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宋 > 陆游(1125-1207)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527 题号:1690094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浣花赏梅

陆游

老子人间自在身,插梅不惜损乌巾

春回积雪层冰里,香动荒山野水滨。

带月一枝低弄影,背风千片远随人。

石家楼上贪吹笛,肯放朝朝玉树新


【注】①此诗于淳熙四年12月作于成都。浣花:即浣花溪。②老子:犹老夫。③乌巾,古代指隐居不仕者的帽子。④石家楼上贪吹笛:用西晋石崇金谷园旧事;石崇,富可敌国。⑤玉树新,用陈后主《玉树后庭花》之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叙事抒情,叙写自己赋闲在家、不惜污损乌巾而插梅的自在生活。
B.颔联写梅花生存环境:春回大地,积雪冰冻,荒山野水,仍香气四溢。
C.颈联运用拟人手法,从侧面写梅花,月光下梅花低头弄影,叶片随人。
D.尾联运用西晋石崇金谷园的旧事和《玉树后庭花》的典故来表情达意。
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村居书喜

陆游

红桥梅市晓山横,白塔樊江春水生。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坊场酒贱贫犹醉,原野泥深老亦耕。

最喜先期官赋足,经年无吏叩柴荆。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中“红”“白”相互映衬,色彩明丽自然,描绘出早春乡间清新的风貌。
B.“花气袭人”从嗅觉的角度,写出天气骤暖,春花绽放,香气浓郁芬芳扑面而来的景象。
C.“贫犹醉”的深沉感叹与杜甫《登高》中的“潦倒新停浊酒杯”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前两联描写了初春欣欣向荣的景象,后两联表现了诗人田园生活的乐趣。
2.本诗中写了诗人村居生活中哪些可喜之事?请简要概括。
2021-04-20更新 | 56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陆游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注】孝宗乾道八年(1172),陆游四十八岁。这年春天,他接受四川宣抚使王炎邀请,来到南郑,担任四川宣抚使公署干办公事兼检法官,参加了九个月的从军生活。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目中,诗人登高远望长安南山,一个“望”字,把诗人的爱国情怀表露无遗。
B.上片写秋色之凉,角声之哀,歌声之悲,充分表达了词人对国土沦丧的伤感,奠定了全词忧郁哀愁的感情基调。
C.下片通过 “明月” “暮云” “烟柳” “池馆”等长安之景,表达作者期待宋军收复失地、胜利归来的愿望。
D.“应待人来”中“应”字特别强调了肯定的语气,全句虽未直接点明战争战事,但必胜的信念却溢于言表。
2.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词的下阕。
2021-02-05更新 | 10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朝衣无色如霜叶,将奈云安别驾何!

钟鼎山林俱不遂,声名官职两无多。

低昂未免闻鸡舞,慷慨犹能击筑歌。

头白伴人书纸尾,只思归去弄烟波。


【注】①云安:地名,夔州云安。②别驾:官职名,即通判,掌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乾道六年(1170)十月二十七日,陆游从水路入蜀,正式上任夔州通判。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朝衣”比作“霜叶”,写出了“朝衣”的黯淡无色。
B.颔联用“钟鼎”代指富贵,用“山林”代指隐逸,传递出“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的痛苦。
C.颈联用典抒情,使用了“祖逖闻鸡起舞”“易水送别”两个典故,格调昂扬慷慨。
D.尾联中“头白”点明了诗人的年龄,“书纸尾”交代了诗人的工作是处理各种文书。
2.本诗的题目是“自咏”,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表达了哪些情感态度。
2020-07-22更新 | 5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