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杜甫(712-770)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64 题号:1660493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怀古迹·其五

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注】①纡筹策:曲折周密地展运策略。②祚:帝位。
1.下列对这首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时空共说,笔力雄放,凸显诸葛亮名满寰宇、万世不朽的形象。
B.颔联概括了诸葛亮的才能、功绩,赞扬他如鸾凤高翔,独步云霄。
C.颈联用典,通过与伊尹、吕尚、萧何、曹参等功臣比较,来盛赞诸葛亮的才能。
D.全诗除“遗像”句是咏古迹外,余句皆以抒情为主,情感跌宕起伏。
2.有人认为此诗尾句“志决身歼军务劳”是全诗的最强音,请从情感角度加以分析。
【知识点】 杜甫(712-770) 咏史怀古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小题。

杜甫

万木云深隐,连山雨未开。

风扉掩不定,水鸟过仍回。

鲛馆如鸣杼,樵舟岂伐枚

清凉破炎毒,衰意欲登台。

雨四首(其三)

杜甫

物色岁将晏,天隅人未归。

朔风鸣淅淅,寒雨下霏霏。

多病久加饭,衰容新授衣

时危觉凋丧,故旧短书稀。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55岁,当时安史之乱已平定三年。②鲛馆:指鲛人居住的地方,传说鲛人在水府中织绡。③枚:树干。④本诗写于大历二年冬,作者流寓瀼西(今重庆奉节县东)。⑤《诗》云:“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1.以下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雨》首联写景,诗人从远处落笔,描绘了未下雨时,天云昏暗阴沉,山树朦胧不明的景象。
B.两首诗写风,《雨》以扉、鸟渲染,烘托风势之强;《雨四首》则运用多种感官,直描风雨。
C.《雨》的颈联运用虚实结合,第一句是虚写,第二句是实写;而《雨四首》的颈联均为实写。
D.两首诗写同一题材,但侧重不同,《雨》重在描写景物;《雨四首》重在写人的状态和心理。
2.两诗都写雨,但情感却不尽相同,请以尾联为例简要分析。
2021-01-06更新 | 8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以下小题

有 叹

杜 甫

壮心久零落,白首寄人间。

天下兵常斗,江东客未还。

穷猿号雨雪,老马怯关山。

武德开元际,苍生岂重攀。


[注]①此诗句为杜甫晚年的作品。②江东客:诗人自称。③武德:唐高祖的年号。开元:唐玄宗的年号。武德至开元时期,是唐朝治理最好的时期。
1.诗的第二联描写了诗人怎样的处境?第三联中“穷猿”“老马”两个意象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有人评论此诗“虽身在苦难,却心系苍生”,请结合诗的首联和尾联作简要分析。
2020-10-02更新 | 112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 尽

杜 甫

秋尽东行且未回,茅斋寄在少城隈。

篱边老却陶潜菊,江上徒逢袁绍杯

雪岭独看西日落,剑门犹阻北人来。

不辞万里长为客,怀抱何时得好开。


【注】①乾元二年杜甫入蜀投奔严武,后严武被召回京,杜甫送行后欲返少城时遇到叛乱,滞留梓州,作此诗。②袁绍大宴宾客,宴会上郑玄受到袁绍礼遇。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用语委婉含蓄是此诗的一大特点,全诗没有直接抒怀,而是通过叙写经历和描写景物来抒发情感,手法巧妙,耐人寻味。
B.本诗是一首以抒怀为主题的七言律诗,作者感时自叹,感事抒情,诗中多用典故,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格调。
C.“秋尽东行且未回”一句交代了时间和作者行踪,“茅斋寄在少城隈”一句中“寄”字写出茅斋无人,自己身在家外的状态。
D.颔联中“陶潜菊”体现了作者渴望隐逸的心境和淡泊洒脱的品格,“袁绍杯”则表明自己被人重视,但却无用武之地。
E.颈联中“雪岭独看西日落”一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在雪岭看西天日落,与首句中“东行且未回”照应,使诗歌内容更加紧密。
2.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2017-10-18更新 | 7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