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宋 > 辛弃疾(1140-1207)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0 题号:1673695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盟鸥

辛弃疾

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白鹤在何处,尝试与偕来。

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窥鱼笑汝痴计,不解举吾杯。废沼荒丘畴昔,明月清风此夜,人世几欢哀。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


[注]①淳熙八年(1181)末,四十二岁的作者,正是年富力强,却被南宋政权罢官,闲居带湖(在今江西上饶)达十年之久。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上阕以首句中“甚爱”两字统摄。次句用“千丈翠奁开”盛赞带湖景色之胜,说明“甚爱”原因。
B.词人因爱湖之“甚”,而及湖中之鸟,用比喻的手法写词人欲与鸥鹭结盟为友,流露出词人隐逸之意。
C.“白鹤”两句,是写对眼前鸥鸟的叮嘱。由爱所见之鸥鹭,而兼及未见之白鹤,其“爱”更进一层。
D.“废沼”五句,运用今昔对比的手法,表达词人悟出世事沧桑和个人沉浮的哲理后内心的旷达开朗。
2.清代刘熙载《艺概。词曲概》云:“词之妙莫妙于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请结合词的上阕对此做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小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选自《稼轩词编年笺注》)

1.作者写孙权,目的是(     
A.评价历史人物,表达自己对古代英雄人物的崇敬。
B.借怀念古人,来表现自己对英雄业绩的向往,同时讽刺南宋王朝的庸碌无能。
C.否定孙权隔江而治,主张北伐,以实现灭金收复北方失地的理想。
D.赞颂古人,以叹自己年事已高,功业无成。
2.具体赏析词上阕中虚实结合的手法及作用。
3.结合全词说说“一片神鸦社鼓”的情景,引发了词人哪些思考?
2018-07-16更新 | 5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

辛弃疾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①。

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误鸣钟。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


[注]①汉殿,指刘邦;秦宫,指秦始皇。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怀古,实际上是感叹今无英雄,秦汉盛世难再,字里行间流露出报国之志不得实现的苦闷。
B.“雨打风吹何处是”与其名句“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异曲同工,表达了对英雄流逝的痛惜。
C.下片“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其中的“歌舞”指代南宋朝廷不思复国反而醉生梦死的腐败。
D.本词虽以“万事皆空”总摄全篇,但充盈着家国身世之感;看似消极逃避,实则爱国之情强烈。
2.这首词在艺术手法上有何高明之处?请简要分析。
2021-05-20更新 | 50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   即席和韩南涧

辛弃疾

风雨催春寒食近,平原一片丹青。溪边唤渡柳边行。花飞蝴蝶乱,桑嫩野蚕生。

绿野先生闲袖手,却寻诗酒功名。未知明日定阴晴。今宵成独醉,却笑众人醒


[注]①韩南涧:即韩元吉,号南涧,南宋词人。②绿野先生:唐代宰相裴度隐退后,于洛阳建别墅,名绿野堂,与白居易、刘禹锡等诗酒相娱,不问政事。
1.对本词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从音乐性来看,“临江仙”属词牌名B.从词题来看,本词属于友人唱和之作
C.从结构上看,本词可划分为上下两片D.从用韵来看,“生”字可单独成韵
2.对本作品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平原一片丹青”,写出春日平原花红草绿、秀美如画的情景。
B.“花飞蝴蝶乱”,描绘出春天花飞蝶舞、生机勃勃的烂漫景象。
C.“绿野先生闲袖手”,借用典故,表现出作者悠然自在的心态。
D.“未知明日定阴晴”,暗含着作者对前途命运变幻不测的忧虑。
3.结合作品,赏析画线句。
2019-11-19更新 | 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