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杂记文 > 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81 题号:1504878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游东山记

杨士奇

洪武乙亥,余客武昌。武昌蒋隐溪先生,年已八十余,好道家书。其子立恭,能诗。皆意度阔略。然深自晦匿,不妄交游,独与余相得也。

是岁三月,余三人者,携童子四五人,载酒肴出游。天未明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折北,穿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涧。洞水澄澈,深处可浮小舟。旁有盘石,客坐十数人。松柏竹树之阴,森布蒙密。时风日和畅,草木之葩烂然,香气拂拂袅衣,禽鸟之声不一类。遂扫石而坐。

坐久,闻鸡犬吠。余招立恭起,东行数十步,过小岗,田畴平沂弥望,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一叟七十余岁,素发如雪,被两肩,容色腴泽,类饮酒者。延余两人坐。牖下有书数帙,立恭探得《列子》,余得《白虎通》,皆欲取而难于言。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

还坐石上,指顾童子摘芋叶为盘,载肉。立恭举匏注酒,传觞数行。立恭赋七言近体诗一章,余和之。酒半,有骑而过者,余故人武昌左护卫李千户也,骇而笑,不下马,径驰去。须臾,具盛馔,及一道士偕来,遂共酌。道士出《太乙真人图》求诗。余赋五言古体一章,书之。立恭不作,但酌酒饮道士不已。道士不能胜,降跽谢过,众皆大笑。李出琵琶弹数曲。立恭折竹,窍而吹之,作洞箭声。隐溪歌费无隐《苏武慢》。道士起舞翩跹,两童子拍手跳跃随其后。已而道士复揖立恭曰:“奈何不与道士诗?”立恭援笔书数绝句,语益奇,遂复酌,余与立恭饮少,皆醉。

已而夕阳距西峰仅丈许,隐溪呼余还,曰:“乐其无已乎?”遂与李及道士别,中道,隐溪指道旁冈麓顾余曰:“是吾营乐丘处也。”又指道旁桃花语余曰:“明年看花时索我于此。”

既归,立恭曰:“是游宜有记。”属未暇也。

是冬,隐溪卒,余哭之。明年寒食,与立恭豫约诣墓下。及期余病,不果行。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下,遂罢。然念蒋氏父子交好之厚,且在武昌山水之游屡矣,而乐无加乎此,故勉终记之。手录一通,遗立恭。

既游之明年,八月戊子记。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
B.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
C.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
D.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乙亥”指的是乙亥年,这是中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法,60年一个循环,如丙戊年。
B.“朔”指每月农历初一,“朔”也可引申为“开头”。如“朔”可指清晨,这是一天的开头。
C.“传觞”是宴饮中传递酒杯劝酒。古人喝酒很有讲究,也衍生了很多游戏,如“流筋曲水”。
D.“寒食”即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在清明节前一或二日。在这一日,禁烟火,只吃冷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隐溪隐匿避世,在交友方面非常谨慎,乐观旷达,对生死也很淡然;虽年事已高,还能怡情山水。
B.立恭性情率真,能饮酒,好读书,擅长诗歌写作,与作者有着很深的交往,对已逝的父亲充满怀念。
C.立恭提议出游后应该有游记,可是作者因为事务繁忙,一直未能写作,直到次年八月才动笔写成。
D.文章主要记叙了游东山的情况,表现了作者与隐溪父子的深厚友情,流露出对老友逝去的感伤。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
(2)已而道士复揖立恭曰:“奈何不与道士诗”。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裔字君嗣,蜀郡成都人也。治《公羊春秋》,博涉《史》《汉》。汝南许文休入蜀,谓裔干理敏捷,是中夏钟元常之伦也。刘璋时,举孝廉,为鱼复长,还州署从事,领帐下司马。张飞自荆州由垫江入,璋授裔兵,拒张飞于德阳陌下,军败,还成都。为璋奉使诣先主,先主许以礼其君而安其人也,裔还,城门乃开。先主以裔为巴郡太守,还为司金中郎将,典作农战之器。先是,益州郡杀太守正昂,耆率雍闿恩信著于南土,使命周旋,远通孙权。乃以裔为益州太守,径往至郡。闿遂赵趄不宾,假鬼教曰:张府君如瓠壶,外虽泽而内实粗,不足杀,令缚与吴。于是遂送裔于权。

会先主,诸葛亮遣邓芝使吴,亮令芝言次可从权请裔。裔自至吴数年,流徙伏匿,权未之知也,故许芝遣裔。裔临发,权乃引见,问裔曰:蜀卓氏寡女,亡奔司马相如,贵土风俗何以乃尔乎?裔对曰:愚以卓氏之寡女,犹贤于买臣之妻。权又谓裔曰:君还,必用事西朝,终不作田父于闾里也,将何以报我?裔对曰:裔负罪而归,将委命有司。若蒙徽幸得全首领,五十八已前父母之年也,自此已后大王之赐也。权言笑欢悦,有器裔之色。裔出阁,深悔不能阳愚,即便就船,倍道兼行。权果追之,裔已入永安界数十里,追者不能及。

既至蜀,丞相亮以为参军,署府事,又领益州治中从事。亮出驻汉中裔以射声校尉领留府长吏常称曰公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此贤愚之所以佥忘其身者也其明年,北诣亮讼事,送者数百,车乘盈路,裔还书与所亲曰:近者涉道,昼夜接宾,不得宁息,人自敬丞相长史,男子张君嗣附之,疲倦欲死。其谈啁流速,皆此类也。少与键为杨恭友善,恭早死,遗孤未数岁,裔迎留,与分屋而居,事恭母如母。恭之子息长大,为之娶妇,买田宅产业,使立门户。抚恤故旧,振赡衰宗,行义甚至。加辅汉将军,领长史如故。建兴八年卒。

(节选自《三国志·张裔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亮出驻汉中/裔以射声校尉领留府/长吏常称曰/公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此贤愚/之所以佥忘其身者也/
B.亮出驻汉中/裔以射声校尉领留府/长吏常称曰/公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此贤愚之所以佥忘其身者也/
C.亮出驻汉中/裔以射声校尉领留府长吏/常称曰/公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此贤愚之所以佥忘其身者也/
D.亮出驻汉中/裔以射声校尉领留府长吏/常称曰/公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此贤愚/之所以佥忘其身者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羊春秋,又名《公羊传》,和《左传》《谷梁》都是专门解释经书《春秋》的典籍。
B.举孝廉,是汉朝一种由上向下的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是察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
C.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的死,也可用于高等妃嫔及子女,或者封王的贵族等。
D.闾里,指乡里、民间。闾,古代居民基层组织,含二十五家;里,所含家数说法不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裔精研典籍,为人干练敏捷。他研读《公羊春秋》、《史记》和《汉书》,曾被汝南人许文休认为是钟元常这一类的人物。
B.张裔谨慎机警,巧妙应对孙权。张裔机智回应孙权问话并深表感激之情,取得孙权信任;出宫后深悔没能就此留在孙权这里。
C.张裔身兼数职,谈吐幽默风趣。诸葛亮驻守汉中时,他留守蜀地,经常称赞丞相赏罚得当;他写给家人的信,语言诙谐机灵。
D.张裔仁爱重义,照顾旧友家眷。好友杨恭去世后,张裔孝敬他的母亲,抚养他的儿子直到成家立业,还经常救济衰落的家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璋奉使诣先主,先主许以礼其君而安其人也,裔还,城门乃开。
(2)裔自至吴数年,流徙伏匿,权未之知也,故许芝遣裔。
2021-07-10更新 | 3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物类之相摩①,近而异门户者,众而难识也。故或类之而非,或不类之而是;或若然而不然者,或不若然而然者。
谚曰:“鸢堕腐鼠,而虞氏以亡。”何谓也?曰:虞氏,梁之大富人也。家充盈殷富,金钱无量,财货无赀。升高楼,临大路,设乐陈酒,积博其上。游侠相随而行楼下,博上者射朋张,中反两而笑,飞鸢适堕其腐鼠而中游侠。游侠相与言曰:“虞氏富乐之日久矣,而常有轻易人之志。吾不敢侵犯,而乃辱我以腐鼠。如此不报,无以立务于天下。请与公僇力一志,悉率徒属,而必以灭其家。”此所谓类之而非者也。
何谓非类而是?屈建告石乞曰:“白公胜将为乱。”石乞曰:“不然。白公胜卑身下士,不敢骄贤,其家无管籥之信,关楗之固。大斗斛以出,轻斤两以内,而乃论之,以不宜也。”屈建曰:“此乃所以反也。”居三年,白公胜果为乱,杀令尹子椒、司马子期。此所谓弗类而是者也。
何谓若然而不然?子发为上蔡令,民有罪当刑,狱断论定,决于令尹前。子发喟然有凄怆之心,罪人已刑而不忘其恩。此其后,子发盘罪威王而出奔,刑者遂袭②恩者,恩者逃之于城下之庐。追者至,踹足而怒,曰:“子发视决吾罪而被吾刑,怨之憯于骨髓,使我得其肉而食之,其知厌乎!”追者以为然而不索其内,果活子发。此所谓若然而不然者。
何谓不然而若然者?昔越王勾践卑下吴王夫差,请身为臣,妻为妾,奉四时之祭祀,而入春秋之贡职,委社稷,效民力,隐居为蔽,而战为锋行。礼甚卑,辞其服,其离叛之心远矣。然而甲卒三千人,以禽夫差于姑胥。此四策者,不可不审也。
夫事之所以难知者,以其窜③端匿迹。立私于公,倚邪于正,而以胜惑人之心者也。若使人之所怀于内者,与所见于外者,若合符节,则天下无亡国败家矣。夫狐之捕雉也,必先卑体弥耳,以待其来也。雉见而信之,故可得而禽也。使狐瞋目植睹,见必杀之势,雉亦知惊惮远飞,以避其怒矣。夫人伪之相欺也,非直禽兽之诈计也,物类相似若然,而不可从外论者,众而难识矣。是故不可不察也。
(选自《淮南子.人间训》)
[注]:①相摩:相互联系。②袭:掩藏。③窜:隐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飞鸢适堕其腐鼠而中游侠适:恰好
B.轻斤两以内内:买入
C.民有罪当刑刑:惩治
D.必先卑体弥耳弥:竖起
2.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A.何谓若然而不然B.此四策者,不可不审也今日之事何如知来者之可追
C.以其窜端匿迹D.则天下无亡国败家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各种事物既相互影响,紧密联系,又分属不同门类而有所区别,因此对它们的本质要仔细辨别探究。
B.虞人遭遇灾难,完全出于偶然因素,所以值得人们同情;而白公胜假仁假义包藏祸心,就令人愤慨。
C.子发的叹息出于真挚的同情,所以赢得了受刑者的帮助;而勾践的卑躬屈膝,也为复仇赢得了机会。
D.文章用狐狸捕捉野雉的事例,意在说明人的虚伪狡诈更具隐蔽性和欺骗性,因而也更需要留心观察。
4.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僇力一志,悉率徒属,而必以灭其家。
(2)委社稷,效民力,隐居为蔽,而战为锋行。
5.用“|”给文中划线部分断句。
立私于公倚邪于正而以胜惑人之心者也若使人之所怀于内者与所见于外者若合符节则天下无亡国败家矣
2015-04-03更新 | 8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予谓三百篇固有所谓女妇小贱所为,若周公、召康公、穆公、卫武公,姓氏明见于大序,可一概论之乎?且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本自言农民出入之时耳,郑康成始并入下句皆指为蟋蟀正已不然今直称此五句为深于文章者岂其余不能过此乎以是论《诗》,隘矣。

(节选自《容斋随笔》)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
2.诗经可分为风、雅、颂三类,选文所举例子“七月”属于其中的_____,《容斋随笔》的作者是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
2018-05-19更新 | 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