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史传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2 题号:1639760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郑成功初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父芝龙,明入海,从颜思齐为盗;思齐死,代领其众。崇祯初,因巡抚熊文灿请降,授游击将军;以捕海盗、攻红毛功,累总兵。芝龙尝娶日本妇,是生森,入南安学为诸生。成功年少有文武略,拔出诸父兄中,近远皆属目。

顺治二年,师下江南。招抚大学士洪承畴与芝龙同县,通书问,叙乡里,芝龙挟二心。三年,贝勒博洛师自浙江下福建,芝龙撤仙霞关守兵,不为备。博洛师次泉州,书招芝龙,芝龙率所部降,成功谏,不听。成功谋举兵,兵寡,如南澳募兵,得数千人。

五年,成功陷同安,进犯泉州,总督陈锦师至,克同安,成功引兵退。七年,成功攻潮州,总兵王邦俊御战,成功败走。十年,芝龙同安侯,而使赍敕封成功海澄公、鸿逵奉化伯,芝豹左都督。芝龙虑成功不受命,别为书使鸿逵谕意。使至,成功不受命,为书报芝龙。十二年,左都御史龚鼎孳请诛芝龙,国器亦发芝龙与成功私书,乃夺芝龙爵,下狱。上又令芝龙自狱中以书招成功,谓不降且族诛,成功终不应。十五年,谋大举深入,与其将甘辉、余新等率水师,号十万,陷乐清,遂破温州。将入江,次羊山,遇飓舟败,退泊舟山。

成功自江南败还,知进取不易,声援绝,势日蹙,乃规取台湾。台湾,福建海中岛,荷兰红毛人居之。芝龙与颜思齐为盗时,尝屯于此。荷兰筑城二,曰赤嵌,曰王城;其海口曰鹿耳门。荷兰人恃鹿耳门水浅不可渡不为备成功师至水骤长丈余舟大小衔尾径进红毛人弃赤嵌走保王城成功使谓之曰:土地我故有,当还我;珍宝恣尔载归。围七阅月,红毛存者仅百数十。城下,皆遣归国。成功乃号台湾为东都,示将迎桂王狩焉。以陈永华为谋主,制法律,定职官,兴学校。康熙元年,成功卒,年三十九。

(选自《清史稿·郑成功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荷兰人恃鹿耳门/水浅不可渡/不为备/成功师至/水骤长丈余舟大小/衔尾径进/红毛人弃赤嵌/走保王城/
B.荷兰人恃鹿耳门水浅不可渡/不为备成功师/至/水骤长丈余舟大小/衔尾径进/红毛人弃赤嵌/走保王城/
C.荷兰人恃鹿耳门/水浅不可渡/不为备成功师/至/水骤长丈余/舟大小衔尾径进/红毛人弃赤嵌/走保王城/
D.荷兰人恃鹿耳门水浅不可渡/不为备/成功师至/水骤长丈余/舟大小衔尾径进/红毛人弃赤嵌/走保王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季,表示排行最后,也指一个朝代的末期,“明季”即明朝末年。
B.封,授予官职,与第1段中的“擢”、第3段中的“授”一样,都表示官职的升迁。
C.诸生,是指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习称秀才。
D.康熙,清圣祖年号。年号是古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蕴含君临天下、宣示正统、祈福颂德等特殊意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成功文武双全。他年少时即文韬武略,在其同辈兄弟中是出类拔萃的,远近四方的人都很关注他。
B.郑成功英勇善战。从南澳募兵到兵败江南,十数年间,郑成功身经百战,拒降抗清,虽兵败而返,但勇气可嘉。
C.郑成功忠孝两全。他一生坚持抗清,拒绝接受清廷的招降,暗中与父亲通信,可谓对大明尽忠,对父亲尽孝。
D.郑成功抵御外侮。从江南败还后,他成功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我国固有的领土台湾,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及课内文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l)博洛师次泉州,书招芝龙,芝龙率所部降,成功谏,不听。
(2)成功自江南败还,知进取不易,声援绝,势日蹙,乃规取台湾。
5.前人评郑成功“忠肝义胆,屡不屈也”,其表现在哪些方面?
【知识点】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周淙,字彦广,湖州长兴人。父需,以进士起家,官至左中华大夫。淙幼警敏,力学,宣和间以父任为郎,历官至通判建康府。绍兴三十年,金渝盟,边事方兴,帅守难其选,士夫亦惮行。首命淙守滁阳,未赴,移楚州,又徙濠梁。淮、楚旧有并山水置寨自卫者,淙为立约束,结保伍。金主亮倾国犯边,民赖以全活者不可胜计。除直秘阁,再任。孝宗受禅,王师进取虹县,中原之民翕然来归,扶老携幼相属于道。淙计口给食,行者犒以牛酒,至者处以室庐,人人感悦。张浚视师,驻于都梁,见淙谋,辄称叹,且曰:“有急,公当与我俱死。”淙亦感激,至谓“头可断,身不可击”。浚入朝,悉陈其状,上嘉叹不已,进直徽猷阁,帅维扬。

会钱端礼以尚书宣谕淮东,复以淙荐,进直显谟阁。时两淮经践蹂,民多流亡,淙极力招辑,按堵①如故。劝民植桑柘,开屯田,上亦专以属淙,屡赐亲札。淙奉行益力,进直龙图阁,除两浙转运副使。未几,知临安府,上言:“自古风化必自近始。陛下躬履节俭,以示四方,而贵近奢靡,殊不知革。”乃条上禁止十五事,上嘉纳之,降诏奖谕,赐金带。临安驻跸②岁久,居民日增,河流湫隘③,舟楫病之,淙请疏浚。工毕,除秘阁修撰,进右文殿修撰,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以归。上念淙不忘除敷文阁待制起知宁国府趣入奏上慰抚愈渥明年春复奉祠亟告老。十月卒,年六十。

(选自《宋史·周淙传》,有删改)


【注】①按堵:安居。②驻跸(bì):皇帝出行,途中停留暂住。③湫(jiǎo)隘:低洼狭窄。
1.对下列句子中重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渝盟,边事方兴                           渝:改变,背叛
B.民赖以全活者不可胜计                    赖:依靠
C.上亦专以属淙,屡赐亲札                 屡:多次
D.舟楫病之                                        病:担忧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上念淙不忘除/敷文阁待制/起知宁国府/趣入奏/上慰抚愈渥/明年春/复奉祠/亟告老
B.上念淙不忘/除敷文阁待制/起知宁国府趣入/奏上慰抚愈渥/明年春/复奉祠/亟告老
C.上念淙不忘/除敷文阁待制/起知宁国府/趣入奏/上慰抚愈渥/明年春/复奉祠/亟告老
D.上念淙不忘/除敷文阁待制/起知宁国府/趣入奏/上慰抚愈渥/明年春复/奉祠亟告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淙为政有方。金国人挑起边境战事,守帅选择的官员都不愿前往边境任职,周淙前往任职,他利用当地防守有利条件,组建保伍,使百姓得保平安。
B.周淙忠于国家。张浚视察部队时称赞周淙的谋略,并要周淙在危急时和自己一起赴难,周淙表达了准备牺牲的决心,张浚把情况汇报给皇帝,皇帝称赞周淙。
C.周淙深得上司和皇帝的信任。尚书钱端礼推荐过他;他鼓励百姓种植桑树、柘树,开垦屯田,皇帝赐给他亲笔书札;他上奏禁止十五件事,得到皇帝的奖赏。
D.周淙关心民生。两淮地区经战火破坏,很多百姓逃亡,他全力招纳安抚,百姓安居乐业;皇帝在临安暂住久了,居民日益增加,河流低洼变窄,他请求疏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陛下躬履节俭,以示四方,而贵近奢靡,殊不知革。
5.翻译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2018-02-02更新 | 3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也。初,北见袁绍,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于是遂去之。先是时,颍川志才,筹画士也,太祖甚器之。早卒。太祖与荀彧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彧荐嘉。召见,论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表为司空军祭酒。

孙策转斗千里,尽有江东,闻太祖与袁绍相持于官渡,将渡江北袭许。众闻皆惧,嘉料之曰:“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杀。

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诸下多惧刘表使刘备袭许以讨太祖,嘉曰:“公虽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可破灭也。且袁绍有恩于民夷,而尚兄弟生存。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乌丸之资,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动,民夷俱应,以生蹋顿之心,成觊觎之计,恐青、冀非己之有也。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太祖遂行。至易,嘉言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太祖乃密出卢龙塞,直指单于庭。虏卒闻太祖至,惶怖合战。大破之,斩蹋顿及名王已下。尚及兄熙走辽东。

嘉深通有算略,达于事情。太祖曰:“唯奉孝为能知孤意。”年三十八,自柳城还,疾笃,太祖问疾者交错。及,临其丧,哀甚,谓荀攸等曰:“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乃表曰:“军祭酒郭嘉,自从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不幸短命,事业未终。追思嘉勋,实不可忘。可增邑八百户,并前千户。”谥曰贞侯。子奕嗣。

——(选自《三国志·魏书》,有删节)

【注释】①三郡:指辽西、上谷、右北平。②四州:指冀州、青州、幽州、并州。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
B.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
C.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
D.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公,名旦,西周时期名臣,曾“制礼作乐”,是周朝典章制度的主要创立者,曹操在《短歌行》中曾提到这个历史人物。
B.匹夫,选文中指“平常人”,另外,“匹夫”还可以用来代指“无知识、无智谋的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的“匹夫”就是后一种意思。
C.单于,秦汉时匈奴人对其君主的称谓,后来的文学作品中经常用其代指少数民族的首领。如:“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D.古代诸侯去世称为“薨”,帝王去世称为“崩”。曹操死后被追封为“魏武帝”,《三国志》中曹操去世也用“崩”。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嘉最初打算投奔袁绍,但很快发现袁绍并非明主,并在荀彧的推荐下加入了曹操的阵营,并得到了曹操的重用。
B.郭嘉认为孙策虽然得到了手下人的拥护,但为人轻率大意,即便他地盘广大,手下兵将众多,也不足为惧。
C.曹操征乌丸时,郭嘉认为,虽然袁绍对少数民族有恩,但当地民众并未完全归附,应趁他们不敢向南进犯时,迅速出兵剿灭他们。
D.郭嘉去世后,曹操极其悲痛,向朝廷汇报郭嘉的功绩,增加了郭嘉的食邑,给予了郭嘉谥号,并让郭奕继承了郭嘉的爵位。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先是时,颍川志才,筹画士也,太祖甚器之。
②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
5.易中天在《品三国》中评价郭嘉“神机妙算,料事如神”。请从文中找出证明郭嘉“料事如神,言必有中”的具体事例。
2023-11-24更新 | 5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申屠致远,字大用,其先汴人。金末从其父义徙居东平之寿张。致远肄业府学,与李谦、孟祺等齐名。世祖南征,荐为经略司知事,军中机务,多所谋画。

师还,至随州,所俘男女,致远悉纵遣之。至元十年,御史台辟为掾,不就。宋平,焦友直、杨居宽宣慰两浙,举为都事,首言:“宋图籍宜上之朝;江南学田,当仍以赡学。”行省从之。临安改为杭州,迁总管府推官。宋驸马杨镇从子玠节,家富于赀,守藏吏姚溶窃其银,惧事觉,诬玠节阴与宋广、益二王通,有司榜笞,诬服,狱具。致远谳之,得其情,溶服辜,玠节以贿为谢,致远怒绝之。

杭人金渊者,欲冒籍为儒,儒学教授彭宏不从,渊诬宏作诗有异志。致远察其情,执渊穷诘,罪之。属县械反者十七人,讯之,盖因寇作,以兵自卫,实非反者,皆得释。改寿昌府判官。时寇盗窃发,加之造征日本战船,远近骚然,致远设施有方,众赖以安。

二十年,拜江南行台监察御史。江淮行省宣使郄显、李兼诉平章忙兀台不法,有诏勿问,仍以显等付忙兀台鞫之,系于狱,必抵以死。致远知其冤状,将纵之,忙兀台胁之以势,致远不为动,亲脱显等械,使从军自赎。桑哥当国,治书侍御史陈天祥使至湖广,劾平章,桑哥摘其疏中语,诬以不道,奏遣使往讯之,天祥就逮。时行台遣御史按部湖广,咸惮之,莫敢往,致远慨然请行。比至,累章极论之。桑哥方促定天祥罪,会致远章上,桑哥气沮。转运使卢世荣榷茶牟利,致远并劾之。又言日本不可涉海远征徒费中国铨选限以南北优苦不均宜考其殿最量地远近定为立制则铨衡平而吏弊革。致远清修苦节,耻事权贵,聚书万卷,名曰墨庄。家无余产,教诸子如师友。

(选自《元史·列传第五十七》,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又言日本不可涉海远征/徒费中国/铨选限以南北/优苦不均/宜考其殿最量/地远近定为立制/则铨衡平而吏弊革
B.又言日本不可涉海/远征徒费中国/铨选限以南北/优苦不均/宜考其殿最/量地远近/定为立制/则铨衡平而吏弊革
C.又言日本不可涉海远征/徒费中国/铨选限以南北/优苦不均/宜考其殿最/量地远近/定为立制/则铨衡平而吏弊革
D.又言日本不可涉海/远征徒费中国/铨选限以南北/优苦不均/宜考其殿最量/地远近定为立制/则铨衡平而吏弊革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田”指古代朝廷或地方政府以其地租收入供学校、书院用费的田地,是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经济支柱。
B.“从子”这一亲属称谓始见于《后汉书》,唐宋时开始将亲兄弟之子称作从子,意同于“侄”。
C.“教授”指古时设置在中央学府主管学务的官员,是讲解经义、掌管学校课试的文职官。
D.“榷茶”指政府对茶叶所实施的课税、管制等措施,是我国唐以后的一种茶叶专卖制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申屠致远备受重用,为政有方。元世祖南征时,军中的机要事务,大多由他谋划;担任寿昌府判官时,他布置得法,民众得以安定。
B.申屠致远明察秋毫,断案公正。任杭州总管府推官时,为屈打成招的杨玠节平反昭雪,使诬陷彭宏有谋反之心的金渊受到应有的惩罚。
C.申屠致远为人正直,不惧权贵。忙兀台要置弹劾他不守法纪的郄显等人于死地,致远不惧怕威胁,解开他们的囚具,让其充军赎罪。
D.申屠致远为人勇敢,敢于斗争。陈天祥被捕后,大家都不敢前往湖广巡视,致远慨然请行,和桑哥进行面对面的斗争并取得了胜利。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致远谳之,得其情,溶服辜,玠节以贿为谢,致远怒绝之。
(2)属县械反者十七人,讯之,盖因寇作,以兵自卫,实非反者,皆得释。
2018-11-30更新 | 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