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写景抒情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70 题号:1497065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山路梅花

冯山

传闻山下数株梅,不免车帷暂一开。

试向林梢亲手折,早知春意逼人来。

何妨归路参差见,更遣东风次第吹。

莫作寻常花蕊看,江南音信隔年回。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车行途中听闻山下有梅花开放,随即揭开车帷,下车观赏,可见诗人雅兴之浓。
B.颔联写诗人亲手折下林梢开放的梅花,一股春意向他袭来,使他享受到春天的芳情美意。
C.颈联运用联想想象,写诗人希望能在归途中不时见到梅花,并寄意东风能依次把梅花吹放。
D.这首七言律诗,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一样,以梅喻人,托物言志,可谓异曲同工。
2.诗人为什么说对山路梅花“莫作寻常花蕊看”?请简要分析。
【知识点】 写景抒情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不离西阁

杜甫

西阁从人别,人今亦故亭

江云飘素练,石壁断空青。

沧海先迎日,银河倒列星。

平生耽胜事,吁骇始初经。

注:①亭,即停。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目虽是“不离西阁”,但首句却言西阁离别人,笔态曲折,情味十足。
B.诗歌第七句中一个“耽”字紧扣题目,点出诗人离别西阁的真正原因。
C.诗歌末句作者用“吁骇”一词,表现对眼前之景的赞美与慨叹。
D.本诗一改诗人沉郁顿挫的诗风,表现出杜甫诙谐风趣的一面。
2.这首诗中间两联写景极富特色,请简要赏析。
2022-01-30更新 | 7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早秋江行

窦巩(唐)

回望湓城远,西风吹荻花。暮潮江势阔,秋雨雁行斜。

多醉浑无梦,频愁欲到家。渐惊云树转,数点是晨鸦。

诉衷情

晏殊(宋)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1.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窦诗首句照应标题,点明此诗为早秋时节沿江而行时对所见景物有感而发。
B.晏词中,上片的“天气欲重阳”和下片的“凭高”相照应,尾句点出主题。
C.两诗均借助“雁”这一意象,表达抒情主人公离别时的不舍和羁旅的愁苦。
D.两诗都注重炼字,通过“回望”“惊”和“目断”等动词传达主人公心境。
2.结合诗句比较两首诗写景艺术的差异。
2022-02-13更新 | 12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多景楼

汪元量

多景楼中昼掩扉,画梁不敢住乌衣。

禅房花木兵烧杀,佛寺干戈僧怕归。

山雨欲来淮树立,潮风初起海云飞。

酒尊未尽登舟急,更过金焦看落晖。

[注]①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宋末元初诗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日掩门,诗人眼中的多景楼再无昔日光彩。因为战乱,人们纷纷逃难。首联中的“画梁”“乌衣”均使用了借代的手法。
B.元军南侵,大肆烧杀掳掠,连作为佛门静修之地的寺庙禅院都不能幸免。“僧怕归”就是对这一场景进行的直接而细致的描绘。
C.“山雨欲来”“潮风初起”,自然界的风云变幻象征着社会的动荡不安。惊魂甫定,战乱又起,仓促间诗人只得登船逃离。
D.国土沦丧,战火纷飞,诗人心中悲愤却又无可奈何。回头看落日余晖,那既是王朝衰亡的写照,又是诗人内心悲痛之情的映射。
2.李钰在《湖山类稿跋》中评价说:“开元、天宝之事,纪于草堂,后人以诗史目之。水云之诗亦宋亡之诗史也。”试分析这一观点在本诗中的具体体现。
2023-10-31更新 | 3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