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即事感怀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32 题号:16293258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题李季允侍郎鄂州吞云楼

戴复古

轮奂半天上,胜概压南楼。筹边独坐,岂欲登览快双眸。浪说胸吞云梦,直把气吞残虏,西北望神州。百载一机会,人事恨悠悠。

骑黄鹤,赋鹦鹉,谩风流。岳王祠畔,杨柳烟锁古今愁。整顿乾坤手段,指授英雄方略,雅志若为酬。杯酒不在手,双鬓恐惊秋。


【注】①宋宁宗嘉定十四年(1221),金兵侵扰黄州、蕲州一带,南宋军队一再击败来犯之敌,民心振奋,一度造成了“百载好机会”的有利形势。这一年,李季允(名埴)出任沿江制置副使兼知鄂州(今武昌),修建了吞云楼。此时戴复古正在武昌,登高楼而览胜,写下了这首词。②戴复古(1167年-约1248年),字式之,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师从陆游。③南楼:古楼名,在湖北武汉武昌黄鹤山顶;一名白云楼,又名岑楼。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上阕开篇气宇不凡:“轮奂半天上,胜概压南楼”形容吞云楼高耸入云,其雄伟的气势足以压过武昌黄鹤山上著名的南楼,景象开阔雄伟。
B.“古今愁”是全词抒写的重点,下阕将登楼所见之景、新愁旧恨之情融为一体,又将爱国之情与历史人物联系起来,更是多了几分凝重之感。
C.本词化用典故,借古喻今、借古比今,意境营造开阔雄浑,抒情风格悲壮苍凉,大有其师陆游“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神韵。
D.全词以“希望-苦愁-失望”的感情线索贯穿全篇,而其中也有感情的起落沉浮,极有层次感地表现了抗敌报国之愿望与壮志未酬之憾恨。
2.古人常通过写亭台楼阁抒发人的情志,说说本词是如何借吞云楼表达情志的。
【知识点】 即事感怀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躬耕

陆游

莫笑躬耕老蜀山,也胜菜把仰园官

唤回痴梦尘机息,空尽闲愁酒地宽。

无复短衣随李广,但思微雨过苏端。

十年世事茫如海,输与闲人静处看。


【注】①杜甫曾有感于园吏所送菜多杂野菜,作《园官送菜》诗。陆游曾在杜甫草堂附近浣花溪畔开辟菜园,躬耕于蜀州。②两联分别化用杜甫《曲江》《雨过苏端》诗,其中“微雨过苏端”是写杜甫冒雨访问苏端。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感慨自身年老,用杜甫“园官送菜”的典故表明自身才华惨遭埋没。
B.颔联“痴梦”一词饱含辛酸与无奈,与现实的“闲愁”形成鲜明的对比。
C.颈联暗含无奈,诗人屡遭挫折,壮志难酬,只得寄付于友人交往之乐。
D.尾联突发感慨,体会人生真谛,十年间忙忙碌碌,到头来却还不如闲人。
2.本诗仅有首联提及“躬耕”,为何以“躬耕”为题?请结合颔、颈两联简要分析。
2021-10-05更新 | 31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感怀

李清照〔宋代〕

宣和辛丑八月十日到莱,独坐一室,平生所见,皆不在目前。几上有《礼韵》,因信手开之,约以所开为韵作诗,偶得“子”字,因以为韵,作感怀诗。

寒窗败几无书史,公路可怜合至此。

青州从事孔方兄,终日纷纷喜生事。

作诗谢绝聊闭门,燕寝凝香有佳思。

静中吾乃得至交,乌有先生子虚子。

【注】①莱,莱州,今山东莱州市。当时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任莱州知州。②公路,袁术字公路。《三国志·袁术传》注引《吴书》:袁术兵败后,饥渴交至,叹曰:“袁术至于此乎!”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到莱州看望丈夫赵明诚,而赵明诚应酬在外,诗人见案头上有本《礼韵》,随机拟韵,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B.本诗首联引用袁术走投无路的典故,来喻指丈夫所处的环境,明写赵明诚在精神层次上的缺失,实写其在物质上的缺失。
C.从颈联中可以看出,谢绝尘俗,吟诗写作,追求一份清静简单的生活,是诗人此时的想法。寥寥数语刻画出诗人的形象。
D.诗人以戏谑语言调侃自己的丈夫,写出了夫妻二人不同的追求,也暗示了心中的些许失落之感。
2.请简要分析本诗中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2023-02-18更新 | 10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沁园春·寿

刘过

玉带金鱼,绿鬓朱颜,神仙画图。把擎天柱石,空留绿野,济川舟楫,闲舣西湖。天欲安刘,公归重赵,许大元勋谁得如。平章处,看人如伊吕,世似唐虞。

不须别样规模。但收揽人才多用儒。况自昔军中,胆能寒虏,而今胸次,气欲吞胡。紫府真人,黑头元宰,收敛神功寂似无。归来好,正芝香枣熟,鹤瘦松臞。

[注]①这首词是写给韩侂胄的贺寿之作。韩侂胄为宁宗时权臣,倡导北伐,并为此积极收拢人才,但因冒进从事,北伐最终失败。刘过游历江湖之时,正是韩侂胄步步高升,筹备北伐之际,刘过将希望寄于韩侂胄身上,以期个人价值和平生愿望得以实现。②刘过,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少怀志节,读书论兵,好言古今治乱盛衰之变。曾多次上书朝廷,“屡陈恢复大计,谓中原可一战而取”。又屡试不第,漫游江、浙等地,与陆游、陈亮、辛弃疾等交游,后布衣终身。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为祝寿之作,因此开头三句直接描摹被贺人的外貌和精神状态,为下文继续摹画被贺人及表明自己的心志做铺垫。
B.上片大肆渲染韩侂胄的人格、功业,将其喻为“擎天柱石”,并与伊尹等贤臣元老相比,借以夸赞韩为国家兴复之栋梁。
C.词作虽为祝寿之作,却没有一味歌功颂德的媚俗之气,虽有吹捧之嫌,但刘过却意不在此,使得这首干谒之作别有意味。
D.词的下片转而议论国事,抒己之见。“收敛神功”“芝香枣熟”等句劝韩侂胄不要北伐,充分显示刘过不贪恋权势的思想。
2.同样是写给韩侂胄的词,从对北伐的情感态度上看,本词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相比,有什么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3-06-06更新 | 9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