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史传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6 题号:1521035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章帝建初五年,班超欲遂平西域,上疏请兵曰:“今西域诸国,自日之所入,莫不向化,唯焉耆、龟兹独未服从。今宜与诸国连兵,岁月之间,龟兹可禽。以夷狄攻夷狄,计之善者也!”八年,帝拜班超为将兵长史。章和元年,班超发于阗诸国兵共二万五千人击莎车,龟兹王发兵合五万人救之。超议曰:“今兵少不敌,其计莫若各散去,可须夜鼓声而发。”阴缓所得生口。龟兹王闻之大喜,自以万骑于西界遮超,温宿王将八千骑于东界徼于阗。超知二虏已出密召诸部勒兵驰赴莎车营胡大惊乱奔走追斩五千余级莎车遂降三年冬,龟兹诸国皆降。和帝六年,西域都护班超发龟兹等八国兵合七万余人讨焉耆,斩首五千余级,更立焉耆王。于是西域五十余国悉纳内属,至于海滨,四万里外,皆重译贡献。十四年七月,帝征超还。九月,卒。安帝永初元年,公卿议者以为西域阻远,数有背叛,吏士屯田,其费无已。六月,罢西域都护。西域诸国既绝于汉,北匈奴复以兵威役属之,与共为边寇。永宁元年,北匈奴率车师后王共杀敦煌长史索班等。曹宗因请兵五千人击匈奴,以报索班之耻,因复取西域。公卿多以为宜绝西域。太后闻班勇有父风,召问之。勇曰:“今府藏未充,师无后继,臣愚以为不可许也。今宜复置护西域副校尉,宣威布德,以系诸国内向之心而疑匈奴觊觎之情,而无费财耗国之虑也。”于是从勇议,然亦未能出屯。其后匈奴数与车师共入寇钞,河西大被其害。张珰上书曰:“弃西域则河西不能自存。”帝复以班勇为西域长史。三年春,班勇至楼兰,以鄯善归附,特加三,而龟兹王白英犹自疑未下。勇开以恩信,白英自缚诣勇,因发其兵步骑万余人到车师前王庭,击走匈奴伊蠡王,于是前部始复开通。顺帝永建二年,西域诸国皆服于汉。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西域归附》)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超知二虏已出/密召诸部勒兵/驰赴莎车营/胡大惊乱/奔走/追斩五千余级/莎车遂降/
B.超知二虏已出密召/诸部勒兵/驰赴莎车营/胡大惊乱/奔走/追斩五千余级/莎车遂降/
C.超知二虏已出/密召诸部勒兵/驰赴莎车营/胡大惊乱/奔走追斩五千余级/莎车遂降/
D.超知二虏已出密召/诸部勒兵/驰赴莎车营/胡大惊乱/奔走追斩五千余级/莎车遂降/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都护,汉代驻守西域地区的最高长官,负责管理边政事务,控制西域各国。
B.质,有礼物、人质等意,文中“纳质”指的是西域藩属国向汉朝进献礼物。
C.屯田,此处为军屯,指朝廷让驻屯的军队就地垦荒耕种以获取军饷的举措。
D.绶,指印绶。古时候通常一官一绶,“三绶”是汉朝重赏功臣的一种方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班超认为西域大多数国家都有归附之心,平定西域的时机已经成熟,他上疏向朝廷请兵,并提出了以夷制夷的策略。
B.在莎车、焉耆等国相继投降之后,西域五十余国皆已全部归附,就连四万里外语言不通的国家也都纷纷前来朝贡。
C.班勇用恩义开导龟兹王,使他自缚请降,并借机征调他的军队击退匈奴。自此,汉朝与车师前王国再次建立起联系。
D.在对待西域的问题上,班勇并没有承袭其父班超以夷制夷的策略,而是施恩布信,收服人心,使西域各国主动归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兵少不敌,其计莫若各散去,可须夜鼓声而发。
(2)其后匈奴数与车师共入寇钞,河西大被其害。
5.在处理西域问题上,朝廷为什么同意重新设置护西域副校尉一职,请简要分析。
【知识点】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举正,字伯仲,幼嗜学,厚重寡言。以荫补秘书省校书郎。进士及第,授知伊阙,历官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真宗实录》院检讨、国史编修官。三迁尚书度支员外郎、直集贤院,修《三朝宝训》,同修起居注,擢知制诰。拜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既入谢,仁宗曰:“卿恬于进取,未尝干朝廷以私,故不次用卿。”迁给事中。御史台举李徽之为御史,举正友婿也,格不行。徽之讼曰:“举正妻悍不能制,如谋国何?”欧阳修等亦论举正懦默不任事,举正亦自求去,遂以资政殿学士、尚书礼部侍郎知许州。光化军叛卒转寇傍境,而州兵有谋起为应者,举正潜捕首恶者斩之。徙知应天府,累迁左丞。皇佑初,拜御史中丞,乃奏张尧佐庸人缘妃家一日领四使使贤士大夫无所劝不报举正因留班廷诤乃夺宣徽景灵二使。又曰:“先朝用人,守边累年者,官止遥郡刺史。今所用未尽得人,而期待迁,使后有功者何所劝耶?且转运使察官吏能否,生民休戚赖焉。命甫下而数更,不终岁而再易,恩泽所以未宣,民疾所以未瘳者,职此故也。”御史唐介言事贬春州,举正力言之,介得徙英州。居半岁,尧佐复为宣徽使。家居凡七上疏。及狄青为枢密使,又言青出兵伍不可为执政,力争不能,因请解言职。帝称其得风宪体,遣赐就第,赐白金三百两,除观文殿学士、礼部尚书、知河南府,入兼翰林侍读学士。每进读及前代治乱之际,必再三讽谕。以太子少傅致仕,卒,赠太子太保,谥安简,赐黄金百两。文章雅厚如其为人,有《平山集》、《中书制集》、《内制集》五十卷。

(选自《宋史·王举正传》)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而期待迁       彼竭我盈,故
B.御史唐介言事贬春州       停车爱枫林晚
C.守边累年者       千里不敢易也
D.力争不能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志也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乃奏张尧佐/庸人缘妃家/一日领四使/使贤士大夫无所劝/不报/举正因留班廷诤/乃夺宣徽/景灵二使
B.乃奏/张尧佐庸人/缘妃家/一日领四使/使贤士大夫无所劝/不报/举正因留班廷诤/乃夺宣徽/ 景灵二使
C.乃奏/张尧佐庸人/缘妃家/一日领四使/使贤士大夫无所劝/不报举正/因留班廷诤/乃夺宣徽/景灵二使
D.乃奏张尧佐/庸人缘妃家/一日领四使/使贤士大夫无所劝/不报举正/因留班廷诤/乃夺宣徽/景灵二使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举正以荫入仕,屡获升迁。他先入仕,考中进士后担任过地方知县、馆阁校勘、国史编修官等职,后经调转又逐渐升至左丞。
B.王举正为人正直,议不避亲。在任给事中时,他的友婿李徽之被御史台推荐为御史,但他却认为李徽之不适合此职不予通过。
C.王举正治理有方,保州平安。任许州知州时,光化叛军侵扰临近州境,有本州士兵准备响应,他暗中逮捕并斩杀了罪魁祸首。
D.王举正心系国家,积极进言。居家时,他曾就张尧佐重任宣徽史一事共上奏七次,每次进宫必定再三嘲讽治乱之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入谢,仁宗曰:“卿恬于进取,未尝干朝廷以私,故不次用卿。”
(2)命甫下而数更,不终岁而再易,恩泽所以未宣,民疾所以未瘳者,职此故也。
2020-12-22更新 | 2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时,字宗易,任丘人。时举弘治十五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正德中,历侍读、右谕德。世宗嗣位,为讲官,寻迁侍读学士。嘉靖三年,擢礼部右侍郎。俄以忧归。服除,为户部右侍郎。复改礼部,寻代方献夫为尚书。帝既定尊亲礼,慨然有狭小前人之志,欲裁定旧章,成一朝制作。张孚敬、夏言用事,咸好更张。所建诸典礼,咸他人发端,而时傅会成之。或廷议不合,率具两端,待帝自择,终未尝显争。以故帝爱其恭顺。四方上嘉瑞辄拜疏请贺帝谦让时必再请由是益以时为忠赐银章曰“忠敏安慎”俾密封言事久而失之请罪帝再赐焉。十年七月,四郊成,加太子太保。雷震午门,彗星见东井,时请敕臣工修省,令言官指陈利害兴革。帝以建言乃科道专责,寝不行。其秋,桂萼卒,命时兼文渊阁大学士入参机务。时张孚敬已罢,翟銮独相。时后入,以宫保官尊,反居銮上。两人皆谦逊,无龃龉。帝御无逸殿,召时坐讲《无逸篇》,銮讲《豳风·七月》诗,武定侯郭勋及九卿翰林俱入侍。讲毕,帝退御豳风亭赐宴。自是,数召见,谘谋政务。十二年,孚敬复入,銮以忧去,献夫致仕。时随孚敬后,拱手唯诺而已,以故孚敬安之。孚敬谢政,费宏再入,未几卒,时遂独相。时素宽平,至是益镇以安静。帝亦恒召对便殿,接膝咨询。时虽无大匡救,而议论恒本忠厚,廷论咸以时为贤。屡加少傅、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会夏言入辅,时不与抗,每事推让言,言亦安之。帝待时不如孚敬、言,然少责辱,始终不替。孚敬、言亦不敢望也。十七年十二月卒官,太傅,文康。

(选自《明史·卷一百九十三》,有删改)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四方上嘉瑞/辄拜疏请贺/帝谦让时/必再请/由是益以时为忠赐银章曰/“忠敏安慎”/俾密封言事/久而失之/请罪/帝再赐焉/
B.四方上嘉瑞/辄拜疏请贺/帝谦让/时必再请/由是益以时为忠/赐银章曰“忠敏安慎”/俾密封言事/久而失之/请罪/帝再赐焉/
C.四方上嘉瑞/辄拜疏请贺/帝谦让/时必再请/由是益以时为忠赐银章曰/“忠敏安慎”/俾密封言/事久而失之/请罪/帝再赐焉/
D.四方上嘉瑞/辄拜疏请贺/帝谦让时/必再请/由是益以时为忠/赐银章曰“忠敏安慎”/俾密封/言事久而失之/请罪/帝再赐焉/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清因皇帝只一个年号,故常以年号称皇帝,弘治、正德、世宗、嘉靖等都是年号。
B.服除的意思是守丧期满、去掉孝服,而服丧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戴孝对死者表示哀悼。
C.大学士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地位逐渐升高,明代亦称殿阁大学士、内阁首辅等。
D.赠指赐给死者的官爵或荣誉称号,跟“谥”连用,符合“生曰封,死曰赠”的说法。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时颇有才学。他考中进士后,历任编修、侍读学士,礼部右侍郎等职,多次升迁官职。
B.李时顾全大局。他在朝中帮助别人完成遗留事务,尊重论者的意见,为臣的态度恭敬和顺。
C.李时学识渊博。他兼任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并为皇帝讲解《无逸篇》,受到皇帝的礼遇。
D.李时很有声望。他任少傅、太子太师等职务时,声望超过张孚敬、夏言,赢得大臣们的尊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廷议不合,率具两端,待帝自择,终未尝显争。
(2)时虽无大匡救,而议论恒本忠厚,廷论咸以时为贤。
2017-04-07更新 | 7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吴当,伯尚。当幼以颖悟笃实称,长精通经史百家言,侍其祖澄至京,补国子生。澄卒,四方学子从澄游者,悉就当卒业焉。至正五年,用荐者改国子助救,勤讲解,严肄习,诸生皆乐从之。会诏修辽、金、宋三史,当预编纂。书成,除翰林修撰。十三年,擢监察御史。明年,迁礼部郎中。又明年,除翰林直学士。时江南兵起且五年,大臣荐当世居江西,习知江西民俗,且其才可任政事者,诏特授江西肃政廉访使,偕江西行省参政火你赤、兵部尚书黄昭,招捕江西诸郡,便宜行事。当以朝廷兵力不给,即召募民兵,由浙入闽。江西境建昌界,擒殄李三。道路既通,乃进攻南丰,渠凶郑天瑞遁。十六年,与黄昭夹攻抚州,剿杀首寇胡志学,于是建、抚两郡悉定。是时,参知政事朵歹总兵抚、建,积年无劝。因忌当屡捷,功在己上,又以为南人不宜总兵,则构为飞语,谓当与黄昭皆与寇通。有旨解二人兵柄,除当抚州总管,昭临江路总管。将士皆愤怒不平,当谕之曰:“上命不可违也。”而火你赤又上章言:“二人者,难任牧民。”寻有旨当与昭皆罢总管,除名。十八年,火你赤自瑞州还龙兴。先是当与昭平贼功状自广东由海道未达京师而朵歹与火你赤公牍先至故朝廷责当及昭皆左迁。及得当、昭功状,乃始知其诬,诏拜当中奉大夫、江西行省参知政事,昭湖广行省参知政事。命未下,而陈友谅已陷江西诸郡。火你赤弃城遁。当乃著道士服,杜门不出,日以著书为事。友谅遣人辟之,当卧床不食,乃舁床载之舟,送江州拘留。当终不为屈。逾年,以疾卒,年六十五。所著书,有《周礼纂言》及《学言稿》。

(选自《元史·列传·卷七十四》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先是当与昭/平贼功状/自广东由海道未达京师/而朵歹与火你赤公牍先至/故朝廷责/当及昭皆左迁
B.先是/当与昭平贼功状自广东/由海道未达京师/而朵歹与火你赤公牍先至/故朝廷责当及昭/皆左迁
C.先是当与昭平贼功状/自广东由海道/未达京师/而朵歹与火你赤公牍先至/故朝廷责当/及昭皆左迁
D.先是/当与昭平贼功状/自广东由海道未达京师/而朵歹与火你赤公牍先至/故朝廷贵当及昭/皆左迁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人在幼时取名,举行冠礼或笄礼时才取字,字便于他人称谓,名则多用于自称。
B.史,指经书和史书,是将中国古籍按内容进行区分的部类,经一般指儒家经典著作。
C.礼部,官署名,负责管理典章制度、祭祀和科举等,文中“礼部郎中”即其最高长官。
D.路,宋金元的行政区划,仿唐朝“道”制而设,二者都含有行政区划或监察区的性质。
3.下列对于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当学识渊博。他精通经史百家之言,曾任国子助教,在参与编纂辽、金、宋三史后任翰林修撰。
B.吴当处事灵活。在招捕江西各郡时,朝廷兵员补充困难,他能够相机行事,招募民兵以补充兵力。
C.吴当因功得祸。他平乱有功,本应受赏,火你赤却构陷吴当与贼寇相勾结,建议朝廷解除其兵权。
D.吴当遵从皇命。在接到解除兵权的诏命后,手下将士愤怒不平,他却以皇令不可违抗来劝谕将士。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澄卒,四方学子从澄游者,悉就当卒业焉。
(2)当乃著道士服,杜门不出,日以著书为事。
2020-07-28更新 | 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