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史传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9 题号:1732191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夏四月癸巳,汉主殂于永安,谥曰昭烈。丞相亮奉丧还成都,以李严为中都护,留镇永安。五月,太子禅即位,时年十七。尊皇后曰皇太后,大赦,改元建兴。封丞相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初,益州郡耆帅雍闿杀太守正昂,因士燮以求附于吴,又执太守成都张裔以与吴,吴以闿为永昌太守。永昌功曹吕凯、府丞王伉率吏士闭境拒守,闿不能进,使郡人孟获诱扇诸,诸夷皆从之。牂柯太守朱褒、越巂夷王高定皆叛应闿。诸葛亮以新遭大丧,皆抚而不讨,务农殖谷,闭关息民,民安食足,而后用之。

六年春二月,汉诸葛亮率众讨雍闿等,参军马谡送之数十里。亮曰:“虽共谋之历年,今可更惠良规。”谡曰:“南中恃其险远,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反耳。今公方倾国北伐以事强贼,彼知官势内虚,其叛亦速。若殄尽遗类以除后患,既非仁者之情,且又不可仓卒也。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亮纳其言。

秋七月,汉诸葛亮至南中,所在战捷。亮由越巂入,斩雍闿及高定。使庲降督益州李恢由益州入,门下督巴西马忠由牂柯入,击破诸,复与亮合。孟获收闿余众以拒亮。获素为夷、汉所服,亮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陈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获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营陈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亮遂至滇池。益州、永昌、牂柯、越巂四郡皆平,亮即其渠率而用之,悉收其俊杰孟获等以为官属,出其金银、丹漆、耕牛、战马以给军国之用。自是,终亮之世,夷不复反。

(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诸葛亮出师》)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亮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陈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获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营陈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
B.亮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陈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获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营陈/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
C.亮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陈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获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营陈/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
D.亮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陈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获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营陈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守,汉魏时是州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掌一州的民政、刑讼、检奸等事宜。
B.夷最初指我国东方部族,即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后泛指华夏族外的少数民族。
C.参军是东汉末才开始设置的官名,有“参某某军事”的名义,后来简称参军。
D.县是春秋时期就有的行政单位,秦始皇推行郡县制,是县制正式设置的开端。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王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执掌蜀国军政大权,但他面对的是益州的土豪雍闿杀死太守归附吴国,还让同郡孟获诱惑夷族叛乱的局面。
B.等到百姓生活安定、粮食充足以后,诸葛亮率兵讨伐雍闿,出师途中他听取并采纳了马谡的建议,确定了“攻心为上”的平叛策略。
C.诸葛亮到达南中征讨叛乱,战无不胜,斩杀了雍闿和高定,擒获孟获;为显示军事力量强大,对孟获七擒七纵,直至孟获心服为止。
D.平定南中后,诸葛亮网罗并任命当地豪俊为官,让南中贡献金银、丹漆、耕牛、战马,此后诸葛亮在世之年,南中再也没有反叛过。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南中恃其险远,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反耳。
(2)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5.诸葛亮前去南中平定叛乱时,为什么要采纳马谡“攻心为上”的建议?
【知识点】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文言文阅读。

李少翁传(节选)

[明]钟催

①李少翁者,名莳,字德春,豫章人。居汉川,徙居应城。始自号少溪,年六十,老矣,人敬而翁之,呼之少翁。翁家世受医,精脉法,冥思暗解,出授受之外。其人沈墨长者,入门无流视(1),无媟言(2)。未尝预问病者病,令伸臂出示,手指一箸腕上,形神忽往。久之,指离于腕,徐以一二语发病者隐结,无不汗下吐服。少焉投药,犹掇之耳。余尝谓翁诊脉甚苦,而投药甚快。

余始不甚识翁属余季弟妇病风眩状类尸蹶举家喧言瞑矣。翁至,视其脉,治也,进一匕而苏。以逾月,法当病如前,再进匕乃绝。已而果然。余始奇其言,神其术。余后数奇疾,法当死,翁数起之。其它圭刀(3)入口,无不随手应者。

③余一日游京山,饮友人王稚恭兄弟宅中。饮从容,言李翁国医也,长者,医药已其病之状若何,语颇悉。而稚恭尊君,心计警敏人也,顾诸郎:“识之,身宁无旦暮缓急邪?”属岁逼除,余遣一童子持糒醪(4)饷问翁。至则闻两健骑从京山疾驰来,夜半翁去矣。余心动,得无如向者稚恭尊君言乎?已而果闻稚恭母暴病,更数医不愈,翁立起之。无何,其友谭有秩内得绵疾,翁起如之。

④所至人争家之,念缓急可立应。而翁赴人之急甚于己,百里外,中夜叩门,不以家累为解,不以风雨寒暑为辞。翁亦年六十,未有子男,期以此阴行善,导迎善气。会岁两大祲(5),疫鬼白昼攫人于市。翁煮药如池,积片成冢,全活莫知主名,安问糈(6)!而贵家亦不惜解金为寿,所入沿手尽。翁性不忤物,不愧人以所不能,不傲人以所不知。医负绝技者,最不利其曹偶(7),秦越人(8)以此得不良死,而独能安。翁足迹半朱门,不传一溢言,对主人未尝暴僮仆之过。所游病者家,酒法食单,丰约佳恶之数,不挂齿牙。其为长者如此。

⑤钟子曰:余还观李翁,非医者也,殆几乎道者也。余每见医者坐而说理,口如悬河;考其实,如捉影,其神躁也。今世坐谈者类是。翁为人诊脉,精神与病者往来,一之至也。与人处,使人意消,偶俱无猜。岂所谓不言而饮人以和、目击道存者邪?余有以知李翁几乎道者也,非医者也。

[注释](1)流视:谓眼睛流转顾盼。(2)媟言:媟:通“亵”。媟言,轻狎之言。(3)圭刀:即刀主,代指医术。一刀主为方寸匕的十分之一。(4)糒醪:指酒食。(5)大祲:大突祸。(6)糈:报酬。(7)曹偶:侪辈;同类。(10)秦越人:即扁鹊。战国时名医。借指医术高明的人。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令伸臀出示,手指一箸腕上(         )
(2)以逾月,法当病如前,再进匕乃绝(        )
2.为下列加点字选择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1)余后数奇疾,法当死,翁数起之(        )
A.构成        B. 招致        C. 遭遇       D.陷害
(2)至则闻两健骑从京山疾驰来,夜半翁去矣(         )
A.靠近        B. 催促        C. 逼迫       D. 窘迫
3.把第④段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而翁赴人之急甚于己,百里外,中夜叩门,不以家累为解,不以风雨寒暑为辞。
4.给下列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余 始 不 甚 识 翁 属 余 季 弟 妇 病 风 眩 状 类 尸 蹶 举 家 喧 言 瞑 矣
5.第③段是怎样表现李少翁的医术高超的?请作分析。
6.作者在文末宣称李少翁“非医者也,殆几乎道者也”,分析其主要依据。
2023-12-11更新 | 14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王纮,字师罗,太安狄那人也,为小部酋帅。纮少善骑射,颇爱文学。性机敏,应对便捷。年十三,见扬州刺史郭元贞,元贞抚其背曰:“汝读何书?”对曰:“诵《孝经》。”曰:“《孝经》云何?”曰:“在上不骄,为下不乱。”元贞曰:“吾作刺史,岂其骄乎?”纮曰:“公虽不骄,君子防未,亦愿留意。”元贞称善。年十五,随父在北豫州,行台侯景与人论掩衣法为当左,为当右。尚书敬显俊曰:“孔子云:‘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以此言之,右衽为是。”纮进曰:“国家龙飞朔野,雄步中原,五帝异仪,三王殊制,掩衣左右,何足是非。”景奇其早慧,赐以名马。

兴和中,世宗召为库直,除奉朝请。世宗暴,纮冒刃捍御,以忠节赐爵平春县,赉帛七百段、绫锦五十匹、钱三万并金带骏马,仍除晋阳令。天保初,加宁远将军,颇为显祖所待。帝尝与左右饮酒,曰:“快哉大乐。”纮对曰:“亦有大乐,亦有大苦。”帝曰:“何为大苦?”纮曰:“长夜荒饮不,亡国破家,身死名灭,所谓大苦。”帝默然。后责纮曰:“尔与纥奚舍乐同事我兄,舍乐死,尔何为不死?”纮曰:“君亡臣死,自是常节,但贼竖力薄斫轻,故臣不死。”帝使燕子献反缚纮,长广王捉头,帝手刃将下,纮曰:“杨遵彦、崔季舒逃走避难,位至仆射、尚书,冒死效命之士,反见屠戮,旷古未有此事。”帝投刃于地曰:“王师罗不得杀。”遂舍之。

皇建元年,进爵义阳县子。河清三年,与诸将征突厥,加骠骑大将军。天统元年,除给事黄门侍郎,加射声校尉,四散骑常侍。武平初,开府仪同三司。纮上言:“突厥与宇文男来女往,必当相与影响,南北寇边。宜选九州劲勇强弩,多据要险之地。伏愿陛下哀忠念旧,爱恤寡,愚嘉善,舍过记功,敦骨肉之情,广宽仁之路,思尧、舜之风,慕禹、汤之德,克己复礼,以成美化,天下幸甚。”

五年,陈人寇淮南,诏令群官共议御捍。封辅相请出讨击。纮曰:“官军频经失利,人情骚动,若复兴兵极武,出顿江淮,恐北狄西寇,乘我之弊,倾国而来,则世事去矣。莫若薄赋省徭,息民养士,使朝廷协睦,遐迩归心,征之以仁义,鼓之以道德,天下皆当肃清,岂直伪陈而已!”高阿那肱谓众人曰:“从王武卫者南席。”众皆同焉。寻兼侍中,聘于周。使还即正,未几而卒。纮好著述,作《鉴诫》二十四篇,颇有文义。

(选自《北齐书·王纮传》)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防未萌:发生
B.颇为显祖所待 知:重视
C.长夜荒饮不寤:睡觉
D.愚嘉善 矜:同情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崩:古代职级不同,“死”的称谓不同,古代称帝王或皇后、皇太后的死为驾崩。文中“世宗暴崩”指世宗遇害突然去世。
B.男:古代君主对贵戚功臣进行封赐,有公、侯、伯、子、男五爵。文中“赐爵平春县男”指王纮因功获得较低的男爵。
C.迁:古代称官职变动,一般用于升职,也可用于降职或者流放。文中“四迁散骑常侍”指王纮四次升任官至散骑常侍。
D.孤:古代指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也用于帝王自称。文中“爱孤恤寡”指热爱抚恤幼而丧父和夫死未嫁之人。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亡臣死,自是常节,但贼竖力薄斫轻,故臣不死。
(2)莫若薄赋省徭,息民养士,使朝廷协睦,遐迩归心,征之以仁义,鼓之以道德,天下皆当肃清,岂直伪陈而已!
4.王纮的进言体现了他的哪些军事思想?请简要概括。
2020-02-02更新 | 5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申屠致远,字大用,其先汴人。金末从其父义徙居东平之寿张。致远肄业府学,与李谦、孟祺等齐名。世祖南征,荐为经略司知事,军中机务,多所谟画。

师还,至随州,所俘男女,致远悉纵遣之。至元十年,御史台辟为掾,不就。宋平,焦友直、杨居宽宣慰两浙,举为都事,首言:“宋图籍宜上之朝;江南学田,当仍以赡学。”行省从之。临安改为杭州,迁总管府推官。宋驸马杨镇从子玠节,家富于赀,守藏吏姚溶窃其银,惧事觉,诬玠节阴与宋广、益二王通,有司榜笞,诬服,狱具。致远谳之,得其情,溶服辜,玠节以贿为谢,致远怒绝之

杭人金渊者,欲冒籍为儒,儒学教授彭宏不从,渊诬宏作诗有异志。揭书于市,逻者以上。致远察其情,执渊穷诘,罪之。属县械反者十七人,讯之,盖因寇作,以兵自卫,实非反者,皆得释。改寿昌府判官。时寇盗窃发,加之造征日本战船,远近骚然,致远设施有方,众赖以安。二十年,拜江南行台监察御史。江淮行省宣使郄显、李兼诉平章忙兀台不法,有诏勿问,仍以显等付忙兀台鞫之,系于狱,必抵以死。致远知其冤状将纵之忙兀台胁之以势致远不为动亲脱显等械使从军自赎。桑哥当国,治书侍御史陈天祥使至湖广,劾平章要束木,桑哥摘其疏中语,诬以不道,奏遣使往讯之,天祥就逮。时行台遣御史按部湖广,咸惮之,莫敢往,致远慨然请行。比至,累章极论之。桑哥方促定天祥罪,会致远章上,桑哥气沮。转运使卢世荣榷茶牟利,致远并劾之。又言日本不可涉海远征,徒费中国;铨选限以南北,优苦不均,宜考其殿最,量地远近,定为立制,则铨衡平而吏弊革。致远清修苦节,耻事权贵,聚书万卷,名曰墨庄。家无余产,教诸子如师友。

(选自《元史·列传第五十七》,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多所                       谟:谋划、谋议
B.当仍以                    赡:赡养
C.仍以显等付忙兀台   鞫:审问
D.桑哥气                       沮:阻止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金末从其父义徙居东平寿张       非蛇鳝
B.家富                                     虽才高
C.致远察                                 皆出于此乎
D.众赖                                     臣具表闻
3.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致远知其冤/状将纵之/忙兀台胁之/以势致远/不为动亲脱显等/械使从军自赎
B.致远知其冤状/将纵之/忙兀台胁之/以势致远不为动亲/脱显等械/使从军自赎
C.致远知其冤状/将纵之/忙兀台胁之以势/致远不为动/亲脱显等械/使从军自赎
D.致远知其冤/状将纵之/忙兀台胁之以势/致远不为动亲/脱显等/械使从军自赎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和原文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教授”指古时设置在地方官学中的的学官,是讲解经义、掌管学校课试的文职官员。
B.“榷茶”指政府对茶叶所实施的课税、管制等措施,是我国唐代以后的一种茶叶专卖制度。
C.申屠致远备受重用,为政有方。元世祖南征时,他被推荐担任经略司知事;后来他担任寿昌府判官时,布置得法,民众得以安定。
D.申屠致远为人勇敢,敢于斗争。陈天祥被捕后,大家都怕桑哥,不敢前往湖广巡视,申屠致远慨然请行,和桑哥进行了面对面的斗争,并取得了胜利。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致远谳之,得其情,溶服辜,玠节以贿为谢,致远怒绝之。
(2)属县械反者十七人,讯之,盖因寇作,以兵自卫,实非反者,皆得释。
(3)致远清修苦节,耻事权贵,聚书万卷,名曰墨庄。
2017-05-18更新 | 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