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杜甫(712-770)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4 题号:1706651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熟食日示宗文宗武

杜甫

消渴游江汉,羁栖尚甲兵。

几年逢熟食,万里逼清明。

松柏邙山路,风花白帝城。

汝曹催我老,回首泪纵横。


【注】①此诗于大历二年春作于夔州。熟食日:即寒食日。宗文、宗武:诗人的儿子。②邙山:杜甫家祖坟在此。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叙事,写诗人因战乱远离家乡,到江汉这个地方谋生。
B.颔联“几年”“万里”从时间、空间的角度表现诗人客居之久、远。
C.颈联虚实结合、由眼前的“邙山路”之景联想到家乡的“白帝城”。
D.颈联写景,用“松柏”与“风花”对举,烘托了诗人年老的形象特征。
2.尾联中诗人“泪纵横”的原因有哪此?请简要概括。
【知识点】 杜甫(712-770) 羁旅思乡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倦 夜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注释:(1)此诗据考证,作于广德二年(764)“安史之乱”刚平息,西北吐蕃兵又骚扰中原,直捣长安。诗人语句成都西郊浣花溪草堂。(2)徂:过去,逝。

1.写出这首诗的韵脚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写出了月出到月落的过程,勾画出一幅清凉月夜图。
B.本诗前三联写景,由近及远,用空间变换暗示时间推移。
C.本诗写景扣题中的“夜”字,抒情则扣题中的“倦”字。
D.本诗的语言浅显平实,写景、叙事和抒情融为一个整体。
3.赏析“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中的“空”字的表达效果。
2019-11-21更新 | 3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

杜甫

郑公樗散鬓成丝,酒后常称老画师。

万里伤心严谴日,百年垂死中兴时。

苍惶已就长途往,邂逅无端出饯迟。

便与先生应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

注释:⑴郑虔,即郑广文。禄山之乱,虔陷叛军中,被授水部郎中,称病不就。公元757年(至德二载)旧历十二月,陷叛军中官六等定罪,虔在三等,故贬台州。他是杜甫最要好的朋友之一。⑵樗(chū),落叶乔木,《庄子·人间世》:“散木也,无所可用。”

1.请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2.请简要分析“严谴”在颔联中的体现。
3.尾联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
2017-06-01更新 | 6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燕子来舟中作

杜甫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动经春”表明时光飞逝,借春燕“两度”衔泥表现诗人羁留时间之长。
B.颔联说旧时相识的燕子如今在远处看着别人,含蓄地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批评。
C.尾联写燕子在桅杆上呢喃数语后“穿花贴水”而去,这让诗人感到寂寥和悲伤。
D.诗题交代了作诗的起因,结合全诗内容可看出,诗人此时以船为屋、寄身水上。
2.“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运用对比手法表达情感。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     
A.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满路旁。(石柔《绝句》)
B.四郊飞雪暗云端,唯此宫中落旋干。(吴融《华清宫二首·其一》)
C.壮心君未减青春,多难我今先白发。(欧阳修《送姜秀才游苏州》)
D.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3.杜甫的诗歌体现了“民胞物与”的思想,即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同胞,所有的物都是我的朋友。请结合本诗和下面诗句加以分析。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021-09-17更新 | 1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