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史传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79 题号:1538280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章帝建初五年,班超欲遂平西域,上疏请兵曰:“今西域诸国,自日之所入,莫不向化,唯焉者、龟兹独未服从。今宜与诸国连兵,岁月之间,龟兹可禽。以夷狄攻夷狄,计之善者也!”八年,帝拜班超为将兵长史。章和元年,班超发于阅诸国兵共二万五千人击莎车,龟兹王发兵合五万人救之。超议曰:“今兵少不敌,其计莫若各散去,可须夜鼓声而发。”阴缓所得生口。龟兹王闻之大喜,自以万骑于西界遮超,温宿王将八千骑于东界徼于阗。超知二虏已出密召诸部勒兵驰赴莎车营胡大惊乱奔走追斩五千余级莎车遂降、三年冬,龟兹诸国皆降。和帝六年,西域都护班超发龟兹等八国兵合七万余人讨焉者,斩首五千余级,更立焉者王。于是西域五十余国悉纳内属,至于海滨,四万里外,皆重译贡献。十四年七月,帝征超还。九月,卒。安帝永初元年,公卿议者以为西域阻远,数有背叛,吏士屯田,其费无已。六月,罢西域都护。西域诸国既绝于汉,北匈奴复以兵威役属之,与共为边寇。永宁元年,北匈奴率车师后王共杀敦煌长史索班等。曹宗因请兵五千人击匈奴,以报索班之耻,因复取西域。公卿多以为宜绝西域。太后闻班勇有父风,召问之。勇曰:“今府藏未充,师无后继,臣愚以为不可许也。今宜复置护西域副校尉,宣威布德,以系诸国内向之心而疑匈奴觊觎之情,而无费财耗国之虑也。”于是从勇议,然亦未能出屯。其后匈奴数与车师共入寇钞,河西大被其害。张珰上书曰:“弃西域则河西不能自存。”帝复以班勇为西域长史。三年春,班勇至楼兰,以鄯善归附,特加三绶,而龟兹王白英犹自疑未下。勇开以恩信,白英自缚诣勇,因发其兵步骑万余人到车师前王庭,击走匈奴伊蠡王,于是前部始复开通。顺帝永建二年,西域诸国皆服于汉。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西域归附》)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超知二虏已出/密召诸部勒兵/驰赴莎车营/胡大惊乱/奔走追斩五千余级/莎车遂降/
B.超知二虏已出密召/诸部勒兵/驰赴莎车营/胡大惊乱/奔走/追斩五千余级/莎车遂降/
C.超知二虏已出/密召诸部勒兵/驰赴莎车营/胡大惊乱/奔走/追斩五千余级/莎车遂降/
D.超知二虏已出密召/诸部勒兵/驰赴莎车营/胡大惊乱/奔走追斩五千余级/莎车遂降/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质,有礼物、人质等意,文中“纳质”指的是西域藩属国向汉朝进献礼物。
B.都护,汉代驻守西域地区的最高长官,负责管理边政事务,控制西域各国。
C.绶,指印绶。古时候通常一官一绶,“三绶”是汉朝重赏功臣的一种方式。
D.屯田,此处为军屯,指朝廷让驻屯的军队就地垦荒耕种以获取军饷的举措。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班超认为西域大多数国家都有归附之心,平定西域的时机已经成熟,他上疏向朝廷请兵,并提出了以夷制夷的策略。
B.在莎车、焉耆等国相继投降之后,西域五十余国皆已全部归附,就连四万里外语言不通的国家也都纷纷前来朝贡。
C.在对待西域的问题上,班勇并没有承袭其父班超以夷制夷的策略,而是施恩布信,收服人心,使西域各国主动归降。
D.班勇用恩义开导龟兹王,使他自缚请降,并借机征调他的军队击退匈奴。自此,汉朝与车师前王国再次建立起联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后匈奴数与车师共入寇钞,河西大被其害。
(2)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5.在处理西域问题上,朝廷为什么同意重新设置护西域副校尉一职,请简要分析。
【知识点】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字。有兄仲同居。以訾为骑郎,事孝文帝,十岁不得调,无所知名。释之曰久宦减仲之产不遂欲自免归中郎将袁盎知其贤惜其去乃请徙释之补谒者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论,令今可施行也。”于是释之言秦汉之间事,秦所以失而汉所以兴者久之,文帝称善,乃拜释之为谒者仆射。其后拜释之为廷尉。顷之,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释之治问。曰:“县人来,闻跸,匿桥下。久之,以为行已过,即出,见乘舆车骑,即走耳。”廷尉奏当,一人犯跸,当罚金。文帝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良久,上曰:“廷尉当是也。”其后有人盗高庙坐前玉环,捕得,文帝怒,下廷尉治。释之案律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奏当弃市。上大怒曰:“人之无道,乃盗先帝庙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差。今盗宗庙器而族之,有如万分之一,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久之,文帝与太后言之,乃许廷尉当。是时,中尉条侯周亚夫与梁相山都侯王恬启见释之持议平,乃结为亲友。张廷尉由此天下称之。   

(节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释之曰/久宦减仲之产/不遂欲/自免归中郎将/袁盎知其贤/惜其去/乃请徙释之补谒者/
B.释之曰/久宦减仲之产/不遂/欲自免归/中郎将袁盎知其贤/惜其去/乃请徙释之补谒者/
C.释之曰/久宦减仲之产/不遂欲/自免归/中郎将袁盎知其贤/惜其去/乃请徙释之补谒者/
D.释之曰/久宦减仲之产/不遂/欲自免归中郎将/袁盎知其贤/惜其去/乃请徙释之补谒者/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廷尉,掌管刑罚,是西汉时期地方上的执法官,在执行法律方面起重要作用。
B.季,常和伯、仲、叔放在一起来表示顺序,在兄弟排行里代表第四或最小的。
C.宗庙是帝王或诸侯祭祀祖宗的处所,汉代曾设置专门的官员来掌管宗庙礼仪。
D.族是古代的一种刑罚,指一人犯罪而牵连到亲属也被杀戮,属于较重的刑罚。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释之初入仕途,遭遇坎坷而萌生退意。由于身家殷实,张释之得选为骑郎,十年未得升迁,后来要求谒见皇帝,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B.张释之刚直不阿,秉公判案。皇帝乘车经过中渭桥,有人从桥下跑出来,皇帝御辇所驾的马受到了惊吓。张释之顶住皇帝的压力,依照法律公正判决。
C.张释之据理力争,公平执法。有人偷了高祖庙神座前供设的玉环,皇帝想给偷盗者超出法律规定的严惩,张释之认为,依照法律,死刑已是最高限度。
D.张释之公正执法,得到众人的称赞。中尉条侯与梁国国相山都侯看到了张释之执法公正,就和他结为亲密朋友。张释之也由此得到天下人的称赞。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
(2)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
2019-12-30更新 | 4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汪惟正字公理,幼颖悟,藏书二万卷,喜从文士议古今治乱,尤喜谈兵,时出游猎,则勒从骑为攻守状。父卒于军,皇侄寿王俾权袭父爵,守青居山。世祖即位,遂真授焉。中统二年,入朝,赐甲胄、宝鞍。三年,诏还巩昌。至元七年,宋人修合州,诏立武胜军以拒之。惟正临嘉陵江作栅扼其水道夜悬灯栅间编竹为笼中置火炬顺地势转走照百步外以防不虞宋人知有备,不敢近。会丞相伯颜克襄阳,议取宋,惟正奏曰:蜀未下者,数城耳,宜并力攻余杭。本根既拔,此将焉往!愿以本兵由嘉陵下夔峡,与伯颜会钱塘。帝优诏答曰:四川事重,舍卿谁托!异日蜀平,功岂伯颜下邪!未几,两川枢密院合兵围重庆,命益兵助之,惟正夺其洪崖门,获宋将何统制。十四年冬,皇子安西王北伐,而藩王土鲁叛于六盘,王相府命别速带领兵进讨,惟正为副。别速带不习兵,师行无纪,惟正为正部曲,肃行阵,严斥候,凡军政一倚重焉。进次平凉,简巩兵锐者八十人与俱,至六盘。土鲁先据西山,惟正分安西兵为左右翼,巩兵独居中,去土鲁一里许,皆下马,手弓。土鲁遣百骑突陈,惟正令引满毋发,将及,又命曰:视必中而发。于是矢下如雨,突骑中者三之一,余尽驰还,土鲁军遂走。安西王至,惟正迎谒,王历称其功。明日,大燕,赏以金尊杯、貂裘。王妃赐其母珠络帽衣,且曰:吾皇家儿妇也,为汝母制衣,汝母真福人也。诏惟正入朝,世祖推玉食食之,赐白金五千两、锦衣一袭,授金吾卫上将军、开成路宣慰使。十七年,迁龙虎卫上将军、中书左丞,行秦蜀中书省事,赐玉带。蜀土荐罹兵革,民无完居,一闻马嘶,辄奔窜避匿。惟正留意抚循,人便安之。二十年,进阶资德大夫。二十二年,改授陕西行中书省左丞。入觐上都,得腹疾,还至华州,卒,年四十四。谥贞肃。

(节选自《元史·汪惟正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惟正临嘉陵江作栅/扼其水道/夜悬灯/栅间编竹为笼/中置火炬/顺地势转走/照百步外/以防不虞/
B.惟正临嘉陵江/作栅扼其水道/夜悬灯栅间/编竹为笼/中置火炬/顺地势转走/照百步外/以防不虞/
C.惟正临嘉陵江/作栅扼其水道/夜悬灯/栅间编竹为笼/中置火炬/顺地势转走/照百步外/以防不虞/
D.惟正临嘉陵江作栅/扼其水道/夜悬灯栅间/编竹为笼/中置火炬/顺地势转走/照百步外/以防不虞/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枢密院,古代中央官署名,五代至元的最高行政机构,唐始设枢密使,宋欧阳修曾任枢密副使。
B.王妃,东汉以后诸侯国国王正妻称为王妃,“后”成为皇帝正妻的专称。文中指的是安西王妻子。
C.行中书省,元朝开始实施的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一级行政区,设在诸路重要都会,以分管各地区。
D.入觐,指诸侯于秋季入朝进见天子,也可以指地方官员入朝进见帝王。文中指的是后一种意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惟正聪明过人,喜谈治乱。有时出游打猎,就部署跟从的士兵摆出攻守的阵势。父亲去世后,他临时承袭父亲的爵位,守青居山。
B.惟正深受宠爱,屡受封赏。世祖授予他正式爵位,后入朝,赐甲胄、宝鞍、金尊杯、貂裘、白金、锦衣、玉带等,死后封谥号贞肃。
C.惟正有勇有谋,战功卓著。丞相伯颜攻克襄阳,准备取宋,惟正上奏建议合力攻打杭州,后来惟正攻下洪崖门,俘获宋将何统制。
D.惟正带兵有方,治民有道。讨伐土鲁时,他整治军队,所有军政都倚重他;当蜀地百姓受到战乱之苦时,他安抚慰问,百姓才安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进次平凉,简巩兵锐者八十人与俱,至六盘。
(2)蜀土荐罹兵革,民无完居,一闻马嘶,辄奔窜避匿。
5.在平定藩王土鲁叛乱过程中,惟正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
2021-03-30更新 | 29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陆皓,字明澄,吴郡吴人也。祖徽,字休猷,宋补建康令,清平无私,为文帝所善。父睿,扬州中从事。皓少好学,工书画,舅张融有高名,皓风韵举止颇类,时称曰无对日下,唯舅与甥。为尚书殿中曹郎,拜日,八坐丞郎并到上省交礼,而皓至晚,不及时刻,坐免官。后为司徒从事中郎。天监五年,位御史中丞。性婞直,无所顾望。时山阴令虞肩在任赃污数百万,皓奏收劾之。中书舍人黄睦之以肩事托皓,皓不答。梁武闻之以问皓,皓答曰:有之。帝曰:识睦之不?答曰:不识其人。时睦之在御侧上指示曰此人是也皓谓曰君小人何敢以罪人属南司睦之失色。领军将军张稷是皓从舅,皓尝以公事弹稷,稷因侍宴诉帝曰:陆皓是臣亲通,小事弹臣不贷。帝曰:皓职司其事,卿何得为嫌?皓在台,号不畏强御。为义兴太守,在郡宽惠,为下所称。历左户尚书,太常卿。出为临川内史,将发,辞武帝,于坐通启,求募部曲。帝问何不付所由呈闻。皓答所由不为受。帝颇怪之,以其临路不咎问。后入为金紫光禄大夫、特进,卒,谥质子。

(选自《南史》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睦之在御/侧上指示曰/此人是也/皓谓曰/君小人/何敢以罪人属南司/睦之失色
B.时睦之在御侧/上指示曰/此人是也/皓谓曰君/小人何敢/以罪人属南司/睦之失色
C.时睦之在御侧/上指示曰/此人是也/皓谓曰/君小人/何敢以罪人属南司/睦之失色
D.时睦之在御/侧上指示曰/此人是也/皓谓曰君/小人何敢/以罪人属南司/睦之失色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康是历史名城,后也称金陵,即现在的南京;是六朝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B.古代将全国划分为九个区域,称为“九州”。而扬州与冀州、兖州、青州、徐州等都是古代中国的“九州”之一。
C.从舅指外祖父的亲兄弟之男,即母亲的从父兄弟。从,在古代指堂房亲属,如从兄。
D.古时“阴”指山南水北,“阳”指山北水南。因此可以判断文中的“山阴”地处山的南面。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皓年少好学,擅长绘画。他跟随舅舅张融学习书画,颇有建树,且陆皓的风度举止很像舅舅,舅甥两人都为时人称颂。
B.陆皓延误交接,故被免职。他被任命为尚书殿中曹郎时,还没上任就被免职,主要原因是因为拜官之日行交接礼的时候,没有按时到场。
C.陆皓耿直刚愎,无所顾忌。他被任命为御史中丞时,无所顾忌,曾上书弹劾贪污数百万的山阴令虞肩,并拒绝他人的请托。
D.陆皓继承家风,宽政爱民。陆皓祖上几代为官,祖父任建康令时就有清廉的名声,而陆皓任义兴太守期间,也能够宽政爱民,受人爱戴。
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中书舍人黄睦之以肩事托皓,皓不答。
(2)出为临川内史,将发,辞武帝,于坐通启,求募部曲。
5.领军将军张稷因何事对陆皓心怀不满?从中能看出陆皓有什么样的品质?
2022-04-02更新 | 6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