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史传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6 题号:1639607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春,李善长等率群臣奉太祖即吴王位。太祖以国之所重,莫先宗庙郊社,命有司建圜丘于钟山之,建方丘于钟山之阴。己巳,典营缮者以宫室图讲。太祖见雕琢奇丽者,命之,谓中书省曰:“吾节俭是宝,民力毋殚乎!”十一月,丘成,太祖出视,世子从行。太祖因命左右导之,遍历农家,观其居处饮食器用。还,谓之曰:“夫农终岁勤动,不得休息,其所居不过茅茨草户,所饮食不过菜羹粝饭,而国家经费皆其所出。必念农之劳,使之不苦于饥寒。”太祖洪武元年,即皇帝位。天下府州县官来朝,陛辞。上谕之曰;“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要在安养生息之而已。” 二月,定卫所官军及将帅将兵之法。有事征伐,诏总兵官佩将印领之,既旋,则上所佩将印于朝。权皆出于朝廷,不敢有专擅。丙辰,禁宦官预政典兵。上曰:“汉唐末世,皆为宦官败蠹。”二年秋,命吏部定内侍诸司官制。上曰:“古时此辈所治,止于酒浆醯醢,司服守祧。驭之之道,但当使之畏法,不可使之有功。有功则骄恣,畏法则检束。”冬十月,诏天下郡县立学。上谕中书省臣曰:“谓治国之要,教化为先。教化之道,学校为本。今京师虽有太学,而天下学校未兴,宜令郡县皆立学。”八年春,诏天下闾里皆立社学,延师儒教子弟,有司以时程督,谕曰:“致治在于善俗,善俗在于教化。教化行,虽闾阎可使为君子;教化废,虽中材或坠于小人。”

谷应泰曰:“太祖以淮西布衣,仗剑讨乱,十五年之间,遂成帝业。然身在行间,手不书,遍百王之迹,深明治乱之故。观其惩官寺之失而禁内官预政,惩藩镇之变而制武臣不预兵食,祸本乱阶,防维略尽。至于立宗庙,建学校无不损益质文,斟酌美备。观其开国,规模弘远矣。”

(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开国规模》)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郊社,祭天称郊,祭地为社,文中指祭祀天地的场所,方丘为郊,圜丘为社。
B.世子,原指天子、诸侯的嫡子,明清两代用来指称亲王嫡子,以别于“太子”。
C.“命去之”和“亦去之”(《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去”含义不同。
D.“民力其毋殚乎”和“其皆出于此乎”(《师说》)中的“其”含义和用法不同。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圜丘成”和“多平方,少圜”(《登泰山记》)中的“圜”含义和用法相同。
B.“陛辞”和“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中的“辞”含义和用法相同。
C.卫所,明代军事机构,设于京师和各地郡县,军事上重要的地方设卫,卫下设所。
D.吏部最高长官是尚书,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封勋等事务。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阳,山南水北为阳,反之为阴,文中“钟山之阳”就是钟山的南面。
B.太学,始于西周,汉以后是传授儒家经典、培养统治人才的场所。
C.“遍历农家”和“莫笑农家腊酒浑”(《游山西村》)中的“农家”含义相同。
D.“遍考百王之迹”和“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中的“考”含义相同。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事,在文中专指征伐之事,和现代汉语的含义不同,和“将有事于西畴”中的“有事”也不相同。
B.朕,秦以前指“我的”或“我”,自秦始皇起和“孤”“寡”一样专用作皇帝的自称。
C.“手不辍书”和“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种树郭橐驼传》)中的“辍”含义不同。
D.“无不损益质文”和“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论语》)中的“质文”含义不同。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查看更多[1]
【知识点】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宗室大臣议曰:诸侯人来仕者,皆为其主游间耳,请一切逐之。于是大索逐客。客卿楚人李斯亦在逐中行,且上书曰:昔惠王用张仪之计,散六国之,使之事秦。昭王得范雎,强公室,杜私门。此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夫色、乐、珠、玉不产于秦,而王服御者众: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王乃召李斯,复其官,除逐客之令。王卒用李斯之谋,数年之中,卒兼天下。

(节选自《通鉴记事本末·秦灭六国·谏逐客书》)

材料二

凡百元首,承天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节选自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材料三

即位初年,铲除积弊,焕然与天下更始。识者谓辅相得人,太平指日可期也,非虚语也,高汉文帝远甚。陛下则锐情未久,妄念牵之而去矣。谓遥兴可得,而一意玄修。富有四海,不曰民之脂膏在是也,而侈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纲纪弛矣。二王不相见,人以为薄于父子;以猜疑诽谤戮辱臣下,人以为薄于君臣。天下吏贪将弱,民不聊生,水旱靡时,盗贼滋炽。自陛下登极初年,亦有之,而未甚也。今赋役增常,万方则效,十余年来极矣。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号而臆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者严嵩罢黜,世蕃极刑,差快人意,一时称清时焉。然严嵩罢相之后犹之严嵩未相之先而已非大清明世界也不及汉文帝远甚。

(节选自海瑞《治安疏》)

材料四

读李斯传

曹邺

一车致三毂,本图行地速。

不知驾驭难,举足成颠覆。

欺暗尚不然,欺明当自戮。

难将一人手,掩得天下目。

不见三尺坟,云阳草空绿。

【注】“云阳”是李斯被处决的地方。后世戏曲、小说常用以称行刑的地方。

1.材料三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然A严嵩罢相B之后C犹之严嵩未相D之先E而已F非大清明世界也G不及汉文帝H远甚。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通“纵”,即“合纵”,是战国时期六国合力抵抗强秦的策略。与之相对的策略是“连横”。
B.宾客,这里指贵族的门客、策士等。与“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中的“宾客”意思相同。
C.“承天景命”中的“景”与贾谊《过秦论》中“赢粮而景从”中的“景”意思相同。
D.“迩者严嵩罢黜”中的“迩”与“举类迩而见义远”的“迩”意思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侯各国的人才来到秦国都是为了游说做间谍的,李斯也是如此,所以秦国的宗室大臣建议秦王把所有的客卿都驱逐出境。
B.李斯用举例、对比的方法证明来自他国的客卿曾对秦国的富强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不能驱逐客卿。
C.古代的君主开头做得好的确实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不多,这主要是得天下前后的态度、做法不同所致,比汉文帝时期差远了。
D.嘉靖皇帝即位之初除旧布新,海瑞认为此时的皇帝确实比汉文帝英明许多。有识者认为太平盛世指日可待。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嘉靖的摆烂,执政初年的沉疴终化为积弊,最终导致百姓家无余财的局面。
4.下列对材料四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发端两句:给车加上三轮车毂,就能跑得很快。以车轮为喻,借具体物象来展开议论。
B.三四句,一个“成”字,加深了诗的韵味,为后边的议论、感叹作了铺垫。
C.五、六句,指责之情、讥讽之意已十分明显。“自戮”是他多行不义的必然结果。
D.全诗以李斯的悲惨下场作为结束,以景结情,具有“韵外之致”,引人深思。
5.把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2)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6.材料二所说的“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后者在材料三嘉靖身上是如何体现的?请对文本进行归纳概括,简要陈述。
7.“难将一人手,掩得天下目”为材料四全诗的主旨所在,深刻形象。请简要分析。
2024-05-04更新 | 6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白,字太白。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馀。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七》,有删改)


[注]①任侠:以“侠义”自任。②谪仙:指受到处罚而降到人间的神仙。③乐章:这里指可以配乐演唱的诗词。
1.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坐沉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
B.帝坐沉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
C.帝坐沉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
D.帝坐沉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域”在唐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范围很大,敦煌以西、天山南北、中亚、西亚地区均为“西域”;狭义是指葱岭以西到波斯的这部分中亚地区,它与唐代的疆域变化是分不开的。
B.“纵横”这里是指“纵横之术”,即合纵连横之说。战国至秦汉之际善于外交的纵横家所使用的谋术统称为“纵横之术”。
C.“金銮殿”最早出现在唐代的大明宫。唐代大明宫的金銮殿并非皇宫中最为重要的正殿,只是一个偏殿,主要是皇帝召见文人学士时,提供给他们的临时集合地。
D.“长流”是个多义词,可指长长的流水,也可指远途流放、长期流放,还可指官职治狱参军,也称长流参军。文中特指唐代官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记叙了唐代诗人李白充满沉浮荣辱的人生经历,突出地表现了他鲜明的性格特征。
B.李白天资聪颖,通晓诗书,年轻时就被州郡推荐参加有道科的科举考试,李白却没去参加考试。
C.作为文人的李白是孤傲和狂放不羁的,本文就体现出他那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思想。
D.李白游览并州时,曾见到郭子仪,郭子仪认为他是个奇才,因此,郭子仪犯了法,是李白救助他,使他免受处罚。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
(2)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
2020-03-23更新 | 12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霍光,字子孟,骠骑将军去病弟也,河东平阳人。骠骑将军击匈奴,道出河东,还,乃将光西至长安,时年十余岁,任光为郎,稍迁诸曹侍中。去病死后,光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上病笃,光涕泣问曰:“如有不讳,谁当嗣者?”上曰:“君未谕前画意邪?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武帝崩,太子袭尊号,是为孝昭皇帝。

帝年八岁,政事壹决于光。光与左将军上宫桀结婚相亲,光长女为桀子安妻,有女年与帝相配。桀因帝姊盖主内安女后宫为倢伃,数月,立为皇后。光时休沐出,桀辄入代光决事。桀父子既尊盛,而德长公主。公主近幸河间丁外人,桀、安欲为外人求封,光不许。又为外人求光禄大夫,又不许,长主大以是怨光。而桀、安数为外人求官爵弗能得,亦惭。由是与光争权。燕王旦自以昭帝兄,常怀怨望。御史大夫桑弘羊欲为子弟得官,亦怨恨光。于是皆与燕王通谋,诈令人为燕王上书,言光专权自恣,疑有非常。候司光出沐日奏之。桀欲从中下其事,桑弘羊当与诸大臣共执退光。书奏,帝不肯下。明旦,光闻之,止画室中不入。有诏召大将军。光入,免冠顿首谢,上曰:“将军冠。朕知是书诈也,将军亡罪。”而上书者果亡,捕之甚急。后桀党与有谮光者,上辄怒曰:“大将军忠臣,先帝所属以辅朕身,敢有毁者坐之。”自是桀等不敢复言,乃谋令长公主置酒请光,伏兵格杀之,因废帝,迎立燕王为天子。事发觉,光尽诛桀、安、弘羊、外人宗族,燕王、盖主皆自杀。光威震海内。

(节选自《汉书•霍光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
B.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
C.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
D.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讳,字面意义是指不可隐讳,又常常用作对尊长者死亡的一种委婉的代称。
B.结婚,文中指男方女方两家之间结成婚姻关系,现代指男性与女性结为夫妇。
C.休沐,字面意义是休息沐浴,古代官员每隔一段时间休沐,也就是请假休息。
D.发觉,文中指败露,现代指发现、觉察,败露也可以理解为被发现、被觉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霍光得到提携,又受武帝重托。他由兄长去病带至长安,仕途上屡获升迁,直到侍奉皇上;武帝临终,将少子托付给他,要他行周公辅佐之事。
B.霍光主持大局,得罪一干权贵。他秉公处事,拒绝权臣的无理请求,因此遭到怨恨,以致后来受到上官桀父子、桑弘羊等皇亲国戚的抱团诬告。
C.霍光遭到陷害,昭帝主持公道。政敌想扳倒他,让人假托替燕王上书,说霍光专权放纵,或将发生意外之变;昭帝却不予理会,表示霍光无罪。
D.霍光挫败政敌,威名天下传扬。昭帝力挺霍光,政敌再也不敢发声,于是转而暗中谋杀霍光,结果弄巧成拙,被一举铲除,霍光因而威震海内。
4.(课内知识考查)下列对加点虚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     之:结构助词,的
B.在止至善       在:介词,在于
C.定后能静       而:连词,表顺承
D.壹是皆修身为本       以:连词,来,表目的
5.(课内知识考查)下列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食无          求:追求
B.于事而慎于言        敏:敏捷
C.君子于义            喻:知晓,明白
D.质胜文则            野:粗野、鄙俗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桀因帝姊盖主内安女后宫为倢伃,数月,立为皇后。
(2)上辄怒曰:“大将军忠臣,先帝所属以辅朕身,敢有毁者坐之。”
2022-10-18更新 | 7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