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咏物言志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1 题号:15647689

咏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注:此诗是《红楼梦》中大观园儿女结海棠诗社时,林黛玉吟咏之作。

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半卷”“半掩”两个动作既写出赏花人娇羞之态,又说明赏花人在远观白海棠。
B.颔联运用拟人手法,写出白海棠白净的颜色和孤高的风韵,自有一种天然的高洁气质。
C.颈联上句运用比喻赞美白海棠的白净,下句则写赏花人愁怨的心情,情感有起伏变化。
D.尾联又写赏花人,与开头形成呼应。“同谁诉”写出赏花人寄人篱下无处倾诉的哀愁。
2.李纨评价林黛玉该首诗写得“风流别致”,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
【知识点】 咏物言志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寒柳

(清)纳兰性德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湔裙梦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注】①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悼亡之作。②相关:关心。③湔(jiān)裙:溅湿了衣裙。这里用柳枝姑娘的典故:柳枝姑娘向男友表示三天后将涉水湔裙来相会。
1.从字数上看,这首词应是                                          
2.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花飞絮飘泊零落,又遭冰雪摧残,以物喻人,形象写出凄苦命运。
B.“春山”往往比喻女子眉毛,这里指代女子,由咏柳引出怀念之人。
C.两人无缘相会,而“梦断”之后连梦中的欢会也不可得,更添愁苦。
D.“眉弯”即柳叶,这是拟人修辞,言西风有恨却无法吹去枝头柳叶。
3.赏析上阕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
2022-10-19更新 | 11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陆游

若耶溪头春意悭,梅花独秀愁空山。

逢时决非桃李辈,得道自保冰雪颜。

仙去要令天下惜,折来聊伴放翁闲。

人中商略谁堪比,千载夷齐伯仲间。

【注】①本诗作于宋宁宗嘉泰三年十二月,此时诗人79岁。②若耶溪:溪名。出自浙江省绍兴市若耶山,向北流入运河。③夷齐:伯夷和叔齐的并称,二人因义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绘了若耶溪春意正浓的景象,梅花绽放在山谷间,在争奇斗艳的百花中一枝独秀。
B.颔联写梅花不同于普通的桃李花朵,它通过修行拥有独特的品质,即保持冰雪般的纯洁。
C.颈联既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凋落逝去的惋惜,又借折梅相伴来表明诗人高洁坚贞的品格。
D.本诗从诗人在若耶溪的所见切入,对梅花之美的书写由外而内,赋予了梅花以人的特点。
2.《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最后一句与本诗最后一句从形式上看十分相似,但表达的内容和情感不同。请结合两首诗的尾联简要分析。
2024-02-22更新 | 6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新竹

唐·元稹

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

冉冉偏凝粉,萧萧渐引风。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丛。

惟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


【注】①箨:笋壳。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诗首联“半含”“才出”突出其嫩;颔联转而用“晚”“凉”给人时光流逝的凄凉之感。
B.杜诗颈联从视觉和嗅觉描写雨后之竹,“娟娟”“细细”两组叠词的运用使得音律和谐。
C.元诗围绕“新”字展开,但“已青葱”“渐引风”又隐隐透露出新竹逐渐成长的力量。
D.根据体裁,两首诗都可以收录进《唐宋近体诗集》;从手法看,二者均采用了托物言志。
2.两首诗吟咏的对象都是竹,但在寄寓的情感上同中有异,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2023-01-31更新 | 3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