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宋 > 陆游(1125-1207)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90 题号:17568147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雪夜感旧

陆游

江月亭前桦烛香,龙门阁上驮声长。

乱山古驿经三折,小市孤城宿两当

晚岁犹思事鞍马,当时那信老耕桑。

绿沉金锁俱尘委,雪洒寒灯泪数行。


【注】①本诗作于1197年,当时陆游73岁,闲居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②江月亭:在今四川广元。③桦烛:用桦树皮做的烛。④龙门阁:在今广元市北。⑤三折:三折铺,在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至梁山(今属四川)道中。⑥两当:今甘肃两当县。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绘了诗人雪夜于亭前阁上所见之景,桦烛的香气和悠扬的驮声交织回荡,营造出悠远绵长的意境。
B.颔联中“经”“宿”两个动词,凝练地再现了诗人紧张奔波的情景,刻画了他为筹划抗金而不辞辛劳的形象。
C.前四句一句一个场景,以时空的变换串联起一幅幅画面,映现了诗人的生活情形,为下文抒情蓄势。
D.后四句与上文相对照,突出了诗人的心理活动与情感,特别是末句,写诗人灯下独坐,老泪纵横,既点诗题,又呼应首句。
2.有人认为“颈联中‘那信’二字尤佳”,请结合全诗对“那信”二字进行赏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坐

陆游

杳杳霜钟十里声,娟娟江月半窗明。

陈编欲绝犹堪读,微火相依更有情。

九曲烟云新散吏,百年铅椠老诸生。

颓然待旦君无笑,尚胜闻鸡赋早行。

[注]①时陆游掌管武夷山九曲溪的冲佑观,任闲职。②铅椠(qiàn),古人写字的工具,这里代指诗文。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了渺茫幽远的钟声,明亮柔美的月光,视听结合,以动衬静。
B.天冷的夜里,作者依旧刻苦攻读,微火取暖让夜晚读书更加有情趣。
C.尾联借用温庭筠《商山早行》的典故,看似豁达,实则有自嘲意味。
D.作品用笔蕴蓄,工稳贴切,颇见炼字炼句之功,低吟感慨怨而不怒。
2.古代诗词常常通过时空结合表达情感。请从时空结合的角度对颈联进行简要分析。
2024-01-30更新 | 2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雪中忽起从戎之兴戏作

陆游

其二

铁马渡河风破肉,云梯攻垒雪平壕。

兽奔鸟散何劳逐,直斩单于衅宝刀。

其四

群胡束手仗天亡,弃甲纵横满战场。

雪上急追奔马迹,官军夜半入辽阳。

【注】①仗天亡:金国进行的是非正义战争,连老天也要消灭它。仗,凭借、依靠的意思。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二前两句写在刺骨寒风中,全副武装的骑兵横渡黄河,借助云梯攻破了敌人的堡垒。
B.其二第三句,将被打得溃不成军的敌人比作四散的鸟兽,形象生动地说明敌人已不足为惧。
C.其四前两句实写了金军丢盔弃甲的溃败场景,笔力雄健,充满着积极乐观的战斗情怀。
D.其四后两句中,大获全胜的将士们一鼓作气,乘胜追击,夜半时分又攻入了敌人的辽阳城。
2.“雪”在这两首诗中有多重作用,请简要分析。
2023-11-26更新 | 26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陆游

羽箭雕弓,忆呼鹰古垒,截虎平川。吹笳暮归野帐,雪压青毡。淋漓醉墨,看龙蛇飞落蛮笺。人误许、诗情将略,一时才气超然。

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闻歌感旧,尚时时流涕尊前。君记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


【注】南郑:地名,即今陕西省汉中市,自古为军事重镇。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雕弓,即精美的弓。诗人常以“雕弓”表现驰骋沙场的豪情和对建功立业的向往。本词中的“雕弓”与苏轼“会挽雕弓如满月”所表达的都是这个意思。
B.笳,又称胡笳,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其声悲怆,多见于边塞诗中。陆游“吹笳暮归野帐”与崔融“夜夜闻悲笳,征人起南望”表达的感情相近。
C.“人误许、诗情将略,一时才气超然”中的“误”字运用反语,与“塞上长城空自许”一句中的“空”字一样,都抒发了虽有才略却无补时艰的伤感和愤慨。
D.“花时万人乐处”一句,写出在百花盛开的季节里,人们游乐陶醉、闲散逍遥的生活情景,暗含了与“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相类似的忧虑。
2.有人认为“何事又作南来”一句蕴含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对此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
2022-02-12更新 | 9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