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杜甫(712-770)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9 题号:17590296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圆月

(唐)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

未缺空山静,高悬列宿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①鄜州:今陕西省富县。此诗作于天宝15年(756)秋,因安史之乱,杜甫被禁长安,亲属避乱在鄜州。②虚幌:轻薄透明的帷帐。③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杜甫流寓夔州。④绮逾依:这里指(席子上的)光彩更加柔美。⑤未缺:指圆月。⑥列宿:众星。
1.从体裁上看,这两首诗都属于(     
A.五绝B.近体诗C.古体诗D.曲子词
2.对两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两诗以月为题,以月色统摄全篇。
B.两诗音律和谐,篇章法度谨严。
C.两诗意境清冷,思亲之情真挚。
D.两诗语言平易,景物人物转换自然。
3.两首诗的尾联在艺术上很有特色,请结合具体内容比较赏析。
【知识点】 杜甫(712-770) 写景抒情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登岳阳楼

作者: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①,凭轩涕泗流。


【注释】①指战事起于西北地区,当时吐蕃正侵扰陇右、关中一带。
1.从体裁看,这是一首_______诗。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以今昔对比,表现了诗人夙愿得以实现的满怀喜悦。
B.颔联以“坼”“浮”二字,凸显出洞庭湖水的无比壮阔。
C.尾联“凭轩”与首联“今上”呼应,体现诗歌结构严谨。
D.全诗记叙描写抒情融为一体,语言质朴,意境雄浑深远。
3.结合颈联、尾联,概括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0-06-18更新 | 13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卫八处士(节选)

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写了人生挚友就好比西方的参星和东方的商星,此出彼没,不得相见。
B.前四句从离别说到聚首,亦悲亦喜,悲喜交集,把强烈的人生感慨带入了诗篇。
C.最后一句“热中肠”是指诗人内心痛苦,心急如焚,表现了他为百姓担心焦虑。
D.此诗与诗人那首被后人称“古今七律第一”的《登高》相比,语言风格不一样。
2.请概括本诗的思想感情,并简要分析。
2020-12-26更新 | 8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一个“赴”字用得极妙,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B.朔漠,北方的沙漠,有时也泛指北方。青冢,在文中指昭君墓。
C.颔联对仗工整,内涵相当丰富: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对比反衬: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D.颈联中的“空”字,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2.《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王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2020-06-12更新 | 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