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西汉 > 刘向(约前77-前6) > 《新序》(《战国策》整理)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82 题号:1775108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资用乏绝,去秦而归,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于是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当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转毂连骑,炫熿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厚,盖可忽乎哉?”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B.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C.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D.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连横,战国时期的外交策略,指六国分别与秦国结盟为东西向的联合。
B.“期年”与“期年之后,虽欲言”(《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期”字含义相同。
C.乘,古代一车两马为一乘。百乘一般指兵车一百辆,文中意在突出苏秦的显贵。
D.“谢”的含义丰富,其中之一为“道歉、谢罪”,文本中的“谢”字也是这个含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秦向秦王讲述连横之说时,应该是自信满满的,但秦王对他的主张并不感兴趣,委婉地拒绝了苏秦。
B.苏秦回到故乡,但家人并不欢迎他,甚至父母都不愿和他讲话,他认为这都是秦国的过错。
C.从秦国回来之后,苏秦没有意志消沉,他认为只有变得更强大,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才能出人头地。
D.等苏秦功成名就之后,除了妻子依然斜着眼睛表示不屑,其他家人对他的态度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2)当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转毂连骑,炫熿于道。
5.苏秦最终实现了自己封侯拜相的理想,请简要说明他能实现理想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悦。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届亦曰‘王前’,可乎?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慕势,不如使王为趋士。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王曰有说乎?斶曰:有。昔者秦攻齐,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罪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赐金千镒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宣王默不悦。左右皆曰:天下仁义之士,皆来役处;东西南北,莫敢不服。今夫士之高者乃称匹夫,徒步而处农亩,下者鄙野、监门、闾里,士之贱也亦甚矣!斶对曰:不然。斶闻古大禹之时,诸侯万国,何则?德厚之道,得贵士之力也。故舜起农亩,出于野鄙而为天子。及汤之时,诸侯三千。当今之世,南面称寡者乃二十四。由此观之,非得失之策与!《老子》曰:‘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称孤、寡、不谷,是其贱之本与?’夫尧舜,舜传禹,周成王任周公旦,而世世称曰明主,是以明乎士之贵也。宣王曰: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及今闻君子之言,乃今闻细人之行,愿请受为弟子。且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颜斶辞去曰: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大璞不完。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制言者王也,尽忠直言者斶也。言要已备矣,愿得赐归,安行而臣之邑屋。则再拜而辞去也。

君子曰:斶知足矣,归真返璞,则终身不辱。

(选自《战国策·齐策四》,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令曰/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赐金千镒/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
B.令曰/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赐金千镒/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
C.令曰/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赐金千镒/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
D.令曰/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赐金千镒/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宣王默然不悦”与“森然欲搏人”(《石钟山记》)中“然”含义相同
B.“夫尧传舜”与“此世所以不传也”(《种树郭橐驼转》)中“传”含义不相同。
C.“言要道已备矣”与“来吾道夫先路”(《离骚》)中的“道”含义不相同
D.“安行而反臣之邑屋”与“不思其反”(《氓》)中的“反”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宣王召见颜斶让他上前来,但颜斶非但不上前,反而让齐宣王上前来。此举遭到齐宣王近臣的非议,颜斶据理力争。
B.对于王尊贵还是士尊贵的问题,颜斶认为士尊贵。在他以从前秦伐齐时秦王的两道命令为例后,宣王认可了他的观点。
C.听到宣王近臣贬低士,颜斶坚决反击,他以大禹之时到当今诸侯国数量的变化及英明君主的禅让行为来证明士的价值。
D.齐宣王意识到君子不可随意侮辱,想拜颜斶为师并与之交往,让颜斶及他家人享受荣华富贵,但这都没有让颜斶动心。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课外翻译
①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慕势,不如使王为趋士。
②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大璞不完。
(2)课内翻译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②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2023-07-10更新 | 6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秦攻魏,取宁邑,诸侯皆贺,赵王使往贺,三反不得通。赵王忧之,谓左右曰:“以秦之强,得宁邑,以制齐、赵,诸侯皆贺,吾往贺而独不得通,此必加兵我,为之奈何?”左右曰:“使者三往不得通者,必所使者非其人也。有谅毅者,辨士也,大王可试使之。”谅毅亲受命而往。至秦,献书秦王曰:“大王广地宁邑,诸侯皆贺,敝邑寡君亦窃嘉之,不敢宁居,使下臣奉其币物三至王廷,而使不得通。使若无罪,愿大王无其欢;使有罪,愿得请之。”秦王使使者报曰:“吾所使赵国者,小大皆听吾言,则受书币。若不从吾言,则使者归矣。”谅毅对曰:“下臣之来固愿承大国之意也岂敢有难大王若有以令之请奉而行之无所敢疑。”于是秦王乃见使者曰:“赵豹、平原君数欺弄寡人,赵能杀此二人则可。若不能杀,请今诸侯受命邯郸城下。”谅毅曰:“赵豹、平原君,亲寡君之母弟也,犹大王之有叶阳、泾阳君也。大王以孝治闻于天下,衣服使之便于体,膳啖使之嗛于口,未尝不分于叶阳、泾阳君。叶阳君、泾阳君之车马衣服,无非大王之服御者。臣闻之:‘有覆巢毁卵而凤皇不翔,刳胎焚夭而麒麟不至。’今使臣受大王之令以还报,敝邑之君,畏惧不敢不行,无乃伤叶阳君、泾阳君之心乎?”秦王曰:“诺,勿使从政。”谅毅曰:“敝邑之君,有母弟不能教诲,以恶大国,请黜之,勿使与政事,以称大国。”秦王乃喜,受其弊而厚遇

(节选自(战国策·赵策四》,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下臣之来/固愿承大国之意也/岂敢有难/大王若有以令之/请奉而行之/无所敢疑
B.下臣之来/固愿承大国之意也/岂敢有难/大王若有以/令之请奉而行之/无所敢疑
C.下臣之来/固愿承大国之意也/岂敢有难大王/若有以令之/请奉而行之/无所敢疑
D.下臣之来/固愿承大国之意也/岂敢有难大王/若有以/令之请奉而行之/无所敢疑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愿大王无绝其欢”与“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两句中“绝”字含义相同。
B.“若使有罪”与“群臣进谏,门庭若市”(《邹忌讽秦王纳谏》)两句中“若”字含义不同。
C.“请今率诸侯受命邯郸城下”与“率疲弊之卒”(《过秦论》)两句中“率”字含义相同。
D.“受其弊而厚遇之”与成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两者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国攻打魏国夺取宁邑后,赵王派使者去祝贺,由于道路不通,使者往返三次都没去成,这让赵王忧心忡忡。
B.在赵王身边的人推荐下,谅毅接受赵王的命令前往秦国,最终谅毅不辱使命。成功地完成了赵王交给他的任务。
C.秦王在接到谅毅的献书后,并没有马上接见谅毅,而是派使者告诉谅毅自己的想法,在得到让其满意的回答后才接见了谅毅。
D.谅毅以“有覆巢毁卵而凤皇不翔。刳胎焚夭而麒麟不至”做比,目的是劝说秦王不要伤了叶阳君、泾阳君的心。
4.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侯皆贺,吾往贺而独不得通,此必加兵我,为之奈何?
(2)敝邑之君,畏惧不敢不行,无乃伤叶阳君、泾阳君之心乎?
2023-01-16更新 | 66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靖郭君,齐威王少子而齐宣王庶弟也。靖郭若将城薛客多以谏靖郭君谓谒者无为客通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 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而进曰:“海大鱼。”因反走。君曰:“客有于此?”客曰:“鄙臣不敢以死为戏。”君曰:“亡,更言之。”对曰:“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有齐阴,奚以薛为?失齐,虽降薛之城于天,犹无益也。”君曰:“善。”乃辍城薛。齐貌辨之为人也多疵,门人弗说。靖郭君善齐貌辨。其子孟尝若窃以谏,靖郭君大怒曰:“铲而类,破吾家。苟可慊【注】齐貌辨者,吾无辞为之。”于是舍之上舍,令长子,旦暮进食。数年,威王,宣王立。靖郭君之交,大不善于宣王,辞而之薛,与齐貌辨俱留。无几何,齐貌辨辞而行,请见宣王。宣王闻之,藏怒以待之。齐貌辨见宣王,王曰:“子,靖郭君之所听爱夫。”齐貌辨曰:“爱则有之,听则无有。王之方为太子之时,辩谓靖郭君曰:‘太子相不仁,过颐豕视。若是者信反,不若废太子,更立卫姬婴儿郊师。’靖郭君泣而曰:‘不可,吾不忍也。’若听辨而为之,必无今日之患也。此为一。至于薛,昭阳请以数倍之地易薛,辨又曰:‘必听之。’靖郭君曰:‘受薛于先王,虽于后王,吾独谓先王何乎!且先王之庙在薛,吾岂可以先王之庙与楚乎!’又不肯听辨。此为二。”宣主大息,动于颜色,曰:“靖郭君之于寡人,一至此乎!寡人少,殊不知此。客肯为寡人来靖郭君乎?”齐貌辨对曰:“敬诺。”靖郭君衣威王之衣冠,带其剑,宣王自迎于郊,望之而泣。靖郭君至,因请相之。谢病强辞,宣王三日而听。当是时,靖郭君可谓能自知人!能自知人,故人非之不为沮。此齐貌辨之所以外生乐患趣难者也。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


[注]慊,qiè,满足,满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靖郭君将城薛/客多以谏靖郭君/谓谒者/无为客通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己矣/益一言/臣请烹/
B.靖郭君将城薛/客多以谏/靖郭君谓谒者/无为客通/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
C.靖郭君将城薛/客多以谏/靖郭君谓谒者/无为客通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
D.靖郭君将城薛/客多以谏靖郭君/谓谒者/无为客通/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己矣/益一言/臣请烹/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御,驾车,与“礼、乐、射、书、数”并称“六艺”,是古代六种学问和技能之一。
B.薨,死亡,古人为避讳,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用“薨”表明齐威王是诸侯。
C.豕视,指像猪一样看,齐貌辨认为齐宣王长相丑陋、不仁慈,这样的人定会造反。
D.恶,此处指厌恶,与“物或恶之”“恶施不孝”中的“恶”读音、含义均不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靖郭君有知人之明,因此门客甘愿用巧妙的方式来劝阻他筑城,齐貌辨甘愿舍生冒死帮助他化解齐宜王对他的怨恨。
B.靖郭君不计较齐貌辨的缺点,面对儿子的劝告发下离亲破家的狠话,足见其决心之大,侧面写出齐貌辨有过人之处。
C.齐貌辨请求面见齐宣王,听出了齐宣王的言外之意后,机智地予以回应,并举两例佐证说明,最终令宣王感慨动容。
D.文末的议论,表明了对靖郭君与齐貌辨的看法,靖郭君的优点是因,齐貌辨的行为是果,二人一主一次,相互成就。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有齐阴,奚以薛为?失齐,虽隆薛之城于天,犹无益也。
(2)靖郭君至,因请相之。谢病强辞,宣王三日而听。
5.门客劝说靖郭君与齐貌辨劝说齐宜王,策略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2-11-18更新 | 9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