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苏轼(1037-1101)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2 题号:1531949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伯固归吴中故居

苏轼


三年枕上吴中路,遣黄犬、随君去。若到松江呼小渡,莫惊鸥鹭,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
辋川图上看春暮,常记高人右丞句。作个归期天已许,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注]①贺方回:名铸,北宋词人。②伯固:名苏坚,苏轼诗友。③老子:年长者自称,此为作者自指。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要“遣黄犬、随君去”,还自称为“老子”,表现了朋友间的亲昵,语言生动有趣。
B.“呼小渡”“莫惊鸥鹭”,既有作者对友人的提醒,也暗含着作者对吴中旧游的怀念之情。
C.下阕写到因为归期“天已许”,故而作者也将要启程,去见亲人爱侣,感受西湖细雨。
D.这首词属客中送客之作,依贺铸所写《青玉案》和韵而成,全词写法婉曲,含蓄深沉。
2.这首词以“归”字为中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

今日南风来,吹乱庭前竹。

低昂中音会,甲刃纷相触。

萧然风雪意,可折不可辱。

风霁竹已回,猗猗散青玉。

故山今何有,秋雨荒篱菊

此君知健否,归扫南轩绿。


[注]①元丰二年(1079年)七月,苏轼因作诗批评新法而身陷囹圄,见窗外竹枝摇曳,有所感触,写下此诗。②篱菊,陶渊明爱菊,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句。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二句总写竹子被大风吹得摇摆、纷乱的样子,暗示了诗人政坛被贬时烦乱的心境。
B.第四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大风中竹子的枝叶互相碰撞摩擦的景象,既有形似更有神韵。
C.第五、六句托物言志,通过赞美竹子刚毅的品质,表现了自己宁受摧残也决不妥协的人生追求。
D.第七八句通过写风停之后竹子恢复了它们原来君子般安然自若的风度,抒发了诗人人生豁达的追求。
2.诗歌最后四句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2023-02-07更新 | 14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惠州改前韵

苏轼

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三分春色一分愁。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

我与使君皆白首,休夸少年风流。佳人斜倚合江楼,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


【注】①临江仙: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名,为双调小令。②使君:惠州知州詹范。③合江楼,作者被贬初居惠州时所居之所,在惠州东门,因东西二江汇合于此得名。④九十日春:农历正月至三月。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三分春色一分愁”化用了叶道卿《贺圣词》词“三分春色,二分愁闷,一分风雨”而言春暮人愁。
B.下片“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山水被赋予情感,使本词更富有感染力。
C.“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两句中,“翻”“转”用得巧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暮春时节,榆荚被雨打得零落,柳絮被风吹散的画面。
D.本词写景和抒情相融合,整首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含蓄直白兼具,婉转明情并蓄,是豪放派词人苏轼的婉约之作。
2.苏轼的这首《临江仙》极尽伤春之意。请结合全词,分析诗人是如何表现“三分春色一分愁”的?
2022-10-01更新 | 36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注】①庄生天籁:出自《庄子•齐物论》,谓自然界的声响。②刚道:硬说。③宋玉《风赋》云:“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宋玉因回答说“大王之雄风”与“庶人之雌风”截然不同。前文“兰台公子”即宋玉。
1.下列对词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欧阳修在扬州建造了平山堂,苏轼曾为平山堂写词,“山色有无中”句就选自该词。
B.上阕写景,虚实结合;下阕写景议论,借驳宋玉表达“风无雌雄,不以谪为患”一旨
C.“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一句借描写眼前美景,寄寓词人身受贬斥际遇的感慨。
D.词人在篇末写出只要有长风千里,令人痛快,内心便会充满浩然之气,坦荡洒脱。
2.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词的一项是(     )。
A.刚健遒劲B.慷慨激昂C.典雅庄重D.旷达豪迈
3.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下阕的画线句。
2021-07-13更新 | 7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