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史传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57 题号:1497065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于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就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待郎,会昌初致仕,卒。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五集,及所撰古今事实,为《六帖》,述作诗格法,欲自除其病,名《白氏金针集》三卷,并行于世。

(节选自辛文房《白居易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
B.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
C.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
D.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弱冠,古时候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因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B.贞元,和文中的“元和”“会昌”一样,都是用来纪年的名号,即年号。
C.侍郎,古代官名。隋唐时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长官为侍郎。
D.六义,指《诗经》的“风、雅、颂”三类诗歌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恃才傲物的顾况一开始看不起年纪轻轻的白居易,可当读了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后,就对他赞赏有加。
B.白居易因创作了乐府及诗歌一百多篇,规讽时事,在宫中流传开来,皇帝读后非常喜欢,任命他担任翰林学士。
C.白居易与元稹并称为“元白”,白居易的诗不尚艰难,风格平易朴实,在当时流传甚广,内至宫廷,外达异邦。
D.白居易一生创作丰富,流传下来的诗集有《白氏长庆集》《六帖》《白氏金针集》等,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
(2)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
5.白居易《琵琶行》中写道:“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根据本文内容简要概括白居易此次“谪居”的原因。
【知识点】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帝西都洛阳。夏,五月,兵皆罢归家。诏:“民前或相聚保山泽不名数今天下已定令各归其县复故爵田宅吏以文法教训辩告勿笞辱军吏卒;爵及七大夫以上,皆令食邑,非七大夫已下,皆复其身及户,勿事。”

帝置酒洛阳南官,上曰:“彻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其所以失天下也。”初,楚人季布为项籍将,数窘辱帝。项籍灭,帝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三族。布乃髡钳为奴,自卖于朱家。朱家心知其季布也,买置田舍,身之洛阳见滕公,说曰;“季布何罪!臣各为其主用,职耳;项氏臣岂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而以私怨求一人,何示不广也!且以季布之贤,汉求之急,此不走胡,南走越耳。夫忌壮士以资敌国,此伍子胥所以鞭荆平之墓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之!”滕公待间言于上,如朱家指。上乃赦布,召拜郎中。

齐人娄敬戍陇西,过洛阳,脱輓辂,衣羊裘,因齐人虞将军求见上。上召见,问之。娄敬曰:“夫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立具也。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夫与人斗,不搤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今陛下案秦之故地,此亦扼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帝问群臣,群臣皆山东人,争言:“洛阳东有成皋,西有崤、渑,倍河,乡伊、洛,其固亦足恃也。”上问张良。良曰:“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輓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娄敬说是也。”上即日车驾西,都长安。拜娄敬为郎中,号曰奉春君,赐姓刘氏。

(摘编自《资治通鉴·汉纪三》)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民前或相聚保山泽/不书名数/今天下已定/令各归其县/复故爵/田宅/吏以文法教训辨告/勿笞辱军吏卒
B.民前或相聚/保山泽不书名数/今天下已定/令各归/其县复故爵/田宅/吏以文法教训辨告/勿笞辱军吏卒
C.民前或相聚保山泽/不书名数/今天下已定/令各归/其县复故爵/田宅/吏以文法教训辨告/勿笞辱军吏卒
D.民前或相聚/保山泽不书名数/今天下已定/令各归其县/复故爵/田宅/吏以文法教训辨告/勿笞辱军吏卒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最想着内容的解说不确的一项是(     
A.书,意思是登记,文中指登记户籍,与《鸿门宴》中“籍吏民”的“籍”意思相同。
B.北,指北方,胡人生活区域,《过秦论》中的“追亡逐北”也指追击胡人。
C.山东,这里指崤山以东,与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山东”有所不同。
D.委输,转运物资。这里指漕运,渭水通黄河,有遭运便利,可保障物资输送。
3.下到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邦登基之初以洛阳为都,且颁布了一系列安定天下的政策,宴饮时追问群臣成败之由,高起等人认为是能够与功臣共利,不嫉贤妒能。
B.季布在项羽手下为将时,多次用言语羞辱刘邦,后自己卖身为奴,隐匿民间;朱家仗义执言,被滕公转送刘邦,刘邦赦免了季布,任为郎中。
C.娄敬凭借乡亲虞将军见到刘邦,他极力建议改都长安,并用与人争斗时要扼住喉咙、按住脊背说明长安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后被刘邦采纳。
D.群臣以东有成皋,西有崤、渑等地利条件陈述建都洛阳可行,而张良从地利、物资保障和应对变乱等角度阐述理由,倾向于定都长安更打动刘邦。
4.范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上始得天下,而以私怨求一人,何示不广也!
(2)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
5.朱家见滕公为季布辩说,采用了哪些策略?请简要概括。
2023-03-25更新 | 27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孝昭皇帝时,北军监御史为奸,穿北门垣以为贾区。胡建守北军尉,贫无车马,常步,与走卒起居,所以慰爱走卒甚厚。建欲监御史,乃约其走卒曰:“我欲与公有所诛,吾言取之则取之,斩之则斩之。”于是当选士马日护军诸校列坐堂皇上监御史亦坐建从走卒趋至堂下拜谒因上堂走卒皆上建跪指监御史曰取彼走卒前拽下堂。建曰:“斩之。”遂斩监御史。护军及诸校皆愕惊,不知所以。建亦已有成奏在其怀,遂上奏以闻,曰:“臣闻军法,立武以威众,诛恶以禁邪。今北军监御史,公穿军垣以求贾利,私买卖以与士市,不立刚武之心、勇猛之意,以率先士大夫,尤失理不公。臣闻黄帝《理法》曰:‘垒壁已具,行不由路,谓之奸人,奸人者杀。’臣谨以斩之,昧死以。”上曰:“《司马法》曰:‘国容不入军,军容不入国也。’建有何疑焉?”建由是名兴。后至渭城令死。至今渭城有其祠也。

鲁哀公问于仲尼曰:“吾欲小则守,大则攻,其道若何?”仲尼曰:“若朝廷有礼,上下有亲,民之众皆君之畜也,君将谁攻?若朝廷无礼,上下无亲,民众皆君之仇也,君将谁与守?”于是废泽梁之禁,弛关市之征,以为民患也。

文王曰:“吾欲用兵,谁可伐?”太公望曰:“密须氏疑于我,可先往伐。”管叔曰:“不可。其君天下之明君也,伐之不义。”太公望曰:“臣闻之:先王伐枉不伐顺,伐险不伐易,伐过不伐不及。”文王曰:“善。”遂伐密须氏,灭之也。

楚庄王伐陈,吴救之,雨十日十夜,晴。左史倚相曰:“吴必夜至,甲列垒坏,彼必薄我,何不行列鼓出待之?”吴师至楚,见成陈而还。左史倚相曰:“追之。吴行六十里而无功,王罢寝。”果击之,大败吴师。

(摘编自《说苑·指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当选士马日/护军诸校列坐堂/皇上监御史亦坐/建从走卒趋至堂下拜谒/因上堂/走卒皆上/建跪指监御史曰/取彼/
B.于是当选士马日/护军诸校列坐堂皇上/监御史亦坐/建从走卒趋至堂下拜谒/因上堂/走卒皆上建/跪指监御史曰/取彼/
C.于是当选士马日/护军诸校列坐堂/皇上监御史亦坐/建从走卒趋至堂下拜谒/因上堂/走卒皆上建/跪指监御史曰/取彼/
D.于是当选士马日/护军诸校列坐堂皇上/监御史亦坐/建从走卒趋至堂下拜谒/因上堂/走卒皆上/建跪指监御史曰/取彼/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欲诛监御史”与“立诛杀曹无伤”(《鸿门宴》)两句中的“诛”字含义相同。
B.“不知所以”与“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两句中的“所以”含义相同。
C.“昧死以闻”与“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两句中的“闻”字含义不同。
D.“王罢卒寝”与“供养卒大恩”(《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卒”字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军监军御史为非作歹,打穿军营墙垣来经商谋利,胡建对此非常不满,让士兵斩杀了他。
B.皇帝没有处罚擅杀大臣的胡建,是因为他认为胡建并没有违背国家的礼仪,他的做法合情合理。
C.鲁哀公从孔子的话中,认识到了民心的重要性,所以他采取了一系列政策给老百姓恩惠。
D.太公望认为先王讨伐邪恶不正、地势险峻、行为过当的国家,密须国“疑于我”,因此可以讨伐。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贫无车马,常步,与走卒起居,所以慰爱走卒甚厚。
(2)若朝廷有礼,上下有亲,民之众皆君之畜也,君将谁攻?
2023-05-08更新 | 8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吕诲,字献可,开封人。祖端,相太宗、真宗。诲性纯厚,家居力学,不妄与人交。进士登第,由屯田员外郎为殿中侍御史。时廷臣多上章讦人罪,诲言:“台谏官许风闻言,事盖欲广采纳以补阙政苟非职分是为侵官今乃诋斥平生暴扬暧昧刻薄之态浸以成风请下诏惩革。”枢密副使程戡结贵幸,致位政地,诲其过,以宣徽使判延州。复上言:“戡以非才罢,不宜更委边任;宣徽使地高位重,非戡所当得也。”兖国公主薄其夫,夜开禁门入诉。诲请并劾阍吏,且治主第宦者罪,悉逐之。

英宗不豫,诲请皇太后日命大臣一员,与淮阳王视进药饵。都知任守忠用事久,帝之立非守忠意,数间谍东朝,播为恶言,内外汹惧。诲上两宫书;开陈大义,词旨深切,多人所难言者。帝疾小愈,屡言乞亲万几。太后归政,诲言于帝曰:“后辅佐先帝历年,阅天下事多矣。事之大者,宜咨访然后行,示弗敢专。”遂论守忠平生罪恶,并其党史昭锡窜之南方。

神宗立,拜御史中丞。王安石执政,时多谓得人。诲言其不通时事,大用之,则非所宜。遂上疏曰:“安石外示朴野,中藏巧诈,陛下悦其才辨而委任之。安石初无远略,惟务改作立异,罔上欺下,文言饰非,误天下苍生,必斯人也。如久居庙堂,必无安静之理。”帝方注倚安石,还其章。诲求去,乃出诲知邓州。诲之将有言也,司马光劝止之,诲曰:“安石虽有时名,然好执偏见,轻信奸回,喜人佞已。听其言则美,施于用则疏;置诸宰辅,天下必受其祸。且上新嗣位,所与朝夕图议者,二三执政而已,苟非其人,将败国事。此乃腹心之疾,救之惟恐不逮,顾可缓耶?”诲既斥,安石益横。

诲三居言责,皆以弹奏大臣而去,一时推其鲠直。居病困,犹旦夕愤叹,以天下事为忧。既革【注】,司马光往省之,至则目已瞑。闻光哭,蹶然而起,张目强视曰:“天下事尚可为,君实勉之。”光曰“更有以见属乎?”曰:“无有。”遂卒,年五十八,海内闻者痛惜之。诏赠通议大夫。

(选自《宋史·列传第八十》,有删改)

【注】草:通“亟”,病重。”

1.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台谏官许风闻言事/盖欲广采纳以补阙政/苟非职分/是为侵官/今乃诋斥平生/暴扬暧昧/刻薄之态浸以成风/请下诏惩革
B.台谏官许风闻/言事盖欲广采纳以补阙政/苟非职分/是为侵官/今乃诋斥平生/暴扬暧昧/刻薄之态浸以成风/请下诏惩革
C.台谏官许风闻/言事盖欲广采纳以补阙政/苟非职分/是为侵官/今乃诋斥/平生暴扬暧昧/刻薄之态浸以成风/请下诏惩革
D.台谏官许风闻言事/盖欲广采纳以补阙政/苟非职分/是为侵官/今乃诋斥/平生暴扬暧昧/刻薄之态浸以成风/请下诏惩革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登第”是指科举时代应考人被录取。古代科举考试,要通过层层选拔,通过第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
B.“疏”又称“奏议”或“奏疏”,是臣僚向帝王进言所使用文书的统称。
C.“嗣位”指继承君位,“嗣”就是(经皇上恩准)父亲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位”即君位。
D.《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般与《元史》《明史》《清史稿》合称“后四史”。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英宗生病时,任守忠多次离间皇帝与太后的关系,吕诲上书两宫,申明大义;太后归还政权,皇帝将任守忠及其同党放逐南方。
B.吕诲任殿中侍御史时,当时朝廷中许多大臣上书揭发别人的罪过;吕诲认为台谏官以外的人这样做就是越权,请求皇帝下诏惩办革除。
C.吕诲认为王安石外表淳朴,内心狡诈,只会标新立异,瞒上欺下,将来会贻误天下;皇帝正倚重王安石,就驳回了吕诲的奏章。
D.吕诲三次被贬出朝廷都是因弹劾大臣,吕诲病重后,司马光前去探望他,吕诲本已瞑目,听到哭声强睁眼睛嘱托司马光要为国事而努力,这正体现了吕诲的耿直。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事之大着,宜咨访然后行,示弗敢专。
(2)此乃腹心之疾,救之惟恐不逮,顾可缓耶?
2019-06-07更新 | 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