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战国 > 吕不韦(前292-前235)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64 题号:1772668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荆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 宁国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罢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 庄王听之,遂取陈焉。田成子之所以得有国至今者,有兄曰完子,仁且有勇。越人兴师诛田成子,曰:“奚故杀君而取国?”田成子之。完子请率士大夫以逆越师,请必战,战请必败,败请必死。田成子曰:“夫必与越战可也,战必败,败必死,寡人疑焉。”完子曰:“君之有国也,百姓怨上,贤良又有死之臣蒙耻。以完观之也,国已惧矣。今越人起师,臣与之战,战而败,贤良尽死,不死者不敢入于国。君与诸孤处于国,以臣观之,国必安矣。”完子行,田成子泣而遣之。夫死败,人之所恶也,而反以为安,岂一道哉?故人主之听者与士之学者,不可不博。尹铎为晋阳,下,有请于赵简子。简子曰:“往而夷夫垒。我将往,往而见垒,是见中行寅与范吉射也。”铎往而增之。简子上之晋阳,望见垒而怒曰:“嘻!铎也欺我!”于是乃舍于郊,将使人诛铎也。孙明进谏曰:“以臣之,铎可赏也。铎之言固曰:见乐则淫侈,见忧则诤治,此人之道也。今君见垒念忧患,而况群臣与民乎?夫便国而利于主,虽兼于罪,铎为之。夫顺令以取容者,众能之,而况铎欤?君其图之!”简子曰:“微子之言,寡人几过。”于是乃以免难之赏赏尹铎。人主太上喜怒必循理,其次不循理,必数更,虽未至大贤,犹足以盖浊世矣。简子当此。

(节选自《吕氏春秋·似顺论》)


【注】中行寅与范吉射曾率军围赵简子于晋阳,这些营垒即中行氏与范氏所筑。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宁国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罢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
B.宁国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罢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
C.宁国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罢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
D.宁国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罢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以”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句中的“所以”意义不同。
B.“田成子患之”与“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两句中的“患”字意义相同。
C.寡人,意为寡德之人,文中是田成子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君主常如此谦称自己。
D.“以臣私之”与“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两句中的“私”字意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国使者在考察了陈国之后,认为陈国虽小不可攻打;宁国却由使者讲述的内容分析出陈国民怨且疲的社会现实,认为陈国可取。
B.田成子能成为国君,皆有赖于他仁义勇敢的兄长完子;面对越国讨伐,完子决定带领贤良之士迎战,亦完全是为了稳固弟弟的统治。
C.完子表示与越国交战,一定要打败越国,直至战死,而随他去的贤良之士也会全部战死,这样国内就剩他们的遗孤了,国家就会安定。
D.简子要求尹铎拆除晋阳那些曾让他蒙受耻辱的营垒,尹铎反而加高了营垒,简子为此很生气,认为尹铎故意欺骗他,要派人杀掉尹铎。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越人兴师诛田成子,曰:“奚故杀君而取国?”
(2)简子曰:“微子之言,寡人几过。”于是乃以免难之赏赏尹铎。
5.尹铎免于被杀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明君者,非遍见万物也,明于人主之所执也。有术之主者,非一自行之也,知百官之要也。知百官之要,故事省而国治也。明于人主之所执,故权专而奸止。奸止则说者不来,而情谕矣。情者不饰,而事实矣。至治之世,其民不好空言虚辞,不好淫学流说,贤不肖各反其质。行其情不雕其素蒙厚纯朴以事其上。若此,则工、拙、愚、智、勇、惧可得以故易官,易官则各当其任矣。君服性命之情,去爱恶之心,以听有用之言,谓之朝。凡朝也者,相与召理义也,相与植法则也。上服性命之情,则理义之士至矣,法则之用植矣,枉辟邪挠之人退矣,贪得伪诈之远矣。故治天下之要,存乎除奸;除奸之要,存乎治官;治官之要,存乎治道;治道之要,存乎知性命。

赵襄子之时,以任登为中牟令。上计,言于襄子曰:“中牟有士曰瞻胥己,请见之。”襄子见而以为中大夫。相国曰:“意者君耳而未之目邪!为中大夫,若此其易也?非晋国之。”襄子曰:“吾举登也,已耳而目之矣。登所举,吾又耳而目之,是耳目人终无已也。”遂不复问,而以为中大夫。襄子何为?任人,则贤者力。

人主之患,必在任人而不能用之,用之而与不知者议之也。绝江者托于船,致远者托于骥,霸王者托于贤。释父兄与子弟,非疏之也;任庖人、钓者与仇人、仆虏,非阿之也。持社稷立功名之道,不得不然也。犹大匠之为宫室也,量小大而知材木矣,訾功丈而知人数矣。夫成王霸者固有人,亡国者亦有人。非其人而欲有功,譬之若夏至之日而欲夜之长也,射鱼指天而欲发之当也。舜、禹犹若困,而况俗主乎?

(节选自《吕氏春秋》)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行A其B情C不D雕E其F素G蒙H厚I纯J朴K以L事M其N上。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见,同“现”,显现、显露的意思,与《老子》中“自见者不明”的“见”意思不相同。
B.曹,辈、等、属,相当于“们”,杜甫诗句“尔曹身与名俱灭”的“曹”意思与之相同。
C.故,旧例、成规的意思,与《鸿门宴》“君安与项伯有故”中的“故”意思不一样。
D.毕,全,“毕力”即竭尽全力,成语“殚精毕力”“同心毕力”的“毕力”都是这个意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贤能的君主,并非事事都亲力亲为,而是能抓住执政的关键,懂得治官的根本,这样事少而国家治理得好,奸邪之人也不会到来。
B.理想的政治社会,百官能各任其职,臣民能以真情真诚来对待君主。而君主应善于听取有用的言论,明理义,立法度,远小人。
C.赵襄子任命任登为中牟令,任命瞻胥己为中大夫,相国不赞同赵襄子的做法,认为任人太容易,对他们的才能未真正考查清楚。
D.工匠建宫室的比喻,论证了君主善于用人的道理;夏至日想让夜长、射鱼冲着天想射中的比喻,则形象论证了不善用人的情况。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登所举,吾又耳而目之,是耳目人终无已也。
(2)绝江者托于船,致远者托于骥,霸王者托于贤。
5.君主在任人时应避免哪些弊病?请简要概括。
2023-09-08更新 | 21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文言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孔子围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大公任往吊之,曰:子几死乎?曰:然。”“子恶死乎?曰:然。任曰:予尝言不死之道。东海有鸟焉,其名曰意怠。其为鸟也,翂翂翐翐,而似无能;引援而飞,迫胁而栖;进不敢为前,退不敢为后;食不敢先尝,必取其绪。是故其行列不斥,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于患。直木先伐,甘井先竭。子其意者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如揭日月而行,故不免也。昔吾闻之大成之人曰:‘自伐者无功,功成者堕,名成者亏。’孰能去功与名而还与众人!道流而不明居,德行而不名处;纯纯常常,乃比于狂;削迹捐势,不为功名。是故无责于人,人亦无责焉。至人不闻,子何喜哉!孔子曰:善哉!辞其交游,去其弟子,逃于大泽,衣裘褐,食杼栗,入兽不乱群,入鸟不乱行。鸟兽不恶,而况人乎!

(《庄子·山木》)

材料二:

墨子曰:孔子厄于陈、蔡之间。子路烹豚,孔子不问肉之所由来而食之;剥人之衣以沽酒。孔子不问酒之所由来而饮之。(孔鲋)诘之曰:所谓厄者,沽买无处,藜羹不粒,乏食七日。若烹豚饮酒,则何言厄乎?斯不然矣。且子路为人,勇于见义,纵有豚酒,不以义,不取之,可知也。又何问焉?’

(《孔丛子·诘墨第十八》)

材料三: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炱臭入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孔子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

(《吕氏春秋·审分览·任数》

材料四:

孔子厄于陈、蔡,从者七日不食。子贡以所贵货,窃犯围而出,告杂于野人,得米一石焉。颜回、仲由炊之于壤屋之下,有埃墨堕饭中,颜回取而食之。子贡自井望见之,不悦,以为窃食也。入问孔子曰:仁人廉士穷改节乎?孔子曰:改节即何称于仁廉哉?子贡曰:若回也,其不改节乎孔子曰:然。子贡以所饭告孔子。子曰吾信回之为仁久矣虽汝有云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汝止吾将问之召颜回曰:畴昔予梦见先人,岂或启佑我哉。子炊而进饭,吾将进焉。对曰:向有埃墨堕饭中,欲置之,则不洁;欲弃之,则可惜。回即食之。不可祭也。孔子曰:然乎!吾亦食之。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

(《孔子家语》卷五困厄第二十)


注释:①翂翂翐翐(fēn)(zhì):形容鸟飞得又低又慢。②绪:剩余的鸟食。③狂:循性无心而行。④埃墨:烟熏的黑尘。
1.材料四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错误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吾信回之A为仁久矣B虽汝有C云D弗以疑也E其或者必有故乎F汝止吾H将问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成之人,指道德智慧至高之人。材料一中所说的大成之人就是老子。
B.衣裘褐,指穿粗陋的服装。裘为皮衣,褐为用兽毛或粗麻制成的短衣。
C.馈,意思是祭享鬼神。文中“食洁而后馈”,说的是祭祀的食物要干净。
D.畴昔,意为往日。选间,意为片刻。古汉语表时间的词还有“未几”等。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孔子听了大公任的说教之后,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就辞别朋友;,离开弟子,到了旷野中。
B.材料二中墨子说子路给孔子炖肉吃、买酒喝,但孔子不问酒肉是怎么来的。墨子所言被孔鲋批驳。
C.材料三中孔子看到颜回偷吃做好的饭,孔子批评了颜回,并指出颜回不可信任。让其他弟子谨记。
D.材料四中子贡认为颜回偷吃了做好的饭,但孔子相信颜回的品德,最后结果也证明颜回并不是偷吃。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2)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
(3)若回也,其不改节乎?
5.材料二中孔鲋从两个方面批驳了墨子,请简要分析。
2023-10-21更新 | 6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晋平公问於祁黄羊曰:“南阳无,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雠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雠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节选自《吕氏春秋·孟春纪》)

材料二

建安二十年八月,孙权率众十万围合肥。时张辽、李典、乐进将七千余人屯合肥;魏公操之征张鲁也,为教与合肥护军薛悌,署函边曰:“贼至,乃发。”及权至,发教,教曰:“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诸将以众寡不敌,疑之。张辽曰:“公远征在外,救至,彼破我必矣。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进等莫对。辽怒曰:“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若疑,辽将独决之。”李典素与辽不睦,慨然曰:“此国家大事,吾可以私憾而忘公义乎!请从君而出!”乃率众与辽。明旦,辽甲持戟,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大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权大惊,不知所为,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辽叱权下战,权不敢动,望见辽所将众少,乃聚围辽数重,辽急击围开,将麾下数十人得出。余众号呼曰:“将军弃我乎?”辽复还突围,拨出余众。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自旦战至日中,吴人夺气。乃还修守备,众心遂安。权守合肥十馀日,城不可拔,彻军还。

(节选自《资治通鉴》第六十七卷有删改)

材料三

杨偕,字次公,坊州中部人,翰林侍读学士、知审官院,时元昊乞和而不称臣,偕以谓连年出师,国力日蹙,宜权许之,徐图诛灭之计。谏官王素、欧阳修、蔡襄累章劾奏:“偕职为从官,不思为国讨贼,而助元昊不臣之请,罪当诛。陛下未忍加戮,请出之,不宜留处京师。”帝以其章示偕,偕不自安,乃求知越州,道改杭州。时襄谒告过杭而轻游里市。或谓偕合言于朝,对曰:“襄尝缘公事抵我,我岂可以私报耶?”

(节选自《宋史》第三百卷有删改)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是以教A指及其未B合逆击之C折其D盛势E以安F众心G然后可H守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南阳无令”与《孔雀东南飞》中“便言多令才”的“令”含义不同。
B.材料二中“比救至”与成语“比肩接踵”“比权量力”中的“比”含义均不相同。
C.“被甲持戟”与成语“被坚执锐”及《屈原列传》中“被发行吟”的“被”含义相同。
D.材料三中的“谒告”与《送东阳马生序》“生以乡人子谒余”中的“谒”含义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平公听取祁黄羊的建议,让解狐担任南阳令一职,表明他对祁黄羊非常信任。
B.尽管曹操留下密函,并做出明确部署,但面对强敌仍有将领对以少敌众表示怀疑。
C.张辽、李典、乐进率领七千余曹魏军队,在合肥成功抵御了孙权率领的十万大军。
D.杨偕审时度势,认为元昊军力强盛,朝廷连年征战无法取胜,可暂答应元昊请求。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辽复还突围,拨出余众。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
(2)或谓偕合言于朝,对曰:“襄尝缘公事抵我,我岂可以私报耶?”
5.请结合材料概述祁黄羊、李典、杨偕三人公私分明的表现。
7日内更新 | 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