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杜甫(712-770)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8 题号:16988741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诗人对风、天、猿啸、渚、沙、鸟飞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具体细致的刻画。
B.颔联也是写景,但手法与首联不同,如果说首联是一幅工笔画的话,那么颔联就是一幅写意画,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C.颈联诗人点明诗旨,诗人登高望远,由无边的落木,不尽的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抒发了怨天尤人的牢骚,这是孤独者的慨叹。
D.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对人生有大悲悯,“艰难苦恨繁霜鬓”就是他对现实观照的结果。
2.这首诗首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
【知识点】 杜甫(712-770) 写景抒情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①玉垒:山名。②西山寇盗:指吐蕃。③梁甫吟:《三国志》说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甫吟》。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楼》首联花伤客心,以哀景写哀情,与“感时花溅泪”同为正衬手法。《登高》首联绘景如工笔画,具体描绘风、天、猿啸、渚、沙、鸟飞,形、声、色、态一一呈现。
B.《登楼》颈联议论天下大势,坚信大唐帝国政权稳固,气运久远,警示吐藩不要枉费心机前来侵扰。《登高》颈联言简意丰,抒发了常年漂泊异乡、老来多病孤愁的慨叹。
C.两首诗都有羁旅漂泊、忧国忧民之情。《登楼》尾联用典,表达难遇明主、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登高》尾联直抒胸臆,抒发国运艰难、身世坎坷、穷困潦倒的悲苦之情。
D.两首诗都运用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借诗人登高临眺的所见所思所感,融自然景象、国家灾难、个人情思为一体,语壮境阔,寄慨遥深,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2.虽同为登高临远之作,这两首诗的颔联所写之景却各有不同,请结合诗句分别赏析。
2021-05-08更新 | 28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怀古迹•其五

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注】①纡筹策:曲折周密地展运策略。②祚:帝位。
1.下列对这首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将时间空间共说,笔力雄放,凸显诸葛亮名满寰宇、万世不朽的形象,总领全诗。
B.颔联概括了诸葛亮的才能、功绩,赞扬他如鸾凤高翔,独步云霄。
C.颈联用典,通过与伊尹、吕尚、萧何、曹参等功臣比较,来盛赞诸葛亮的才能。
D.全诗除“遗像”句是咏古迹外,余句皆是议论,不仅议论高妙,而且写得极有情韵。
2.有人认为此诗尾句“志决身歼军务劳”是全诗的最强音,请从情感角度加以分析。
2022-12-18更新 | 9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真题 名校
【推荐3】(09年广东卷)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杜甫
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
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
爽和风襟静,高当泪满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
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
③故故:常常,频频。
⑴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⑵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019-01-30更新 | 9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