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史传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65 题号:1587609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帝遣曹彬等将兵伐江南彬与诸将入辞帝戒彬曰江南之事一以委卿切勿暴掠生民务广威信使自归顺不烦急击也又曰:“城陷之日,慎无杀戮。设若困斗,则李煜一门不可加害。”且以剑授彬曰:“副将而下,不用命者斩之!”彬自出师至凯旋,士众畏服,无敢轻肆,克城之日,兵不血刃。捷至,群臣称贺,帝泣曰:“宇县分割,民受其祸,攻城之际,必有横罹锋刃者,实可哀也!”命出米十万振恤之。帝谓宰臣曰:“五代诸侯跋扈,有枉法杀人者,朝廷置而不问。人命至重,姑息藩镇当如是邪!自今诸州决大辟,录案闻奏,付刑部详覆之。”又诏曰:“王者禁人为非,乃设法。临下以简,必务哀矜,世属乱离则纠之以猛,人知耻格则济之以宽。窃盗之生,本非巨蠹,近朝立制,重于律文,甚非爱人之旨。”尝读二典,叹曰:“尧、舜之罪四凶,止从投窜,何近代法网之密邪!”故定为折杖法,以递减流、徙、杖、笞之刑。自开宝以来,犯大辟非情理深害老,多得贷死;惟赃吏弃市,未尝贳。有群臣当迁官,帝素恶其人,不许,普坚以为请。帝怒曰:“固不与,卿若之何?”普曰:“刑赏,天下之刑赏,陛下岂得以喜怒专之!”帝怒甚,起,普亦随之。帝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竟得允。开宝元年,初覆试贡士。是科擢进士合格者十八人,陶毂子邴名在第六。帝谓左右曰:“闻毂不能训子,邴安得第!”命中书覆试。因下诏曰:“造士之选,匪树私恩,世禄之家,宜敦素业。如闻党与,颇容窃吹。文衡公器,岂宜私滥!自今举人,凡关食禄之家,悉委中书覆试。”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遣曹彬等将/兵伐江南/彬与诸将入辞/帝戒彬曰/江南之事/一以委卿/切勿暴掠生民/务广威信/使自归顺/不烦急击也/
B.帝遣曹彬等将兵伐江南/彬与诸将入辞/帝戒彬曰/江南之事/一以委卿/切勿暴掠/生民务广威信/使自归顺/不烦急击也/
C.帝遣曹彬等将兵伐江南/彬与诸将入辞/帝戒彬曰/江南之事/一以委卿/切勿暴掠生民/务广威信/使自归顺/不烦急击也/
D.帝遣曹彬等将/兵伐江南/彬与诸将入辞/帝戒彬曰/江南之事/一以委卿/切勿暴掠/生民务广威信/使自归顺/不烦急击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宇县,宇指宇宙,县指赤县,宇县即天下,与四海、八荒、六合意思相同。
B.弃市,是一种表警诫的刑罚,指罪犯被押解到闹市游街,以示被大众鄙弃。
C.朕,第一人称代词我,无论尊卑都可使用,秦始皇后成为皇帝专用的自称。
D.文衡,衡即秤杆,又指称量、比较,文衡古代指判定文章高下来取士的权力。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彬等人征讨江南获胜,众大臣庆贺,宋太祖却感到悲痛,认为天下分裂,百姓遭受了战争的祸害,于是命令拿出米来赈济抚恤。
B.宋太祖认为人命至关重要,各州判处犯人死刑,须上奏案情,交付刑部审察;他制定了折杖法,来依次减少流、徙、杖、笞的刑罚。
C.赵普因为一些大臣的官职变动与宋太祖发生了争执,赵普说皇帝不能因个人的喜怒而独断专行,宋太祖最终答应了赵普的请求。
D.陶穀的儿子陶邴名列当科进士第六,宋太祖对此质疑,认为选拔人才不能私自滥用权力,下令以后选士,中书省要对考生进行复试。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窃盗之生,本非巨蠹,近朝立制,重于律文,甚非爱人之旨。
(2)有群臣当迁官,帝素恶其人,不许,普坚以为请。
【知识点】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南豫州刺史庐陵王义真,警悟爱文义,而性轻易,与太子左卫率谢灵运、员外常侍颜延之、慧琳道人情好款密。尝云:‚得志之日,以灵运、延之为宰相,慧琳为西豫州都督。‛灵运,玄之孙也,性褊傲,不遵法度,朝廷以文义处之,不以为有实用。灵运自谓才能宜参权要,常怀愤邑。延之,含之曾孙也,嗜酒放纵。   

徐羡之等恶义真与灵运等游,义真故吏范晏从容戒之,义真曰:‚灵运空疏,延之隘薄,魏文帝所谓‘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者也;但性情所得,未能忘言于悟赏耳。‛于是羡之等以为运、延之构扇异同,非毁执政,灵运为永嘉太守,延之为始安太守。

义真至历阳,多所求索,执政每裁量不尽与。义真深怨之,数有不平之言,又表求还都。咨议参军庐江何尚之屡谏,不听。时羡之等已密谋废帝,而次立者应在义真;乃因义真与帝有隙,先奏列其罪恶,废为庶人,徙新安郡。前吉阳令堂邑张约之上疏曰:

庐陵王少蒙先皇优慈之遇长受陛下睦爱之恩故在心必言所怀必亮容犯臣子之道致招骄恣之愆。至于天姿夙成,实有卓然之美,宜在容养,录善掩瑕,训尽义方,进退以渐。今猥加剥辱,幽徙远郡,上伤陛下常棣之笃,下令远近然失图。臣伏思大宋开基造次,根条未繁,宜广树藩戚,敦睦以道。人谁无过,贵能自新;以武皇之爱子,陛下之懿弟,岂可以其一,长致沦弃哉!”书奏,以约之为梁州府参军,寻杀之。

徐羡之等以南兖州刺史檀道济先朝旧将,威服殿省,且有兵众,乃召道济及江州刺史王弘入朝;五月,皆至建康,以废立之谋告之

时帝于华林园为列肆,亲自沽卖;又与左右引船为乐,夕,游天渊池,即龙舟而寝。乙酉诘旦,道济引兵居前,羡之等继其后,入自云龙门;安泰等先诫宿卫,莫有御者。帝未兴,军士进杀二侍者,伤帝指,扶出东阁,收玺绶,群臣拜辞,卫送故太子宫。

(节选自《资治通鉴·宋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廷以文义处之                                               但:只
B.灵运为永嘉太守                                               出:贬
C.岂可以其一,长致沦弃哉                                 眚:眼疾
D.以约之为梁州府参军,杀之                              寻:不久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未能忘言悟赏耳                                 时帝华林园为列肆
B.警悟爱文义,性轻易                           即龙舟
C.实有卓然                                        义真故吏范晏从容戒
D.灵运、延之为宰相                              约之位梁州府参军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庐陵王少蒙/先皇优慈之遇长/受陛下睦爱之恩/故在心/必言所怀必亮容/犯臣子之道/致招骄恣之愆/
B.庐陵王少蒙先皇优慈之遇/长受陛下睦爱之恩/故在心必言/所怀必亮/容犯臣子之道/致招骄恣之愆/
C.庐陵王/少蒙先皇优慈之遇/长受陛下睦爱之恩故/在心必言/所怀必亮/容犯臣子之道/致招骄恣之愆/
D.庐陵王少蒙/先皇优慈之遇长/受陛下睦爱之恩故/在心必言/所怀必亮/容犯臣子之道/致招骄恣之愆
4.下列句子不属于表现刘义真爱好文艺的一项是
A.与太子左卫率谢灵运、员外常侍颜延之、慧琳道人情好款密。
B.得志之日,以灵运、延之为宰相
C.但性情所得,未能忘言于悟赏耳
D.义真深怨之,数有不平之言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豫州刺史庐陵王义真,聪睿敏捷,喜爱文学,常与太子左卫率谢灵运、员外常侍颜延之以及慧琳道人等情投意合,过从甚密。
B.徐羡之等对刘义真与谢灵运的交游,十分厌恶,徐羡之等认为谢灵运、颜延之挑拨是非,离间亲王与朝廷的关系。
C.咨议参军庐江人何尚之多次进言劝阻刘义真,刘义真拒不接受。此时,徐羡之等已经在密谋划策废黜少帝。
D.刘义真还没有起床,军士已经闯入,杀掉他的两个侍从,砍伤他的手指,将他扶持出东阁,收缴了皇帝的玉玺和绶带。文武百官向他叩拜辞行,由军士把他送回他的故居太子宫。
2018-01-24更新 | 8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

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量移江陵府掾曹。

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逾岁,转考功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俄有不悦愈者,摭其旧事,言愈前左降为江陵掾曹,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此论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

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为淮西宜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请愈为行军司马。淮、蔡平,十二月随度还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仍诏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凡嫁内外及友朋孤女近十人。

(节选自《旧唐书·韩愈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
B.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
C.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
D.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
2.下列对文中所涉及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宫市,是中唐时期,宫中需要购买外面市场上的物品,随意给出价款强行收购的行为,是皇帝直接掠夺人民财物的一种最无赖、最残酷的方式。
B.韩愈,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是唐宋两代八位散文大家的称号,分别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辙、苏洵、司马光以及王安石。
C.刑部侍郎,三省六部之刑部副长官,明清两代,刑部作为主管全国刑罚及审核刑名的机构,与都察院、大理寺共为三法司制,其部门最高长官为刑部尚书。
D.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共分三甲,其中一甲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
3.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从小失去母亲,跟随父亲和兄长,自幼刻苦读书,后来考中进士,文章得到别人的赏识,终成一代名士。
B.韩愈曾上过几千言的奏章,把宫市的弊端毫无保留地讲了出来,皇上不仅不听,反而大为生气,把韩愈贬到边远的阳山做县令,后来才酌情内移到江陵任职。
C.元和十二年,韩愈担任裴度的行军司马,因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有功,被朝廷任命为刑部侍郎。韩愈借撰写《平淮西碑》替裴度歌功颂德。
D.韩愈性情宽宏通达,与他人交往,不论人家地位如何变化,他总不改变态度。他跟孟郊、张籍的友情,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2022-04-12更新 | 7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徐有功,名弘敏,避孝敬皇帝,以字行,国子博士文远孙也。举明经,累补蒲州司法参军,袭封东莞县男。为政仁,不忍杖罚,民服其恩,更相约曰:“犯徐参军杖者,必斥之。”讫代不辱一人,累迁司刑丞。时武后僭位,畏唐大臣谋己。于是周兴、来俊臣等揣识后旨,置总监牧院诸狱,捕将相俾相钩逮楚掠凝惨又污引天下豪杰相交者即按一切以反论一时豪杰蒙难者不可胜数朝野震恐,莫敢正言,独有功数犯颜争枉直,后厉语折抑,有功争益牢

韩纪孝者,受徐敬业伪官,前已物故,推事使顾仲琰籍其家,诏已报可。有功追议曰:“律,谋反者斩。身亡即无斩法,无斩法则不得相缘,所缘之人亡,则所固之罪减。”诏从之,皆以更赦免,如此获宥者数十百姓。

道州刺史李仁褒兄弟为人证构,有功争不能得。秋官侍郎周兴劾之曰:“汉法,附下罔上者斩,面欺者亦斩。在古,析言破律者杀。有功故出反因,罪当诛,请按之,”后不许,犹坐免官。

起拜左司邮中,转司刑少卿。与皇甫文备同按狱,证有功纵逆党。久之,文备坐事下狱,有功出之,或曰:“彼尝陪君于死,今生之,何也?”对曰:“尔所言者私,仆所守者公法,不可以私害公。”

尝谓所亲曰:“大理,人命所系,不可阿旨诡辞,以求苛免。”故有功为狱,常持平守正,以执据冤罔,凡三坐大辟,将死,泰然不忧;赦之,亦不喜。后以此重之。所全活甚众,酷吏为少衰,然疾之如仇矣。,年六十八,赠司刑卿。

或论之曰:“昔称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人,今有功断狱,亦天下无冤人。然释之当汉文帝时,中外无事,守法而已。有功居革命之际,周兴、来俊臣等掩义隐贼,崇饰恶言,以诬盛德,有功守死明道,身滨殆者数矣,此其贤于释之明甚。”

(节选自《新唐书·徐有功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捕将/相俾相钩逮/楚掠凝惨/又污引天下豪杰相交者/即按一切以反论/一时豪杰蒙难者/不可胜数
B.捕将相/俾相钩逮/楚掠凝惨/又污引天下豪杰/相交者即按一切以反/论一时豪杰蒙难者/不可胜数/
C.捕将/相俾相钩/逮楚掠凝惨/又污引天下豪杰/相交者即按/一切以反论一时/豪杰蒙难者/不可胜数/
D.捕将相/俾相钩逮/楚掠凝惨/又污引天下豪杰/相交者即按/一切以反论/一时豪杰蒙难者/不可胜数/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讳即避讳,帝制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这是避讳的一条总原则。
B.县男,也叫开国男,是唐朝设立的一种爵位的名称,属于从五品。男,指男爵,古代五等爵位的最末等。
C.廷尉,古代官职名,战国时期始置,列位九卿,主管全国军事和武官选用。
D.卒,古代对“死”有不同的表达,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有功为政仁慈,深受敬服。武则天当政,株连钩捕,朝野震恐,没有人敢说真话,只有徐有功多次犯颜力争。
B.徐有功为人正直,执法公正。韩纪孝在接受徐敬业伪官后就死去,但他家还是受到牵连。抄家的圣旨下达后,徐有功仍进谏,坚持依法减免韩家的罪,类似情况的有几十家也因此得到赦免。
C.徐有功心胸开阔,不计私怨。他为李仁褒兄弟说情不成,反遭周兴弹劾,以致最终被免官。被重新起用后,又和同僚皇甫文备一同遭诬陷。后皇甫文备因事入狱,徐有功仍依法公正无私地救出了他。
D.徐有功秉公办案,坚持原则。坚持依靠事实凭据来判断冤屈诬枉的案子,不曾以私废公,深受武则天器重,对酷吏也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独有功数犯颜争枉直,后厉语折抑,有功争益牢。
(2)尝谓所亲曰:“大理,人命所系,不可阿旨诡辞,以求苟免。”
5.徐有功被人评价胜过张释之的地方有哪些?请根据文意概括。
2021-11-27更新 | 7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