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词语 > 一般词语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难度:0.65 引用次数:653 题号:1521035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朱唇、远山眉、山峰发髻、青绿长裙……央视虎年春晚节目《只此青绿》,以传统舞蹈展现中国山水绘画的写意美,再次将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带入公众视野。

(   )。从 看,画卷由隋唐时期描绘宫阙楼台或神仙境界,转为表现雄伟壮丽的锦绣江山:卷首高山直入云霄,其后丘陵连绵,群峰秀起,幽岩深谷,流溪飞泉……万千自然景象随着画卷的铺开缓缓呈现,繁而不乱,大而有致。从章法看,《千里江山图》交织运用“高远”“深远”“平远”等视角,全景式地展现了大气磅礴的北宋江山。“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令人     。此外,《千里江山图》以赭石红、石绿、石青等矿物宝石为颜料,通过四次叠加着色,使得整幅画卷具有色彩明快、肌理多变、不易变色等特点。又由于矿物颜料的吸光作用,当光线暗淡时,青绿色的颜料便会     出宝石般的光芒,     ,让人称奇。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题材   叹为观止   散发   摄人心魄
B.体裁   击节称赏   进发   摄人心魄
C.题材   击节称赏   进发   动人心弦
D.体裁   叹为观止   散发   动人心弦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早期青绿山水卷轴画中,迄今我们能见到的最长的是《千里江山图》
B.迄今我们能见到的最长的早期青绿山水卷轴画是《千里江山图》
C.《千里江山图》是迄今我们能见到的最长的早期青绿山水卷轴画
D.《千里江山图》是迄今我们能见到的早期青绿山水卷轴画中最长的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繁而不乱、大而有致的画面随着万千自然景象的呈现缓缓铺开。”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赵宗彪的木刻画集《木上江南》采用方盒造型。这本书也确实像一个“魔盒”,打开,一幅幅木刻画即如落英飞花,拼凑成“江南”这个清丽而寂寥的艺术世界。他的木刻,本质上是一种文人画。如苏轼所言,“画以适吾意而已”。木刻是赵宗彪______美的载体,他曾经读过的书,走过的路,见过的人与事,均以抽象、写意的方式缓缓流露,恰似他本人一般亲切。这也是赵宗彪的木刻能______的原因。

赵宗彪对传统木雕的改进在于,将原先_____于实用家具上的装饰木刻,独立成为一种艺术形态,以符合现代审美的极简构图。褪去所有华丽外表,仅用黑白两色,却因为诗意的加持,人们从中依然可以_____到大自然的丰富浑厚和五彩斑斓。作品颇具趣味性与幽默感,可亲可近——狗无奈地看着鸡吃笼里的饲料,船头有渔夫赶鸭子,海鸥站在礁岩上听海……这些画面,满足了人们对农耕文明的美好想象。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解释     雅俗共赏     依靠     感受
B.解释     有目共赏     依附     接受
C.诠释     有目共赏     依靠     接受
D.诠释     雅俗共赏     依附     感受
2022-07-19更新 | 276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近乡情更怯,不觉间泪水已模糊了双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祖国正在走向繁荣昌盛,没有强大的祖国,就没有我今天的自由。往事一幕幕闪过,________,却又历历在目。过去的1028天,左右踟躇,千头万绪难________;过去的1028天,日夜徘徊,纵有万语难言说;过去的1028天,山重水复,不知归途在何处。“没有在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一次次坠入深渊,又一次次闯入暗夜,曾让我辗转难眠,________让我________。

感谢亲爱的祖国,感谢党和政府,正是那一抹绚丽的中国红,燃起我心中的信念之火,照亮我人生的至暗时刻,引领我回家的漫长路途。感谢亲爱的家人们,一起与我经历风雨,见证岁月,安放我所有的喜乐苦悲。是你们的遥遥相伴,陪我越过层层山丘;是你们的默默守护,带我跨出丛丛荆棘。感谢亲爱的伙伴们,有一种浪漫叫并肩作战,有一种纯粹叫全力以赴,有一种果敢叫奋不顾身,回首此间,满是静水流深的情义和雷霆万钧的担当。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恍若隔世   抉择      刻骨铭心B.恍若昨日   选择      没齿难忘
C.恍若隔世   选择      刻骨铭心D.恍若昨日   抉择      没齿难忘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感谢亲爱的家人们,一起与我经历风雨,见证岁月,安放我所有的喜乐苦悲。
B.感谢亲爱的家人们,与我一起经历岁月,见证风雨,安放我所有的喜乐苦悲。
C.感谢亲爱的家人们,与我一起经历风雨,见证岁月,安放我所有的喜乐苦悲。
D.感谢亲爱的家人们,一起与我经历岁月,见证风雨,安放我所有的喜乐苦悲。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2021-11-26更新 | 151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宋体字是我国印刷的基本字体之一。这种字体横平竖直,横细竖粗,起落笔有棱有角,字形方正,笔画硬挺,是世界上第一种为印刷而专门设计的字体。

宋体字的     出现于宋朝,形成于明。在宋刻本《春秋繁露》《图画见闻志》中就已有此种字体,然而运用并不广泛。到了明中叶,刻字匠们结合书写特征与刻字的实际需求,      地发展了笔画更趋横平竖直、横细竖粗的宋体字。

当宋体字在明朝兴盛之后,时人对它的审美评价出现了两个极端。贬损者认为这种字体死板、僵硬,毫无生气。而褒益者则不仅喜爱,更有尊崇之态,认为“字贵宋体,取其端楷庄严,可垂永久”。而宋体字方正 ,棱角分明,结构严谨,整齐均匀,从而使人在阅读时有一种舒适醒目的感觉。其笔画尽管被有些人说成是近于“机械”的线条,但这种新字体便于印刷,易于雕刻,利于阅读。因此在明清书籍商品生产的广泛需求下,宋体字逐渐成了当时印刷出版业的     字体。

宋体字这种“通俗”字体的出现,是书籍商品生产的客观需要,也是刻工文字审美及几百年来刻版经验积累所得。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原型       推陈出新       端庄       风行
B.原型       与时俱进       庄重       风行
C.雏形       与时俱进       端庄       通行
D.雏形       推陈出新       庄重       通行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 当的一项是(       )
A.有些人说尽管其笔画是近于“机械”的线条,但这种新字体便于印刷,易于雕刻,利于阅读。
B.尽管其笔画被有些人说成是近于“机械”的线条,但这种新字体易于雕刻,便于印刷,利于阅读。
C.这种新字体的笔画尽管被有些人说成是近于“机械”的线条,但其易于雕刻,便于印刷,利于阅读。
D.尽管有些人说其笔画是近于“机械”的线条,但这种新字体便于印刷,易于雕刻,利于阅读。
3.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文中最后一段“通俗”一词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B.每逢经过当局批准,城里开了一个戏剧俱乐部……他总要摇摇头,低声说:“当然,行是行的,这固然很好,可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C.(带工)用他们多年熟练了的、可以将一根稻草讲成金条的嘴巴,去游说那些无力“饲养”可又不忍让他们的儿女饿死的同乡。
D.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2021-01-27更新 | 1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