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苏轼(1037-1101)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1 题号:1586142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送张元康省亲秦州

苏轼

一曲阳关情几许,知君欲向秦川去。白马皂貂留不住。回首处,孤城不见天霖雾。

到日长安花似雨,故关杨柳初飞絮。渐见靴刀迎夹路。谁得似,风流膝上王文度


【注】①本词作于嘉裕七年(1062年),作者时任凤翔府签判,与监承事张元康交好。②皂貂:黑貂制成的袍服。③靴刀:置于靴中的短刀。下级迎接上级时全副武装,以表礼仪的隆重。④风流:传为美谈的事;膝上王文度:指父亲宠爱儿子,《世说新语·方正》说王文度的父亲“爱念文度,虽长大,犹抱置膝上”。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写下本词送别回故乡秦州看望妻儿的好友张元康,以表达对他的不舍与祝福。
B.上片开头两句直接扣题,不仅点明张元康“省亲”的缘由,还交代“省亲”的去向。
C.“白马”“皂貂”留不住回家心切的张元康,而别后回望则传达出朋友分离的伤感。
D.下片想象张元康到家时的情形,集中描写“花似雨”“絮初飞”“夹路迎”三个场景。
2.词作结尾运用“膝上王文度”的典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注】此词作于熙宁七年(1074)七月苏轼任杭州通判时。时杭州太守陈襄(字述古)调任,宴僚佐于杭州城中吴山上的有美堂。应陈襄之请,苏轼即席写下了本词。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上片前两句极写有美堂美丽壮观的胜景,大处落墨,境界阔大,气势不凡。
B.上片后两句运用设问,询问友人,期待与述古有朝一日能再次相会,把酒痛饮。
C.上片以乐景写忧思,寓情于景;下片因景寓情,由忧而乐:情感表现极有层次。
D.下片前两句化用杜牧“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词句,直抒内心痛别之情。
2.“一江明月碧琉璃”描绘了一幅水月交映的阔远画面,留给读者丰富想象天地,简要分析。
3.你是否同意词的最后两句“进入到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妙境界”,并说明理由。
2021-02-26更新 | 82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菩萨蛮·西湖

苏轼

秋风湖上萧萧雨。使君欲去还留住。今日漫留君。明朝愁杀人。

佳人千点泪。洒向长河水。不用敛双蛾。路人啼更多。


【注】①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八月,陈襄罢杭州知州任,将赴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任知府,该词是苏轼在西湖送别陈襄时所作。词中“使君”就是指陈襄。②漫:枉,徒然。③佳人:美人。④长河水:出自江淹《别赋》“怨复怨兮远山曲,去复去兮长河湄”。⑤路人:指站立在路旁送别陈襄的杭州百姓。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先写天意留客。西湖上的晴雨变化不定,离任的陈襄将要远行,却被风雨留住,这是天从人意的美事。
B.“今日漫留君。明朝愁杀人”,写离情经过一夜的消化,就逐渐变淡了,到明天会发愁怎么送别友人。
C.“佳人千点泪。洒向长河水”这两句写“佳人”泪洒长河,此处借“长河水”写出了陈襄赴任路途的遥远。
D.结尾句写杭州百姓送别陈襄而纷纷流泪,从侧面写陈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暗含着作者对陈襄的赞颂之情。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词是如何抒发“离情”的。
2021-04-25更新 | 42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壶中九华诗

苏轼

湖口人李正臣蓄九峰石,玲珑宛转,若窗棂然。予欲以百金买之,与仇池石为偶,方南迁未暇也。名之曰壶中九华,且以诗记之。

清溪电转失云峰,梦里犹惊翠扫空。

五岭莫愁千嶂外,九华今在一壶中。

天池水落层层见,玉女窗明处处通。

念我仇池太孤绝,百金归买碧玲珑。


【注】此诗作于南迁途中。“云峰”一说庐山。《神仙传》中一个叫步公的人,常悬一壶,每夜跳入壶中,壶中别有天地山川。
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舟行疾速。两岸山峰在眼中消失,却在梦中时现。
B.颔联“莫愁”,正见家乡五岭渐渐远离的愁绪,但因“九华”俱在一石,稍慰愁情。
C.“天池水”“玉女窗”运用典故描写出天池水落、玉女现身的惝恍迷离的仙境。
D.尾联告诉我们作者欲以百金购买九峰石的直接原因是他的“仇池石”太孤绝。
2.清代查初白评此诗“带南迁意而不觉”,试分析隐藏于诗句中的迁谪意。
2019-05-14更新 | 20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