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史传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96 题号:1701756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袁先生传

薛季宣

袁先生,讳溉,字道洁,汝阴人也。尝举进士,免贡,避地州西山中。建炎初,集乡民为保聚,金人及群劫抗,屡克。后移居蜀之富顺。

先生初从二程先生学,闻蜀薛先生名。富顺邻家薛翁以卖香自给,子晨以香出,父则掩关待之。子而归,因不复事邻里,莫详其趋步。先生疑其薛先生也,具刺谒之,薛翁谩骂不应。先生固已疑之矣。间日再往,又不得前,于是积日屡造其门,薛翁喜而见之。先生与之语,不对;再见谈古今百氏,又不得一言;三见纵论六经,薛翁才有喜色。曰:“子学已博,然寡要。夫经所以载道,而言所以明道,何以多为!”先生曰:“如先生言,吾心将以会道尔。”薛翁击节称善,以所学授之。居月余,励先生出关,薛翁因亦去。

先生出关至夏口,岳开府飞必欲延至幕下,先生一见出,不辞而行。语所知曰:“岳公武人而泥古,幕府无圆机之士,难乎免矣!”未几而及难。先生因家荆州,往来夷陵、秭归诸郡,与士夫言必称善,悦其意旨,然后和之,循循然,人知其厚德君子也。

初,靖康后,天下兵荒起,先生家为汝阴盛族,尝有客过其舍,先生察其状貌有异,白诸父曰:“客奸人也。”徙家人避之。是夜客以寇来,遂与乡社义兵斗死。后众欲据前山为保,先生争之,不听。独将妻子聚保山后。已而,前山果没。金人大至,欲以万众攻山后营。先生坞中兵不满千,召其众计曰:“虏则势盛,吾知数术,保以一箭破之。”其夕,虏砦山阿,先生使数十人各执鼓燧,四山伏,约虏军噪扰,燔山击鼓为应。有谈经客愚甚,先生激使为虏装,窃虏号入宿虏酋帐下,以二矢授曰:“夜中发矢而窜。”客如先生计,恇恇仅能发箭。虏营惊乱,顾见火光并起,鼓声四合,因溃自相攻杀数百人,遂不敢复至。

瓯浦薛某曰:圣人之学不可复见,走于先生焉取焉?尝侍先生观弈,能为负棋,易置数子,以弱为强。外舅强先生弈,则曰:“先人尝以弈为废事,所不忍违。”走从问义理之辨,先生曰:“学者当自求之,他人之言善,非吾有。”走请终身诵服斯语

(有删改)


【注释】①本文是南宋哲学家薛季宣为其师袁溉所作的传记。②免贡:没有考中。③刺:名帖,名片。④恇恇:害怕,惊恐。⑤薛某:“某”与下文的“走”,均为谦辞,指作者。⑥废事:耽误做事。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而归                                               莫:傍晚
B.励先生出关,薛翁因亦                    遁:逃跑
C.天下兵荒                                        甫:始,刚
D.四山伏                                               如:到……去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金人及群劫抗        点也
B.子晨以香出            皆出于此乎
C.以所学授之            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先生一见            鸟倦飞知还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不复事邻里,莫详其趋步
于是不与邻里来往,没有人了解他的行迹
B.幕府无圆机之士,难乎免矣
幕府里没有圆滑机巧的人,灾难可以免除了
C.窃虏号入宿虏酋帐下
窃取敌人的口令进入,并在首领的帐下过夜
D.圣人之学不可复见,走于先生焉取焉
如果圣人的学说无法再见到,我到先生那里学习什么呢
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夫经所以载道,而言所以明道,何以多为!
②走请终身诵服斯语。
5.根据第二段内容,请用三个熟语(包括成语),从不同角度概括薛翁这一人物的特点。
6.文章写了袁溉的哪些过人之处?请概括回答,并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知识点】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贺若敦,代人也。父统,为东魏颍州长史。大统三年,执刺史田迅以州降。赐当亭县公。敦少有气干,善骑射。统之谋执迅也,虑事不果,沉吟者久之。敦时年十七,及进策曰:“愿思全身远害,不得有所顾念也。”统乃流涕从之遂定谋归太祖时群盗蜂起大龟山贼张世显潜来袭统敦挺身赴战手斩七八人贼乃退走统大悦,谓左右僚属曰:“我少从军旅,战阵非一。如此儿年时胆略者,未见其人,非唯成我门户,亦当为国名将。”明年,从河内公独孤信于洛阳被围。敦弯弓三,箭不虚发。乃言于太祖。太祖异之,授都督。时岷蜀初开,民情尚梗,巴西人谯淹据南梁州,与梁西江州刺史王开业共为表里,扇动群蛮。太祖令敦率军讨之。山路艰险,人迹罕至。敦身先将士,攀木缘崖,倍道兼行,乘其不意。又遣仪同扶猛破其别帅向镇侯于白帝。淹乃与开业并其党泉玉成等率众七千,口累三万,自垫江而下,就梁王琳。敦邀击,破之。淹复依山立栅,南引蛮帅向白彪为援。敦设反间,离其党与,因其懈怠,复破之。进爵武都公。武成元年,入为军司马。自江陵平后,巴、湘之地并内属。陈将侯瑱等围逼湘州,遏绝粮援。乃令敦率步骑六千,度江赴救。敦每设奇伏,连战破瑱,乘胜径进,遂次湘州。俄而霖雨不已,秋水泛溢,陈人济师,江路遂断。粮援既绝,人怀危惧。敦于是增修营垒,造庐舍,示以持久。相持岁余,瑱等不能制,求借船送敦度江。敦云:“湘州是我国家之地。既未得一决,所以不去。”瑱等留船于江,将兵去津路百里。敦勒众而还。保定五年,卒。建德初,追赠大将军。谥曰烈。

(选自《周书·贺若敦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统乃流涕从之/遂定谋归太祖/时群盗蜂起/大龟山贼张世显潜来袭/统敦挺身赴战/手斩七八人/贼乃退走/统大悦
B.统乃流涕/从之遂定/谋归太祖/时群盗蜂起/大龟山贼张世显潜来袭/统敦挺身赴战/手斩七八人/贼乃退走/统大悦
C.统乃流涕/从之遂定/谋归太祖/时群盗蜂起/大龟山贼张世显潜来袭统/敦挺身赴战/手斩七八人/贼乃退走/统大悦
D.统乃流涕从之/遂定谋归太祖/时群盗蜂起/大龟山贼张世显潜来袭统/敦挺身赴战/手斩七八人/贼乃退走/统大悦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爵,即爵位、爵号,是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一般有公、侯、伯、子、男五种。
B.石,为古代重量单位,“弓三石”意谓超重的强弓,文中借此极言贺若敦的臂力非常人能比。
C.巴西,郡名,指东汉末至隋朝的巴西郡,管辖范围在今天的云南和贵州地区一带。
D.仪同,仪同三司的省称,享有与“三公”同等的待遇,南北朝时授予的人数甚多。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贺若敦思虑深远,行事果断。他在父亲贺若统难以决定是否要拘捕田迅之际,及时进策,促使父亲下定决心,执迅以颍州归降,助父建功。
B.贺若敦勇猛善战,屡建军功。他箭无虚发,力助独孤信成功脱围;征伐谯淹时,他不惧艰险,身先士卒;救援湘州时,他孤军深入,收复失地。
C.贺若敦颇有胆识,智谋过人。他率军攀木缘崖,出其不意攻破敌军;他实施反间计,离间谯向,再破谯军;他增修营垒,建造房舍,以麻痹侯瑱。
D.贺若敦心怀家国,守土尽责。他在粮援既绝、军心动摇的情况下,与陈军相持一年多;面对陈军的求和,他义正词严地表示要守护国土,坚持到底。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此儿年时胆略者,未见其人,非唯成我门户,亦当为国名将。
(2)遂次湘州。俄而霖雨不已,秋水泛溢,陈人济师,江路遂断。
2020-10-27更新 | 5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药元福,并州晋阳人。幼有胆气,善骑射。开运初,契丹陷甘陵,围魏郡。少帝驻军澶渊,契丹阵于城北,尽锐来战。元福以左千牛卫将军领兵居阵东偏,奋铁挝击契丹,左右驰突,无不披靡,契丹兵溃。少帝登城,见元福力战,召抚之曰:汝奋不顾命,虽古之忠烈无以过之。明日将战,面授元福郑州刺史,为权臣所沮,止刺原州,俄改泰州。

明年,契丹复入。命元福与李守贞等御之于阳城。晋师列方阵设拒马为行寨契丹以奇兵出阵后断粮道晋人乏水士马饥渴凿井未及泉土辄坏塞。契丹顺风扬尘,诸将皆曰:彼势甚锐,俟风反与战,破之必矣。守贞与元福谋曰:军中饥渴已甚,若俟风反出战,吾属为虏矣。彼谓我不能逆风以战,宜出其不意以击之,此兵家之奇也。元福乃率麾下骑,开拒马出战,诸将继至,契丹大败。

会灵武节度王令温以汉法治蕃部,三族酋长拓跋彦超等谋乱率众攻灵州。令温遣人间道入奏,乃以河阳节度冯晖镇朔方,召关右兵进讨,以元福将行营骑兵。朔方距威州七百里,无水草,师须赍粮以行,至耀德食尽。彦超等众数万,扼要路,据水泉,以待晖军,军中大惧。元福曰:彼知我军饥渴,邀我于险,迁延至暮,则吾党成禽矣。晖惊曰:奈何?元福曰:彼虽众而精兵绝少,元福请以麾下骑先击西山兵,公但严阵不动,俟敌少却,当举黄旗为号;旗举则合势进击,败之必矣。晖然其策,遂率众进击,敌众果溃。

后周世宗高平之战,刘崇败走太原,遂纵兵围其城。以元福为同州节度。时攻具悉备,城中危急,以粮运不继,诏令班师。元福上言曰:进军甚易,退军甚难。世宗曰:一以委卿。遂部分卒伍为方阵而南,元福以麾下为后殿。崇果出兵来追,元福击走之。

(选自《宋史》卷二百五十四,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晋师列方阵设/拒马为行寨/契丹以奇兵出阵后/断粮道/晋人乏水/士马饥渴/凿井未及泉/土辄坏塞。
B.晋师列方阵/设拒马为行寨/契丹以奇兵出阵/后断粮道/晋人乏水/士马饥渴/凿井未及泉土/辄坏塞。
C.晋师列方阵设/拒马为行寨/契丹以奇兵出阵/后断粮道/晋人乏水/士马饥渴/凿井未及泉土/辄坏塞。
D.晋师列方阵/设拒马为行寨/契丹以奇兵出阵后/断粮道/晋人乏水/士马饥渴/凿井未及泉/土辄坏塞。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运”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晋皇帝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汉武帝刘彻开创了年号纪年的先例。
B.“麾下”指将帅的大旗之下,也可以借指部下,还可引申为对将帅的敬称。此处的“麾下”与下文“以麾下骑”均指部下。
C.“节度”即节度使,是唐代始设的官名,它的职责是统管所辖地区的军政大权,初仅设于京畿附近,后边境也相继增设。
D.“班师”即“还师”,指调回出征的军队或出征作战的军队胜利归来,文中的后周世宗并未打胜仗,只是把军队调回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药元福在澶渊同契丹军队作战时奋力打击契丹军队,所向无敌,得到后晋少帝的高度评价。
B.当蕃部人数众多、占据地利时,药元福毫不慌乱,自告奋勇主动出战,率部进军出击,击溃敌军。
C.药元福与李守贞在阳城同契丹军队作战时,力排众议,迎风出击,打败了敌军。
D.后周世宗因为粮草运送跟不上,打算退兵,药元福了解敌我形势,并做出了准确判断。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明日将战,面授元福郑州刺史,为权臣所沮,止刺原州,俄改泰州。
②彼知我军饥渴,邀我于险,迁延至暮,则吾党成禽矣。
5.两次面临军队极度饥渴的困境,药元福均能扭转战局,请简要分析他有哪些卓越才能。
2021-04-19更新 | 7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臧梦解,庆元人,宋末中进士第,未官而国亡。至元十三年,从其乡郡守将内附,授奉训大夫、婺州路军民人匠提举。未几例革所司而浙东宣慰司举梦解才兼儒吏可试州郡朝廷是之授息州知州未行,改知海宁州。时淮东按察副使王庆之按行至其州,见梦解刚直廉慎,而学有渊奥,自任职以来。门无私谒,官署萧然,几有差役,皆当其贫富,而吏无所预。于是民以户计者,新增七百六十有四;田以顷计者,新辟四百四十有三;桑柘榆柳,交荫境内,而政平讼简,为诸州县最。乃举梦解才德兼备,宜擢清要,以展所蕴。而御史台亦以其廉能,抗章荐之。
二十七年,梦解满去者至是已五年矣。江阴饥,江浙行省委梦解赈之。梦解不为文具,皆躬至其地,而人给以米,所活四万五千余人。江南行台治书侍御史荀宗道,闻而之,举其名上闻,除同知桂阳路总管府事。三十年,擢奉议大夫、广西肃政廉访副使。故事,烟瘴之地,行部者多不躬至,而梦解咸遍历焉。遂按问宾州、藤州两路达鲁花赤,举凡贪官奸吏,置于法者无虑八十余人。又平反邕州黄震被诬赃罪,及藤州唐氏妇被诬杀夫罪,凡两冤狱。
大德元年,迁江西肃政廉访副使。有临江路总管李倜,素狡狯,而又附大臣势,以控持省宪。梦解按其赃罪,而一道澄清。六年,迁浙东肃政廉访副使。九年,除广东肃政廉访使。梦解至是。既老且病,乃纳禄退居杭州,以亚中大夫、湖南宣慰副使致仕。后至元元年卒。
梦解博学洽闻,为时名儒,然不少迂腐,而敏于政事,其操守尤为介特。所著书,有《周官考》三卷、《春秋微》一卷。梦解尝自号鲁山大夫,士之称之者,不以官,皆曰鲁山先生云。
(节选自《元史·臧梦解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阴饥属:适逢
B.梦解不为文具文具:条文
C.闻而之韪:是,认为不错
D.然不少迂腐不少:十分
2.2.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未几/例革其所司/而浙东宣慰司举梦解才/兼儒吏可试/州郡朝廷是之/授息州知州
B.未几例/革其所司/而浙东宣慰司举梦解才兼儒吏/可试州郡/朝廷是之/授息州知州
C.未几/例革其所司/而浙东宣慰司举梦解才兼儒吏/可试州郡/朝廷是之/授息州知州
D.未几例/革其所司/而浙东宣慰司举梦解/才兼儒吏可试/州郡朝廷是之/授息州知州
3.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臧梦解在息州知州任上政绩卓著,淮东按察副使王庆之十分赏识,极力举荐。
B.虽已离职,但臧梦解依然接受江浙行省委任,积极组织赈济江阴饥荒。
C.臧梦解担任广西肃政廉访副使期间,巡行考察地方长官,法办了八十多名贪官奸吏。
D.臧梦解操守过人,学识渊博,读书人常不称他的官职,而尊称他鲁山先生。
4.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举梦解才德兼备,宜擢清要,以展所蕴。
(2)故事,烟瘴之地,行部者多不躬至,而梦解咸遍历焉。
2016-11-18更新 | 6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