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苏轼(1037-1101)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355 题号:1726443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庭芳·归去来兮

苏轼

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会李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遗之。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注】①雪堂:苏轼在黄州的居所名。②岷峨:四川的岷山与峨眉山,此代指作者故乡。③黄州再闰:苏轼谪居黄州五年,阴历三年一闰,故称“再闰”。④秋风洛水:西晋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想起故乡莼羹、鲈鱼脍,便弃官而归。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引用陶渊明诗句,贴切地表达了词人思归西蜀故里的强烈愿望,乡情浓郁感人。
B.上片后半部分笔锋一转,撇开满腔愁思,抒发了词人对黄州之地山川人物的深情厚谊。
C.下片在叹息人生不定、仕途坎坷中透露着豁达,对西晋张翰弃官归乡的行为并不认可。
D.本词与《江城子(十年生死〉》均借助想象来表达情感,开拓了诗歌意境,耐人寻味。
2.有人评论说:“结尾的临别告语,于奇峰突起中将全词的感情推向高潮”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两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

苏轼

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撚轻拢。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

润州甘露寺弹筝

苏轼

多景楼上弹神曲,欲断哀弦再三促。

江妃出听雾雨愁,白浪翻空动浮玉[注]

唤取吾家双凤槽,遣作三峡孤猿号。

与君合奏芳春调,啄木飞来霜树杪。


【注】浮玉:喻指金山。
1.下列对这两首诗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采桑子》开篇从“多景楼”的“多”字获取灵感,连用三个“多”字引出“情”“感”“病”而不赘叙,令人印象深刻。
B.“空”字写出“一笑”之后,“回头”来眼前的“乐事”便会消失而“空”无所有,只有“多情”“多感”“多病”依然。
C.《润州甘露寺弹筝》一诗首句写在多景楼上弹奏一首神曲,悲伤的弦音像要断裂一样再三紧促,开篇便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D.这两首诗词皆出自苏轼之手,均写多景楼中与友人相聚之事,都借用音乐抒情,但抒发的情感却一喜一忧,迥然不同。
2.有人评论说苏轼《采桑子》中“斜照江天一抹红”一句与白居易《琵琶行》中“唯见江心秋月白”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试作简要分析。
2020-08-20更新 | 25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诗歌,完成各题。

聚星堂雪(并序)

苏轼

元祐六年十一月一日,祷雨张龙公,得小雪,与客会饮聚星堂。忽忆欧阳文忠作守时,雪中约客赋诗,禁体物语,于艰难中特出奇丽,尔来四十余年莫有继者。仆以老门生继公后,虽不足追配先生,而宾客之美殆不减当时,公之二子又适在郡,故辄举前令,各赋一篇,以为汝南故事云。

窗前暗响鸣枯叶,龙公试手行初雪。

映空先集疑有无,作态斜飞正愁绝。

众宾起舞风竹乱,老守先醉霜松折。

恨无翠袖点横斜,只有微灯照明灭。

归来尚喜更鼓永,晨起不待铃索掣。

未嫌长夜作衣棱,却怕初阳生眼缬。

欲浮大白追余赏,幸有回飙惊落屑。

模糊桧顶独多时,历乱瓦沟裁一瞥。

汝南先贤有故事,醉翁诗话谁续说。

当时号令君听取,白战不许持寸铁。

1.从体裁上看,这是首__________。在形式上这首诗的特点是“禁体”,即序中说的“禁体物语”。请根据“序”猜测“禁体物语”是__________
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句写“窗前”“枯叶”在“暗响”,再写“映空先集”,疑“有”疑“无”,运用白描来写初雪。
B.“众宾起舞”用“风竹乱”喻舞姿,“老守先醉”用“霜松折”来喻醉态,比喻极为生动传神。
C.“欲浮大白”意为想要豪饮一场来乘兴追赏余景,可惜只是得到大风吹落片片小雪屑。
D.“汝南先贤”的故事指欧阳修雪中约客赋诗一事,“白战”(徒手作战)一词运用比喻。
3.清代文人纪购曾说:此诗体物神妙,但写情却更妙。请你结合全诗,分析诗人赏雪之情。
2023-10-13更新 | 10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

苏轼

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

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

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

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注]①岐亭:今湖北麻城西南,苏轼在黄州期间时常前去游玩。潘、古、郭:苏轼黄州新友。女王城:黄州城东十五里,是苏轼去年冬天贬赴黄州所经之地。②关山:关隘山岭,比喻难关。“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滕王阁序》)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题目点明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诗歌前四句主要描写了出行途中的所见所闻。
B.“江柳已摇村”的“摇”字活画出春风荡漾、江柳轻拂的神态,表现了春天到来的生机。
C.颔联巧用叠词,前者拟溪流潺潺之声,后者描碧草新绿之色,视听结合更显得春意盎然。
D.“数亩荒园”点明诗人往游的目的地,“留我住”“待君温”写出了友人间的深厚情谊。
2.请结合全诗赏析尾联。
2020-12-09更新 | 1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