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苏轼(1037-1101)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7 题号:1730582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行香子·述怀

苏轼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该词开篇描绘出一幅月夜饮酒的图景,其情境与尘世的浮躁喧嚣判若两个世界,表达出苏轼对社会中争名夺利现象的厌弃。
B.“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表达出苏轼对人生虚无的感叹,《念奴娇·赤壁怀古》也表达了类似的思想。
C.词的下阕既有对现实处境的不满,又有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从“几时归去”看来,苏轼已经有了退隐的计划和安排。
D.本词不仅做到了写景、抒情和说理的完美融合,而且炼字传神,如“一溪云”中,以“溪”作为“云”的量词,别有境界。
2.本词最后一句“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送钱穆父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是
A.“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意思是自从我们在京城分别一晃又三年,远涉天涯你奔走辗转在人间。
B.“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句运用了拟人、对偶手法,赞扬了友人淡泊、坚贞的品格。
C.“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这两句描绘出一种凄清幽冷的氛围,渲染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抑郁无欢的心情。
D.此词以思想活动为线索,上片写了与友人久别重逢,下片写了月夜送别友人。
2.“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两句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0-06-03更新 | 6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江城子

苏轼

原序:大雪,有怀朱康叔使君,亦知使君之念我也,作此以寄之。

黄昏犹是雨纤纤。晓开帘,欲平檐。江阔天低,无处认青帘。孤坐冻吟谁伴我,揩病目,捻衰髯。

使君留客醉厌厌。水晶盐,为谁甜。手把梅花,东望忆陶潜。雪似故人人似雪,虽可爱,有人嫌。


[注释]①朱康叔使君:《宋史·孝义传》载,朱昌寿字康叔,在鄂州为太中,清正爱民,东坡贬居黄州,与之往来甚密,成为至交。黄州,位于鄂州东面。②青帘:旧时酒店招引顾客的酒旗。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写景亦抒情,作者先状写雨后雪景,后由景到人,抒写了自己的处境和对友人的怀想。
B.作者因雨雪困于家中,一边孤坐着拭目捻须,一边吟诗。由“病”“衰”可见诗人的困顿疲惫。
C.想到友人此时正盛筵宴客,而自己却不能在席,作者内心十分孤苦,只能手持梅花遥忆陶潜。
D.词末以作者独白作结,以雪喻人,抒写了对友人的赞赏,同时表达诗人自我的遭遇感受,寓意深远。
2.本词上阕没有一个“雪”字,却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雪描绘得淋漓尽致。请结合文本简要赏析词人是如何写雪的。
2022-11-20更新 | 12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行香子·丹阳寄述古注【注】

苏轼

携手江村,梅雪飘裙。情何限、处处消魂。故人不见,旧曲重闻。向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

寻常行处,题诗千首,绣罗衫、与拂红尘。别来相忆,知是何人?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

【注】丹阳:地名,今江苏丹阳县。述古:杭州知州陈襄,字述古。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以追念与友人“携手江村”的难忘情景开始,引起对友人的怀念,表达出自己回忆故人时的落寞心情。
B.“故人不见”一句,使词意转折,表明江村寻春已成往事,于是实写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之景怀念友人。
C.“题诗千首”追忆与友人游赏作诗的欢乐,如今这些诗上已落满灰尘,心情落寞,今昔对比,表现思念之深。
D.这首词属酬赠之作,忆人与忆景融汇为一,忆旧和写今穿插其中,情深意切,诗意盎然,含蓄而有诗意。
2.本词结尾与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都借月抒怀,请赏析它们的不同之处。
2023-06-04更新 | 10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