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宋 > 姜夔(1155-1221)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549 题号:1661319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

姜夔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注]①丙辰岁不尽五日,意为丙辰年还有五日就结束了。此词为姜夔从无锡乘船归杭州家中过年的途中所作。吴松,今上海一带,距词人的家已近。②恶:猛烈,很。禁持:摆布。③亚:接近。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上重云密布,大雁都心情紧张,不敢啼叫,此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词人乘坐雕画着美丽图案的船经过石塘西,心中的愁苦更加浓重了。
C.渐生的新绿和船头的恶浪,两处景象对比,意在表现生命力的顽强。
D.这首词虚实结合,词人想到了“灯火”,借“灯火”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2.本词情随景变,上阕和下阕写了词人归家时的不同心情,请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南宋)姜夔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注】①商略:商量。②天随:晚唐诗人陆龟蒙,自号天随子,其生前隐居之地,即是吴松。

1.“点绛唇”是这首词的________
2.下面对本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A.从燕雁随季节而飞的无心,可见诗人心境的纯朴天然。
B.诗人打算追随陆龟蒙一起到天涯,实现自己的救国梦。
C.“残柳参差舞”象征南宋衰落但又包含不甘灭亡的意味。
D.全词委婉表达了词人凭栏怀古的复杂心情,苍凉悲壮。
3.任选角度,赏析词中的画线句。
2019-11-20更新 | 3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淡黄柳

姜夔

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惟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客怀。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注】空城:合肥曾被金兵掠夺一空。
1.结合诗句,赏析上阕前三句的表达效果。
2.这首词序言中说“因度此阕,以纾客怀”,作者的“客怀”有哪些?试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2019-04-19更新 | 212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次朴翁游兰亭韵

姜夔

亚字桥亭面面风,六人同坐树阴中。

松交归路如留客,石碍流杯故恼公。

山色最怜秦望绿,野花只作晋时红。

夕阳啼鸟人将散,俯仰兴怀自昔同。


【注】①朴翁:即葛天民,字朴翁。与作者姜夔(南宋文学家,江西鄱阳人,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交往甚密,颇多唱和之作。②秦望:山名,在绍兴东南四十里,秦始皇曾登此山望东海,故名。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交代了地点、人物、环境,勾画了一幅雅士游聚图,将物与人、情与景融为一体。
B.颔联运用拟人与夸张手法,展现了松树的热情好客和水中石头的有意捉弄的情态。
C.通览全诗,语言简练流畅,含蓄隽永,清新淡雅,感情纯真自然,描绘了兰亭景色。
D.这是一首唱和之作,有限的语言中,几乎包含了王羲之《兰亭集序》的全部内容。
2.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021-02-02更新 | 3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