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西汉 > 司马迁(前145-前90)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9 题号:1527938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蒙恬者,其先齐人也。蒙恬弟毅。赵高者,诸赵疏远属也。秦王闻高强力,通于狱法,举以为中车府令,高即私事公子胡亥,喻之决狱。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宦籍。帝以高之敦于事也,赦之,复其官爵。三十七年冬,始皇至沙丘崩,秘之,群臣莫知。是时丞相李斯、公子胡亥、中车府令赵高常从。高雅得幸于胡亥,欲立之,又怨蒙毅法治之而不为已也,因有贼心。乃与丞相李斯、公子胡亥阴谋,立胡亥为太子。太子已立,遣使者以罪赐公子扶苏、蒙恬死。扶苏已死蒙恬疑而复请之使者以蒙恬属吏更置胡亥以李斯舍人为护军使者还报胡亥已闻扶苏死即欲释蒙恬赵高恐蒙氏复贵而用事,怨之。毅还至,赵高因为胡亥忠计,欲以灭蒙氏,乃言曰:臣闻先帝欲举贤立太子久矣,而毅谏曰‘不可’。若知贤而俞弗立,则是不忠而惑主也。以臣愚意,不若诛之。胡亥听而系蒙毅于代。前已囚蒙恬于阳周。丧至咸阳,已葬,太子立为二世皇帝,而赵高亲近,日夜毁恶蒙氏,求其罪过,举劾之。子婴进谏曰:今蒙氏,秦之大臣谋士也,而主欲一旦弃去之,臣窃以为不可。臣闻轻虑者不可以治国,独智者不可以存君。诛杀忠臣而立无节行之人,是内使群臣不相信而外使斗士之意离也,臣窃以为不可。胡亥不听,而遣御史曲宫乘传之代。使者知胡亥之意,不听蒙毅之言,遂杀之。二世又遣使者之阳周。蒙恬喟然太息曰: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良久,乃吞药自杀。

太史公曰: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木教療,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

(节选自《史记·蒙恬列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扶苏已死/蒙恬疑而复请之使者/以蒙恬属/吏更置/胡亥以李斯舍人为护军/使者还报/胡亥已闻扶苏死/即欲释蒙恬/
B.扶苏已死/蒙恬疑而复请之/使者以蒙恬属/吏更置/胡亥以李斯舍人为护军/使者还报胡亥/已闻扶苏死/即欲释蒙恬/
C.扶苏已死/蒙恬疑而复请之/使者以蒙恬属吏/更置/胡亥以李斯舍人为护军/使者还报/胡亥已闻扶苏死/即欲释蒙恬/
D.扶苏已死/蒙恬疑而复请之使者/以蒙恬属吏/更置/胡亥以李斯舍人为护军/使者还报胡亥/已闻扶苏死/即欲释蒙恬/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决狱,判决诉讼的案件。文中指赵高因为私事请求公子胡亥帮他判决案件。
B.官爵,官阶和爵位。爵位是对贵戚功臣的封赏方式,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
C.用事,指执政当权或执法行刑。文中指赵高担心蒙毅重新执政对自己不利。
D.乘传,乘坐驿车。传,驿站的马车。古代奉命出使时可以乘坐驿站的马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王听说赵高办事能力很强,精通刑狱法令,就提拔赵高做了中车府令,又因为赵高办事勤勉尽力就赦免了他所犯的大罪。
B.赵高私下交好胡亥,秦始皇逝世后,他与李斯、胡亥暗中策划,拥立胡亥为太子,以便胡亥登上帝位后能帮他除掉仇人蒙氏兄弟。
C.赵高一心想要铲除蒙氏兄弟,子婴表达了不同意见,认为蒙氏是秦的大臣谋士,不可以一下子抛弃他们,胡亥竟然听信了谗言。
D.蒙毅为自己申诉,但使者知晓胡亥意图,还是将蒙毅杀了;哥哥蒙恬发出对上天的诘问,最终吞药自杀,这些都是赵高造成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知贤而俞弗立,则是不忠而惑主也。
(2)臣闻轻虑者不可以治国,独智者不可以存君。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选自《史记·鸿门宴》)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文言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使:派遣
B.从郦山下,芷阳间行                  道:道理
C.闻大王有意督                         过:责备
D.置之                                      坐:座位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文言虚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者出,未辞,为之奈何?       也:语气词,表停顿
B.大王来操?                              何:什么
C.公我献之                                 为:替
D.沛公置车骑                              则:却
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樊哙自比作砧板上任人处置的鱼、肉,因胆小怕事劝刘邦赶快脱身。
B.刘邦脱身前做了缜密安排,叮嘱张良,等自己返回以后再代为辞谢。
C.范增得知刘邦逃离后,拔剑击破玉斗,破口大骂,断言项王必败。
D.项羽听信张良的说辞,接受对方奉上的白壁,对刘邦逃离一事不放心上。
4.把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沛公安在?
(2)会其怒,不敢献。
2020-12-13更新 | 10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建元六年,拜番阳令唐蒙为郎中将,将千人,食重万余人,从巴蜀筰关入,遂见夜郎侯多同。蒙厚赐喻以威德约为置吏使其子为令还报乃以为犍为郡发巴蜀卒治道自僰道指牂柯江。使司马相如以郎中将往喻,皆如南夷,为置一都尉,十余县,属蜀。及元狩元年,博望侯张骞使大夏来,言居大夏时见蜀布、邛竹杖,使问所从来,曰:“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或闻邛西可二千里有身毒国。骞因盛言大夏慕中国,患匈奴隔其道,诚通蜀,身毒国道便近,有利无害。于是天子乃令王然于、柏始昌、吕越人等,使间出西夷西,指求身毒国。至滇,滇王尝羌乃留,为求道西十余辈。岁余,皆闭昆明,莫能通身毒国。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自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使者还,因盛言滇大国,足是亲附。天子注意焉。及至南越反,上使驰义侯因犍为发南夷兵。且兰君恐远行,旁国虏其老弱,乃与其众反,杀使者及犍为太守。汉乃发巴蜀罪人尝击南越者八校尉击破之。会越已破,汉八校尉不下,即引兵还,行诛头兰。头兰,常隔滇道者也。已平头兰,遂平南夷为牂柯郡。夜郎侯始倚南越,南越已灭,会还诛反者,夜郎遂入朝。上以为夜郎王。元封二年,天子发巴蜀兵击灭劳、靡莫,以兵临滇。滇王始首善。以故弗诛。滇王离难西南夷,举国降,请置吏入朝。于是以为益州郡,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西南夷君长以百数,独夜郎、滇受王印。滇小邑,最宠焉。

(节选自《史记》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被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蒙厚赐/喻以威德/约为置吏/使其子为令/还报/乃以为犍为郡/发巴蜀卒治道自/僰道指牂柯江
B.蒙厚赐喻/以威德约/为置吏/使其子为令/还报/乃以为犍为郡/发巴蜀卒治道自/僰道指牂柯江
C.蒙厚赐/喻以威德/约为置吏/使其子为令/还报/乃以为犍为郡/发巴蜀卒治道/自僰道指牂柯江
D.蒙厚赐喻/以威德约/为置吏/使其子为令/还报/乃以为犍为郡/发巴蜀卒治道自僰道指牂柯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元,是封建王朝帝王的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就是建元。
B.夷,是中国古代对东方少数民族的称呼,也泛指少数民族。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有“东夷、北狄、西戎、南蛮”之称。
C.博望侯,“侯”是中国古代爵位之一,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有公伯侯子男五等爵位。
D.太守,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汉郡守俸禄为两千石,所以,太守又称为两千石。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路途遥远,但汉朝和西南夷交流不断。张骞出使大夏时曾经看到过蜀郡出产的布帛,邛都的竹杖,就是辗转从东南边的身毒国运来的。
B.滇王开始就对汉朝怀有善意。朝廷派遣使者出使西夷,到达滇国后,滇王派人和这些使者一起寻找道路。
C.头兰是经常阻隔汉朝与滇国交通道路的国家。汉朝军队攻破南越后,领兵撤回,在行军中诛杀了头兰。
D.汉朝实行的是大一统政策。在这样的政策下,朝廷消灭了大部分西南夷国,只有滇、夜郎保留了其王印,成为其属地。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骞因盛言大夏慕中国,患匈奴隔其道,诚通蜀,身毒国道便近,有利无害。
(2)“汉孰与我大? ”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自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5.汉朝对西南诸夷采取了哪些政策?请结合本文分析。
2020-04-03更新 | 37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任安,荥阳人也。少孤贫困,为人将车之长安,留,求事为小吏,未有因缘也,因占著名数,家于武功。武功扶风西界小邑也谷口蜀栈道近出安以为武功小邑无豪易高也安留代人为求盗亭父。后为亭长。邑中人民俱出猎,任安常为人分麋鹿雉兔,部署老小当壮剧易处,众人皆喜,曰:无伤也,任少卿分别平,有智略。明日复合会,会者数百人。任少卿曰:某子甲何为不来乎?诸人皆怪其见之疾也。其后除为三老,举为亲民,治民。坐上行出游共帐不办,斥免。乃为卫将军舍人,与田仁会,俱为舍人,居门下,同心相爱。此二人家贫,无钱用以事将军家监,家监使养恶啮马。卫将军从此两人过平阳主,主家令两人与骑奴同席而食,此二子拔刀列断别坐。主家皆怪而恶之,莫敢呵。其后有诏募择卫将军舍人以为郎,将军取舍人中富给者,令具鞍马绛衣玉具剑,欲入奏之。会贤大夫少府赵禹来过卫将军,将军呼所举舍人以示赵禹。赵禹以次问之,十余人无一人习事有智略者。赵禹曰:吾闻之,将门之下必有将类。今有诏举将军舍人者,欲以观将军而能得贤者文武之士也。今徒取富人子上之,又无智略,如木偶人衣之绮绣耳,将奈之何于是赵禹悉召卫将军舍人百余人,以次问之,得田仁、任安,曰:独此两人可耳,余无可用者。有诏召见卫将军舍人,此二人前见,诏问能略,相推第也。田仁对曰:提桴鼓立军门,使士大夫乐死战斗,仁不及任安。任安对曰:夫决嫌疑,定是非,辩治官,使百姓无怨心,安不及仁也。武帝大笑曰:善。使任安护北军,使田仁护边田谷于上。此两人立名天下。

(选自《史记·任安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武功/扶风西界小邑也/谷口蜀栈道近山/安以为武功小邑/无豪/易高也/安留/代人为求盗亭父
B.武功扶风西界/小邑也/谷口蜀栈道近山/安以为武功小邑/无豪/易高也/安留/代人为求盗亭父
C.武功扶风西界/小邑也/谷口蜀栈道近山/安以为武功小邑/无豪易/高也/安留/代人为求盗亭父
D.武功/扶风西界小邑也/谷口蜀栈道近山/安以为武功小邑/无豪易/高也/安留/代人为求盗亭父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亭长,官名。秦汉时,十里一亭,设亭长-一人,管治安等。
B.舍人,常指古代豪门家里的门客,如“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C.席,常用以指席子,即用草或竹篾编成的供坐卧铺垫的用具。
D.河,文中指自然形成的水道。如“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任安早年不顺。任安年少丧父,生活贫困,给别人驾驭车子到了长安,留了下来,想做一个小吏,没有遇到机会。
B.任安性格刚强。任安和田仁跟随卫将军去拜访平阳公主时,被安排和骑奴一起吃饭,他俩就拔刀断席,另外单坐。
C.任安才能突出。皇帝下诏在卫将军门客中选郎官,初选时任安因家贫没被选中,但赵禹暗中观察,终于发现了他。
D.任安虚心谨慎。皇帝召见任安和田仁,问他们才智情况,让他们互相推举评价,任安承认自己某些方面不如田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后除为三老,举为亲民,治民。坐上行出游共帐不办,斥免。
(2)今徒取富人子上之,又无智略,如木偶人衣之绮绣耳,将奈之何?
2021-07-14更新 | 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