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房玄龄等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6 题号:1638992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荀勖字公曾,颍川颍阴人,汉司空爽曾孙也。父早亡。勖依于舅氏。岐嶷夙成,年十余岁能属文。从外祖魏太傅钟繇曰:此儿当及其曾祖。既长,遂博学,达于从政。仕魏,辟大将军曹爽掾。爽诛,门生故吏无敢往者,勖独临赴,众乃从之。迁廷尉正,参文帝大将军军事。

高贵乡公欲为变时,大将军掾孙佑等守阊阖门。帝弟安阳侯干闻难欲入,佑谓干曰:未有入者,可从东掖门。及干至,帝迟之,干以状白,帝欲族诛佑。勖谏曰:孙佑不纳安阳,诚宜深责。然事有逆顺,用刑不可以喜怒为轻重。乃免佑为庶人。时官骑路遗求为刺客入蜀,勖言于帝曰:明公以至公宰天下,宜杖正义以伐违贰。而名以刺客除贼,非所谓刑于四海,以德服远也。帝称善。

及钟会谋反,审问未至,而外人先告之。帝待会素厚,未之信也。勖曰:会虽受恩,然其性未可许以见得思义,不可不速为之备。帝即出镇长安。主簿郭奕、参军王深以勖是会从甥,少长舅氏,劝帝斥出之。帝不纳,而使勖陪乘,待之如初。先是,勖启伐蜀,宜以卫瓘为监军。及蜀中乱,赖瓘以济。会平,还洛,与裴秀、羊祜共管机密。时将发使聘吴,并遣当时文士作书与孙晧,帝用勖所作。晧既报命和亲,帝谓勖曰:君前作书,使吴思顺,胜十万之众也。

勖久在中书专管机事及在尚书课试令史以下核其才能有暗于文法不能决疑处事者即时遣出帝尝谓曰:魏武帝言‘荀文若之进善,不进不止;荀公达之退恶,不退不休’。二令君之美,亦望于君也。居职月余,以母忧上还印绶,帝不许。遣常侍周恢喻旨,勖乃奉诏视职。勖久管机密,有才思,深得人主微旨,不犯颜迕争,故得始终全其宠禄。太康十年卒,谥曰成。

(选自《晋书·荀勖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勖久在中书/专管机事/及在尚书/课试令史以下/核其才能/有暗于文法/不能决疑/处事者即时遣出/
B.勖久在中书/专管机事/及在尚书/课试令史/以下核其才能/有暗于文法/不能决疑处事者/即时遣出/
C.勖久在中书/专管机事/及在尚书/课试令史/以下核其才能/有暗于文法/不能决疑/处事者即时遣出/
D.勖久在中书/专管机事/及在尚书/课试令史以下/核其才能/有暗于文法/不能决疑处事者/即时遣出/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孙,亲属称谓,指儿子的孙子,或称孙子的儿子,也就是三世孙。
B.主簿,古代官名,掌管文书、办理事务的属官,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中。
C.印绶,印信和系印信的丝带,古人印信上系有丝带,佩带在身,也借指官爵。
D.太康、文帝,前者是皇帝的年号,用来纪年;后者是皇帝的庙号,用于奉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勖善写文章。他十几岁便能写文章,受到太傅钟繇的赞赏;孙晧因见到荀勖写的文书而顺服,可见荀勖的文章胜过十万大军。
B.荀勖敢作敢为。曹爽被诛,门生故吏没人敢去探望,只有荀勖前往;在处理孙佑一事上,他直言不讳,说不要因个人喜怒用刑。
C.荀勖遇事清醒。钟会谋反,文帝不信,荀勖认为钟会非得恩思义之人,应早作准备;对待路遗请求入蜀行刺一事,他劝阻文帝。
D.荀勖深受信任。钟会在蜀中谋反,主簿郭奕、参军王深认为荀勖幼年时在钟家长大,劝文帝将荀勖贬斥出去,文帝待之如初。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孙佑不纳安阳,诚宜深责。然事有逆顺,用刑不可以喜怒为轻重。
(2)勖久管机密,有才思,深得人主微旨,不犯颜迕争,故得始终全其宠禄。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1)阮籍宇嗣宗,陈留尉氏人也。父踽,魏丞相掾,知名于世。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博览群籍,尤好《老》《庄》。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忘其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已,由是咸共称异。

(2)太尉蒋济闻其有隽才而辟之,籍诣都亭奏记曰:“伏惟明公以含一之德,据上台之位,英豪翘首,俊贤抗足。夫布衣韦带之士,孤居特立,王公大人所以礼下之者,为道存也。今籍无邹、卜之道,而有其陋,猥见采择,无以称当。方将耕于东皋之阳,输黍稷之余税。负薪疲病,足力不强,补吏之召,非所克堪。乞回谬恩, 以光清举。”初,济恐籍不至,得记欣然。遣卒迎之,而籍已去,济大怒。于是乡亲共喻之,乃就吏。后谢病归。 复为尚书郎,少时,又以病免。及曹爽辅政,召为参军。籍因以疾辞,屏于田里。岁余而爽诛,时人服其远识。

(3)籍本有济世志,属魏之后,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及文帝辅政,籍尝从容于帝曰:“籍平生曾游东平,以其风土。”帝大悦,即拜东平相。籍乘驴到郡坏府舍屏障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旬日而还。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郎。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籍都亭奏记曰(          )
(2)日而还(          )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释义。
(1)补吏之召,非所克 (     )
A忍受
B难堪
C胜任
D可以
(2)籍由是不世事(     )
A赞许
B参与
C给予
D交往
3.用“/”给第③段画线部分断句。
籍乘驴到郡坏府舍屏障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
4.把第②段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已,由是咸共称异。
5.依据第(2)段内容,简要概括阮籍的形象特点。
2019-12-09更新 | 8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弘,字和季,沛国人也。父靖,镇北将军。弘有干略政事之才,与武帝同居永安里,又同年,共研席。以旧恩起太子门大夫,累迁宁朔将军、假节、监幽州诸军事,甚有威惠,寇盗屏迹,为幽朔所称。太安中,张昌作乱,以弘代为镇南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弘遣南长史陶侃为大都护,牙门将皮初为都战帅,进据襄阳。侃、初等累战破昌,前后斩首数万级。昌惧而逃,其众悉降,荆土平。时荆部守宰多阙,弘请补选,帝从之。弘乃叙功铨德,随才补授,甚为论者所称。

朝廷以前东平太守夏侯陟为襄阳太守。陟,弘之婿也。弘下教曰:“夫统天下者宜与天下一心化一国者宜与一国为任若必姻亲然后可用则荆州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为政哉乃表“陟姻亲,旧制不得相监”。相监”。诏听之。弘于是劝课农桑,宽刑省赋,岁用有年。弘尝夜起,闻城上持更者叹声甚苦,遂呼省之。兵年过六十,羸疾无襦。弘愍之,乃谪罚主者,遂给韦袍复帽,转以相付。益州刺史罗尚为李特所败,遣使告急,请粮。弘移书赡给,而州府纲纪以运道悬远,文武匮乏,欲以零陵一运米五千斛与尚。弘曰:“诸君未之思耳。天下一家,彼此无异,吾今给之,则无西顾之忧矣。”遂以零陵米三万斛给之。尚赖以自固。

陈敏寇扬州,引兵欲西上,弘以侃为前锋,委以讨敏之任。侃与敏同郡,又同岁举吏,或有间侃者,侃遣子及兄子为质,弘遣之曰:“贤叔征行,君祖母年高,便可归也。匹夫之交尚不负心,何况大丈夫乎!”陈敏竟不敢窥境。永兴三年,诏进号车骑将军。弘每有兴废,手书守相,丁宁款密,所以人皆感悦,争赴之,咸曰:“得刘公一纸书,贤于十部从事。”弘卒于襄阳。士女嗟痛,若丧所亲矣。

(选自《晋书•刘弘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夫统天下者 /宜与天下一 /心化一国者 /宜与一国为任 /若必姻亲然后可用 /则荆州十郡 /安得十女婿然后为政哉
B.夫统天下者 /宜与天下一心 /化一国者 /宜与一国为任 /若必姻亲然后可用 /则荆州十郡 /安得十女婿然后为政哉
C.夫统天下者 /宜与天下一心 /化一国者 /宜与一国为任 /若必姻亲然后可用 /则荆州十郡 /安得十女婿 /然后为政哉
D.夫统天下者 /宜与天下一 /心化一国者 /宜与一国为任 /若必姻亲然后可用 /则荆州十郡 /安得十女婿 /然后为政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年,指年龄相同,在文中是指在科举考试时同榜或同一年中试者。
B.假节,是指皇帝将符节借给执行临时任务的臣子使用,以威慑一方。
C.纲纪,在文中是指对汉魏晋公府、州、郡属吏中的高级人员的总称。
D.从事,古代官名,汉以后三公及荆州郡长官自辟的僚属,多称从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弘才能卓越,为政恩威并用。监管幽州军事时,他用威严和恩德,使盗寇绝迹;太安年间,主持平定了张昌叛乱。
B.刘弘无私大度,拥有大局观念。益州遭受危难之时,他在人员匮乏的情况下,及时调派粮草,使益州防守得以稳固。
C.刘弘宽宏仁爱,体恤士兵疾苦。一名年老士兵没有棉衣,他脱下外衣,摘下帽子,交给士兵,并责罚了士兵的上司。
D.刘弘待人诚恳,信任重用人才。他选人注重德行才干,被人称赞;有人诋毁陶侃,陶侃送来人质,他将人质送回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弘于是劝课农桑,宽刑省赋,岁用有年。
(2)陈敏寇扬州,引兵欲西上,弘以侃为前锋,委以讨敏之任。
5.陶侃出征讨伐陈敏遭人诋毁,刘弘是如何处理的?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请简要说明。
2020-06-12更新 | 18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鲁芝字世英,扶风郡人也。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父为郭汜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举孝廉,除郎中。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迁广平太守。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魏明帝许焉。曹爽辅政,引为司马。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扶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敦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武帝践作,转镇东将军,进爵为候。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从。其为人所重如是。秦始九年卒,年八十四。帝为举哀,谥曰贞,赐茔田百亩。

(节选自《晋书鲁芝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戳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C.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D.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
B.“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
C.“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
D.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这里指鲁芝的谦让行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鲁芝自小受苦,仕途少有挫折。他家本为豪族,但幼年失去父亲后,即流离失所;入仕后受到郭淮器重,后又随从曹真出督关右,官职也不断得到升迁。
B.鲁芝倾心革新,治政卓有成效。任天水太守时,蜀地饱受侵扰,人口减少,他全力守卫,修建城市,恢复旧境;离任时,天水各族百姓均请求让他留任。
C.鲁芝审时度势,进言劝谏曹爽。曹爽辅政时,他在曹手下任司马,曹受到讨伐,他率部下驰援,并提出应对策略,劝曹挟天子以号令四方,然而未被采纳。
D.鲁芝洁身自好,深受羊祜推重。羊祜任车骑将军时辞让说,鲁芝为人清心寡欲,与人和睦又不苟同,任职到老,以礼始终,自己愿意将车骑将军礼让鲁芝。
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2021-09-15更新 | 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