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酬和类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49 题号:16933356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注释】①和:指用诗应答。晋陵:即今江苏常州,唐代属江南东道毗陵郡。陆丞:作者的友人,不详其名,时在晋陵任县丞。②宦游人:离家作官的人。③物候:指自然界的气象和季节变化。④淑气:和暖的天气。黄鸟:即黄莺,又名仓庚。⑤晴光:谓春光。蘋(pín):多年生草本植物。⑥古调:指陆丞写的诗,即题目中的《早春游望》。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新”字呼应了题目中的“早春”和“游望”。
B.颔联写云霞烂漫,梅柳报春,写出春光的壮阔和俏丽。
C.颈联描绘黄莺凄厉的哀鸣,为下文作者思乡做了铺垫。
D.全诗对江南早春描写历历如画,对仗工整,平仄和谐。
2.有人认为此诗结尾落在思乡之意上甚为突兀。对于这种说法,请你结合对全诗的理解予以反驳,说明理由。
【知识点】 酬和类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归朝欢·和苏坚伯固

苏轼

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摇空千顷白。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壁。此生长接淅,与君同是江南客。梦中游、觉来清赏,同作飞梭掷。

明日西风还挂席,唱我新词泪沾臆。灵均去后楚山空,澧阳兰芷无颜色。君才如梦得,武陵更在西南极。《竹枝词》、莫徭新唱,谁谓古今隔。

【注】①震泽:太湖的古称。苏轼曾经在梦中与好友苏坚同游太湖。②接淅:行色匆忙。③挂席:挂起帆席,准备启程。④澧()阳兰芷(zhǐ):《楚辞·九歌·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兰。澧阳,今湖南澧县,古代为澧州。⑤莫徭:楚地瑶族地区,苏坚(字伯固,苏轼老友)即将任职地。

1.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篇从梦游太湖入笔,说的是词人苏轼曾经在梦中与好友苏坚同游太湖,太湖里一望无际的浪花翻空摇舞,两人乘坐一叶扁舟徜徉在浪花之上。
B.上片三四句写想象中的庐山胜景:青山蔚然深秀,千峰峭峙,拔地参天。词人梦游震泽与庐山,奇丽之景,令人神往。
C.“此生长接淅”是作者宦海浮沉的生动概括。“梦中”三句收束前片,说迷离幻象、湖山清景,俱如飞梭过眼,转瞬即逝了。
D.此词以雄健的笔调营造出境界阔大、气度昂扬的词境,气象宏阔,情致高健,横放而不失空灵,直抒胸臆而又不流于平直。
2.请结合下片词句分析作者抒发了哪些情感。
2023-03-20更新 | 7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春

宋·苏轼

梦里青春可得追?欲将诗句绊余晖。

酒阑病客惟思睡,蜜熟黄蜂亦懒飞。

芍药樱桃俱扫地,鬓丝禅榻两忘机

凭君借取法界观,一洗人间万事非。


【注解】①蜜熟:指花蜜已熟。②忘机:没有机心,言心无得失,无纷扰。③法界观:是佛教华严宗的一部重要著作的简称,本名《修大方广佛华严法界观门》,唐代杜顺述,宗密注。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的“青春”语意双关,内涵丰富;“可得追”的反问,强化了诗人的情感。
B.颔联前句直赋其生病思睡之态;后句借物写人,以黄蜂之懒反衬自己写诗读书之勤。
C.颈联后句写诗人虽鬓已星星,但卧于禅榻亦可淡泊宁静,泯除机心,不把老病放在心上。
D.中间两联颇富变化,情和景相互交织,运用手法贴切自然,有“神妙流动”之感。
2.全诗蕴含了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2022-10-13更新 | 16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答张十一

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注】①本诗作于韩愈被贬到广东阳山后的第二年。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张十一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因劝谏德宗皇帝一起被贬。张十一到郴州临武令任上曾有诗赠韩愈,韩愈写此诗作答。②筼筜:(yún dāng)生长在水边的大竹子。③踯躅:即杜鹃花。④恩波:皇帝的恩泽。⑤斗:通“陡”。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勾勒阳山地区全景,笔调疏淡。春山明净,春江空阔,猴猿啼鸣,摹写了荒僻冷落的景象,传递出人烟稀少的空寂。
B.颔联两组近景特写,情景交融。作者描写绿竹与红花交相辉映的景象,目的是表现自己清闲自得、乐观雅趣的意态。
C.尾联诗意委婉曲折,韵味醇厚。诗人写愁却不说愁,只说张十一来诗后自己霜毛陡加,至于何以至此,尽在不言之中。
D.本诗含蓄深沉,令人回味。写僻境,以画意出之;写忧愤,以曲笔出之。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那股被压抑着的感情潜流。
2.颈联是全诗的关键,蕴含着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23-08-12更新 | 8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