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东汉 > 班固(32-92)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998 题号:15410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小题。

谏成帝营陵寝疏

臣闻贤圣之君,博观终始,穷极事情,而是非分明。孝文皇帝居霸陵,顾谓群臣曰:“嗟乎!以北山石为椁,岂可动哉!”张释之进曰:“使其中有可欲,虽锢南山犹有隙;使其中无可欲,虽无石椁,又何戚焉?”夫死者无终极,而国家有废兴,故释之之言,为无穷计也。孝文寤焉,遂薄葬,不起山坟。

《易》曰:“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树,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棺椁之作,自黄帝始。黄帝葬于桥山,尧葬济阴,丘陇皆小,葬具甚微。文、武、周公葬于毕,秦穆公葬于雍橐泉宫祈年馆下,皆无丘陇之处。此圣帝明王、贤君智士远览独虑无穷之计也。逮至吴王阖闾,违礼厚葬。十有余年,越人发之。秦始皇帝葬于骊山之阿,下锢三泉,上崇山坟,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天下苦其役而反之,骊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万之师至其下矣。项籍燔其宫室营宇,往者咸见发掘。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藏椁。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数年之间,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岂不哀哉!是故德弥厚者葬弥薄,知愈深者葬愈微。无德寡知,其葬愈厚,丘陇弥高,宫庙甚丽,发掘必速。由是观之,明暗之效,葬之吉凶,昭然可见矣。

陛下即位,躬亲节俭,始营初陵,其制约小,天下莫不称贤明。及徙昌陵,增埤为高,积土为山,发民坟墓,积以万数,营起邑居,期日迫卒,功费大万百余。死者恨于下,生者愁于上,怨气感动阴阳,因之以饥馑,物故流离以十万数,臣甚愍焉。陛下慈仁笃美甚厚,聪明疏达盖世,宜弘汉家之德,崇刘氏之美,光昭五帝三王,而顾与暴秦乱君竞为奢侈,比方丘陇,违贤知之心,亡万世之安,臣窃为陛下羞之。孝文皇帝去坟薄葬,以俭安神,可以为则;秦始皇增山厚藏,以侈生害,足以为戒。初陵之模,宜从公卿大臣之议,以息众庶。                                        

(选自《汉书•楚元王传》,有删改)


【注】①锢:用金属溶液填塞空隙。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外被项籍之灾,内牧竖之祸       离:遭受
B.期日迫卒,功费大万百余                    迫卒:急促
C.物故流离以十万数                                          物故:死亡
D.而与暴秦乱君竞为奢侈                       顾:回头
2.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写薄葬和厚葬的一组是
A.①棺椁之作,自黄帝始②下锢三泉,上崇山坟B.①丘陇皆小,葬具甚微②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
C.①以北山石为椁②积土为山,发民坟墓D.①始营初陵,其制约小②葬之吉凶,昭然可见矣
3.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释之向汉文帝进言:假如有的王陵被人觊觎,即使陵寝修建得十分坚实,终会被人盗挖开。文帝明白了这个道理,最终薄葬。
B.吴王阖闾违背礼制,实行厚葬;秦始皇大建陵墓,山坟高耸,陪葬丰厚。但没过多长时间,他们的陵墓或被人挖掘,或遭人破坏,可悲可叹。
C.文、武、周公、秦穆公,为长久计,实行薄葬,他们都是道德高尚的智者;那些奢靡厚葬的人,实际上都是无德寡知者。
D.王侯丧葬之事,关乎人心向背、天下安危,俭则吉,奢则凶。因此,作者在文末劝说成帝弘扬古帝先人的美德,简俭薄葬,不得效法暴秦乱君。
4.将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古之葬者, 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
(2)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藏椁。
(3)孝文皇帝去坟薄葬,以俭安神,可以为则。
【知识点】 班固(32-92)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朱云,字游,鲁人也,徙平陵。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长八尺余,容貌甚壮,以勇力。年四十,乃变节从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将军萧望之受《论语》,皆能传其业。好倜傥大节,当世以是高之。

元帝时,华阴守丞嘉上封事,言“治道在于得贤。平陵朱云,兼资文武,忠正有智略,可使以六百石秩试守御史大夫,以尽其能”。上乃下其事问公卿。太子少傅匡衡对,以为“大臣者,国家之股肱,万姓所瞻仰,明王所慎择也。云素好勇,数犯法亡命,受《易》颇有师道,其行义未有以异。今御史大夫禹洁白廉正,经术通明,有伯夷、史鱼之风,海内莫不闻知,而嘉猥称云,欲令为御史大夫,妄称举,疑有奸心,渐不可长,宜下有司案验以明好恶”。嘉竟坐之。

至成帝时,丞相故安昌侯张禹以帝师位特进,甚尊重。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以益民,尸位素餐,孔子所谓‘鄙夫不可与事君’,‘苟患失之,亡所不至’者也。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逢、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史遂将云去。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臣敢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

云自是之后不复仕,常居鄠田,时出乘牛车从诸生,所过皆敬事焉。薛宣为丞相,云往见之,宣备宾主礼,因留云宿,从容谓云曰:“在田野亡事,且留我东阁,可以观四方奇士。”云曰:“小生乃欲相吏邪?”宣不敢复言。云年七十余终于家病不呼医饮药遗言以身服敛棺周于身土周于椁为丈五坟葬平陵东郭外。

(节选自《汉书·杨胡朱梅云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云年七十余/终于家/病不呼医饮药/遗言以身服敛/棺周于身/土周于椁/为丈五/坟葬平陵东郭外
B.云年七十余/终于家/病不呼医饮药/遗言以身服敛/棺周于身/土周于椁/为丈五坟/葬平陵东郭外
C.云年七十余终/于家病/不呼医饮药/遗言以身服敛/棺周于身/土周于椁/为丈五/坟葬平陵东郭外
D.云年七十余终/于家病/不呼医饮药/遗言以身服敛/棺周于身/土周于椁/为丈五坟/葬平陵东郭外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勇力闻”与“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屈原列传》)两句中的“闻”字含义不同。
B.“妄相称举”与“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游褒禅山记》)两句中的“相”字含义不同。
C.“宜下有司案验以明好恶”与“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两句中的“有司”含义相同。
D.“下亡以益民”与“子为父死,亡所恨”(《苏武传》)两句中的“亡”字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云少年任侠好勇,后来因此受到非议;他中年改节读书,研习《易》和《论语》,由豪侠而转为名儒,是当时有名的高士。
B.有人认为朱云才兼文武,忠正而有智谋,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推荐他做御史大夫,却遭到太子少傅匡衡的极力反对。
C.朱云斥责汉成帝的老师张禹为佞臣,成帝要定朱云的死罪。御史拉朱云下殿,他仍然对成帝直言劝谏,最后得到成帝的肯定。
D.朱云生性耿直,倜傥有大节。他晚年回乡闲居,很受人们的敬重,追随的学生众多;宰相邀请他出来做官,被他婉言谢绝。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
(2)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
2023-01-21更新 | 9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 ”

(节选自班固《苏武传》)

材料二:

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足下又云:“汉与功臣不薄。”子为汉臣,安得不云尔乎?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徒失贵臣之意,刭身绝域之表。此功臣义士所以负戟而长叹者也。何谓不薄哉?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遭时不遇,至于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归;老母终堂,生妻去帷。此天下所希闻,古今所未有也。蛮貊之人,尚犹嘉子之节,况为天下之主乎?陵谓足下当享茅土之荐,受千乘之赏。闻子之归,赐不过二百万,位不过典属国,无尺土之封,加子之勤。 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为廊庙宰。子尚如此,陵复何望哉?且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所以每顾而不悔者也。陵虽孤恩,汉亦负德。昔人有言:“虽忠不烈,视死如归。”陵诚能安,而主岂复能眷眷乎?男儿生以不成名,死则葬蛮夷中,谁复能屈身稽颡,还向北阙。愿足下勿复望陵。

(节选自李陵《答苏武书》)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在答题卡方框内依次填入与正确答案相对应的序号。   
而妨功A害能之臣B尽C为万户侯D亲戚贪佞E之类F悉为廊庙宰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除,文中指宫殿的台阶。与《答司马谏议书》中“兴利除弊”的“除”不同。
B.春秋,常表示整个一年,泛指岁月;文中指年纪,“春秋高”意思为年纪老。
C.足下,旧时交际用语,一般用于上称下或同辈相称,表达对对方的尊敬之情。
D.茅土,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按封国所在方向取相应颜色的土,包以茅草而授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李陵多角度劝降苏武,例如陈述苏武兄弟惨死,母亲去世,妻子改嫁,儿女生死未卜的悲惨遭遇。
B.材料一中李陵以老朋友的身份劝说苏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大大震动了苏武的内心,以致苏武无言以对。
C.材料二中李陵表明自己并非是贪生怕死的小人,之所以没有选择为气节而死,是因为自己想要有所作为。
D.材料二中李陵认为汉朝因为他未能死节而施以惩罚,苏武守节却只给微薄的奖赏,这样很难让远方的臣民效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
(2)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
5.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李陵在兵败投降匈奴后,对汉朝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2024-01-17更新 | 9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爰盎,字丝。其父楚人也,徙安陵。高后时,盎为吕禄舍人。绛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自送之。盎进曰:丞相何如人也?上曰:社稷臣。盎曰: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本兵柄,弗能正。吕后,大臣相与共诛诸吕,太尉主兵,适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弗取也。后朝,上益庄,丞相益畏。已而绛侯望盎曰:吾与汝兄善,今儿乃毁我!盎遂不谢。及绛侯就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征系清室,诸公莫敢为言,唯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绛侯乃大与盎结交。

上从霸陵上,欲西驰下峻阪,盎揽辔。上曰:将军怯邪?盎言曰臣闻千金之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圣主不危不侥幸。今陛下骑六飞,驰不测山,有如马惊车败,陛下纵自轻,奈高庙太后何?上乃止。

洛阳剧孟尝过盎,盎善待之。安陵富人有谓盎曰:吾闻剧孟博徒,将军何自通之?盎曰:“剧孟虽博徒,然母死,客送丧车千余乘,此亦有迁人者,且缓急人所有。夫一旦叩门,不以亲为解,不以在亡为辞,天下所望者,独季心、剧孟。诸公闻之,皆多盎。

(节选自《汉书·爰盎晁错传》,有改动)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盎言曰/臣闻千金之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圣主/不乘危/不侥幸
B.盎言/曰臣闻/千金之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圣主不乘危/不侥幸
C.盎言曰/臣闻千金之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圣主不乘危/不侥幸
D.盎言曰/臣闻千金之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圣主/不乘危/不侥幸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侯,是我国古代五等公爵的第二等,又泛指封国的国君或达官贵人。
B.崩:古代把皇族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来比喻;皇族死,常称“崩”。
C.“圣主不乘危”中的“乘”与姚鼐《登泰山记》中“乘风雪”中的“乘”意思相同。
D.缓急:与《鸿门宴》中“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的“出入”同为偏义复词,此处解释为“急难”。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帝对待绛侯非常恭敬,群臣朝觐退朝后,经常亲自目送他下朝。袁盎进谏,指出了绛侯只是功臣而不是国家重臣。
B.袁盎为人正直。绛侯得势时,袁盎力谏皇帝不能失去君臣的礼节;绛侯失势时,唯有袁盎义无反顾,申明绛侯无罪。
C.文帝在霸陵想要纵马奔驰下山,袁盎直言劝谏,认为明主不该冒险,否则对不起高祖太后。文帝制止了袁盎的劝谏。
D.袁盎不因剧孟地位低徼而轻视他,他认为剧孟有超过众人的地方。皇族公卿听闻了都称赞他。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弗取也。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5.袁盎为什么认定绛侯只是国家的功臣而不是社稷臣?试简要说明。
2023-03-19更新 | 18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