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书评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94 题号:1620950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红楼梦》是小说,是文学艺术,表达思想的方式是塑造典型形象,使用的语言是生活语言。作者只用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人物形象,并且语言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第二十四回自“贾芸出了荣国府回来”至“一面趔趄着脚儿去了”,一千八百多字,却写了四个人:贾芸的舅舅卜世仁、贾芸的舅妈、醉金刚倪二和贾芸。前面三人虽然都只是寥寥数笔,但俱各传神,卜世仁夫妇的鄙吝和倪二的仗义,皆历历如绘。人物的语言也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一碗茶也争,我难道手里有蜜!”这是初恋中的智能儿的语言,反映她心里的甜意。“你忙什么!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这是金钏的语言,反映她因受宝玉的赏爱而心悦意肯、别无他虑的心态。“‘呦呦鹿鸣,荷叶浮萍’,小的不敢撒谎”。这是李贵的语言,反映他护送宝玉读书,但不识字,也不理会读书,只是从旁听闻的状况。《红楼梦》里最能言善语的要数黛玉、王熙凤、红玉、麝月几人。林黛玉慧心巧舌、聪明伶俐;王熙凤先意承志、博取欢心;红玉伶牙俐齿,如簧百啭;麝月在教训老婆子时词锋逼人,势猛气锐。作者对这四个人的语言是精心设计的,是特写。

《红楼梦》在古典长篇小说中确已成为“绝唱”,这是无庸争议的,但它还是一首不用韵的诗。这不仅仅是因为《红楼梦》里有许多诗,而且它从开头至八十回的叙述,也都有诗的素质,它的叙述与诗是交融的,是一体。诗是什么?是抒情,抒喜怒哀乐各种各样的情,而不是干巴巴的纪事,《红楼梦》确有这种抒情性的特点。

(摘编自冯其庸《〈红楼梦〉的语言魅力》)

材料二:

《红楼梦》主题历来众说纷纭,正如鲁迅所言,经学家见《易》,道学家见淫,才子见缠绵,革命家见排满……持自传说、索引说、阶级斗争说者亦众,此现象实属正常。有些文学作品就像饺子,就为了中间那口馅儿,有些文学作品就像点缀在西瓜里的那些子儿,人间百态尽在其中。其实开篇作者就借空空道人说出,即“大旨谈情”。《红楼梦》可称为“言情小说”,但与现代意义的“言情小说”不同。我们可以从“情”宇来赏析《红楼梦》的主题思想:

第一层,是将“情”理解为爱情之情,认为《红楼梦》单纯是一部写宝黛爱情的书。若如此看待红楼,可谓未窥门径,枉费曹公十年辛苦。

第二层境界,认为《红楼梦》是为闺阁立传、女儿正名。刘鹗《老残游记》言:雪芹之大痛深悲,乃是为“千红”一哭,为“万艳”同悲。宝玉在女子面前自卑、自轻、自我否定、自我牺牲。与玉钏儿一起,他烫了手,反急问玉钏儿烫着没有。龄官画蔷,天降大雨,他只顾提醒龄官“快避雨去罢”,却不在意自己也在雨中。受父笞打,黛玉来探,却只嚷不疼,希望黛玉不要伤心……

第三层境界借写宝玉对女子的珍重体贴,探究人与人应该如何相处。体贴,以己之心体人之心,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是“仁”的内核。当时“仁”道日渐僵化,而作为躯壳的“礼”反据要津,《红楼梦》中亦有暗讽,贾敬死后,贾珍、贾蓉“直哭到天亮喉咙都哑了方住”,回府后便寻欢作乐。而宝玉形象是对“仁”“礼”平衡的一次拨乱反正。有人说《红楼梦》的内核是对封建道德的反抗,宝玉就是代表,实则大谬,宝玉蔑视的是虚伪,是虚礼,而非道德,他领会到了仁道精髓,即体贴,是真道德的践行者。

第四层境界,《红楼梦》不仅是仁爱之书,更是充满无限情怀的天真之书、博爱之书。“仁”道建立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上,推己及人,即可得仁。宝玉对一切美好、纯净的事物都充满关爱,第三十五回说宝玉“看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看见了鱼,就和鱼说话,见了星星月亮,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咕咕哝哝……”宝玉之“多情而善感”毫无矫揉,发乎真心,他有仁心,坚持、热爱、有信仰;他有诗心,天真、浪漫、充满想象。二者结合,便是宝玉这个“混世魔王”的真实面貌,而这或许也是《红楼梦》一书“大旨谈情”之“情”的真实面貌。

(摘编自王学良《如何赏析作为“言情小说”的〈红楼梦〉》)

材料三:

中国古代传统小说是以情节为中心的,与情节有关的事件、人物、对话才是正文,而与情节无关的景物则是可有可无的闲文。然传统小说也写景,但那景语多是体现类型而不是显现个性的,常常是“有诗为证”地铺张一番,而这一番景语可以置换到任何一部小说中。写景的成语化表现了对情节迫切而焦急的渴求心态,表现了对情节的重视之下对情绪的忽略。《红楼梦》也很少写景,在许多现代作家肯定会细细地描绘一番的地方,曹雪芹都浑然不觉地放过了,小说中虽然也有写景的地方,但都是笼统的成语:“当时街坊上家家箫管,户户弦歌,当头一轮明月,飞彩凝辉。(第一回)”到了太虚幻境这样的仙境,本该有所渲染,但曹雪芹也同样用成语交待过去了:“但见朱栏白石,绿树清溪,真是人迹希逄,飞尘不到。(第五回)”可见这位伟大的作家对于写景是多么的不习惯。

《红楼梦》景语的成语化提醒我们,其实曹雪芹也还是个情节中心论者,尚没有把中国小说从情节结构过渡到情绪结构。

(摘编自李书磊《〈红楼〉景语》)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中对人物的语言描写精妙传神,表现力很强,寥寥几笔就将智能儿、金钏以及李贵等人描绘得十分鲜明。
B.《红楼梦》精心设计了黛玉、王熙凤、麝月等人的语言特写,符合人物身份,凸显了人物性格,富于个性化。
C.《红楼梦》与现代意义的“言情小说”有相似之处,因此仅仅把它当作一部写宝黛爱情的书,也是解读《红楼梦》的重要门径。
D.《红楼梦》中“情”的实质可能是“仁心”与“诗心”的结合,这种结合在宝玉身上表现为坚持、热爱、有信仰与天真、浪漫、充满想象。
2.下列说法中,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红楼梦》中的多次点戏、听戏都与小说人物命运紧密关联,如宝钗过生日时点了涉及和尚的戏,暗示她未来的丈夫将会出家。
B.《红楼梦》中很多文字是写景和叙事的最天然的结合,也是富有诗的素质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我们要读出它的味外味、韵外韵来。
C.胡适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研究方式,考证了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还得出了《红楼梦》是曹雪芹自传的结论。
D.无论人或物、有情或无情,宝玉都可以体贴其悲音,感谅其情愫。对他来说,不但草木,凡天下之物,皆是有情有理的,也和人一样。
3.请结合材料三,概述《红楼梦》与传统小说在景物描写上的共同点,并分析其原因。
【知识点】 书评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一朵晶莹、素洁的雪花开始,从一声纯净、温暖的童声开始,从一株昂扬、葱绿的春芽开始,2022年北京冬奥会来到了我们身边。北京冬奥的背后,凝结着无数参与者的心血汗水。他们之中,有一位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为北京冬奥记录着、见证着、歌哭着,她就是长篇纪实文学《中国冬奥》(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1月出版)作者孙晶岩。

孙晶岩从2017年中国申办冬奥成功开始,历时5年,走访国内外多个城市,面对面采访200余位与冬奥会相关的各界人士,全景记录了北京冬奥会从酝酿、申办到筹备充满曲折与挑战的历程。作品通过丰富真实的事例和人物,立体、生动地书写了京冀两地三大冬奥赛区的建设奇迹,更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续写奥运辉煌的决心与实力,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孙晶岩坚持“报告文学要有宏大视野”的创作理念。她创作《中国冬奥》的初衷和记录冬奥筹备历程的重点,是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有活力、有实力的中国形象,是希望能真实记录冰雪运动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促进。正是作者的家国情怀,使整部作品呈现出文学反映时代重大进程的及时性和前瞻性。通过这本书,我们能感受到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有中国国力的支撑、有冰雪产业的发展、有与世界的融合。

从这部《中国冬奥》中可以看出作家对“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理念的躬身实践。孙晶岩说:“报告文学是行走的艺术,一定要用脚板子跑出来,要讲究文学性,刻画主人公的精气神,弘扬真善美。”为创作这部作品,她在大雪纷飞的冬天,凌晨5点就起床赶往建设工地采访;在零下20摄氏度的夜间,与张家口赛区的建设者们一起感受壮观的雪场造雪;坐着绿皮火车,穿过漫长一夜去冰雪基地采访,见到艰苦简陋的训练环境,为教练员、运动员的精神感动落泪。她寒来暑往、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到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跟踪场馆建设进展,前往黑龙江、吉林等冰雪运动强省探寻中国冰雪运动的拼搏之路……目力所及,是与冬奥相关的每一个群体,每一个人。孙晶岩坚持一种“心心相印的采访”,在面对采访对象和写作时,她试图“进入心灵、走入审美”,相信“只有笔端常带感情,才能写出动人的文字”。也许正是这样的创作信念和行动,使她的作品扎实深刻、朴实动人。

“雪里已知春信至。”一场盛大的冰雪赛事折射着中国生生不息的力量。《中国冬奥》以文学的真诚与情意,为北京冬奥会献上一份特殊的礼物。

(摘编自孔令燕书评《雪里已知春信至》)

材料二:

记者: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手心情如何?

李剑叶:很激动也很荣幸,能举着自己设计的奥运火炬传递奥运圣火,内心无比荣耀。

记者:作为北京冬奥会“飞扬”火炬的外观设计师,奥运火炬在您心中代表着什么?

李剑叶:奥运火炬最原始的含义是传递光明、希望与和平。每次奥运火炬的设计,大家都会特别关注,因为它代表着这届奥运会的举办国家和城市所要传递的信息和展现的形象。

记者:经历过整个设计过程后,是一种什么感受?如果用一个词去形容设计过程的话,你会如何形容?

李剑叶:这是挺难的一个问题,因为设计过程有太多大大小小的故事和插曲,整个设计过程很难,但是我更多想到的是“浪漫”这个词。

记者:浪漫?为什么?

李剑叶:当时我们决定做火炬设计的时候,第一个闪现在脑海中的画面是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的开场,一面红旗慢慢飘扬入画,有一种中国的历史厚重感,同时也孕育着一种力量。它还有一种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一种自我突破的意境。

记者:这是否如同谈了一场“浪漫的恋爱”?

李剑叶:是的,恋爱可能某种程度上就是这个样子,从一开始可能不认识,然后慢慢去熟悉它,跟它产生一些互动和交流。同时也会有比较困难的时候,比如说奥组委对我们的方案不满意,这个过程也非常痛苦,感觉要分手,马上会失恋了。

记者:经历过这样的过程,当得知您的设计方案最终确定为北京冬奥会火炬时,您的心情又是如何?

李剑叶:当时整个设计团队在开总结会,在会上我接到一个消息说“花卷出锅了”,当时就有点潸然泪下的感觉,但是因为设计团队成员都在,所以我强忍住了,其实眼泪已经溢出眼眶了。

记者:这是否如同经过恋爱过程后,在求婚时听到“我愿意”一样的感受?

李剑叶:对,但是我觉得当时只是求婚成功,证还没领。整个设计团队兴奋之后,立刻投入新的工作中,就是要将我们的设计稿做成实物。无论怎样,与奥运火炬从“相识”到“求婚”成功总是一件令整个团队都高兴的事。

记者:最终的“飞扬”火炬和此前第一稿有很大区别,“飞扬”火炬设计成中空是什么样的灵感激发的?

李剑叶:第一稿提交之后,奥组委并不满意,随后我们陷入了创意困境,中途甚至想过把糖葫芦作为符号元素设计到火炬中去。这个过程比较痛苦,很多时候是在不断围绕一个圆心画圈,你有感觉就是这个方向是对的,但是你很难直接走到圆心。

就在大家都一筹莫展的时候,偶然间看到会议室桌上绿植的一片干枯树叶掉下来,给了我们灵感。那片树叶呈现出一种螺旋中空的形态。

我们观察到这片叶子的旋转是有加速度的,这种生命力让人找到了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某种连接,就是人生不止直线,而是曲线前进,且有快有慢,这也激发了我们的灵感。

现在回想起来就是四个字“道法自然”,自然能够给你不一样且新鲜的启发和灵感。

记者:在设计2022年冬奥火炬的时候,如何打破大家固有的奥运烙印去寻求更多的创新?

李剑叶:设计火炬本身是一个命题作文,这个命题作文在人类历史上被反复重写。奥运火炬的关注度很高,在设计过程中要出新,但又不能怪,因此设计过程确实有难度。

2008年的火炬通过卷轴体现造纸术,同时又用了“祥云”元素,某种程度是对中国文化的一个回顾。我们在设计2022年北京冬奥“飞扬”火炬的时候,通过“祥云”图案渐变到“雪花”图案的设计,再把环保、绿色等元素放到里面,充实未来感,所以我想它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设计。

记者:如果分别用一个词语去形容“祥云”火炬和“飞扬”火炬,您会用哪两个词语去形容它?

李剑叶:祥云火炬应该用“平和”来形容,而飞扬火炬是“激情”。

记者:您觉得“飞扬”火炬代表什么?

李剑叶:_______________。

(摘编自中新网记者对李剑叶的专访)

1.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孙晶岩创作长篇纪实文学《中国冬奥》,主要是为了真实呈现新时代的中国续写奥运辉煌的决心与实力。
B.“报告文学要有宏大视野”的创作理念,使孙晶岩的作品都具有反映时代重大进程的及时性和前瞻性。
C.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既源于中国国力的发展壮大,更源于国际冰雪运动在全球的蓬勃发展。
D.方向对但很难直接走到圆心,意味着火炬设计运用中国元素是确定的,但哪种元素才能呈现完美却充满未知。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材料一可以看出,纪实文学是一种能够反映客观真实的现实生活的文学样式,既讲求真实性,也要有文学性。
B.秉持与采访对象情感契合的理念,孙晶岩走进了冬奥建设者和运动员们的内心,创作出了富有人民性的优秀作品。
C.李剑叶所说与奥运火炬从“相识”到“求婚”成功的过程,是指从参与研发到设计方案最终被确定的过程。
D.干枯树叶旋转所带来的加速度,客观显现出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某种特定关系,里面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3.材料二中,针对记者最后的提问,下列可能不属于李剑叶回答内容的一项是(     
A.“飞扬”火炬一方面代表着一个中国设计,另一方面是中国和世界的一次对话。
B.“飞扬”火炬传递了中国人面向未来的态度和激情,对于未来美好的一些想象。
C.“飞扬”火炬拥有“轻、固、美”的特点,展现出了科学、艺术、文化、体育的融合。
D.“飞扬”火炬展示了一个特别有活力的国家和一群特别有活力的人的情怀愿景。
4.请简要概括材料一这则书评的写作思路。
5.中新网记者是如何做到在访谈中引发对话并将话题引向深入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2-03-24更新 | 105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大自然的“好声音”

陈华文

呼啸而过的汽车声,建筑工地的打桩声,工厂轰轰的机器声,街道上的车水马龙……当我们渐渐习惯这样的喧嚣时,《一平方英寸的寂静》[注]提醒我们:去广袤的大自然寻找寂静,在寂静中倾听大自然的“好声音”。

《一平方英寸的寂静》是一本自然科普书。按理说,这类书是“冷门”,但该书自出版以来,深受读者喜爱,名登各类榜单。它的魅力在哪里?笔者认为,不仅在于本书叙事生动,更在于它启发人们重新思考如何“静以修身”。

本书第一作者戈登•汉普顿是一位声音生态学家。他在书中忆述:1980年,当时27岁的他有一次躺在玉米地里,“听到一阵阵蟋蟀的唧哩声,就像多重奏的美妙大合唱,空气里带着潮湿的味道,显示暴风雨即将来临。雨落下之前,雷声先在这片大草原上响起,轰隆隆地自远方翻滚而来,回响不绝:磅礴、深沉、原始,灵魂为之震撼”。他感慨,这么好听的声音,为什么以前没有用心去听?

一次与大自然“好声音”的偶遇,改变了汉普顿的志向。为了捕捉大自然的“好声音”,他成了一名专业的声音记录师。20多年的录音工作让他认识到:即使是人类最美的歌声,也比不上自然界原生态的声音。

但是,大自然的“好声音”只存在于寂静之中;没有“寂静”,便没有天籁。

书中写到,2005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那天,作者独自一人,来到美国奥林匹克国家公园里的霍河雨林,在距游客中心约3英里的地方,把一块红颜色的小石头放在一根圆木上,并将这方寸之地命名为“一平方英寸的寂静”。他用这样的行动宣告:保护大自然的寂静,从保护“一平方英寸的寂静”开始。

汉普顿在“一平方英寸的寂静”定期监测噪音的入侵,记录噪音入侵的时间、程度及来源,并通过电子邮件联络噪音的制造者,向对方解释保护大自然寂静的重要性,请对方自我约束。随信附上一张CD,里面录有噪音入侵前的自然状态和噪音入侵后的自然状态。

在汉普顿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维护大自然的寂静的行动引起了美国政府的重视,美国政府将寂静纳入环境评价指标。

胜利不是汉普顿一个人努力的结果。在他之前,“环保之母”雷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同样提到了噪音对环境的破坏。百年前,诺贝尔奖得主、细菌学家罗伯特•科赫也不无担忧地说:“人类终有一天必须极力对抗噪音,如同对抗霍乱与瘟疫一样。”当时的世界,机器正加足马力运转,人口正迅速增长,科赫的警告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100多年来,人们对大自然的“好声音”,始终缺乏倾听的雅兴。

寂静的大自然是生机勃勃的,静心的人才懂得寂静的珍贵。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不少关于静对安顿人心的深刻意义的阐述,“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等名句广为流传。

阅读本书,会让你浮想联翩。大自然中的噪音需要治理,社会生活中的“噪音”何尝不是?社会生活中的噪音包括大话、空话、套话、谎话,如果让这样的“噪音”成为社会的习惯语境,求真务实便会变得日益稀缺。随着东西方交流的深入,很多西方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也随之传入我国,其中有积极、进步的“好声音”,也有刺耳的“噪音”,会侵损社会肌体的健康。治理大自然中的噪音刻不容缓,治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噪音同样刻不容缓。

大自然需要寂静,当下的人们需要静心去感受久违的宁静与安静。善于在安静中思考的人,更倾向于在无言中默默奋进。这种生命状态,往往潜藏着更强大的力量,一如寂静的大自然,生命勃发得更为旺盛。

围绕寂静与大自然的“好声音”,本书进行了生态层面的科学描述,却在无意间给予读者多维度的思考。或许这正是本书的魅力所在。

(有删改)


[注]   《一平方英寸的寂静》,戈登•汉普顿、约翰•葛洛斯曼著,陈雅云译。

随我一起读

这是一篇“书评”,也可以看作一篇读后感。

如果让你为《一平方英寸的寂静》一书写一篇推介文,你将关注哪些信息?

我想,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信息:本书第一作者是美国的声音生态学家戈登•汉普顿,译者是陈雅云;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围绕寂静与大自然的“好声音”进行生态层面的科学描述;主要作用和价值是帮助我们认识到问题所在,给予读者多维度的思考。

再选择几个片段细读,你会有新的发现。

例如:作者独自一人,来到美国奥林匹克国家公园里的霍河雨林,在距游客中心约3英里的地方,把一块红颜色的小石头放在一根圆木上,并将这方寸之地命名为“一平方英寸的寂静”。

如果删除“独自一人”“一块”“一根”等词语,会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呢?

语言虽然简洁了,但是与“一平方英寸的寂静”的内涵之间,明显缺少了丝丝缕缕的密切联系。作者用词的匠心显现在字里行间。

又如:围绕寂静与大自然的“好声音”,本书进行了生态层面的科学描述,却在无意间给予读者多维度的思考。或许这正是本书的魅力所在。

句中“生态层面”“多维度”“魅力”等概念,应如何解读?

“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其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那么声音的“生态层面”就是“声音”这种事物存在的状态,以及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

“多维度”“魅力”又应该怎样解读呢?请你试着分析。

读了这样的“书评”,你有没有产生去读一读《一平方英寸的寂静》这本书的欲望呢?如果有,那么说明这篇“书评”达到了它写作的目的;如果没有,那么说明你还没有真正读懂这篇“书评”。

这样的假设与推断,你同意吗?


读思结合
1.请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为《一平方英寸的寂静》一书写一句广告语。(10字以内)
广告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的句子包含着浅浅的哲理,请在古诗词中寻找与之相匹配的诗词名句。(不少于两条)
大自然的“好声音”只存在于寂静之中;没有“寂静”,便没有天籁。
3.根据本文的内容,说说介绍一本国外的书籍,一般应该包含哪些主要信息?
2021-03-19更新 | 10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曹雪芹有浓重的崇香情结,举凡家居熏香、饮食用香、计时用香、节日与庆贺用香、陈设与配饰用香、礼物用香、药物用香以及相关的宗教活动用香等,《红楼梦》无不有淋漓尽致的描写,大观园内几乎时时处处充满香气,诚可谓“香风飘拂使人迷”。

毋庸置疑,《红楼梦》是小说,它描写香文化,旨在使之成为小说创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单纯地用以展示香文化。香文化叙事对于《红楼梦》的艺术描写具有重要意义。

第七十三回写傻大姐捡到一个五彩绣香囊,引起抄检大观园这样的轩然大波,成为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大转折。护花主人在第七十四回有评曰:“搜检大观园,是抄家预兆。”该事件实成为以贾府为中心的四大家族走向衰败的一个重要标志。王夫人在抄检中比较怀疑晴雯,尤其不喜欢晴雯“花红柳绿”的妆扮,晴雯的命运也由此改变,第七十七回即写晴雯的抱屈而死,引出贾宝玉在下回写下一篇情文并茂的痛悼她的《芙蓉女儿诔》。晴雯在一定程度上是黛玉的一个影子,因此,宝玉这篇诔,也不妨说是预先悼黛玉的。靖藏本此回脂批则说:“观此知虽诔晴雯,实乃诔黛玉也。试观‘证前缘’回,黛玉逝后诸文便知。”此皆震撼人心。一个小小的五彩绣香囊,导致如此重要的故事情节的发生,并天衣无缝地联系在一起,这从艺术上看,作为小说家的曹雪芹无疑非常高明。诚然,并非别的物件、事件不可以引起大抄检,但五彩绣香囊遗落在有众多不时发生真情与爱意的青年男女的大观园中有其充分的合理性。

第十七至十八回写林黛玉误会贾宝玉将她给宝玉的荷包给了别人,于是“赌气回房,将前日宝玉所烦他作的那个香袋儿——才做了一半——赌气拿过来就铰”,黛玉之所以赌气铰剪香囊,乃是因为她十分看重她与宝玉之间的感情。黛玉身子弱,大夫叫她好生静养。第三十二回袭人就说黛玉“旧年好一年的工夫,做了个香袋儿,今年半年,还没见拿针线呢”。因此,她给宝玉做的香囊,虽没有完成,却颇精巧,费了很多工夫,可见黛玉对宝玉用情之深。后来黛玉明白是误会了宝玉,宝玉伏低做小,央求她再做一个香囊,黛玉说“那也只瞧我高兴罢了”,并不拒绝,可见她心中一直有宝玉,赌气只是一时的。又第十六回,宝玉将北静王水溶送给他的蕶苓香念珠一串转赠给黛玉。北静王的蕶苓香念珠原是皇上亲赠的,自是非常名贵的香品。但是,在黛玉心中,他只有宝玉,其他什么男人,无论地位有多么高贵,都不在她眼中。因此,黛玉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竟将之扔了。这一细节,不但显示黛玉重人不重物,是个感情十分专一的人,同时也说明她甚为耿介孤高,毫不世俗。《红楼梦》的人物描写是一个奇迹,其自有多方面的因素,但结合香文化的叙事与描写,无疑起了至为关键的作用。

香既是物质性的,同时也是精神性的。贾天明先生在《中国香学》一书中指出:“中国香学文化将更多的精力放在香物背后所蕴含的哲学内容和思想境界上,这同以香水为代表的欧洲香文化和以熏香精油为代表的南亚香文化有很大差异。”《红楼梦》描写了如此众多的香,可谓中国文学写香之集大成之作,其“绝大章法”,就其实际,不只是艺术描写层面的,同时也必然载“道”。

第二十七回,林黛玉在《葬花吟》一诗中深情地吟道:“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林黛玉所谓的“香丘”,或者说“花坟”,不是真正的坟墓,也不是佛教所谓的“香积净土”“香积世界”,而是黛玉“心中的坟”,是她一生的热烈追求却难以企及的理想。简言之,此天之尽头之“香丘”,其实是黛玉抗争荒唐现实、安顿灵魂的自由自在的遥远的心灵故乡。进一步说,林黛玉之要飞翔到天尽头,迫切寻找她心灵故乡的“香丘”,其实不只是所有天下不幸女子的理想追求,更是当时畸形、荒唐社会中人们普遍而美好的精神诉求,因此无疑具有站在时代前沿磅礴独绝的思想价值。

惟是故,小说中的这一“香丘”,堪称曹雪芹运用香文化思维的神来之笔。曹雪芹站在时代前沿,在更高的哲学境界与更深的思想蕴涵上借用香文化,包蕴着他摒弃俗世“污泥”、逃离社会“尘网”的想法,以及对个性独立、心灵自由的极为深沉而热烈的追求,由此反叛当时现实社会“反认他乡是故乡”那种荒唐的存在。这些无疑葆有鲜明昭著的焕发个性、张扬自我之明清之际时代哲学色彩,以及女娲补天般救世、济世那样的民族精神情怀。这自是他非凡的艺术创造,是他的卓特之处。

无论是生动的充满魅力的艺术描写,还是表达深邃的走在时代前列的进步思想,西方小说绝无如此多香文化叙事的介入,而《红楼梦》之创作,则渗透了浓重的香文化思维,也深具“中国趣味”。

(摘编自钟明奇《以“芥豆之微”,写“绝大章法”——<红楼梦>香文化叙事论》)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中淋漓尽致地描写了各种用香的活动,大观园内时时处处充满着香气。
B.曹雪芹以香为技,以香载道,旨在展示香文化,使之成为小说创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C.晴雯抱屈而死,宝玉写下一篇《芙蓉女儿诔》,隐含他对黛玉的结局也早有预感。
D.“这自是他非凡的艺术创造”中的“这”,指香文化对《红楼梦》思想价值的贡献。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第三段的内容可以看出,引发抄检大观园这一事件的导火线可以有多种可能性,小说把“小小的五彩绣香囊”设置为导火线是其中比较合理的一种安排。
B.林黛玉扔掉宝玉送给她的蕶苓香念珠,是因为她对宝玉用情专一,重人不重物;也可能是因为她由于误会贾宝玉将她给宝玉的荷包给了别人而余气未消。
C.在作者看来,“‘香丘’堪称曹雪芹运用香文化思维的神来之笔”,因为“香丘”代表着林黛玉的理想追求、当时社会人们的精神诉求,以及曹雪芹的思想价值。
D.“反认他乡是故乡”出自《好了歌注》,比喻忘却生命本源,误将功名富贵、妻妾儿孙等等当作人生的根本。曹雪芹借此诗词表达了对现实的愤懑和失望之情。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     
A.金钏死后,宝玉前往祭奠,觉得自己所带的两星沉速香不够好,要让茗烟去买檀香、芸香、降真香来祭奠,以表示自己的虔诚、恭敬。
B.平儿遭误打后,宝玉将她接到怡红院,研碎紫茉莉花种后兑上香料制的花粉,让平儿妆饰,宝玉这般为平儿忙,因为他尊崇青春少女。
C.宝钗制作了一首谜底是“更香”的灯谜诗,贾政看完后,觉得“不祥”“非福寿之辈”,预示了她在宝玉出走后过着凄凉忧愁的生活。
D.宝钗要治疗从娘胎里带出来的热毒,须服秃头和尚开的海上方“冷香丸”,兼之其平日“罕言寡语,自云守拙”,故给人的印象是“冷”。
4.请简要分析文本的行文思路。
5.路遥在谈小说创作经验时,认为“作家最大的才智应是在日常细碎的生活中彰显高明之处”。请结合文本中的香文化叙事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3-10-07更新 | 22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