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山水田园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555 题号:1572862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樵者

【唐】崔涂

行山行采薇,闲翦蕙为衣。

避世嫌山浅,逢人说姓稀。

有时还独醉,何处掩衡扉。

莫看棋终局,溪风晚待归。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渔樵”本是农耕文明的基本生活方式,比如“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它代表了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和淡泊洒脱的人生境界,在诗文中常成为隐者的象征。
B.衡,横木,横木为门,是贫者之居的布置。衡扉,简陋的房屋。从颈联中可以看出樵者生活清苦,“独醉”中透着近似“新停浊酒杯”的“潦倒”之意。
C.本诗尾联与“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用典类同,但用意不同。本诗更强调山中遇仙的情节而非刘诗中的人事沧桑之感。
D.本诗语言自然朴质,但余韵悠悠;字里行间既展现了樵者的日常生活,又流露出作者对樵者的赞赏与向往。
(2)“香草美人”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有特殊含义。本诗哪一句承袭了“香草美人”意象的文学传统,有什么寓意?
(3)“莫看棋终局,溪风晚待归”表达了什么情感?
【知识点】 山水田园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壬戌二月

徐玑

山城二月景如何,行处时时听踏歌。

淡色似黄杨叶小,浓香如蜜菜花多。

春容每到晴时改,天气偏从雨后和。

好向溪头寻钓侣,小溪边夕涨清波。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以“二月景如何”问句起笔,引出了下文对二月之景的描绘。
B.“时时”一词有断断续续之意,意味着此时出门踏青的行人尚稀少。
C.颔联运用倒装句式描述了山城杨叶,菜花的景象,读起来朗朗上口。
D.诗歌融听觉、视觉和嗅觉于一体,以细腻的笔触描画了山城的春景。
2.这首诗描写的景物有怎样的特点?这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追求?
2021-07-15更新 | 11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旧谷行将尽,良苗未可希。老年方爱粥,卒岁且无衣。

雀乳青苔井,鸡鸣白板扉。柴车驾赢牸,草屩牧豪豨

多雨红榴折,新秋绿芋肥。饷田桑下憩,旁舍草中归。

住处名愚谷,何烦问是非。


【注释】①屩:草鞋。②豪豨:健壮的肥猪。③愚谷:即愚公谷,春秋齐桓公会猎于此,遇一老翁,老翁言此山谷名为愚公谷,后用“愚公谷”指隐居或与人无争的地方,此处借指王维隐居的地方。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旧谷即将食尽,田里的庄稼还指望不上,即使是老年人也只能吃粥。
B.作者选取田园中从春到秋几个典型的生活场景,展示田家生活常态。
C.“红榴折”“绿芋肥”描写了景物的衰颓荒凉,衬托出田家生活的惨淡。
D.本诗的语言平易自然,最后两句以典作结,给诗歌增添了含蓄之美。
2.诗歌前四句流露出诗人对农民的同情,结句又说“何烦问是非”,但两者并不矛盾。请简要分析。
2023-01-01更新 | 33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插 秧 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 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 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 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 照管鹅儿与雏鸭。

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夫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注]①这是刘禹锡担任连州刺史时写的一首诗。②嘤咛:轻声细语。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诗前两句是说插秧时节,全家无论男女老幼,一齐到田间劳动,人人各司其职。
B.杨诗三四句运用比喻,把斗笠、蓑衣分别比作盔、甲,营造出紧张的劳动气氛。
C.刘诗前四句描写田园风光,通过白描和比喻,想象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
D.刘诗五六句写到农夫农妇的衣着,白裙、绿衣映照在白水之中,色调分外和谐。
2.同样是赞美劳动,两首诗所描绘的劳动者形象和所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
2024-03-20更新 | 7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