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宋 > 辛弃疾(1140-1207)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78 题号:15426926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归朝欢·题晋臣敷文积翠岩

辛弃疾

我笑共工缘底怒,触断峨峨天一柱。补天又笑女娲忙,却将此石投闲处。野烟荒草路,先生拄杖来看汝。倚苍苔,摩挲试问:千古几风雨?

长被儿童敲火苦,时有牛羊磨角去。霍然千丈翠岩屏,锵然一滴甘泉乳。结亭三四五,会相暖热携歌舞。细思量:古来寒士,不遇有时遇。


【注释】①赵不遇,辛弃疾的朋友,字晋臣,曾为敷文阁学士。庆历六年,赵晋臣对积翠岩进行清理改造,让积翠岩成为当地的一个景区。此时赵晋臣与辛弃疾均去职赋闲。②共工与颛顼争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撞断了天柱。③缘底,为什么。④女娲炼五色石补天,遗落了一块神石在人间。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不辞辛苦,拄杖来到积翠岩,只是为了尽情欣赏积翠岩秀美的风光。
B.词人拄杖游览积翠岩。他倚靠、抚摸着岩石,不禁发问,问语中满含着对积翠岩的疼惜、关心和慰藉,也是在宽慰清理改造积翠岩的朋友赵晋臣。
C.牧童击石取火,牛羊以石磨角,积翠岩虽不幸流落于山谷中,却仍有其功用。
D.词人于积翠岩结亭会友,心生感慨,与杜甫“大庇天下寒士”的情怀近似。
2.本词起笔连用两则神话传说的目的是什么?
3.“古来寒士,不遇有时遇”两句意蕴丰富,请结合全词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满江红·赣州席上呈陈季陵太守

辛弃疾

落日苍茫,风才定、片帆无力。还记得、眉来眼去,水光山色。倦客不知身远近,佳人已卜归消息。便归来、只是赋行云,襄王客。

些个事,如何得?知有恨,休重忆。但楚天特地,暮云凝碧。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笑江州、司马太多情,青衫湿。

【注】①陈季陵罢职辞行,辛弃疾在宴席上作此词赠之。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落日苍茫“既点明了离别的时间,也给离别的宴席涂上了一层凄苦的色彩;“暮云凝碧”再次写到暮色,照应开头,情含景中。
B.上片的景物描写有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特点,其中实景是眼前的苍花落日、一叶孤舟,虚景是记忆中的水光山色。
C.“眉来眼去”写山水的美好,词人运用拟人的手法把无生命的山水写得有生命有感情,以乐最写哀情,表达了浓重的离愁别绪。
D.“倦客不知身远近,佳人已卜归消息”中,“倦客”是对罢职者的委婉说法,此处是指陈季陵。而此时佳人也离开词人,二人均有难言的悲情。
E.本词除了在景物描写上独具匠心,还大量运用了议论的写作手法,如下片中的“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就是议论句。
2.这首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2019-12-29更新 | 36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题。

临江仙·再用韵送祐之弟归浮梁

辛弃疾

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只消闲处过平生。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

记取小窗风雨夜,对床灯火多情。问谁千里伴君行?晓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


【注释】①祐之:辛祐之,辛弃疾的族弟。②裁冰:比喻构思新颖精巧。
1.在辛弃疾看来怎样才能做到“闲处过平生”?请结合词的上片简要分析。
2.词的下片表达了什么情感?主要是通过哪一种手法来表达的?请简要分析。
2016-11-18更新 | 10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题目。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
2018-09-18更新 | 4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