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句子 > 辨析并修改病句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62 题号:1602791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华民族在汉字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在促进多民族融合的进程中,发挥了伟大的纽带和凝聚。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丞相李斯主持整理了小篆,使其成为秦国的标准文字。

李斯在秦篆的基础上_______________,形成了一套规范化的文字系统,沿用至今,可以想见其文字系统之成熟与稳定。这种成熟是我们中华文化赖以传承的基础,所以小篆的文化意义_______________。我们今人习篆其意义不仅在于民族文化的传承,而且在于篆书已经上升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文化符号。她具有中华民族认同的文化意义,虽然汉民族的政权几经易手,但汉民族的士大夫们总会不时地拉起复古的旗帜,对篆书进行_______________,从而聚集民族之魂。

秦小篆是政府用行政手段强力推行的书体,历史文化的_______________自不在话下,但于艺术角度而言,则如后世的馆阁体与现在的印刷体,(       ),故篆书这门书法艺术于小篆后即可谓是进入了一个漫漫长夜。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言简意赅   不可低估   正本清源   汗马功劳
B.删繁就简   不可低估   正本清源   丰功伟绩
C.删繁就简   不计其数   拨乱反正   汗马功劳
D.言简意赅   不计其数   拨乱反正   丰功伟绩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华民族在汉字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在促进多民族融合的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纽带和凝聚。
B.汉字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在促进多民族融合的进程中,发挥了伟大的纽带和凝聚。
C.汉字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在促进多民族融合的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纽带和凝聚作用。
D.中华民族在汉字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在促进多民族融合的进程中,发挥了伟大的纽带和凝聚作用。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形式的绝对统一,抹杀了这种艺术形式的创新能力,也就抹杀了个性
B.抹杀了这种艺术形式的创新能力,也就抹杀了个性,形式的绝对统一
C.抹杀了个性,形式的绝对统一,也就抹杀了这种艺术形式的创新能力
D.形式的绝对统一,抹杀了个性,也就抹杀了这种艺术形式的创新能力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语言不够纯净,据说是新诗的通病。然而将不同的因素冶于一炉,而使之产生____________的美感效果,是诗歌艺术的可贵之处。我们并不认为诗和说话居于平等的地位。诗是经验的艺术化的表现,不是日常会话的达意。文言虽在日常生活上已僵硬难用,但在艺术品中,经诗人的巧妙安排,却能____________,加强美感。反之,如果欠缺艺术的生命,那么,尽管一首新诗通篇不用一典,不掉一文,那种纯净也只是一贫如洗的代名词罢了。说坦白些,在文学的国度中,新诗人们是带点贵族气质的。我们宁愿自己的作品成为滞销的奢侈品,也不愿它成为畅销的牙膏,人人皆可入口,而转瞬又必吐出的牙膏。

超越了一旦起码的纯净之后,我们不难发现,文言宜于发现庄重、优雅、含蓄而曲折的情操,而白话则明快、直率、富现实感。许多意境,白话表现起来总嫌太直接、太噜苏,改用文言则可保持____________的距离。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3.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线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2023-02-26更新 | 215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将按照中共十九大作出的战略部署,推动形成全面开放,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外资企业在华经营环境也将更加开放、透明和规范。
B.新预案进一步完善预警分级标准和应急减排措施,将重污染天气应对作为改善当前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手段,发挥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充分作用,及时发布相应级别预警,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重污染天气发生频率、减轻污染程度。
C.由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全球青少年烟草调查的数据显示,智利青少年吸烟比例有所下降,尤其是13至15岁青少年的烟草消费量显著减少,但智利仍是拉美地区青少年吸烟最多的国家。
D.10月9日下午,上海市民在地铁13号线遇到了正在备战上海网球大师赛的费德勒,一身休闲打扮,忙里偷闲,走进地铁车厢近距离地感受自己所喜欢城市的生活节奏。
2020-06-16更新 | 61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许多人是做研究工作的,但是他们对于研究今天的中国和昨天的中国一概无兴趣,只把兴趣放在脱离实际的空洞的理论研究上。许多人是做实际工作的,他们却不注意主观情况的研究,往往单凭热情,把感想当政策。这两种人都凭主观,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或作讲演,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作文章,则       的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       ,脆而不坚。       ,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这就是我们队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风。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总之,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       ,我们有打倒它的必要。只有打倒了主观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才会抬头,党性才会巩固,革命才会胜利。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夸夸其谈       秀而不实       各行其是       同仇敌忾
B.侃侃而谈       秀而不实       自以为是       同仇敌忾
C.侃侃而谈       华而不实       各行其是       大敌当前
D.夸夸其谈       华而不实       自以为是       大敌当前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许多人是做实际工作的,他们却不注意客观情况的研究,往往单凭热情,把感想当政策
B.许多人是做实际工作的,他们也不注意客观情况的研究,往往单凭热情,把感想当政策
C.许多人是做实际工作的,他们也不注意主观情况的研究,往往单凭热情,把感想当政策
D.许多人是做实际工作的,他们却不注意主观情况的研究,往往单凭热情,把感想当政策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2022-01-28更新 | 1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