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史传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34 题号:1541030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上(仁宗)念山林川泽,皆与民共,命自居庸以东,与天寿山相接,禁樵采,余俱弛禁。工部奏修军器,请征布漆于民,命给钞市之。上曰:古者土赋,随地所产,不强其所无。比年如丹漆、石青之类,所司不究物产,概下郡县征之,而吏胥因以为奸。其一切禁止。以灵璧县丞田诚为州判官,仍佐灵璧县事。诚居官廉能,抚字九年,考满,父老诣阙留之,遂有是命。以太常寺卿周讷为交趾升华府知府。讷永乐中为祠祭司郎中,请封禅,太宗不听。后以方宾荐入太常。上曰:谀佞之人,宜置远徼,不可以玷朝行。命翰林院严考岁贡生上谕杨去奇曰百姓不蒙福者由守令匪人守令匪人由学校失教自今宜严试之五经四书义不在文辞之工拙但取其明理者或人材难得,即数百人中得一人亦可。”召太监马骐还京,骐还未几,矫旨下内阁书敕,复往交趾办金珠。内阁复请,上正色曰:朕安得有此言!骐在交趾,荼毒军民,卿等独不闻乎?自骐召还,交人如解倒悬,岂可再遣。然亦不诛骐也。罢海子、西湖巡视官,上谓蹇义曰:朕之心,苟可推以利民,虽府库之储不吝,况山泽之利哉!用法尚宽厚,然深恶赃吏,每戒法司曰:国家恤民,必自去赃吏始。时有至自南京者,言徐、淮、山东民多乏食,而有司催科方急。上命杨士奇草诏蠲恤。士奇言:不可不令户部、工部与闻。上曰:姑徐之,救民如拯溺,不可须臾缓。有司虑国用不足,必持不决。因命士奇就西角门草诏。上览毕,即遣使赍行,顾士奇曰:卿今可语部臣,朕悉免之矣。

(节选自《明史经事本末·仁宣致治》)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上谕/杨士奇曰/百姓不蒙福者/由守令匪人/守令匪人/由学校失教/自今宜严试之/五经四书/义不在文辞之工拙/但取其明理者/
B.上谕杨士奇曰/百姓不蒙福者/由守令匪人/守令匪人/由学校失教/自今宜严试之/五经四书/义不在文辞之工拙/但取其明理者/
C.上谕/杨士奇曰/百姓不蒙福者/由守令匪人/守令匪人/由学校失教/自今宜严试之/五经四书义/不在文辞之工拙/但取其明理者/
D.上谕杨士奇曰/百姓不蒙福者/由守令匪人/守令匪人/由学校失教/自今宜严试之/五经四书义/不在文辞之工拙/但取其明理者/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交趾,古地区名,明永乐五年设交趾省,辖境相当今越南北部、中部地区。
B.封禅,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典礼,封为祭天,禅为祭地,一般在泰山举行。
C.岁贡生,明清时每年或两三年由地方选送入国子监学习的生员,也称贡士。
D.户部,中央行政机构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赋税、财政等事宜。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仁宗缩小禁止百姓在山林川泽樵采的区域,又令工部购买修造军器所用的布漆不得向民间征取,还认识到盲目强征的弊端并加以禁止。
B.仁宗认为周讷是谄媚之徒,将其驱逐出朝廷,远放交趾任升华府知府,他用刑宽厚,但痛恨贪官污吏,一再告诫司法官员要严惩贪官。
C.太监马骐在交趾时残害当地军民,被召回京师,仁宗严厉责备内阁明知马骐之事却仍然再次委派他前往交趾,但事后也没有诛杀马骐。
D.听说百姓遭遇饥荒而官府仍催征赋税,仁宗下诏将其减免;杨士奇建议先告知户部和工部,仁宗认为救灾刻不容缓,坚持先下诏再告知。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诚居官廉能,抚字九年,考满,父老诣阙留之,遂有是命。
(2)朕之心,苟可推以利民,虽府库之储不吝,况山泽之利哉!
2022·河南郑州·二模 查看更多[4]
【知识点】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马周字宾王,清河茌平人也。少孤贫好学,尤精《诗》《传》,落拓不为州里所敬。武德中,补博州助教,日饮醇酎,不以讲授为事。刺史达奚恕屡加咎责,周乃拂衣游于曹、汴。又为浚仪令崔贤首所辱,遂感激西游长安。至京师,舍于中郎将常何之家。贞观三年,太宗令百僚上书言得失,何以武吏不涉经学,周乃为何陈便宜二十余事,令奏之,事皆合旨。太宗怪其能,问何,何答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具草也。每与臣言,未尝不以忠孝为意。”太宗即日召之,未至间,遣使催促者数四。及谒见,与语甚悦,令直门下省。六年,授监察御史,奉使称旨。帝以常何举得其人,赐帛三百匹,是岁,周上疏,帝善其言,寻除侍御史,加朝散大夫。十一年,周又上疏。太宗称善久之。先是京城诸街每至晨暮遣人传呼以警众周遂奏诸街置鼓每击以警众令罢传呼时人便之太宗益加赏劳俄拜给事中。十二年,转中书舍人。周有机辩,能敷奏,深识事端,动无不中。太宗尝曰:“我于马周,暂不见则便思之。”中书侍郎岑文本谓所亲曰:“吾见马君论事多矣,援引事类,扬推古今,举要删芜,会文切理,一字不可加,一言不可减,听之靡靡,令人亡倦。昔苏、张、终、贾,正应此耳。然鸢肩火色,腾上必速,恐不能久耳。”二十一年,加银青光禄大夫。太宗尝以神笔赐周飞白书曰:“鸾凤凌云,必资羽翼。股肱之寄,诚在忠良。”周病消渴,弥年不瘳。时帝幸翠微宫,敕求胜地,为周起宅。名医中使,相望不绝,每令尚食以膳供之,太宗躬为调药,皇太子亲临问疾。周临终,索所陈事表草一帙,手自焚之,慨然曰:“管、晏彰君之过,求身后名,吾弗为也。”二十二年卒,年四十八。

(节选自《旧唐书·卷七十四·列传第二十四·马周》,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先是/京城诸街/每至晨暮/遣人传呼以警众/周遂奏/诸街置鼓/每击以警众/令罢传呼/时人便之/太宗益加赏劳/俄拜给事中
B.先是/京城诸街/每至晨暮/遣人传呼以警众/周遂奏诸街置鼓/每击以警众令/罢传呼/时人便之/太宗益加赏劳/俄拜给事中
C.先是/京城诸街/每至晨暮/遣人传呼以警众/周遂奏诸街置鼓/每击以警众/令罢传呼/时人便之/太宗益加赏劳/俄拜给事中
D.先是/京城诸街/每至晨暮/遣人传呼以警众/周遂奏/诸街置鼓/每击以警众令/罢传呼/时人便之/太宗益加赏劳/俄拜给事中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助教,古代学官名。大部分朝代国学中都设经学助教,协助国子祭酒、博士教授生徒,州(郡)县学亦设经学助教。
B.经学,中国古代学术的主体,原指先秦各家学说要义的学问,汉“罢黜百家”之后,专指儒家经典。
C.门下省,与尚书省、中书省合称三省。魏曹始设,是掌管机要、发布政令的机构,沿至隋唐,成为全国政务中枢。
D.飞白书,是一种特殊风格的书法。笔画中丝丝露白,像缺少墨水的枯笔写成的模样,别有一番风韵。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周精通经学,行为放荡不羁。为官酗酒,不能力行本职工作;刺史怪罪,他拂衣而去:不堪被辱,于是激愤而到长安。
B.马周仕运陡转,根本上而言是源于其才华。替常何撰写奏章,陈述有利于国家的二十多条建议,合称圣意,得赐帛三百匹。
C.马周德才兼备,深得太宗信任。多次上奏,深合圣意,不断被提拔;病重时,太宗亲为调药,君臣相得,千古传叹。
D.马周一心为公,为人坦荡正直。临终前,要回书函陈事表章,亲手烧掉,不愿如管仲、晏婴披露国君过失,以求身后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岁,周上疏,帝善其言,寻除侍御史,加朝散大夫。
(2)时帝幸翠微宫,敕求胜地,为周起宅。
5.中书侍郎岑文本对他亲近之人所说的一段话,对表现马周有何作用?
2021-05-02更新 | 6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仲长统字公理,山阳高平人也。少好学,博涉书记,赡于文辞。年二十余,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并州刺史高干,袁绍甥也。素贵有名,招致四方游士,士多归附。统干,干善待遇,访以当时之事。统谓干曰:“君有雄志而无雄才,好士而不能择人,所以为君深戒也。” 干自多,不纳其言,统遂去之。无几,干以并州叛,卒至于败。并、冀之士皆以是异统。统性俶傥,敢直言,不小节,默语无常,时人或谓之狂生。每州郡命召,辄称疾不就。常以为凡游帝王者,欲以立身扬名耳,而名不常存,人生易灭,优游偃仰,可以自娱,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

(《后汉书·仲长统传》)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于文辞(       )(2)统(        )  
(3)访以当时之事(       )(4)干自多(        )
(5)不小节(          )(6)辄称疾不(       )
2.下列句中加点词不是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
A.博涉书记B.干善待遇
C.访以当时之事D.可以自娱
3.下列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
A.作《师说》以贻之B.并、冀之士皆以是异统
C.欲以立身扬名耳D.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
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
(2)无几,干以并州叛,卒至于败。
5.文中写仲长统和高干的交往,突出了仲长统哪些个性特点,请加以概括
2019-11-08更新 | 5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遂奏疏曰:“夫民为国本,而贪吏迫使为盗。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申饬州县,以惠养元元为意,有违法贪冒者,使诸司各扬其职,无徒按举小吏以应故事,自为文过之地。”诏奖谕之。复奏疏乞创飞虎军。诏委以规画,乃度马殷营垒故基,起盖寨栅,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傔人在外,战马铁甲皆备。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带买三十匹。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经度费巨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如期落成,开陈本末,绘图缴进,上遂释然。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差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时江右大饥,诏任责荒政。始至,榜通衢曰:“闭籴者配,强籴者斩。”次令尽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官吏、儒生、商贾、市民各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粜,于是连樯而至,其直自减,民赖以济。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帝嘉之,进一秩。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弃疾尝同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棹歌》。熹殁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

(节选自《宋史·辛弃疾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熹殁/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B.熹殁/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C.熹殁/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D.熹殁/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建康又称建业、金陵,今南京市的古称。
B.奏疏,古代臣子向皇帝递交的奏折,奏疏中可报告工作,歌功颂德、议礼论学、陈政要、言兵事等。
C.缗钱,用绳穿成串的钱,也指以千文结扎成串的铜钱,在汉代也可以作为计算税课的单位。后泛指税金。
D.江右,古时以面朝南为尊,右为东,左为西。因此,古人把长江之东称为“江右”,长江之西称为“江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辛弃疾关注民生。他在担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期间,上书皇帝,希望皇帝告诫州县以仁爱百姓为本,惩处违法贪赃者。
B.辛弃疾忠于国事。他奉命创建飞虎军时,藏起御前金字牌,最终建成飞虎营栅栏,再陈奏事情的本末,画图进献,消除了皇上的疑虑。
C.辛弃疾注重大局。任江西安抚使时,成功赈灾;信州太守谢源明不顾幕属的反对向辛弃疾求助,辛弃疾将十分之三的米船给了信州。
D.辛弃疾很有文才。辛弃疾曾经和朱熹一起在武夷山游玩,写下《九曲棹歌》;他的词悲壮激烈,有《稼轩集》流传于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
(2)始至,榜通衢曰:“闭籴者配,强籴者斩。”
2021-04-28更新 | 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