劝谏见其深谋远虑,哭师见其忠愤满腔。送子“与师”时他指出秦师此行不败于郑而败于晋。
B.秦穆公得到杞子密报,为野心所驱使,失去了对形势正确判断的能力,虽然蹇叔多方劝谏,他一点也听不进去,刚愎自用,自作主张而出师。
C.当时,周大夫王孙满还小,看到秦国军队轻狂无礼,就向当时的秦军统帅说:轻狂就少谋略,不讲谋略,军队就会招致失败。
D.郑国商人弦高在滑地与秦师不期而遇。于是,他就以犒师为名,上前致辞,句句是欢迎的话,处处有弦外之音,暗示郑国已作好了战争准备。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2)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5.秦国老臣蹇叔力阻出兵袭郑,其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023-07-24更新 | 4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虞、虢,皆小国也。虞有下阳之阻塞,虞、虢共守之,晋不能也。

故晋献公欲伐虞、虢,荀息曰:君胡不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公曰:此晋国之宝也,彼受吾璧,不借吾道,则如之何?荀息曰:此小国之所以事大国也,彼不借吾道,必不敢受吾币。受吾币而借吾道,则是我取之中府,置之外府;取之中厩,置之外厩。公曰:宫之奇存焉,必不使受也。荀息曰:宫之奇知固知矣,虽然,其为人也,通心而懦,又少长于君。通心则其言之略,懦则不能强谏,少长于君,则君轻之,且夫玩好在耳目之前,而患在一国之后。中知以上,乃能虑之,臣料虞君中知之下也。

晋遂借道而伐虢。宫之奇谏曰:晋之使者,其币重,其辞微,必不便于虞。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翫[1]。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2]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逼乎?亲宠逼,犹尚害之,况以国乎?公曰:吾享祀丰,神必据我。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

公不听,遂受其币而借之道,旋归四年,反取虞。荀息牵马抱璧前曰:臣之谋如何?

献公曰:璧则犹是,而吾马之齿加长矣。

晋献公用荀息之谋而禽虞,虞不用宫之奇而亡,故荀息非霸王之佐,战国兼并之臣也。若宫之奇则可谓忠臣之谋也。

(取材于《左传》《新序》)


注释:【1】翫:即“玩”,这里是轻视、玩忽的意思。【2】桓、庄:桓叔与庄伯,这里指桓、庄之族。桓叔是晋献公的曾祖,庄伯是晋献公的祖父。晋献公曾尽杀桓叔、庄伯的后代。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虞、虢共守之,晋不能也 禽:同“擒”,制伏
B.宫之奇固知矣 知:同“智”,智谋
C.吾享祀丰,神必据我 絜:同“洁”,洁净
D.神所依,将在德矣 冯:同“凭”,依附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通心则其言略 其虞、虢谓也
B.中知以上,能虑之 设九宾于廷,臣敢上璧
C.亲宠逼,犹尚害之 久之,能足音辨人
D.遂受其币借之道 荀息牵马抱璧前曰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则是我取之中府,置之外府
那就等于把宝物从宫里仓库取出来,放到宫外的仓库
B.通心而懦,又少长于君
心胸通达而且性情懦弱,又是和虞君从小一起长大的
C.将虢是灭,何爱于虞
现在晋国连虢国都要灭掉,那么它对虞国还爱什么呢
D.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祭祀的粮食不芳香,只有明白了道理才是真正的芳香
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荀息献计,用屈地产的宝马和垂棘出产的美玉作为礼物诱惑虞君。
B.晋献公和虞君都爱慕财宝,缺乏远见,但对劝谏的态度却不相同。
C.文末晋献公叹息宝马的牙齿随年龄而增长,流露出对荀息的抱怨。
D.选文中的成语“假途灭虢”“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皆寓意深远。
5.“是一时最不快意之事,却是千古最快意之文”,这是后人对宫之奇精彩劝谏的评价。请根据文章内容,对宫之奇的劝谏艺术加以赏析。
2021-03-01更新 | 12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