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写景抒情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3 题号:15514052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长安秋望

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 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 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 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注]①“鲈鱼正美”:典出《晋书•张翰传》,张翰思念故乡的鲈鱼,便辞官回家。②“南冠”“楚囚”:典出《左传》,为囚徒的代称。
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总写长安全景。登高远望,眼前凄清的云雾慢慢飘荡,长安的楼阁都似在脚下浮动。
B.本诗炼字灵活而不着痕迹。如首联中“流”“动”暗藏秋风渐起之意,景色迷蒙而壮阔。
C.颈联写夜色褪尽,眼前景色已历历可辨。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感。
D.尾联用典,借用张翰的莼鲈之思和钟仪被俘犹戴南冠两个典故,揭示出诗人内心的想法。
2.杜牧对此诗评价很高,尤其盛赞颔联,称赵嘏为“赵倚楼”。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颔联进行赏析。
【知识点】 写景抒情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①快阁:地名,在今江西太和。②痴儿:诗人自指。③《吕氏春秋·本味篇》载:“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④《晋书·阮籍传》载:阮籍善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见所悦之人,“乃见青眼”。
1.下列选项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登上快阁,倚栏远眺,“倚晚晴”三字不仅传神地写出了诗人的情态,也为下句的描写做了铺垫。
B.颈联中“朱弦”指琴,“佳人”即美人,引申为知音:意为友人远离,自己早已没有了弹琴的兴致。
C.颈联中“青眼”一句的意思是:没有了“佳人”的相伴,诗人即使见到美酒,也不会流露出喜悦之色。
D.尾联的“弄长笛”“与白鸥盟”指诗人希望远离世俗,过悠闲忘我、与世无争的生活。
2.诗中的“落木”与杜甫的《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中的“落木”有何异同?请结合两首诗的景和情作简要赏析。
2022-04-21更新 | 39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雨

杜甫

南国旱无雨,今朝江出云。

入空才漠漠,洒迥已纷纷。

巢燕高飞尽,林花润色分。

晚来声不绝,应得夜深闻。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语有云:“天降时雨,山川出云”,本诗第二句所描写的正是这种景象。
B.颔联中运用叠词“漠漠”“纷纷”,形象地写出了空中云来、雨落的形状。
C.“才”“已”两字运用极妙,诗人借此生动展现出了大雨转眼而至的迅疾。
D.本诗语言浅易晓畅,清新明快,读来朗朗上口,与《登高》语言风格相似。
2.请结合全诗内容,为题目补充一个能够表达作者心情的字,并阐述理由。
2021-12-08更新 | 14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乙卯八月九日,南山绝顶作台新成,与客赏月作)

叶梦得

绝顶参差千嶂列,不知空水相浮。下临湖海见三州。落霞横暮景,为客小迟留。

卷尽微云天更阔,此行不负清秋。忽惊河汉近人流。青霄元有路,一笑倚琼楼。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词人身处山顶,看到山峰参差林立,次句“不知”二字写出了词人产生的轻灵缥缈之感。
B.顺水而望,辽远的三州地区极为开阔,傍晚霞光漫天,令人忍不住淹留驻足,陶醉其中。
C.“此行不负清秋”,词人直抒胸臆,以“不负”二字表达了对登山赏览美景的满足。
D.本词描绘细致,既描写了湖海的波澜壮阔,也描写了微云的阔远、银河的静谧。
2.本词末尾两句极具浪漫主义的风格,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2023-08-07更新 | 12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