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 张廷玉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60 题号:1639570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耿九畴,宇禹范,卢氏人。永乐末进士宣德六年,授礼科给事中。议论持大体,有清望。正统初,大臣言两淮盐政久坏,宜得重名检者治之,于是推择为盐运司同知。痛革宿弊,条奏便宜五事,著为令。母丧去官,场民数千人诣阙乞留。十年正月,起为都转运使。节俭无他好,公退焚香读书,廉名益振,妇孺皆知其名。

以事见诬,逮下吏,已,得白,即留为刑部右侍郎。屡辨疑狱,无所挠屈。礼部侍郎章瑾下狱,九畴及江渊等议贬其官。瑾婿给事中王汝霖衔之,与同官叶盛、张固、林聪等论刑部不公。九畴、渊遂劾盛等,且言汝霖父永和死土木,嬉笑自如,不宜居职。时景帝新立,急于用人,置汝霖等不问,瑾如奏。凤阳岁凶,盗且起,敕往巡视招抚。奏留英武、飞熊诸卫军耕守,招来流民七万户,境内以安。两淮自九畴去,盐政复弛。景泰元年,仍命兼理。寻敕录诸府重囚,多所平反。

都指挥杨得青等私役操卒,九畴劾之。诏按治,且命诸边如得青者,具劾以闻。边将请增临洮诸卫戍九畴言边城士卒非乏将帅能严纪律赏罚明信则人人自奋不然徒冗食耳乃不增戍边民春夏出作田,秋冬辄徙入塞,九畴言:“边将所以御寇卫民也,今使民避寇失业,安用将帅?”因禁民入徙。有被寇者,治守帅罪。布政使许资言:“侍郎出镇,与巡按御史不相统,事多拘滞,请改授宪职便。”乃转右副都御史。大臣镇守、巡抚皆授都御史,自九畴始。

有旨市羊角为灯,九畴引宋苏轼谏神宗买浙灯事,事乃寝。灾异求言,请帝延儒硕,公赏罚,择守令,简将帅。优诏报焉。天顺初,议事京师。帝顾侍臣曰:“九畴,廉正人也。”留为右都御史。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节选自《明史•耿九畴传》)


【注】①土木: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的兵败事变。②苏轼谏神宗买浙灯事:宋神宗赵顼命令减价收买浙灯四千余盏,并将市场上的灯尽数拘收,苏轼上书劝谏,希望神宗务从俭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边将请增临洮诸卫戍/九畴言边城/士卒非乏将帅/能严纪律/赏罚明信/则人人自奋/不然徒冗食耳/乃不增戍/
B.边将请增临洮诸卫戍/九畴言/边城士卒非乏/将帅能严纪律/赏罚明信/则人人自奋/不然/徒冗食耳/乃不增戍/
C.边将请增/临洮诸卫戍九畴/言边城士卒非乏/将帅能严纪律/赏罚明信/则人人自奋/不然/徒冗食耳/乃不增戍/
D.边将请增/临洮诸卫戍/九畴言边城/士卒非乏/将帅能严纪律/赏罚明信/则人人自奋/不然/徒冗食耳/乃不增戍/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在殿试中,考中一、二、三甲都可以叫作进士及第。
B.宜德,为明朝皇帝的年号。明代以后,才规定一帝一元,才有可能用年号来称呼皇帝。
C.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开始以侍郎为三省六部的长官。
D.两淮,是个方位地理概念,多个义项,泛指今天江苏和安徽两省长江淮河之间的地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耿九畴清廉公正,治政有方。他被大臣推举为盐运司同知,革除以前的弊病,逐条上奏有利于国家的事,著录成法令。
B.耿九畴屡办疑案,刚正不阿。耿九畴和他人建议将被捕入狱的章瑾贬官,却遭到章瑾的女婿怀恨,耿九畴坚持到底终治其罪。
C.耿九畴临危受命,安抚灾民。凤阳岁荒,盗贼将要起事,他被皇上派往巡视招抚,招来流民七万户,境内得到安宁。
D.耿九畴革新陋习,敢于直言。他建议皇帝停止购买羊角做灯;与都察院监狱有联系的罪人不给粮食,他对此提建议,后成为法令。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请帝延儒硕,公赏罚,择守令,简将帅。
(2)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宪宗成化二十三年九月壬寅,皇太子即位,诏赦天下,以明年为弘治元年。先朝妖佞之臣,放斥殆尽。冬十月,召致仕南京兵部尚书王恕为吏部尚书。时恕负重望,其居冢宰,铨政多厘正焉。十一月,大学士万安罢。先是,安结万贵妃兄弟,进奸僧继晓以固其宠。上在东宫,稔闻其恶。已而科道交章论之,遂命罢去。元年春正月,召南京兵部尚书马文升为左都御史。文升陛见,赐大红织金衣一袭。盖上在东宫时,素知其名故也。文升感殊遇自奋励知无不言二月上耕籍田毕宴群臣教坊以杂伎承应或出亵语文升厉色曰新天子当知稼穑艰难岂宜以此渎乱宸聪即斥去。马文升条时政十五事,上嘉纳之,悉施行。十年二月,上屡游后苑,侍讲王鏊侍经筵,讲文王不敢盘于游畋。上悟,纳之。广以左道见宠任,权倾中外。会幼公主痘殇,太皇太后归罪于广。广惧,饮鸩死。上命搜广家,得纳贿簿籍,中言“某送黄米几百石”“某送白米几千石”。上曰:“广食几何,而多若是?”左右曰:“黄米,金也。白米,银也。”上怒,籍之。十五年正月,召两广总督刘大夏为兵部尚书。大夏素以安内攘外为己任,命下,人心翁服。先是,大夏在广东、西,一岁再求去,皆不许。十八年正月,上召刘大夏、戴珊面议政事。议毕,上各手白金一锭赐之,曰:“小佐尔廉。”且属:“无廷谢,恐他人或怨望。”五月,帝不豫。庚寅,召大学士刘健等受顾命。上曰:“东宫聪明,但年幼,好逸乐,诸先生须辅之以正道,俾为令主。”健等皆叩首曰:“臣等敢不尽力。”翼日,上崩。

谷应泰曰:世岂有无小人之日哉?人君进贤退不肖之间,安危倚伏,不可不审也。

(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卷四十二》)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文升感殊遇/自奋励/知无不言/二月/上耕籍田毕/宴群臣教坊/以杂伎承应/或出亵语/文升厉色曰/新天子当知稼穑/艰难岂宜以此渎乱宸聪/
B.文升感殊遇/自奋励/知无不言/二月/上耕籍田毕/宴群臣/教坊以杂伎承应/或出亵语/文升厉色曰/新天子当知稼穑艰难/岂宜以此渎乱宸聪/
C.文升感殊遇/自奋励/知无不言/二月上耕/籍田毕/宴群臣教坊/以杂伎承应/或出亵语/文升厉色曰/新天子当知稼穑/艰难岂宜以此渎乱宸聪/
D.文升感殊遇/自奋励/知无不言/二月上耕/籍田毕/宴群臣/教坊以杂伎承应/或出亵语/文升厉色曰/新天子当知稼穑艰难/岂宜以此渎乱宸聪/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年,文中指帝王改元的第一年。古代新君即位后,往往会于次年改用新的年号,称为“改元”。
B.游畋,也称“游田”,指游逸打猎、游猎,与《谏太宗十思疏》中的“盘游”意思相近。
C.“籍没之”与“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过秦论》)两句中的“没”含义相同。
D.“翼日,上崩”与《促织》“翼日进宰”中的“翼日”意思相同,其中的“翼”是通假字,通“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孝宗果断驱逐奸佞,他即位后,虽然大赦天下,但并没有放过先朝那些罪大恶极的奸臣,而是将他们几乎全放逐、斥退。
B.明孝宗能够人尽其才,任用有威望的王恕做吏部尚书,任用敢于直谏的马文升做左都御史,任用善于讽谏的王鏊做侍讲。
C.明孝宗重视国家安全,器重刘大夏,刘大夏一年之中两次请求从两广总督上离任,都没有被准许,还被任命为兵部尚书。
D.明孝宗善于改正过错,听到周文王不敢沉溺于游猎之事,能够醒悟;宠信宦官李广,至其权倾朝野,最终赐给他毒酒。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在东宫,稔闻其恶。已而科道交章论之,遂命罢去。
(2)且属:“无廷谢,恐他人或怨望。”
5.谷应泰的“人君进贤退不肖之间,安危倚伏,不可不审也”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
2023-01-16更新 | 7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盛应期,字思徵,吴江人。弘治六年进士。授都水主事,出辖济宁诸闸。太监李广家人市私盐至济,畏应期,投盐水中去。会南京进贡内官诬应期阻荐新船,广从中构逮应期及主事范璋下诏狱。璋管卫河,亦忤中贵者也。狱具,谪云南驿丞。正德初,历云南佥事。武定知府凤应死,其妻摄府事,子朝鸣为寇。应期单车入其境,母子惶怖,归所侵。策凤氏终乱,奏降其秩,设官制之,寝不行,后卒叛。

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讨平天全六番招讨使高文林。会泉江僰蛮普法恶作乱,富顺奸民谢文礼、文义附之。法恶死,指挥何卿等先后讨诛文礼、文义。应期赉银币,以归。嘉靖二年,起故官,巡抚江西。宸濠乱后,疮痍未复,奏免杂调缗钱数十万,请留转输南京米四十七万,银二十万,以食饥民。又令诸府积谷备荒至百余万。寻进兵部右侍郎,总督两广军务。将行,籍上积谷数。帝以陈洪谟代,而奖赉应期。后洪谟积益多,亦被赉。应期至广,偕抚宁侯朱麒督参将李璋等,讨平思恩土目刘召,复赉银币。朝议大征岑猛。应期条上方略七事,言广兵疲弱不可用,麒等恚。会御史许中劾应期暴虐,麒等因相与为流言。御史郑洛书复劾应期贿结权贵。应期已迁工部侍郎,引疾归。

嘉靖六年,黄河水溢入漕渠,沛北庙道口淤数十里,粮艘为阻,侍郎章拯不能治。尚书胡世宁、詹事霍韬、佥事江良材请于昭阳湖东别开漕渠,为经久计。议未定,以御史吴仲言召拯还,即家拜应期右都御史以往。应期乃议于昭阳湖东北进江家口南出留城口开浚百四十余里较疏旧河力省而利永夫六万五千银二十万两克期六月工未成,会旱灾修省,言者多谓开河非计,帝遽令罢役。应期请展一月竟其功,不听。初,应期请令郎中柯维熊分浚支河,维熊力赞新河之议,至是亦言不便。应期上章自理,帝怒,诏与维熊俱夺职。世宁言:“新河之议倡自臣。今四月,功已八九。缘程工促急,怨讟烦兴。维熊反覆变诈,倾大臣,误国事。自古国家偾大事,必责首议,臣请与同罢。”帝不许。后更赦,复官致仕。嘉靖十四年卒,年六十二。应期罢后三十年,朱衡循新河遗迹成之,运道蒙利焉。

(节选自《明史·盛应期传》)

1.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应期乃议于昭阳湖东北/进江家口南/出留城口/开浚百四十余里/较疏旧河/力省而利永/夫六万五千银/二十万两克期/六月工未成
B.应期乃议于昭阳湖东/北进江家口/南出留城口/开浚百四十余里/较疏旧河/力省而利永/夫六万五千银/二十万两克期/六月工未成
C.应期乃议于昭阳湖东/北进江家口/南出留城口/开浚百四十余里/较疏旧河力省而利永/夫六万五千/银二十万两/克期六月/工未成
D.应期乃议于昭阳湖东北/进江家口南/出留城口/开浚百四十余里/较疏旧河力省而利永/夫六万五千/银二十万两/克期六月/工未成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致仕意为辞官退休。致,交还;仕,官职。致仕的年龄一般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还有致事、致政等词,与乞骸骨、乞归等意思较为相近。
B.中贵指有权势的太监。中,即禁中,指宫中;贵,地位显贵。太监是中国古代专供帝王及其家族成员役使的官员,又称宦官、内侍、中官等。
C.擢,提拔,是古代升任官职的常用词语。擢右副都御史意思是提拔为右副都御史,本文中与擢意思相近的词语还有起、进、迁、改、兼等。
D.忧即居丧,多指为父母居丧。居丧应遵循相应的礼仪,官员在家守丧期间,不办理外事,在服丧期满之前停止娱乐和交际,表示哀悼之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盛应期治河未竟。盛应期接替章拯治水,提出了具体的治理措施,却遇旱灾,皇帝采纳大臣们的建议下令停工,最后还免去了他的治水权。
B.盛应期颇有政名。李广的家人贩私盐,怕盛应期知晓,扔掉私盐后跳入水中离开;在盛应期只身来武定时,知府凤应的妻儿吓得惶恐不安。
C.盛应期关爱黎庶。为饱受战争创伤的百姓奏免了几十万缗钱的赋税,申请了数以万计的救灾钱粮,并安排各府积极储备粮食以备荒年。
D.盛应期仕途坎坷。得罪了太监李广,遭诬陷被贬为云南驿丞;开罪了抚宁侯朱麒,招来他们的流言;御史郑洛书还弹劾他以钱物结交权贵。
4.把下列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策凤氏终乱,奏降其秩,设官制之,寝不行,后卒叛。(注:策本义为卜筮用的蓍草)
(2)应期条上方略七事,言广兵疲弱不可用,麒等恚。
2017-03-14更新 | 6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董汉儒,开州人。万历十七年进士。授河南府推官,入为户部主事。疏陈减织造、裁冒滥诸事。且曰:“迩来九阍三殿间,惟闻纵酒、淫刑、黩货。时事可忧,不止国计日绌已也。”不报。朝鲜再用兵,以郎中出理饷务。

寻迁山东佥事,进副使,历湖广左右布政使,所在有声。四十年就拜右副都御史巡抚其地帝赐福王庄田责湖广四千四百余顷汉儒以无所得田请岁输万金代租不听楚宗五十余人,讦假王事获罪,囚十载,汉儒力言,王,假也,请释系者。又为满朝荐、卞孔时等乞宥。俱不报。忧归

光宗立,召拜工部右侍郎。旋改兵部,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天启改元,辽阳失,简精卒二千入卫,诏褒之。明年秋,以左侍郎协理戎政。未上,擢兵部尚书。时辽地尽亡,汉儒请逮治诸降将刘世勋等二十九人家属,立诛逃将蔡汝贤等,报可。毛文龙居海外,屡以虚言诳中朝,登莱巡抚袁可立每代为奏请。汉儒言文龙计画疏,虚声未可长恃。又请诛逃将管大藩、张思任、孟淑孔等,语甚切。帝命逮治思任等,而大藩卒置不问。诸镇援辽军多逃逸,有出塞投插部者。汉儒请捕获立诛,同伍相擒捕者重赏;且给饷以时,则逃者自少。帝亦嘉纳。

奄人王体乾、宋晋、魏忠贤等十二人有旧劳,命所荫锦衣官皆予世袭。汉儒据祖制力争,帝不从。御史汪泗论等合疏谏,给事中朱大典、周之纲,御史宋师襄、胡良机特疏继之,卒不纳。汉儒旋以母丧归。后忠贤大横,汉儒服阕,遂不召。追叙甘肃功,即家进太子太保,荫子锦衣百户。卒赠少保,谥肃敏。

(选自《明史·董汉儒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四十年/就拜右副/都御史巡抚其地/帝赐福王庄田/责湖广四千四百余顷/汉儒以无所得田/请岁输万金代租/不听/
B.四十年/就拜右副/都御史巡抚其地/帝赐福王庄田/责湖广四千四百余顷/汉儒以无所得田/请岁输万金/代租不听/
C.四十年/就拜右副都御史/巡抚其地/帝赐福王庄田/责湖广四千四百余顷/汉儒以无所得田/请岁输万金代租/不听/
D.四十年/就拜右副都御史/巡抚其地/帝赐福王庄田/责湖广四千四百余顷/汉儒以无所得田/请岁输万金/代租不听/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是中国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进授爵位之人。
B.忧归,是因为董汉儒母亲去世而归家守孝。一般来说,守孝期满,朝廷会征召授官。
C.工部,为掌管营造工程事项的官署名,六部之一,侍郎是仅次于尚书的官职。
D.奄人,又称宦官、太监,是古代皇宫里专供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董汉儒有担当精神,极言进谏。刚任推官就主动进谏,终因进谏,守孝期满竟不被起用,但朝廷还能记起其功劳。
B.董汉儒有坚韧之品,屡挫屡谏。就织造、冒滥事,就以金代租事,就释放遭囚禁者事,皆进谏无果而不改初衷。
C.董汉儒有忠诚之德,临危受命。辽阳失守,他入京护卫;辽地尽亡,他被擢拔为兵部侍郎,遏制兵将逃亡有功。
D.董汉儒有英武之气,不惧权贵。惩罚叛将,他冷面无情;皇上要厚赏王体乾、魏忠贤等人,他依据祖制极力阻止。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迩来九阍三殿间,惟闻纵酒、淫刑、黩货。时事可忧,不止国计日绌已也。
(2)汉儒请捕获立诛,同伍相擒捕者重赏;且给饷以时,则逃者自少。
2020-04-29更新 | 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