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句子 > 辨析并修改病句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261 题号:156994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沿北京长安街一路西行,永定河畔的首钢老厂区变了模样。

高炉矗立但不见烟尘滚滚,厂房依旧却不再机器隆隆。群明湖波光粼粼,秀池边芦苇荡漾,景观步道延伸交错,无人车行驶自如。昔日的“钢铁之城”正变身为空气清新的高端绿色生态园区,北京的母亲河永定河从厂区西侧穿流而过,使西山山脉形成天然“绿色屏障”:冬奥组委在这里办公,科幻园区在这里落地,文创产业在这里聚集……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灯光点亮百年工业遗存,将首钢园笼罩在历史沉淀与现代光影之中。1919年建立的首钢,已走过百余年风雨。这片京西热土承载着共和国工业发展的记忆,书写了中国工业发展的传奇。北京申奥成功后,首钢自觉服从国家奥运战略和北京城市定位要求,实施钢铁业搬迁调整,到2010年12月,这里全面停产。(     

1.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短篇向中篇靠拢,中篇向长篇靠拢,长篇呢,一部,两部,三部……
B.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
C.他听到这里,突然站住脚,呆了一会儿说:“那!……那我们送回去吧!”
D.那人笑着说:“请不要拦我!……”“不成,你不能走!”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10年后再看,新的故事已在这片曾经钢炉林立的土地上悄然发生。
B.10年后再看这片曾经钢花四溅的土地,新的故事已悄然发生。
C.这片曾经钢炉林立的土地,新的故事已在10年后悄然发生。
D.这片曾经钢花四溅的土地,10年后已悄然发生了新的故事。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昔日的“钢铁之城”已变身为空气清新的高端绿色生态园区,使西山山脉形成天然“绿色屏障”,北京的母亲河永定河从厂区西侧穿流而过
B.昔日的“钢铁之城”正变身为空气清新的高端绿色生态园区,北京的母亲河永定河从厂区西侧穿流而过,西山山脉形成天然“绿色屏障”
C.北京的母亲河永定河从厂区西侧穿流而过,昔日的“钢铁之城”正变身为空气清新的高端绿色生态园区,使西山山脉形成天然“绿色屏障”
D.北京的母亲河永定河从厂区西侧穿流而过,西山山脉形成天然“绿色屏障”,昔日的“钢铁之城”已变身为空气清新的高端绿色生态园区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羲献父子、颜筋柳骨,使书法作为文人的技能登入_____,也早早地______“琴棋书画”四技的行列。它虽然不是画,不是舞蹈,不是歌曲,却有绘画的美感、舞蹈的节奏、歌曲的旋律。

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以线为生命之本的,汉字由点和线组合而成,具有高度抽象化的特质。而点是线的浓缩,线是点的延长,点和线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_______中国的书法艺术又被称作线条的艺术。隶书的参差俯仰、楷书的方正端庄、行书的错落有致、草书的______,无不体现线条的和谐美。线条是书法艺术家心灵颤动的轨迹,是书法欣赏者心灵触动的凭借。通过书法线条形成心灵的交流,从而将书法艺术家、书法作品与欣赏者联系起来。中国书法通过变化无穷的线条,把中国几千年的书法史,描绘得有声有色。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大雅之堂       跻身       因而       天马行空
B.大方之家       跃居       从而       信马由缰
C.大方之家       跻身       因而       信马由缰
D.大雅之堂       跃居       从而       天马行空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书法通过线条实现心灵的交流,从而将书法艺术家、书法作品与欣赏者联系起来。
B.通过书法线条形成心灵的交流,从而将书法艺术家、书法作品与欣赏者联系起来。
C.书法通过线条将书法艺术家、书法作品与欣赏者联系起来,从而实现心灵的交流。
D.通过书法线条将书法艺术家、书法作品与欣赏者联系起来,从而形成心灵的交流。
2020-04-29更新 | 36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读者就会被这诗一般的语言所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所感染,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
B.对古汉语及鉴赏技巧的掌握程度,决定了学生能真正走进宋词的艺术世界。
C.许多胃肠专家认为,空腹时嚼口香糖,会使人感到恶心、头晕、胃疼甚至胃溃疡。
D.物理学家张首晟等人发现了“天使粒子”,将主要运用于计算机领域,从理论上证明量子计算的可行性,推动人类进入更高层次的信息文明社会。
2021-02-27更新 | 45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巴黎圣母院》以1482年路易十一治下的法国为背景,自然可视作历史小说。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浪漫主义巨匠写历史小说,与英国历史小说奠基人司各脱的路子有所不同,人物的真、善、美和假、恶、丑皆被放大若干倍。

中国历史小说往往七真三假主要人物和情节必须实有其人,确有其事。西洋的历史小说相反,主要的人物和情节往往是虚构的,倒是次要的人物和情节有所依据,以便渲染历史氛围,营造一种可信性。《巴黎圣母院》中,爱斯梅拉达和卡西莫多是完全虚构的。克洛德·弗洛罗确有其人,但实无其事。次要人物,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在圣母院广场上围观弃婴的四名修女,其姓名都有出处可查。在巧妙拼接分散、零碎的历史材料的同时,为了小说结构和艺术的需要,也不惜篡改历史。圣迹剧作者诗人格兰古瓦名载史册,不过他生于1475年,1482年时还是个毛孩子,雨果让他提前出生了二十年。

1.下列各选项,对《巴黎圣母院》中的人物关系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爱斯梅拉达美丽的容貌、动人的舞蹈和动听的歌声迷住了流浪诗人格兰古瓦,却也让副主教克洛德·弗洛罗心怀不轨。
B.卡西莫多对克洛德·弗洛罗有一种极端的报恩思想,这使他长期对克洛德言听计从,甚至曾经帮克洛德去劫持少女爱斯梅拉达。
C.卡西莫多在爱斯梅拉达即将被行刑的时候,将她救出并安顿在圣母院里避难,爱斯梅拉达很感动,但还是有些看不惯相貌丑陋的敲钟人。
D.在小说的最后,流浪诗人格兰古瓦在山羊和爱斯梅拉达之间,选择了山羊,而离开了深爱着他的妻子爱斯梅拉达。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巧妙拼接分散、零碎的历史材料的同时,为了小说结构和艺术的需要,作者也不惜修改历史。
B.为了小说结构和艺术的需要,在巧妙拼接分散、零碎的历史材料的同时,也不惜修改历史。
C.在巧妙拼接分散、零碎的历史材料的同时,为了小说结构和艺术的需要,作者也不惜篡改历史。
D.为了小说结构和艺术的需要,在巧妙拼接分散、零碎的历史材料的同时,也不惜篡改历史。
3.根据材料内容,简要概括《巴黎圣母院》这部历史小说的特点。
2021-06-30更新 | 1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