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即事感怀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3 题号:15901370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小题。

醉蓬莱·重九上君猷

苏轼

笑劳生一梦,羁旅三年,又还重九。华发萧萧,对荒园搔首。赖有多情,好饮无事,似古人贤守。岁岁登高,年年落帽,物华依旧。

此会应须烂醉,仍把紫菊茱萸,细看重嗅。摇落霜风,有手栽双柳。来岁今朝,为我西顾,醉羽觞江口。会与州人,饮公遗爱,一江醇酎


【注】①君猷:黄州知州。苏轼被贬到黄州后,受徐君猷多方关照。徐君猷即将离开黄州赴湖南作知州。②无事:苏轼曾写徐君猷“未尝怒也,而民不犯;未尝察也,而吏不欺,终日无事。”③落帽:指宴饮。④遗爱,留下的恩惠,《左传昭公二十年》“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⑤醇酎:醇厚老酒。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词是苏轼写给将离任赴湘的徐太守的赠别词,开篇以“笑”字领起,自嘲劳苦的生活如一场梦,贬居三年成为他乡的游子。
B.“摇落霜风”写出了秋天草木凋零的特点,一个“霜”字突出了风之寒,“霜风”又直接表达了词人悲凉的心境。
C.“赖有”笔锋一转,值得庆幸的是“我”本是一个“多情”的人,喜欢饮酒又无所事事。
D.重阳向来是文人骚客宴游聚会、醉饮酬唱的最佳时节,词中“登高”“落帽”“紫   菊茱萸”等突出了节日氛围。
2.在本词中,苏轼用到了哪些手法抒写对徐君猷的不舍和颂扬之情?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知识点】 即事感怀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明日分弓亭按阅,再用西楼韵

范成大

眼看白露点苍苔,岁月飞流首屡回。

老去读书随忘却,醉中得句若飞来。

闻鸡午夜犹能舞,射雉西郊不用媒

自笑支离聊复尔,丹心元未十分灰。


【注】①淳熙三年(1176年),范成大在成都四川制置使任上作此诗,其时诗人51岁。按阅,检阅士兵。②媒,猎雉时以家雉诱出野雉,称雉媒。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前一句点明时令,寓情于景;后一句暗写老境,为下联作铺垫。
B.颔联“若飞来”与“随忘却”对举,构成语意的转折和情感的波澜。
C.颈联“闻鸡”“射雉”用典贴切妥当,对仗严谨工稳,音韵流转自然。
D.尾联前一句感叹国土虽破碎,但还有恢复的希望,后一句点明原因。
2.陆游称赞范成大“风采震羌胡”,龚明之称赞范成大“文章政事,震耀一世”,崔敦礼称赞范成大“包罗百氏,磅礴九流”。你从这首诗中读出范成大怎样的风采?请简要慨述。
2022-09-24更新 | 15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湘中友人

杜牧

莫恋醉乡迷酒杯,流年长怕少年催。

西陵水阔鱼难到,南国路遥书未回。

匹马计程愁日尽,一蝉何事引秋来。

相如已定题桥志,江上无由梦钓台

【注】①钓台,这里指姜太公钓鱼之处。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篇即劝诫朋友,不要因为贪恋美酒而忘却自己的志向,表达与友人共勉之意。
B.“南国”照应了诗题中的“湘中”,表明自己与友人一北一南,相隔千里,路途遥远。
C.“相如题桥”一句,运用汉代司马相如的典故,表达作者期待友人仕途上有所进步。
D.本诗表现一种劲直峻峭、气力健举的雄壮气势,豪爽俊健,古朴潇洒,富有感染力。
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蝉本无知,然许多诗人却闻蝉而愁,只因为诗人自己心中有愁,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请结合本诗,分析诗人闻蝉悲秋原因。
2022-07-01更新 | 13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苏辙

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

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注]①村酤,农家自酿的酒,②廪,粮仓。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从诸孙入村帮忙收麦写起,率真自然,充满淳朴的乡村气息,饱含浓浓亲情。
B.颈联中“偿饥乏”写出了对饥饿困乏的诸孙的犒劳,“劳苦辛”意指诸孙劳动的辛苦。
C.尾联写对外孙关仓归来后的赞叹,语言风趣,体现诗人晚年得享天伦之乐的喜悦。
D.同写村居生活,本诗写劳作和收获之乐,《归园田居》则表达归隐的自由愉悦之情。
2.请对本诗的颔联进行赏析。
2022-02-11更新 | 3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