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即事感怀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2 题号:1767594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

向子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同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还?


【注】①同云:即彤云,下雪前的阴云。②鸾辂:天子乘坐的车,这里代指徽、钦二帝和帝后。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句气势壮阔,为全词营造、渲染出了一种特定的、寒冷空旷的意境和氛围。
B.词人举目北望、但见彤云沉沉,关山重重,触景生情,内心倍感凄凉。
C.下片的“几时鸾辂还”,以问作结,表现词人对时局的发展仍心怀希望。
D.全词虽写亡国之痛,却并不鼓噪喧哗,语言委婉工致,不失词体本色。
2.有人认为上片“遥知易水寒”一句手法巧妙、意蕴丰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知识点】 即事感怀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各题。

归园田居·其二

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插秧歌

(宋)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注释】①轮鞅,泛指车马。②墟曲,乡野。③渠:他。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诗中的“人事”指和官场交结往来之事,“杂言”指仕宦求禄等言论,表明诗人超脱世俗。
B.《归园田居》中描写诗人紧闭柴门,在空寂幽静的屋子里屏绝一切尘俗的杂念,也不和任何人来往。
C.《插秧歌》第三、四句写大雨滂沱,而诗人别出心裁地把雨具“斗笠”比作头盔,“蓑衣”比作铁甲,不仅新鲜独特,而且暗示插秧就是一场紧张的战斗。
D.《插秧歌》第五、六句诗人巧妙地插入了画外音;农妇招呼农夫暂憩片刻且用早餐,可是农夫照样低头弯腰劳作,这就意味着劳动节奏紧张,分秒不能停。
2.两首诗中都写到“劳动”,所抒发的对于“劳动”的情感态度有何异同?试结合诗句分析。
2024-05-06更新 | 1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元词,完成下面小题。

太常引·端阳日当母诞不得归

陈孚

彩丝堂上簇兰翘。记生母,在今朝。无地捧金蕉。奈烟水、龙沙路遥。

碧天迢递,白云何处,风急雨潇潇。万里梦魂消。待飞逐、钱塘夜潮。

【注】①彩丝:古代端午节,有用五彩丝线装饰厅堂、缠系手臂的风俗。②兰翘:指母亲及家中其他女誉所插戴的华美首饰。③金蕉:一种底托为蕉叶形的酒杯。④龙沙:古代指我国北部、西北部边缘山地或沙漠地区。⑤迢递:高远的样子。⑥白云何处:《新唐书·狄仁杰传》中有“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极写堂上热闹场面,既点出了时间,也与题目暗合,节日气氛跃然纸上。
B.次句转入叙事,用平易的文字把思母之情融入客观叙述之中,语言凝练,贴切自然。
C.“碧天迢递,白云何处”两句对上片进一步渲染,巧妙地强化了思念母亲的赤子之心。
D.这首词采用倒叙结构,完全按照事件的发展顺序来遣词谋篇,情真意切而自然通脱。
2.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抒发思母之情?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2023-06-30更新 | 22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阁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注】①该诗是大历元年(公元766年)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当时四川军阀混战,连年不息,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②景:同“影”,日光。③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④卧龙跃马:卧龙指诸葛亮,跃马指公孙述。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上的鉴赏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描绘了冬日寒冷孤寂的图景,虽无一词提到作者的心境,但是作者彻夜难眠、感慨万千的心境已经蕴含其中。
B.“催”“寒”二字既是写景,又暗含作者的人生感受。“岁暮”催,日影短,有韶光易逝之感:“天涯”寒,霜雪霁,有自伤飘零之意。
C.颔联写出了夜中所闻所见,鼓角悲壮,星影动摇,突出了局势动荡、战争频仍的时代气氛。
D.尾联写幸而有音乐和书籍与自己相伴,任凭世事不定,也不会感到寂寥。
2.杜甫在《登高》一诗中发出“艰难苦恨繁霜鬓”的慨叹,本诗也有类似的感情,请结合本诗鉴赏诗人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2023-11-17更新 | 19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